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闭门器。背景技术
由DE 198 08 292 A1已知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用于闭合门扇的闭门器。闭门器具有一个壳体,有一个活塞在该壳体中可直线移动地导引。为了自动闭合门扇,由闭合器弹簧构成的机械式蓄能器作用于由闭合器轴构成的驱动元件,在该驱动元件上可以连接一个传递力的连杆。有一液压阻尼装置起到使门扇阻尼闭合的作用,其中,壳体内室充满阻尼介质,而活塞将壳体内部空间流体密封地分割成两个壳体内室。在打开门扇时,由于活塞移动使一个壳体内室变大,阻尼介质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溢流阀从变小的壳体内室通流到变大的壳体内室。在闭合门扇时这个溢流阀关闭。阻尼介质通过一个未示出的阻尼阀从变小的壳体内室流向另一壳体内室,所述阻尼阀例如设置在一个在壳体中延伸的溢流通道里面。在闭合过程中,门扇可能被“过压”,即,有可能手动地使门扇比阻尼装置本身所预定的运动速度更快地沿闭合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闭合时变小的壳体内室中对只能微量压缩的阻尼介质产生了较大的过压。为了使活塞-缸体装置或传递力的连杆在这种情况下不受损坏,在活塞上设置一个过压阀,该过压阀在一定的阻尼介质过压下起作用并且能够使阻尼介质排到另一壳体内室中去。
上述DE-OS的(那里的图1)一个实施例示出在活塞上独立设置的溢流阀和过压阀。该实施例在加工中是费时和费事的,因为在活塞上必须布置多个开孔并且单独地装配阀门。
上述DE-OS的(那里的图2)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活塞具有装配在活塞端面上地翻板式成形件,在该成形件中设置一个组合阀(由止回阀和过压阀组合而成)。该实施例在加工中也是费时和费事的,因为这种独立成形件的加工和装配需要容纳阀门并且为了装配成形件必须预处理活塞(为了在成形件处形成较微小的截面要切削活塞,为了防扭转还要附加开孔)。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过压阀的闭门器,该闭门器可以简便而经济地加工。
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而实现。
由溢流阀和过压阀组合而成的阀门具有一个直接在活塞的活塞孔里可移动导引地设置的阀体。因此在活塞中只需要布置唯一一个容纳阀门的开孔,并且活塞孔的内表面直接与阀体和其密封共同作用,由此节省了附加的部件;这两者使加工费用显著降低。
阀门可以完全在活塞外边预装配:可以在插进阀锥和弹簧之后将一阀箱推进阀体,其中阀箱与阀体之间的连接可以设计成卡接连接。这一点可以使装配明显简化并由此进一步减少加工费用。
最后可以将预装配的阀门以特别简单的方法、即卡接地推进活塞孔中。
此外阀门可以模件式地构成:可以设置一种单件的、一体构成的阀体以覆盖所有的应用情况。在这个阀体中,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适配于各种应用场合的部件,尤其是不同的阀箱和/或不同的弹簧和/或不同的阀锥。例如弹簧可以根据过压阀的动作压力设计成不同的长度,其中对于每种弹簧长度都可具有一适配的阀箱。通过这种模件式阀门结构可以使加工费用、尤其是工具费用和/或库存费用进一步降低。
在具有优点的结构设计中,不同的阀门组成部件、例如阀体、阀箱和/或阀锥可以由塑料(注塑)经济地加工而成。当然对于阀体和阀箱也可以使用其它弹性材料并且对于阀锥又可以考虑使用其它材料。
这种组合阀门的使用不局限于上述的溢流阀与过压阀的组合。同样结构的组合阀门的其它可想象的应用是,例如将溢流阀与用于打开阻尼过压保险的过压阀进行组合或者将溢流阀与闭合阻尼阀或打开阻尼阀进行组合。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具有优点的结构方案在下面的叙述中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具有组合阀门的闭门器纵向剖面图,
图2为图1中的组合阀门的放大图,
图3为组合阀门的一种变型实施例,
图4为组合阀门的端视图。实施例说明
在图1中所示的闭门器1具有一个壳体2,该壳体具有一个在其中可直线移动导引的活塞3。所述活塞3在其内室中配有啮合齿8,在闭门器1壳体2里面可转动地支承的闭合器轴10的齿轮9啮合在该啮合齿中。由螺旋弹簧构成的闭合器弹簧7设置在左面的壳体内室6中并-支承在壳体、例如在这里未示出的左壳体封堵上-对活塞3向图示右边位置加载。这个位置对应于门扇的闭合位置,门扇通过传递力的连杆、例如剪刀臂或滑臂,或者直接连接到闭门器1的闭合器轴10上。
如果手动地打开门扇,活塞3通过操纵闭合器轴10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而向左移动,同时闭合器弹簧7被压缩。由左侧壳体内室6进入的阻尼介质通过左侧活塞孔13流进活塞内部空间5中并继续通过设置在活塞3右端面处的右侧活塞孔14里的阀门15流进右壳体内室4中,所述阀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下面的附图中详细描述。
一旦门扇被释放,被压缩的闭合器弹簧就向右顶压活塞3;在此,闭合器轴10以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所连接的门扇转到其闭合位置。因为阀门15在右侧壳体内室4中存在过压时闭合,所以阻尼介质通过一个在这里未示出的溢流通道有阻尼地流进左侧的壳体内室6或活塞内部空间5中,所述溢流通道包括一个同样也未示出的用于保证闭合阻尼的阀门。由此保证门扇不突然地闭合,而是有阻尼地转到其闭合位置。如果门扇在有阻尼地闭合的过程中被手动地过压,即,门扇被比其本身预定的闭合阻尼更快地闭合,则处在较大过压下的阻尼介质由右侧的壳体内室6通过阀门15排到活塞内部空间5中。阀门15这样设计,即,使其在右侧壳体内室6中的过压较大时才打开,而在正常的门扇的有阻尼闭合过程中该阀门是闭合的,所说的较大过压是在手动过压门扇时产生。
图2示出活塞3在其右侧端面处的剖面图。端面活塞孔14里面的由组合阀门构成的阀门15的阀体18设置在活塞中。在阀体18内部设置一个阀箱25。一个支承在阀箱25里面的、由螺旋压簧构成的弹簧27相对于阀体18右端的一个开孔23对可直线移动的阀锥24加载。此外,阀箱25在其左端还具有一个通向活塞内部空间5的开孔28。
阀门15的阀体18可直线移动地设置在活塞孔14内部。附图表示出阀体18在其左侧的终端位置。一个流体密封地固定在阀体18上的、由密封环构成的密封19在这个阀体18的终端位置紧密地贴靠在活塞孔14的一个倾斜面16上。当在有阻尼的闭合过程中在右侧壳体内室4中出现阻尼介质过压时,阀体18位于这个终端位置。在过压下产生的阻尼介质通过阀体18的开孔23顶压弹簧加载的阀锥24。当对门扇在闭合方向手动过压时,阻尼介质的过压超过弹簧27的力,阀锥24向左回缩并使开孔23沿着阀箱25的开孔28方向释放通流阻尼介质并由此通向活塞内部空间5。
当弹簧27的弹簧力较大时,即对于在右侧壳体内室4中直到阀锥24回缩所可能产生的高过压,密封19可能或多或少地被压缩。为了使密封19不受过大的压缩和与此相关的损坏,阀体18这样设计,使得阀体在右侧壳体内室4中的过压非常大时顶靠到活塞孔14的倾斜面16。
为了使阀锥24和相应的通流截面不被污染,在阀体18中设置一个过滤片22,该过滤片滤去在通流的阻尼介质中可能产生的异物。
阀体18的向右移动通过嵌在活塞孔14的扩孔17中的卡舌20限定。阀体18在活塞内部空间5过压时位于这个位置。由于阀体18处在这个位置时,密封19不再与活塞孔14的倾斜面16接触,因此阻尼介质可以从活塞内部空间5通过在图4中所示的通道无阻尼地流进右侧的壳体内室4。从而,连接在闭门器1上的门扇可以克服闭合器弹簧的力无阻尼地打开。
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在图3中所示的阀门15具有同样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在于,阀箱25在阀体18中的固定方式。阀体18具有缺口21,阀箱25的卡钩26卡接地嵌合在该缺口里面。
在图4中示出了阀体18的一个横截面。在横截面中本来是圆形的阀体18具有平面29,该平面29与活塞孔14的内壁构成具有通流截面30的通道。这个通道通流由活塞内部空间5流进右侧壳体内室4的阻尼介质。
附图标记
1闭门器
2壳体
3活塞
4壳体内室
5活塞内部空间
6壳体内室
7闭合器弹簧
8啮合齿
9齿轮
10闭合器轴
11溢流阀
12过压阀
13活塞孔
14活塞孔
15阀门
16倾斜面
17扩孔
18阀体
19密封
20卡舌
21缺口
22过滤片
23开孔
24阀锥
25阀箱
26卡钩
27弹簧
28开孔
29平面
30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