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
背景技术
玻璃升降器拉线是玻璃升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升降器的上升与下降都需要通过拉线传递给玻璃,因此拉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但现在市面上的传统玻璃升降器拉线质量并不可靠,在长期使用后特别容易拉断,而汽车升降器内的拉线被拉断后很难再接上,只能更换新的拉线,此外,有些汽车玻璃升降器内的拉线是专用的,市面上很难买到相同型号的拉线,只能换用别的型号的拉线来代替,但这种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汽车玻璃升降器也有很大的损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材质的玻璃升降器拉线来解决传统拉线容易拉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包括耐磨层、挡块、滑动块、压力感受器,所述耐磨层两端设置有所述挡块,所述耐磨层侧面设置有所述滑动块,所述耐磨层侧面设置有所述压力感受器,所述压力感受器侧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所述控制器侧面设置有处理器,所述耐磨层内侧表面上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内侧表面上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线芯。
上述结构中 ,玻璃升降器拉线的最内层的所述线芯外表面镶嵌有一层能够增加所述线芯抗拉强度的所述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外表面镶嵌有一层能够防腐蚀的所述防腐层,以保护所述线芯和所述抗拉层,玻璃升降器拉线的最外层镶嵌有所述耐磨层,防止拉线被外物磨损,所述耐磨层上的所述压力感受器能够实时监测拉线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并将这一拉力信号传递给所述处理器,经所述处理器处理后,所述处理器给所述控制器发送一个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给车内中控台发送拉力信号,告知驾驶者拉线的工作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使用寿命,所述挡块粘贴在所述耐磨层两端面上,所述滑动块套在所述耐磨层侧面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使用寿命,所述压力感受器粘贴在所述耐磨层侧面上,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压力感受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使用寿命,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上表面,所述处理器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使用寿命,所述防腐层镶嵌在所述耐磨层内侧表面上,所述抗拉层镶嵌在所述防腐层内侧表面上,所述线芯镶嵌在所述抗拉层内侧表面上。
有益效果在于:比传统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拉线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抗拉强度更高,而且能够实时监测玻璃升降器拉线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断面放大图。
1、挡块;2、滑动块;3、压力感受器;4、控制器;5、信号发射器;6、处理器;7、耐磨层;8、防腐层;9、抗拉层;10、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包括耐磨层7、挡块1、滑动块2、压力感受器3,耐磨层7两端设置有挡块1,挡块1用于防止滑动块2从耐磨层7上滑落,耐磨层7侧面设置有滑动块2,滑动块2用于在玻璃升降器内安装固定拉线两端,耐磨层7侧面设置有压力感受器3,压力感受器3用于监测拉线所受的拉力,压力感受器3侧面设置有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控制信号发射器5发射信号,控制器4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5,信号发射器5用于发射信号,控制器4侧面设置有处理器6,处理器6用于处理信号,耐磨层7内侧表面上设置有防腐层8,防腐层8用于防止线芯10被腐蚀,防腐层8内侧表面上设置有抗拉层9,抗拉层9用于增强线芯10 的抗拉强度,抗拉层9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线芯10,线芯10用于作拉线的基体。
上述结构中,玻璃升降器拉线的最内层的线芯10外表面镶嵌有一层能够增加线芯10抗拉强度的抗拉层9,抗拉层9外表面镶嵌有一层能够防腐蚀的防腐层8,以保护线芯10和抗拉层9,玻璃升降器拉线的最外层镶嵌有耐磨层7,防止拉线被外物磨损,耐磨层7上的压力感受器3能够实时监测拉线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并将这一拉力信号传递给处理器6,经处理器6处理后,处理器6给控制器4发送一个控制指令,控制器4控制信号发射器5给车内中控台发送拉力信号,告知驾驶者拉线的工作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材质玻璃升降器拉线的使用寿命,挡块1粘贴在耐磨层7两端面上,滑动块2套在耐磨层7侧面上,压力感受器3粘贴在耐磨层7侧面上,控制器4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压力感受器3侧面,信号发射器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控制器4上表面,处理器6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控制器4侧面,
防腐层8镶嵌在耐磨层7内侧表面上,抗拉层9镶嵌在防腐层8内侧表面上,线芯10镶嵌在抗拉层9内侧表面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