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钩刀.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7300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7746.X

申请日:

2010.11.02

公开号:

CN102451030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B 17/32申请公布日:2012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32

主分类号:

A61B17/32

申请人:

褚桂君

发明人:

褚桂君

地址:

11015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沈阳理工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钩刀,它由首部的针尖和弯曲的拉钩,以及之后的割刀(含刀口)和尾部的柄体构成,一种医用钩刀,由首部的钩尖、弯曲的齿刀、尾部的刀柄和刀环等组成,钩尖与弯曲的齿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钩尖和齿刀的平面成90度,或90度左右的夹角,齿刀是锯齿状的,针具”与“刀具”合为一体。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轻巧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医用钩刀, 由首部的钩尖、 弯曲的齿刀、 尾部的刀柄和刀环等组成, 钩尖与弯曲 的齿刀形成的平面, 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 0 度, 钩尖和齿刀的平面成 90 度, 或 90 度左右的 夹角, 齿刀是锯齿状的, 针具” 与 “刀具” 合为一体。

说明书


一种医用钩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钩刀, 特别是挑针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医疗器械。背景技术 中医的一种挑针疗法由来已久, 疗效可靠实用性强, 目前其传统方法的步骤 ( 挑 刺、 扯拉和挑割三个环节 ) 及其采用相应的治疗器械如下 :
     首先采用针具, 以与皮肤平面具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向斜刺人欲治疗区域的近表层 皮肤的纤维层中, 之后使得该针具的针头稍稍挑起, 再从皮肤的另一端穿出。然后用该针 具将该部位的纤维层尽可能高地多次反复向远离皮肤的方向扯拉, 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纤 维, 造成刺激。最后, 一只手通过针具将尚未断裂的表皮连带纤维, 挑拉至一定的高度很 低 ), 再用另一只手使用刀具, 将这些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纤维割断, 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 束。
     采用上述步骤及其相应的器械的传统治疗过程中, 在最后一步由医生双手操作的 3 环节中, 极易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或又意外增加了患者的痛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不足, 设计一种钩刀, 具有使用方便, 结构轻巧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钩刀由钩尖 1、 齿刀 2、 刀柄 3、 刀环 4 等组成。它由首部的 针尖和弯曲的拉钩, 以及之后的割刀 ( 含刀口 ) 和尾部的柄体构成 ; 割刀平面与由针尖和弯 曲的拉钩所形成的平面, 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 0 度。 “针具” 与 “刀具” 合为一体, 并将前者 设计成便于穿刺和拉扯皮肤连同纤维的弯钩形状。
     本发明的优点是 : 由于本发明将传统挑针疗法中的 “针具” 与 “刀具” 合为一体, 并 将前者设计成便于穿刺和拉扯皮肤连同纤维的弯钩形状, 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了单手操作, 操作方便, 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是本发明的医用钩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 钩尖 1、 齿刀 2、 刀柄 3、 刀环 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钩尖 1 和齿刀 2 的平面成 90 度, 或 90 度左右的夹角, 医生只要单手握住刀柄 3 和 刀环 4 就能实施手术 : 首先将钩尖 1 从患者表皮层的手术区域扎人, 并从另一处表皮位置穿 出, 以此钩住表皮下的纤维。然后通过弯曲的钩尖 1 向着远离表皮的方向, 多次反复扯拉被 钩住的皮肤连同纤维, 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 造成刺激。最后, 将本发明旋转 90 度, 或认为 合适的角度, 并稍许将其向前推进齿刀 2, 就会将挑拉起且来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肉层纤维全部割断, 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束。采用本发明后显然不会存在 : 最后一步的 “挑割” 环节 中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或 ( 和 ) 意外扩大了不必要的对患者挑割的范围 .

一种医用钩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医用钩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医用钩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医用钩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钩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10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CN102451030A*CN102451030A*(21)申请号 201010527746.X(22)申请日 2010.11.02A61B 17/32(2006.01)(71)申请人褚桂君地址 11015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沈阳理工大学(72)发明人褚桂君(54) 发明名称一种医用钩刀(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钩刀,它由首部的针尖和弯曲的拉钩,以及之后的割刀(含刀口)和尾部的柄体构成,一种医用钩刀,由首部的钩尖、弯曲的齿刀、尾部的刀柄和刀环等组成,钩尖与弯曲的齿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

2、的夹角大于0度,钩尖和齿刀的平面成90度,或90度左右的夹角,齿刀是锯齿状的,针具”与“刀具”合为一体。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轻巧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医用钩刀,由首部的钩尖、弯曲的齿刀、尾部的刀柄和刀环等组成,钩尖与弯曲的齿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钩尖和齿刀的平面成90度,或90度左右的夹角,齿刀是锯齿状的,针具”与“刀具”合为一体。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51030 A1/2页3一种医用钩刀技术领域0001 。

3、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钩刀,特别是挑针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医疗器械。背景技术0002 中医的一种挑针疗法由来已久,疗效可靠实用性强,目前其传统方法的步骤(挑刺、扯拉和挑割三个环节)及其采用相应的治疗器械如下:0003 首先采用针具,以与皮肤平面具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向斜刺人欲治疗区域的近表层皮肤的纤维层中,之后使得该针具的针头稍稍挑起,再从皮肤的另一端穿出。然后用该针具将该部位的纤维层尽可能高地多次反复向远离皮肤的方向扯拉,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纤维,造成刺激。最后,一只手通过针具将尚未断裂的表皮连带纤维,挑拉至一定的高度很低),再用另一只手使用刀具,将这些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纤维割断,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束。0。

4、004 采用上述步骤及其相应的器械的传统治疗过程中,在最后一步由医生双手操作的3环节中,极易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或又意外增加了患者的痛感。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不足,设计一种钩刀,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轻巧等优点。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钩刀由钩尖1、齿刀2、刀柄3、刀环4等组成。它由首部的针尖和弯曲的拉钩,以及之后的割刀(含刀口)和尾部的柄体构成;割刀平面与由针尖和弯曲的拉钩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针具”与“刀具”合为一体,并将前者设计成便于穿刺和拉扯皮肤连同纤维的弯钩形状。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将传统挑针疗法中的“针具”与“刀具”合为。

5、一体,并将前者设计成便于穿刺和拉扯皮肤连同纤维的弯钩形状,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了单手操作,操作方便,提高效率。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发明是本发明的医用钩刀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中:钩尖1、齿刀2、刀柄3、刀环4。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1 钩尖1和齿刀2的平面成90度,或90度左右的夹角,医生只要单手握住刀柄3和刀环4就能实施手术:首先将钩尖1从患者表皮层的手术区域扎人,并从另一处表皮位置穿出,以此钩住表皮下的纤维。然后通过弯曲的钩尖1向着远离表皮的方向,多次反复扯拉被钩住的皮肤连同纤维,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造成刺激。最后,将本发明旋转90度,或认为合适的角度,并稍许将其向前推进齿刀2,就会将挑拉起且来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肉层纤维说 明 书CN 102451030 A2/2页4全部割断,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束。采用本发明后显然不会存在:最后一步的“挑割”环节中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或(和)意外扩大了不必要的对患者挑割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2451030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103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