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614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9951.4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757256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00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00; A23K1/14; C12N15/01; C12N13/00; C12N1/14; C12R1/645(2006.01)N

主分类号:

A23K1/00

申请人:

原平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张建新

发明人:

张建新; 王小军; 安建云; 王士礼; 赵宇琼; 赵俊星; 任有蛇; 张春香; 项斌伟

地址:

034100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前进西街8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秸秆发酵饲料技术领域,为解决黄玉米秸秆蛋白含量低、质量差、蛋白不平衡,营养价值低,难以用作草食畜牧业饲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柳小皮伞紫外线照射诱变菌种对黄玉米秸秆发酵,柳小皮伞采自长白山,实验室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高活力菌种检测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167.0 mmol/ml;菌丝粗壮,平板培养对比长满平皿比平菇、香菇快1天;经品种特性查询和实验室分析确认菌种无毒。发酵好的玉米秸呈白黄色,发酵料菌块坚硬,白色菌丝体浓密,有浓郁的蘑菇香味;生物蛋白(真蛋白)含量至少提高2%,真蛋白含量平均可达6.87%;该发酵饲料用于羔羊育肥效果良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柳小皮伞紫外线照射诱变菌种对黄玉米秸秆发酵,其中:

1.
  1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步骤为:柳小皮伞,采集自长白山,实验室经过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 

1.
  2培养基制备:
母种培养基:每100ml水加土豆20g,葡萄糖2g,磷酸氢二钾0.3g,硫酸镁0.15g,VB 10mg,琼脂1.5g,pH=6.5;斜面培养;
原种、生产种培养基:棉子壳60%,麸皮25%,玉米粉11%,硫酸铵2%,白糖l.3%,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5%,pH=6.5;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装,灭菌;
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粉75%,麸皮20%,玉米粉4%,尿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3%;pH=6.5-7.0;加水直至含水量达到60%-65%,原料拌匀,堆积后塑料薄膜覆盖,自然发酵24小时,备用;

1.
  3接种:母种、原种、生产种逐级扩大菌种量,最后生产种在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8%-10%,接种后塑料薄膜覆盖;发酵温度:25-28℃,发酵8-13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柳小皮伞高活力菌株检测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酶活力为167.0 mmol/m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秸秆粉为0.5-1厘米。

说明书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秸秆发酵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需求日益加大,饲料粮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现在的40%以上;我国人多地少,饲料粮缺口巨大,利用秸秆、糟渣发展草食畜保障优质肉食品供应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据估算,与养猪相比,每生产1000万吨牛羊肉可节约8000万吨粮食。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我国饲料粮严重短缺的局面将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瓶颈。
大力开发秸秆、糟渣资源,积极推动草食畜牧业将是解决人畜争粮的根本途径。按2007年我国牛、羊肉总产量分别为613.4万吨、382.6万吨计,可节约粮食8964万吨,相当于增加耕地2.96亿亩。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相关数据,到2020年牛羊肉消费占居民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将增加到16%。草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秸秆、糟渣饲料的开发做支撑,秸秆不经处理不仅适口性差,而且营养价值很低,利用效率有限。
但是,秸秆不经处理不仅适口性差,而且营养价值很低,利用效率有限。玉米秸常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有铡短、揉搓、粉碎,在一定程度了改善了适口性,提高了消化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打破纤维交联的结构。常用的化学方法有氨化法、碱化法,但氨化秸秆含有的非蛋白氮在牛羊瘤胃中迅速分解易引起中毒,碱化秸秆适口性差,且具有腐蚀性。常用的生物学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厌氧发酵法和需氧发酵法;厌氧发酵主要是青贮,青贮用于青绿秸秆营养成分的保持,对黄秸秆效果甚微;需氧发酵的报道很多,比如黑曲霉、白腐菌、绿色木霉、担子菌等,黑曲霉、绿色木霉虽发酵速度快但易于有毒的青霉等霉菌混合污染,白腐菌、大部分担子菌发菌时间太长,发酵效果与生产应用距离甚远。
柳小皮伞(Marasmiussalicicola)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小皮伞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黄玉米秸秆蛋白含量低、质量差、能量蛋白不平衡,营养价值低,难以用作草食畜牧业饲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采用柳小皮伞紫外线照射诱变菌种对黄玉米秸秆发酵,其中:
1.1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步骤为:柳小皮伞,采集自长白山,实验室经过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
1.2培养基制备:
母种培养基:每100ml水中加土豆20g,葡萄糖2g,磷酸氢二钾0.3g,硫酸镁0.15g,VB 10mg,琼脂1.5g,pH=6.5;常规斜面培养;
原种、生产种培养基:棉子壳60%,麸皮25%,玉米粉11%,硫酸铵2%,白糖l.3%,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5%,pH=6.5;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装,灭菌,常规方法制备;
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粉75%,麸皮20%,玉米粉4%,尿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3%;pH=6.5-7.0;加水直至含水量达到60%-65%,原料拌匀,堆积后塑料薄膜覆盖,自然发酵24小时,备用;
1.3接种:母种、原种、生产种逐级扩大菌种量,最后生产种在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8%-10%,接种后塑料薄膜覆盖;发酵温度:25-28℃,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发酵8-13天。
所述柳小皮伞高活力菌株检测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酶活力为167.0 mmol/ml;菌丝粗壮经过品种特性查询和实验室分析确认菌种无毒。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秸秆粉(段)为0.5-1厘米。所述原种、生产种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
实验室经过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经过培育的柳小皮伞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力167.0 mmol/ml,分解纤维的能力强;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菌丝蛋白含量高;经过品种特性查询和实验室分析确认该菌种无毒,菌丝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平板培养平菇、香菇长满8.5cm平皿需要5-7天时间,本发明柳小皮伞高活力菌株平板培养长满8.5cm平皿需要4-6天时间,比平菇、香菇快1天。
发酵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经过柳小皮伞发酵后,玉米秸呈白黄色,发酵料菌块坚硬,白色的菌丝体浓密,有浓郁的蘑菇香味;生物蛋白(真蛋白)含量至少提高2%,真蛋白含量平均可达6.87%。
本发明显著提高玉米秸秆生物蛋白(真蛋白)含量,适口性改善,羔羊育肥效果显著。发酵工艺为需氧发酵,发酵工艺简单,发酵期短,适合广大农区和牧区养羊场及养羊农户自行制作,也适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用柳小皮伞紫外线照射诱变菌种对黄玉米秸秆发酵,其中:
1.1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步骤为:柳小皮伞,采集自长白山,实验室经过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
1.2培养基制备:
母种培养基:每100ml水加土豆20g,葡萄糖2g,磷酸氢二钾0.3g,硫酸镁0.15g,VB 10mg,琼脂1.5g,pH=6.5;常规斜面培养;
原种、生产种培养基:棉子壳60%,麸皮25%,玉米粉11%,硫酸铵2%,白糖l.3%,磷酸氢二钾(K2HPO4)0.2%,硫酸镁(MgSO4)0.5%,pH=6.5;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装,灭菌,常规方法制备;
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粉75%,麸皮20%,玉米粉4%,尿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3%;pH=6.5-7.0;加水直至含水量达到60%-65%,原料拌匀,堆积后塑料薄膜覆盖,自然发酵24小时,备用;
1.3接种:母种、原种、生产种逐级扩大菌种量,最后生产种在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8%-10%,接种后塑料薄膜覆盖;发酵温度:25-28℃,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发酵8-13天。
所述柳小皮伞高活力菌株检测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酶活力为167.0 mmol/ml;菌丝粗壮经过品种特性查询和实验室分析确认菌种无毒。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秸秆粉(段)为0.5-1厘米。所述原种、生产种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
实验室经过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经过培育的柳小皮伞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力167.0 mmol/ml,分解纤维的能力强;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菌丝蛋白含量高;经过品种特性查询和实验室分析确认该菌种无毒,菌丝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平板培养平菇、香菇长满8.5cm平皿需要5-7天时间,本发明柳小皮伞高活力菌株平板培养长满8.5cm平皿需要4-6天时间,比平菇、香菇快1天。
发酵结果显示:黄玉米秸秆经过柳小皮伞发酵后,玉米秸呈白黄色,发酵料菌块坚硬,白色的菌丝体浓密,有浓郁的蘑菇香味;生物蛋白(真蛋白)含量至少提高2%,真蛋白含量平均可达6.87%;营养含量分析见表1。
表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含量变化分析

 原料粗纤维含量%粗纤维增减真蛋白含量%真蛋白增减黄玉米秸秆发酵料32.83-0.276.87+2.25黄玉米秸33.10 4.62 

实施例2:平铺发酵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方法、培养基的制备同实施例1所述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玉米秸秆粉碎,粒度为0.5-1cm;具体比例为玉米秸秆粉75%,麸皮20%,玉米粉4%,尿素0.5%,磷酸氢二钾(K2HPO4) 0.2%,硫酸镁(MgSO4)0.3%;调节pH=6.5-7.0;加水直至原料含水量达到60%-65%,原料拌匀后,堆积后塑料薄膜覆盖,自然发酵升温24小时灭菌,备用;经过自然升温灭菌的原料在地面或发酵床平铺发酵,接种前摊凉原料,把生产种掰成1-2cm的菌块,原料温度降至28℃以下时把菌种均匀撒在原料中,或者一层原料一层菌种撒播,播种量为原料的8%-10%;原料要保持蓬松透气,地面温度较低25℃发酵约13天,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晾晒保存。
实施例3:框式发酵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方法、培养基的制备同实施例1所述柳小皮伞菌种的制备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处理好的原料边装框边接种,播种量为原料的8%-10%;框式发酵需要设置5-6层的发酵床,发酵筐放置在发酵床上,多层框式发酵透气性好,发酵过程会产生热量,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但要避免温度过高,同时注意喷水增加湿度,28℃发酵约8天,菌丝长满培养基即可晾晒保存。
实验例1:饲喂效果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所述的“黄玉米秸发酵饲料”在肉用羊羔羊育肥饲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申请人于2013年9月5日至11月25日在实验羊场进行育肥羔羊饲养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羔羊30只,年龄、性别、体重基本一致;复合精料每天每只羔羊饲喂0.5kg;粗饲料自由采食,试验组饲喂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同等粉碎粒度的玉米秸,试验期80天,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玉米秸秆发酵饲料饲喂羔羊育肥效果分析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秸秆发酵饲料技术领域,为解决黄玉米秸秆蛋白含量低、质量差、蛋白不平衡,营养价值低,难以用作草食畜牧业饲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黄玉米秸秆生物蛋白含量的发酵方法。柳小皮伞紫外线照射诱变菌种对黄玉米秸秆发酵,柳小皮伞采自长白山,实验室紫外线提纯复壮培育,筛选出高活力菌株用于玉米秸秆发酵菌种。高活力菌种检测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167.0 mmol/ml;菌丝粗壮,平板培养对比长满平皿比平菇、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