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甘草酸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铵盐具有明显的降酶、抗炎和保肝作用。从甘草或甘草提取物中分离精制甘草酸的方法有多种,如经典的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聚酰胺吸附分离法,重结晶法和超滤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工艺繁杂,主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度低,收率低,成本高,费时费力等缺点。
由于生产工艺的缺陷,目前上市销售的甘草酸及其盐类,或甘草酸及其盐类制剂(其活性成分主要是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单铵),在质量控制中,只对其总含量进行控制,其含量测定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进行测定,而未对有关杂质进行控制,虽然所标示的UV法含量大于98%,但其主要成分HPLC纯度均在90%以下。UV法是在特定波长下对所有在该波长下有吸收的化合物总量的测定,所以含量测定结果无法反映甘草酸及其盐类的纯度。
众所周知,药品的纯度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注射用药时,常会出现毒副反应和刺激作用,从而限制了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同时疗效也会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控制质量,适于工业化生产,含高纯度甘草酸或其铵盐,安全高效地肝炎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液相色谱纯度大于95%的用如下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R2,R3为H+和/或NH4+。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药物活性成分(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取甘草酸或其盐的粗品,用流动相溶解,得粗品溶液;
B、用0.22μ或0.45μ微孔滤膜过滤粗品溶液,再将滤液注入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选择醋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或者醋酸水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并选择230~280nm为检测波长,对甘草酸或其盐的粗品溶液进行精制;
C、收集组分溶液,于20~70℃下减压蒸干,得甘草酸白色固体粉末。
D、将甘草酸用乙醇溶解,搅拌下,加氨水或通入氨气至沉淀完全析出,再在PH值为8.5~9.0的条件下,将沉淀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80℃以下减压干燥,得甘草酸三铵;或将甘草酸与甲酸铵反应可得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单铵。
本发明步骤A中所述的流动相中的醋酸水溶液,用下列酸中的任意一种代替,三氟醋酸、甲酸、丙酸、异丙酸、乳酸、盐酸、磷酸,其酸含量为0.1~20%。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流动相是醋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其比例为60~80∶20~40;或者是醋酸水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比例为20~50∶50~80。
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色谱柱的直径为20~200mm。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制成药学上的各种剂型,包括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各剂型所含上述活性成分(I)的剂量均为20~500mg。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药物不仅降低了已有该类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刺激作用,而且还提高了其降酶、抗炎和保肝活性。
2、本药物的制备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从现有的甘草酸或其盐的粗品中,大量生产高纯度甘草酸及其盐类,其工艺实施简便,收率高。
3、本发明所述的液相色谱法,能完全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能充分保证所生产的药物化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纯度在95%以上,因此其疗效高,副作用小,更适宜制成医学上的各种剂型。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毒副反应和刺激作用方面,其对于治疗肝炎的疗效相对于已有该类治疗药物有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甘草酸粗品HPLC(纯化前)分析色谱图
图2为本发明甘草酸粗品纯化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纯化后的甘草酸分析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液相色谱纯度为98%的用如下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R2,R3为H+和/或NH4+。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药物活性成分(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取甘草酸或其盐的粗品,用流动相溶解,得粗品溶液;
B、用0.22μ微孔滤膜过滤粗品溶液,再将滤液注入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选择醋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并选择250nm为检测波长,对甘草酸或其盐的粗品溶液进行精制;
C、收集组分溶液,于70℃下减压蒸干,得甘草酸白色固体粉末。
D、将甘草酸用乙醇溶解,搅拌下,加氨水或通入氨气至沉淀完全析出,再在PH值为8.5的条件下,将沉淀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70℃减压干燥,得甘草酸三铵。
本发明步骤A中所述的流动相中的醋酸水溶液,可以用甲酸水溶液代替,其酸含量为10%。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流动相是醋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其比例为60∶40;或者是醋酸水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比例为20∶80。
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色谱柱的直径为200mm。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制成药学上的各种剂型,包括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各剂型所含上述活性成分(I)的剂量均为100mg。
实施例2:高纯度(HPLC)甘草酸的制备
取甘草酸粗品200g,溶于3.5L流动相中,用0.45μ的微孔滤膜过滤。取甘草酸粗品溶液100ml注入色谱仪中,色谱条件:色谱柱为Varian C18 10μ(41.4×250mm),流动相为10%醋酸水溶液-%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252nm,流速为40ml/min。收集组分溶液,用旋转蒸发器在40℃水浴中减压蒸干,得白色固体粉末129.6g,收率为64.8%。
分析结果 HPLC纯度 98.5% [α]D20 +46.7°(C=1,乙醇溶液) 元素分析 C 61.21(测定值) 61.30(计算值) H 7.69(测定值) 7.59(计算值)
实施例3:甘草酸二铵(或甘草酸单铵)的制备
取甘草酸单铵粗品400g,溶于7L流动相中,用0.45μ的微孔滤膜过滤。取甘草酸粗品溶液300ml注入色谱仪中,色谱条件:色谱柱为Varian C18 10μ(77×250mm),流动相为15%醋酸水溶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为252nm,流速为120ml/min。收集组分溶液,用旋转蒸发器在70℃水浴中减压蒸干,得白色固体236.3g,收率为59.1%。分析结果HPLC纯度 99.2% [α]D20 +47.3°(C=1,乙醇溶液) 元素分析 C 61.25(测定值) 61.30(计算值) H 7.64(测定值) 7.59(计算值)
实施例4:甘草酸单铵盐的制备
取实施例1所得甘草酸82.3g(0.1mol),加冰醋酸200ml,加热至溶解,加入甲酸铵6.9g(0.11mol),回流至澄清溶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300ml丙酮,4℃放置过夜,过滤,干燥,得单铵盐75.2g,收率为89.5%。分析结果 HPLC纯度 98.9% [α]D20 +46.1°(C=1,50%乙醇溶液) 元素分析 C 59.97(测定值) 60.06(计算值) H 7.86(测定值) 7.80(计算值) N 1.62(测定值) 1.67(计算值)
实施例5:甘草酸二铵盐的制备
取实施例1所得甘草酸164.6g(0.2mol),加90%乙醇溶液400ml,加热至溶解,加甲酸铵27.8g(0.44mol),回流至澄清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600ml丙酮,4℃放置过夜,过滤,干燥,得二铵盐138.8g,收率为80.5%。分析结果 HPLC纯度 99.0% [α]D20 +44.9°(C=1,50%乙醇溶液) 元素分析 C 58.93(测定值) 58.86(计算值) H 7.93(测定值) 8.00(计算值) N 3.29(测定值) 3.27(计算值)
实施例6:甘草酸三铵盐的制备
取实施例1所得甘草酸82.3g(0.1mol),用500ml无水乙醇溶解,剧烈搅拌并通入氨气至沉淀完全析出,将沉淀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50℃减压干燥,得甘草酸三铵盐80.2g,收率为91.5%。
分析结果 HPLC纯度 98.7% [α]D20 +44.0°(C=1,50%乙醇溶液) 元素分析 C 57.81(测定值) 57.72(计算值) H 8.18(测定值) 8.19(计算值) N 4.76(测定值) 4.81(计算值)
实施例7:甘草酸二铵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如下:
甘草酸二铵 50.0g
淀粉 200.0g
硬脂酸镁 2.5g
制成 1000粒
取实施例2所得甘草酸二铵50g和淀粉200g,粉碎后过80目筛,加入2.5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在相对湿度小于70%条件下,填充于0号胶囊中,铝塑热合即得成品(10粒/板)。
实施例8:注射用甘草酸二铵的制备
处方如下:
甘草酸二铵 50g
注射用水加至 5000ml
制成 1000瓶
取实施例2所得甘草酸二铵50g,用4500ml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5.0,并稀释至5000ml,用0.22μm无菌滤膜过滤除菌,检验,每瓶分装5ml,半压塞,冷冻干燥,压塞,加铝塑复合盖扎盖,外包装,检验,即得产品。
实施例9: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为19~21g小鼠1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按设置的剂量口服给药,给药后立即开始观察,并计算LD50。试验结果见下表。
药品 LD50 置信限
高纯度(HPLC)甘草酸
13.8±0.6g/kg P=0.95
单铵
市售甘草酸单铵 9.5±0.5g/kg P=0.95
通过对比小鼠高纯度(HPLC)甘草酸单铵LD50与研究所用的市售甘草酸二铵LD50,可以看出两者毒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