麦(稻)秸秆碎料板工业化生产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麦(稻)秸秆碎料板的制作方法,属于人造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各国对环境及森林资源的保护,逐步限制采用木材加工人造板,但社会对人造板的需求却在不断加大,各国均加大对采用农作物秸杆作人造板制造原料的研究,但还不能有效地进行工业化生产,因此,需要设计出麦(稻)秸秆碎料板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相应的工业化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的麦(稻)秸秆碎料板制造工艺。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麦(稻)秸秆碎料板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法工艺步骤分
(一)原料处理、(二)拌胶、(三)铺装和脱模、(四)热压、(五)后期处理;
所述的原料处理工艺步骤(一)包括a.用切草机将麦(稻)秸秆切断成30-50mm的秸秆单元,然后经筛选机筛选去除原料中的碎叶、泥砂杂质,通过水热、或微波、或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后,用粉碎机破碎,再次用筛选机筛选,去除碎料中的粉尘,并将较粗的碎料送去再碎;b.将麦或稻秸秆碎料采用转子式干燥机干燥,干燥温度80-120℃,含水率6%-12%;c.分选:对干燥后的原料区分表层细料和芯层粗料,细料送入表层料仓,粗料则进入芯层料仓;
所述的拌胶工艺步骤(二)包括: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表层施胶量占绝干麦或稻秸秆碎料重量的4-6%,芯层施胶量占绝干麦或稻秸秆碎料重量地3-5%,施胶时要添加1-2%的防水剂,拌胶在滚筒—环式组合式拌胶机中完成,拌过胶的原料含水率应8-13%;
所述的铺装和脱模工艺步骤(三)包括:采用机械式铺装机铺装,铺装后用脱模剂或隔离层脱模,进行板坯预压,预压在常温下进行,最大线压力180-260kg/cm.
所述的热压工艺步骤(四)包括:采用单层或多层形式压机,热压时温度160-180℃,热压时间为0.5-0.8min/mm,热压最高压力为2.5-3.5Mpa;
所述的后期处理工艺步骤(五)包括:冷却、裁边和砂光,冷却在翻板冷却装置中进行,时间20-50min,裁边是用裁边机对产品的幅面尺寸裁为1220mm×2440mm,堆垛48小时,用砂光机砂光。
本发明的优点:原料通过水热、或微波处理后,再用专用粉碎机破碎,可以获得较高得率和较好形态的麦或稻秸秆碎料。拌胶在滚筒—环式组合式拌胶机中完成,确保施胶量减少和拌胶均匀。采用了组合脱模处理技术:板坯表面用一次性脱模剂、或用砂光粉为隔离层;上压板和下垫板表面用半永久脱模剂。采用平面垫板回送系统,解决了铺装后麦(稻)秸秆碎料板的板坯内碎料之间初粘度低,运送中易破损的问题。麦(稻)秸秆碎料板的性能可以达到木质刨花板或中密度纤维板的国内标准要求,而且无游离甲醛,这是目前木质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难以达到的。
以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形成年产量为1.5万M3、3万M3、5万M3、10万M3不同规模的生产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麦秸秆作为原料制造碎料板的工艺步骤:(一)用切草机(型号ZCQ3),将麦秸秆切断成30mm的秸秆单元,然后经筛选机(型号ZCQ),筛选去除原料中的碎叶、泥砂杂质,通过水热、或微波处理后,用粉碎机破碎,再次用筛选机(型号BF149C),筛选,去除碎料中的粉尘,并将较粗的碎料送去再碎;将麦秸秆碎料采用转子式干燥机(型号BG2327A)干燥,干燥温度80℃,含水率8%;对干燥后的原料区分表层细料和芯层粗料,细料送入表层料仓,粗料则进入芯层料仓;(二)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表层施胶量占绝干麦秸秆碎料重量的4%,芯层施胶量占绝干麦秸秆碎料重量的3%,施胶时要添加1%的防水剂(型号NLW-1),拌胶在滚筒—环式组合式拌胶机中完成,拌过胶的原料含水率为8%;(三)采用分级式铺装机(型号BP3613/5C)铺装,铺装时用脱模剂或隔离层脱模,板坯进行预压,预压在常温下进行,最大线压力180kg/cm.(四)采用多层压机(型号BY124X16/31-10),热压时温度160℃,热压时间为0.8min/mm,热压最高压力为2.5Mpa;(五),冷却在翻板冷却装置(型号BHJ1313/50)中进行,时间20min,裁边是用裁边机对产品的幅面尺寸裁为1220mm×2440mm,堆垛48小时,用砂光机(型号SL)砂光。
实施例2
选稻秸秆作为原料制造碎料板的工艺步骤:(一)用切草机(型号ZCQ3),将麦秸秆切断成30mm的秸秆单元,然后经筛选机(型号ZCQ),筛选去除原料中的碎叶、泥砂杂质,通过水热、或微波处理后,用粉碎机破碎,再次用筛选机(型号BF149C),筛选,去除碎料中的粉尘,并将较粗的碎料送去再碎;将麦秸秆碎料采用转子式干燥机(型号BG2327A)干燥,干燥温度120℃,含水率12%;对干燥后的原料区分表层细料和芯层粗料,细料送入表层料仓,粗料则进入芯层料仓;(二)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表层施胶量占绝干稻秸秆碎料重量的6%,芯层施胶量占绝干稻秸秆碎料重量的5%,施胶时要添加2%的防水剂(型号NLW-1),拌胶在滚筒—环式组合式拌胶机中完成,拌过胶的原料含水率应12%;(三)采用分级式铺装机(型号BP3613/5C)铺装,铺装时用脱模剂或隔离层脱模,板坯进行预压,预压在常温下进行,最大线压力260kg/cm.(四)采用多层压机(型号BY124X16/31-10),热压时温度180℃,热压时间为0.5min/mm,热压最高压力为3.5Mpa;(五)冷却在翻板冷却装置(型号BHJ1313/50)中进行,时间50min,裁边是用裁边机对产品的幅面尺寸裁为1220mm×2440mm,堆垛48小时,用砂光机(型号SL)砂光。
实施例3
选麦和稻秸秆混合作为原料制造碎料板的工艺步骤(一)用切草机(型号ZCQ3),将麦秸秆切断成30mm的秸秆单元,然后经筛选机(型号ZCQ),筛选去除原料中的碎叶、泥砂杂质,通过水热、或微波处理后,用粉碎机破碎,再次用筛选机(型号BF149C),筛选,去除碎料中的粉尘,并将较粗的碎料送去再碎;将麦秸秆碎料采用转子式干燥机(型号BG2327A)干燥,干燥温度100℃,含水率9%;c.分选:对干燥后的原料区分表层细料和芯层粗料,细料送入表层料仓,粗料则进入芯层料仓;(二)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表层施胶量占绝干麦(稻)秸秆碎料重量的5%,芯层施胶量占绝干麦(稻)秸秆碎料重量的4%,施胶时要添加1.5%的防水剂(型号NLW-1),拌胶在滚筒—环式组合式拌胶机中完成,拌过胶的原料含水率为9%;(三)采用分级式铺装机(型号BP3613/5C)铺装,铺装后用脱模剂或隔离层脱模,板坯进行预压,预压在常温下进行,最大线压力220kg/cm.(四)采用单层压机(型号BY124X16/31-10),热压时温度160℃,热压时间为0.65min/mm,热压最高压力为3Mpa;(五),冷却在翻板冷却装置(型号BHJ1313/50)中进行,时间35min,裁边是用裁边机对产品的幅面尺寸裁为1220mm×2440mm,堆垛48小时,用砂光机(型号SL)砂光。
以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形成年产量为1.5万M3、3万M3、5万M3、10万M3不同规模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