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大肠风的有机种植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草的栽培方法,特别是广西瑶族经典用药大肠风的有机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瑶药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种传统常用瑶药,对于药的分类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瑶医根据药物性能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具体某一种药,除了按其性分为温、热、寒、凉、平性外,还按药物功效分为风药及打药。大肠风属于老班药中的风打相兼药。大肠风,【拉丁名】HerbaPiperisTonkinensis,别名:十八症、石条花,胡椒科植物光轴苎叶蒟PiPerboehmeriaefolium(Miq)C.DC.var.tonkinenseC.DC.的全株,生于密林下、溪边湿润处。产于广西桂平、灵山、宾阳、上林、武鸣、隆安、宁明、那坡、田阳、凌云、天峨、罗城、融水、融安、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及云南等省份。大肠风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散寒,散瘀止痛,活血通经,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胃寒痛、腹痛、吐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白带、产后腹痛、风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蜈蚣咬伤等疾病。大肠风中含量超过5%有6个,即d-荜澄茄油烯、(-)-B-榄香烯、石竹烯、(+)-p-蛇床烯、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斯巴醇,主要为烯类及醇类,占总成分66.65%。还含有石竹烯、α-石竹烯、斯巴醇、反式-橙花叔醇、α-荜澄茄油烯、(-)-13-榄香烯、(+)–B-蛇床烯、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目前,对它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多,对于它的种植研究还未见报道。大肠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利用,有些分布点已经很难见到大肠风的踪影。
大肠风常绿亚灌木或木质藤本,茎、枝无毛。单叶互生,纸质,无毛,有透明腺点,干后常为黑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两侧不对称,长10~16厘米,宽4~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偏斜,上倒急尖,下侧稍圆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花序轴无毛,总花梗长约1厘米,雄花序长10~22厘米,无毛;雌花序长8~11厘米。浆果球形,花期2~5月。
但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和激素等化学物质的连续使用造成的污染,冲击了田林地生态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致使产品质量下降、产品销售价格下滑,药农收益降低。大肠风的常规种植方法一般包括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剪枝、病虫害防除等步骤,但是由于目前农民们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当施加化肥及喷洒了有残留毒素的农药或除草剂时,大肠风再拿来炮制中药的时候,就会导致有残留毒素的农药或除草剂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所以,提倡全生态技术种植有机大肠风就变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农药、无激素和无化学药品污染,纯天然,常安全可靠的瑶药大肠风有机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与中药草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有效解决大肠风种植当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大肠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瑶药大肠风的有机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腐殖质多,既易排水,又能保水的疏林下、密林下或溪边湿润处,海拔500~1200米的地区栽种,将地深耕15~20cm,捡去枯枝、石块和草根;
(2)育苗:将大肠风植株已木质化茎干,剪成长10~12cm,上端平齐、下端呈马口形的插穗,插穗穗茎的大小为13~15mm,然后把插穗放入浓度为400~500mg/L的萘乙酸中浸泡2小时,再将浸泡后的插穗插入沙床插入深度为插穗的2/3,待插穗生根后即可适时定植;
(3)定植:按照株距30cm×40cm的规格挖穴定植,每穴长宽深为30cm×30cm×15cm;定植前先将挖出的表土先放入植穴内再加入基肥,基肥与表土拌均匀后再加入少量泥土,定植时将种苗须根向四周扩展,用细土培根踩实,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栽种后浇水,再培土;
(4)整形修剪:大肠风定植成活后,可于主干30~40cm高处剪顶,每株大肠风留不同方向的第一级分枝2~3条作主干枝,主枝形成后,保留主枝50~60cm再促分枝,以培育亚主枝,以后每当新梢长至15~25cm时即摘顶促分枝;对于发育不良、过密、向下或内生的枝梢剪除;
(5)肥水管理:定植前在挖好的穴坑中施的基肥为生物有机菌肥1~2kg、并使用100~200克保水剂;在植株定植2年后开始追肥,每年追肥2~3次,追肥时使用有机肥;
(6)田间管理:控梢生长,生长茂盛期及时追肥,大肠风植株生长前期及时除草,除草使用人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及时排水灌溉,做到不涝不旱;发现有缺株,应及时补种,补种的植株要加强管理;
(7)所述的病虫害防治是使用植物防虫剂防治大肠风虫害;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大肠风病害。
以上所述的生物有机菌肥的材料成分和重量份数为:有机质30~60份、作物秸秆15~20份、菠萝废渣15~20份、人粪便5~10份、中药废渣5~10份、复合氨基酸5~10份、腐殖酸5~10份、中量元素0.5~1.0份、有益菌0.1~0.5份和生长调节素0~0.1份。
所述的有机质是将废水处理厂污泥、池塘淤泥、藻类、糖厂滤泥、蔗髓或猪牛粪,加入发酵菌经过前处理后发酵得到的产物。
我国幅员辽阔,耕地总面积居世界各国前列,每年我国产出的各种农作物秸秆数量巨大,据相关资料分析,这些秸秆的氮磷钾含量相当于我国年化肥施用总量的25%。我国每年生产的这些作物秸秆,目前有些用作燃料,有些用于造纸,少数用作牲畜饲料,除此之外,还有近2亿吨秸秆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多数被弃于田间地头,甚至绕掉,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研究表明,作为秸秆发酵后用作肥料,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空隙度,从而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理化状况,更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提高土壤生物学活性,
所述的菠萝废渣是指罐头厂加工菠萝过程中产生的菠萝皮、菠萝加工产生的废菠萝,将菠萝皮、废菠萝挤压、过滤后即得菠萝废渣。菠萝废渣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B、C,磷,柠檬酸和蛋白酶等物质。每100克菠萝含水分87.1克,蛋白质0.5克,脂肪0.1克,纤维1.2克,尼克酸0.1毫克,钾126毫克,钠1.2毫克,锌0.08毫克,碳水化合物8.5克,钙20毫克,磷6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08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2毫克,维生素C8~30毫克,灰分0.3克,另含多种有机酸及菠萝酶等,是天然优良的肥料原料。
所述的人粪便的发酵方法为将人粪便收集后放入储存池,并在储存池中搅拌细化成糊状,过滤除渣,再将人粪便送入发酵室中,在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自然发酵熟化5~7天,同时进行紫外线杀菌,即得成品。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采用动物皮毛、羽毛粉和花生粕、豆渣为原料,粉碎,加水打浆,先调节pH至6.8~7.2,加入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及水,恒温45~55℃,酶解4小时;再调节pH至9.5~10.5,加入碱性蛋白酶,恒温50~60℃,保温6小时,得水解液,烘干后粉碎即得;添加中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比例为1:1,添加量为0.3~0.6%,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3~0.9%。
以上所述有益菌为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木霉菌、放线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以上所述的有机肥是将酿酒酵母、微生物发酵菌剂、普钙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均匀,兑成母液,然后向母液中加入鸡粪、滤泥、海藻、腐植酸、木薯渣至搅拌浸湿,发酵5~10天,即得。
以上所述的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硫酸亚铁、丙烯酸、膨润土、硫酸亚铁或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上所述的植物防虫剂的材料成分和重量份数为:印楝30~40份,苦豆子15~20份,毛桂10~15份、红蓼5~10份,洗手果浸泡液0.5份,使用方法是将上述材料打碎,加5~10倍水,煮沸半小时,取滤液喷洒。
以上所述的无害杀菌剂为大蒜素、厚朴提取物、松针提取物、冬青油、松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有机种植方法得到的大肠风无农药、无激素和无化学药品污染,纯天然,常安全可靠,同样的大肠风相对于常规种植的品种品质高出一个等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本发明有机种植方法采用生物有机菌肥、有机肥、保水剂、植物防虫剂、无害杀菌剂等肥料和防止虫害技术,不仅有效改善土质环境,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大增加,而且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起到了较好的杀虫效果,大大减轻了种植大肠风的人工成本。
3、本发明的植物防虫剂以及无害杀菌剂采用植物所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制成,具有高效、专效、无毒、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虫害病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与中药草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有效解决大肠风种植当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大肠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整地:选择腐殖质多,既易排水,又能保水的疏林下、密林下或溪边湿润处,海拔500~1200米的地区栽种,将地深耕15~20cm,捡去枯枝、石块和草根;
(2)育苗:将大肠风植株已木质化茎干,剪成长10~12cm,上端平齐、下端呈马口形的插穗,插穗穗茎的大小为13~15mm,然后把插穗放入浓度为400~500mg/L的萘乙酸中浸泡2小时,再将浸泡后的插穗插入沙床插入深度为插穗的2/3,待插穗生根后即可适时定植;
(3)定植:按照株距30cm×40cm的规格挖穴定植,每穴长宽深为30cm×30cm×15cm;定植前先将挖出的表土先放入植穴内再加入基肥,基肥与表土拌均匀后再加入少量泥土,定植时将种苗须根向四周扩展,用细土培根踩实,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栽种后浇水,再培土;
(4)整形修剪:大肠风定植成活后,可于主干30~40cm高处剪顶,每株大肠风留不同方向的第一级分枝2~3条作主干枝,主枝形成后,保留主枝50~60cm再促分枝,以培育亚主枝,以后每当新梢长至15~25cm时即摘顶促分枝;对于发育不良、过密、向下或内生的枝梢剪除;
(5)肥水管理:定植前在挖好的穴坑中施的基肥为生物有机菌肥1~2kg、并使用100~200克保水剂;在植株定植2年后开始追肥,每年追肥2~3次,追肥时使用有机肥;
(6)田间管理:控梢生长,生长茂盛期及时追肥,大肠风植株生长前期及时除草,除草使用人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及时排水灌溉,做到不涝不旱;发现有缺株,应及时补种,补种的植株要加强管理;
(7)所述的病虫害防治是使用植物防虫剂防治大肠风虫害;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大肠风病害。
表1大肠风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病害及虫害的防治效果施药期施药次数病株率虫害率严重度
新梢萌发期100轻微
生长期38.2%10.1%轻
初花期29.0%10.2%轻
CK065.8%67.4%重
注:病害发生严重度分不发生、轻微、轻、中、重等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