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专用于选育白皮白肉类的耐热萝卜杂种。
二、技术背景
萝卜生产以秋季为主要生产季节,适宜于秋季栽培的品种较多,相对应的栽培措施也较完善。而在夏季栽培萝卜时,易遇持续高温、暴风雨、干旱、病虫害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袭击,其中最主要是缺少耐热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所以产量低而不稳,品质差。
目前生产上夏萝卜的主栽品种“短叶13”是常规品种,存在着耐热性不强、易糠心、不抗病毒病,抗逆性差,产量低而不稳、纯度及一致性差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夏萝卜品种生产中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选育出可于蔬菜伏缺期间及早秋蔬菜淡季期间供应市场,适合长江中下流地区夏季和早秋露地栽培的品种。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包括:
1.利用江苏“正大”公司的耐热萝卜“夏长白二号”作不育源,利用广东省地方品种“火车头萝卜”的自交系为转育材料,从自交系第3代时起开始 转育,同时对自交系继续进行自交,直到用自交系第8代R010108转育而成雄性不育系R010108A,不育系R010108A不但保持自交系R010108的特征特性,而且不育率、不育度均为100%;“火车头萝卜”自交系R010108耐热,早熟、生长期50天,株型紧凑,肉质根白皮白肉、根长20~25cm、根直径4~5cm,单根鲜重450~550克,根圆筒形,不易糠心、煮食易烂,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
2.以广东省耐热萝卜常规品种“短叶13”为原始材料,经5代单株自交选育出的遗传稳定地高代自交系R99034-5-3-3-1-3,“短叶13”萝卜自交系R99034-5-3-3-1-3耐热,早熟、生长期45天,株型紧凑,肉质根白皮白肉、根长18~22cm、根直径4~5cm,单根鲜重400~500克,根圆筒形,不易糠心、煮食易烂,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
3.以雄性不育系R010108A作母本,“短叶13”萝卜自交系R99034-5-3-3-1-3作父本配制而成一代杂种萝卜—“夏优1号”。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育成品种“夏优一号”是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的白皮白肉类的耐热萝卜杂种一代,5月底~7月播种,可于蔬菜伏缺期间及早秋蔬菜淡季期间供应市场。该品种种性一致,杂交率达100%,田间表现整齐一致;高抗病毒病,病毒病(TUMV)发病率为37.56,病情指数为10.82;耐热性强,夏季田间高温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整齐度高,不易糠心、抗逆性强,易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经济产量高,5000~6000kg/667m2;商品性佳,品质好,适合长江中下流地区夏季和早秋露地栽培。同时由于其生长期短且易获得高而稳定产量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补种或抢种的替代品种,从而弥补因台风、暴风雨、病虫害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袭击造成的毁产损失。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夏萝卜的育种方法,包括:
1)以利用耐热的雄性不育材料R010108A作母本,耐热材料R99034-5-3-3-1-3作父本配制而成一代杂种-“夏优1号”萝卜。
2)R010108A是利用江苏“正大”公司的耐热萝卜“夏长白二号”(生产上公知公用)作不育源,利用广东省地方品种“火车头萝卜”(生产上公知公用)的自交系(从自交系3代时起开始转育,同时对自交系继续进行自交,现已达到8代)R010108为转育材料,根据育种目标(转育后代既要保持自交系R010108的特征特性,又要保持不育性)经5代转育而成的稳定不育系R010108A,不育率、不育度均为100%;自交系R010108是以广东省地方品种“火车头萝卜”为原始材料,根据“耐热,早熟、生长期50天左右,株型紧凑,肉质根白皮白肉、根长20~25cm、根直径4~5cm,单根鲜重450~550克,根圆筒形,不易糠心、煮食易烂,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等育种目标选育而成。
3)R99034-5-3-3-1-3是以广东省耐热萝卜常规品种“短叶13”(生产上公知公用)为原始材料,根据“耐热,早熟、生长期45天左右,株型紧凑,肉质根白皮白肉、根长18~22cm、根直径4~5cm,单根鲜重400~500克,根圆筒形,不易糠心、煮食易烂,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等育种目标,经5代单株自交选育出的遗传稳定的高代自交系。
“火车头萝卜”8代自交系R010108特征特性:早熟,生长期52天,板叶,叶色深绿、无毛,株型紧凑,株高×株幅为32cm×32cm,肉质根长25cm左右、直径4.5cm,根圆筒形,白皮白肉,抗病毒病,病毒病(TUMV)发病率为55.79,病情指数为30.53,品质好,煮食易烂。肉质根不易糠心。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
雄性不育材料R010108A特征特性:早熟,生长期50天,板叶,叶色深绿、无毛,株型紧凑,株高×株幅为31cm×32cm,肉质根长24cm左右、直径4.5cm,根圆筒形,白皮白肉,抗病毒病,病毒病(TUMV)发病率为51.33,病情指数为32.45,品质好,煮食易烂。肉质根不易糠心。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
“短叶13”5代自交系R99034-5-3-3-1-3特征特性:早熟,生长期45天,板叶,叶色深绿、无毛,株型紧凑,株高×株幅为25cm×30cm,肉质根长25cm左右、直径4.0cm,根圆筒形,白皮白肉;耐病毒病,病毒病(TUMV)发病率为64.56,病情指数为42.82,品质好,煮食易烂。肉质根不易糠心。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植株长势较旺。
采用上述育种方法,育成品种“夏优一号”是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育的白皮白肉类的耐热萝卜杂种一代,5月底~7月播种,可于蔬菜伏缺期间及早秋蔬菜淡季期间供应市场。该品种种性一致,杂交率达100%,田间表现整齐一致;高抗病毒病,病毒病(TUMV)发病率为37.56,病情指数为10.82;耐热性强,夏季田间高温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经济产量高,5000~6000kg/667m2;抗逆性强,易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商品性佳,品质好,不易糠心,煮食易烂。适合长江中下流地区夏季和早秋露地栽培。同时由于其生长期短且易获得高而稳定产量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补种或抢种的替代品种,从而弥补因台风、暴风雨、病虫害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袭击造成的毁产损失。
品种特性:
“夏优一号”萝卜叶丛较直立,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栽培;叶片为板叶,少而短、商品根成熟时,叶片数15片左右;叶面光滑无毛,叶色浓绿。最大外叶为22.2cm×11.4cm。根直筒形,白皮白肉,长22~28cm,横径4~5cm,露土部分长7cm左右,无青肩;单根重750g左右。根皮光滑,皮薄,肉质较脆,水分含量高,鲜嫩,口感好。生长期短,出苗后45~50天即可陆续采收上市,每667m2产量可达5000~6000kg。该品种耐热、早熟、抗病毒病、不易糠心、裂根少。成熟期整齐一致,大小适中,商品性佳,耐贮运。田间长势及抗性均显著超过目前生产上夏萝卜的主栽品种“短叶1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茬口选择,整地施肥。
前茬最好以豆类、茄果类、瓜类为适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重茬。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深达30~35cm,无硬性介质如砖块、石块等,地下水位较低、肥力好,能灌能排,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40cm,晒垡,667m2施足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施肥要均匀,充分耙匀。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长江中下流露地栽培可从5月底至7月份分期播种,陆续采收。播种宜采用穴播,每穴3~4粒种子,均匀散开;行株距以28cm×20cm为宜。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盖细土,厚度1.5-2cm左右,不宜过浅或太深。播种后畦面铺遮阳网等设施保湿以及防止暴雨冲刷,以利于苗齐、苗壮。
3、田间管理
(1)早间苗,晚定苗。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覆盖物。3片真叶以前及时间苗1-2次,拔除弱苗、病苗、畸形苗。仅留一株健壮苗。以保证全苗壮苗。
(2)合理浇水,提高品质。幼苗期需水少,要小水勤浇,抑制浅根生长,而使直根深入土层;叶片生长盛期,根部逐步肥大,需水肥渐多,结合浇水,追施腐熟有机肥,此时要注意地不干不浇,地表发白才浇;根部生长旺盛期,应均匀供水,保持土壤湿润;在根部生长后期,要适当少浇水,避免大量浇水。
(3)分期追肥,摘除老叶。萝卜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且主要在生长前期追肥2-3次,可追施粪肥或化肥如硝铵或尿素15-20Kg?切忌浓度过大或靠根部太近,以免烧根。生长中后期可摘除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病虫害防治。夏季露地栽培的萝卜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软腐病等;害虫以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等为主,需注意防治。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相同。
4、采收。
播种后45~50天左右可采收上市。采收标准:肉质根充分膨大,肩部饱满圆滑,下部叶片渐次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