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8063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9036.6

申请日:

2003.09.05

公开号:

CN1591702A

公开日:

2005.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张勇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3/00; H01B1/18; H01B1/00; C04B35/622

主分类号:

H01B13/00; H01B1/18; H01B1/00; C04B35/622

申请人:

张亚琼;

发明人:

张亚琼

地址: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在现有陶瓷制造工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非金属导电材料,调和后制成陶坯板,然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接通电源即可。采用本发明技术制造的导电陶瓷,具有加热和红外辐射功能,高效、节能、环保,可广泛应用于加热、烘烤、采暖、红外理疗及保健等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中, 添加一定比例的非金属导电材料,调和后制成陶坯,然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其中所述的非金属导电材 料是指乙炔碳黑、石墨粉和珍珠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其中所述的非金属导电材 料的添加比例为0.5-5%。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的乙炔碳黑、石墨粉 和珍珠粉,在添加时可以只添加其中的一种,也可以同时添加两种或者三种。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导电材料的添加比例,其中所述的0.5-5 %是指非金属导电材料占导电陶瓷其他原材料的重量之比或者体积之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乙炔碳黑、石墨粉和珍珠粉,其中所述的添加种 类,无论是只添加其中的一种,还是同时添加两种或者三种,其总比例均为0.5 -5%。

说明书


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陶瓷因不具有导电的功能,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陶瓷不具有导电功能的缺陷,本发明要提供一种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导电和红外辐射功能的陶瓷。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中,添加0.5-5%的非金属导电材料乙炔碳黑、石墨粉或珍珠粉,制成陶坯板,然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本发明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利用本发明技术制造的导电陶瓷具有加热功能,通电后电热转化效率为99%,与传统金属电阻丝的电热转化效率相比提高20-35%,高效节能,可广泛应用于加热、烘烤以及采暖等领域;

    (二)利用本发明技术制造的导电陶瓷具有理疗功能,通电后不产生可见光,不产生除红外线之外的其它杂波射线,利于环保和人身健康,所产生的红外频谱的周波数分布集中,放射率在55%以上,放射带主要集中在3-15微米波段范围内,与人体可吸收的范围吻合,易与人体自身产生的红外频谱发生谐和共振,具有较高地医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红外理疗及保健领域。

    本发明技术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制造陶瓷的原料中,按重量之比或者按体积之比,添加0.5-5%的非金属导电材料乙炔碳黑,调和后,制成导电陶坯板,然后应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通电后导电陶瓷即发热,并伴有大量红外线释放出来。

    实施例2:

    在制造陶瓷的原料中,按重量之比或者按体积之比,添加0.5-5%的非金属导电材料石墨粉,调和后,制成导电陶坯板,然后应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通电后导电陶瓷即发热,并伴有大量红外线释放出来。

    实施例3:

    在制造陶瓷的原料中,按重量之比或者按体积之比,添加0.5-5%的非金属导电材料珍珠粉,调和后,制成导电陶坯板,然后应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通电后导电陶瓷即发热,并伴有大量红外线释放出来。

    实施例4:

    将三种非金属导电材料乙炔碳黑、石墨粉和珍珠粉其中的任意两种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在制造陶瓷的原料中,总比例不超过0.5-5%,调和后,制成陶坯板,应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通电后导电陶瓷即发热,并伴有大量红外线释放出来。

    实施例5:

    将三种非金属导电材料乙炔碳黑、石墨粉和珍珠粉混合后,添加在制造陶瓷的原料中,总比例控制在0.5-5%范围内,调和后,制成导电陶坯板,然后应用现有陶瓷的制造工艺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通电后导电陶瓷即发热,并伴有大量红外线释放出来。

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导电陶瓷的制造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在现有陶瓷制造工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非金属导电材料,调和后制成陶坯板,然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导电陶坯板经过高温烧制后,表面自然形成一层绝缘保护层,只有中间层导电。应用时,可在导电陶瓷板的对应两侧边或者背面对应位置开槽,深至中间导电层,嵌入一组或多组正负电极,使电极与导电层接触,做好电极的外部绝缘处理,接通电源即可。采用本发明技术制造的导电陶瓷,具有加热和红外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