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7077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9128.8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号:

CN104260362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9C 69/02登记生效日:2016041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陆满华变更后权利人:佛山市艺骏雄塑胶仿藤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322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9号地下变更后权利人: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头居委会展业路2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69/02申请日:20140901|||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9/02; B29C53/12; B29C47/12; B29L31/00(2006.01)N

主分类号:

B29C69/02

申请人:

陆满华

发明人:

陆满华

地址:

528322 广东省广州市秀区广卫路9号地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代理人:

姜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本发明中利用分步成型方式制造出一种全新螺旋内卷的藤条截面造型,利用该藤条编织出的藤面立体感强,富有弹性,一改传统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的弊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1)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2)、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6)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4)及定型模具(5),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
所述挤料模具(2)的模孔(21)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模具(4)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41),螺旋通槽的前端口(42)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43)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模具(5)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所述的导向孔(51)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52)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5)的轴心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分别与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5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模具(4)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2)对接,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4)的后端面对接。

6.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挤料模具(2)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3);
B、半成品藤条(3)穿过整形模具(4)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
C、半成品藤条(3)穿过定型模具(5),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
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
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

说明书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编织制品在编织过程中采用天然藤、如草藤、木藤等,天然藤制品外观自然、古朴、雅致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天然藤易吸收水分,吸水后易发霉变质,甚至会影响到其耐磨性,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多,采伐天然的藤条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过渡的采伐也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仿真藤代替天然藤进行编织,仿真藤编织制品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藤条加工方式一般都采用塑料挤出机制造,挤出机在挤出半成品的藤条后,立即送往冷却槽内冷却定型,最后由盘绕机收料即可使用。
然而现有的藤条加工方式中,藤条的截面造型由塑胶挤出机的挤出模具限定,大多为扁条状,圆柱状,空心管状等。正是由于藤条截面限定,现有的仿藤编织产品的藤面造型呆板缺乏立体感,同时由于仿藤材质本身质地较硬,所以藤面的弹性也不足,严重影响了仿藤制品的乘坐触感,因此有必要生产一种藤条截面造型别致,能提升藤面弹性及立体感的新型藤条,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藤条截面造型新颖,能提升藤面立体感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
所述挤料模具的模孔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
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
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
所述的导向孔及定型孔分别与定型模具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
所述的整形模具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对接,定型模具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的后端面对接。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挤料模具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
B、半成品藤条穿过整形模具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
C、半成品藤条穿过定型模具,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
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
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
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分步成型方式制造出一种全新螺旋内卷的藤条截面造型,利用该藤条编织出的藤面立体感强,富有弹性,一改传统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的弊端。3)在传统生产设备上加以改进即可生产,设备投入少,降低生产者产品换代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整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整形模具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定型模具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藤条成品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中藤条成品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中挤料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1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2、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6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4及定型模具5,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
所述挤料模具2的模孔21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
所述的整形模具4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41,螺旋通槽的前端口42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43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
所述的定型模具5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所述的导向孔51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52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5的轴心上。
所述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分别与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53。
所述的整形模具4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2对接,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4的后端面对接。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挤料模具2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3;
B、半成品藤条3穿过整形模具4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
C、半成品藤条3穿过定型模具5,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
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
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
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
工作原理:由于传统仿真藤条大多由挤料模具一次成型并冷却定型而成,所以现有的藤条截面大多为扁条状的实心藤,或者为空心的圆管藤等。由于其为规则形状,所以用上述藤条编织出的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同时弹性也较差,影响了藤面的乘坐触感。而本发明中,如图7、8所示,本藤条截面造型为内卷的螺旋型,其与传统藤条截面相比,其截面更大藤条外观效果也更粗犷,同时当藤面受到挤压时,藤条向内卷绕缩小截面积,当压力消失后,藤条复位,使得其截面能提供较大的变形量,从而令藤面富有立体感,弹性大等优点。
与传统制造藤条方式相比,本案中也使用塑料挤出机,挤出机的挤料模具的开口设置成扁口状,使得该挤出机挤出扁条状的半成品藤条3,由于刚挤出的半成品藤条质地较软具有很大的变形量,所以其具有较好的塑形能力。此时将其送入整形模具内,利用整形模具内的螺旋通槽将半成品藤条卷绕成内卷的螺旋状。其中为了使得藤条卷绕过程中令藤条均匀变形,本案中的螺旋通槽设置成前大后小的喇叭状,从而保证成型工艺。
从整形模具内送出的藤条已经初见雏形,但是藤条截面太过庞大,不利于编织及使用。因此在整形模具的后端设置有定型模具,定型模具为贯穿该模具前后端面的通孔,通孔的前端为锥形孔,起到对藤条逐步整形的导向作用,定型孔为圆柱孔,起到对藤条最终形状定型作用。从该定型模具内出来的藤条被定型卷绕呈螺旋内卷型。最后被送入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并由收料机收料即可。
其中为了使得藤面造型丰富,本案中的藤条的表面可以为光面型(如图7所示),也可为锯齿形(如图8所示),或者为其他形状,此区别只需要在挤出机的挤料模具上加以设置即可,具体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036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0362A21申请号201410439128822申请日20140901B29C69/02200601B29C53/12200601B29C47/12200601B29L31/0020060171申请人陆满华地址528322广东省广州市秀区广卫路9号地下72发明人陆满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5代理人姜林54发明名称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57摘要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

2、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本发明中利用分步成型方式制造出一种全新螺旋内卷的藤条截面造型,利用该藤条编织出的藤面立体感强,富有弹性,一改传统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的弊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

3、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0362ACN104260362A1/1页21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1)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2)、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6)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4)及定型模具(5),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挤料模具(2)的模孔(21)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模具(4)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41),螺旋通槽的前端口(42)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43)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

4、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模具(5)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所述的导向孔(51)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52)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5)的轴心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分别与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5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模具(4)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2)对接,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4)的后端面对接。6一种螺旋内卷仿。

5、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挤料模具(2)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3);B、半成品藤条(3)穿过整形模具(4)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C、半成品藤条(3)穿过定型模具(5),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权利要求书CN104260362A1/3页3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

6、造设备。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编织制品在编织过程中采用天然藤、如草藤、木藤等,天然藤制品外观自然、古朴、雅致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天然藤易吸收水分,吸水后易发霉变质,甚至会影响到其耐磨性,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多,采伐天然的藤条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过渡的采伐也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仿真藤代替天然藤进行编织,仿真藤编织制品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藤条加工方式一般都采用塑料挤出机制造,挤出机在挤出半成品的藤条后,立即送往冷却槽内冷却定型,最后由盘绕机收料即可使用。0003然而现有的藤条加工方式中,藤条的截面造型由塑胶挤出。

7、机的挤出模具限定,大多为扁条状,圆柱状,空心管状等。正是由于藤条截面限定,现有的仿藤编织产品的藤面造型呆板缺乏立体感,同时由于仿藤材质本身质地较硬,所以藤面的弹性也不足,严重影响了仿藤制品的乘坐触感,因此有必要生产一种藤条截面造型别致,能提升藤面弹性及立体感的新型藤条,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藤条截面造型新颖,能提升藤面立体感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0005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

8、的冷却槽内的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及定型模具,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挤料模具的模孔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螺旋通槽的前端口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0006所述的定型模具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及定型孔,所述的导向孔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及定型孔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的轴心上。0007所述的导向孔及定型孔分别与定型模具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0008所述的整形模具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对接,定型模具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的后端面对接。0009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

9、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挤料模具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B、半成品藤条穿过整形模具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说明书CN104260362A2/3页4C、半成品藤条穿过定型模具,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0010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分步成型方式制造出一种全新螺旋内卷的藤条截面造型,利用该藤条编织出的藤面立体感强,富有弹性,一改传统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的弊端。3)在传统生产设备上加以改进即。

10、可生产,设备投入少,降低生产者产品换代成本。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加工流程图。0012图2为本发明设备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发明中整形模具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发明中整形模具结构剖视图。0015图5为本发明中定型模具结构示意图。0016图6为本发明中定型模具结构剖视图。0017图7为本发明中藤条成品结构示意图之一。0018图8为本发明中藤条成品结构示意图之二。0019图9为本发明中挤料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设备,其包括塑料挤出机1及设于其出料口上的挤料模具2、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槽6内的。

11、依次设置有整形模具4及定型模具5,冷却槽尾端设置有收料机;所述挤料模具2的模孔21呈扁槽状、月牙状或是倒“S”字状。0021所述的整形模具4包括模具主体及贯穿其前后端面的螺旋通槽41,螺旋通槽的前端口42的口径大于其后端口43的口径,两端口间顺滑过渡连接设置。0022所述的定型模具5内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所述的导向孔51呈外大内小的锥形状,所述的定型孔52为圆柱孔,上述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相互贯通设置在定型模具5的轴心上。0023所述的导向孔51及定型孔52分别与定型模具5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区53。0024所述的整形模具4的前端口与挤料模具2对接,定。

12、型模具5的前端面与整形模具4的后端面对接。0025一种螺旋内卷仿真编织藤条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挤料模具2挤出扁平状的柔性半成品藤条3;B、半成品藤条3穿过整形模具4将半成品藤条卷绕呈螺旋状;C、半成品藤条3穿过定型模具5,定型模具将半成品成条整形为内卷螺旋状;D、整形后的半成品藤条继续在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说明书CN104260362A3/3页5E、成品藤条卷绕在收料机上。0026所述的挤料模具加热温度为150250。0027工作原理由于传统仿真藤条大多由挤料模具一次成型并冷却定型而成,所以现有的藤条截面大多为扁条状的实心藤,或者为空心的圆管藤等。由于其为规则形。

13、状,所以用上述藤条编织出的藤面呆板缺乏立体感,同时弹性也较差,影响了藤面的乘坐触感。而本发明中,如图7、8所示,本藤条截面造型为内卷的螺旋型,其与传统藤条截面相比,其截面更大藤条外观效果也更粗犷,同时当藤面受到挤压时,藤条向内卷绕缩小截面积,当压力消失后,藤条复位,使得其截面能提供较大的变形量,从而令藤面富有立体感,弹性大等优点。0028与传统制造藤条方式相比,本案中也使用塑料挤出机,挤出机的挤料模具的开口设置成扁口状,使得该挤出机挤出扁条状的半成品藤条3,由于刚挤出的半成品藤条质地较软具有很大的变形量,所以其具有较好的塑形能力。此时将其送入整形模具内,利用整形模具内的螺旋通槽将半成品藤条卷绕。

14、成内卷的螺旋状。其中为了使得藤条卷绕过程中令藤条均匀变形,本案中的螺旋通槽设置成前大后小的喇叭状,从而保证成型工艺。0029从整形模具内送出的藤条已经初见雏形,但是藤条截面太过庞大,不利于编织及使用。因此在整形模具的后端设置有定型模具,定型模具为贯穿该模具前后端面的通孔,通孔的前端为锥形孔,起到对藤条逐步整形的导向作用,定型孔为圆柱孔,起到对藤条最终形状定型作用。从该定型模具内出来的藤条被定型卷绕呈螺旋内卷型。最后被送入冷却槽内冷却定型为成品藤条7,并由收料机收料即可。0030其中为了使得藤面造型丰富,本案中的藤条的表面可以为光面型(如图7所示),也可为锯齿形(如图8所示),或者为其他形状,此。

15、区别只需要在挤出机的挤料模具上加以设置即可,具体不作限定。00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260362A1/7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2/7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3/7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4/7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5/7页10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106/7页11图8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117/7页12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60362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