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混注口.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627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88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9964.X

申请日:

1998.10.22

公开号:

CN1531979A

公开日:

2004.09.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M 39/02申请日:19981022授权公告日:20090805终止日期:201310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M5/14; A61M39/00; A61M39/02

主分类号:

A61M5/14; A61M39/00; A61M39/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JMS;

发明人:

山中修一; 冲山忠; 藤井亮至

地址:

日本广岛县广岛市

优先权:

1997.10.23 JP 290952/1997; 1997.11.11 JP 308864/1997; 1998.05.27 JP 145304/199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在设置了送液路的医疗器械中能可靠地进行溶液的混注或从中抽取溶液的医疗用混注口。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的盘状阀(1)和除了阀(1)的正侧面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1)的周缘上部、并拘持阀(1)的帽(2),在帽(2)的中央上形成圆形的嵌合孔(6)作为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中的卡止机构,嵌合孔(6)可卡止地与插入体嵌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疗用混注口,其包括:
盘状阀,其在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
支承除了阀的背面侧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台座;以及
除了上述阀的正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上述阀的周缘上
部、并夹持上述阀的帽,
在插入体插入上述阀的插入孔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插入体和上述
帽的内周面形成嵌合孔的嵌合,使上述插入体卡止于上述帽,
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孔的位置在上述帽的上靠近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台座的侧面部上至少形成二个突出部,在上述帽上至少形成有二个与
上述突出部卡合的切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可埋入接合上述阀和上述帽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帽的正侧面上还具有缓坡的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阀的底面和流路上端之间形成的无用空间为0.05ml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沿上述台座上部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形成环状的环状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台
座上部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的壁厚为0.3-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台
座上部的孔为圆形,其孔径为5.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嵌
合孔的直径为3.9-4.4mm,形成上述嵌合孔的帽中与插入体接触的部
分的壁厚为0.3-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盘状的阀的表面上形成有环状槽,在上述帽的夹持部上形成与上述环
状槽卡合的环状钩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阀
的外周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插
入孔为直线状的狭缝,上述狭缝的长度L0为3.0-4.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
阀的外径D2和狭缝的长度L0之比为1.1≤D2/L0≤4。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阀
的壁厚为1.0-2.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
阀是由硬度在JIS-A规格中为20-55的弹性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插入体
贯通并嵌合在上述阀中,最大插入深度Dmax、插入深度D和阀的壁厚
L1及形成嵌合孔的帽中与插入体接触的部分的壁厚L2的关系为(L1
+L2)≤D≤Dmax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
阀的材质为从硅酮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热可塑性弹性体组成
的一组中选择出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帽保持器,其具有至少二个与上述帽的至少二个切口部卡合的钩
部;其从下部覆盖上述台座、并与从上部覆盖的帽卡合、将上述台座
包住以加以保护。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帽的侧面周缘部上至少设置二个突出部,并具有由底部具有与上述突
出部卡合的切口部、插入体插入并被把持在其中、在将插入体插向上
述插入孔中的同时使上述底部转动、而将上述底部具有的切口部与上
述帽的上述突出部卡合的圆筒状活动螺母锁紧件使插入体卡止的卡止
机构。

说明书

医疗用混注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从送液路外部混注液体、或相反从送液路内
部抽取液体时,可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其操作而安装在医疗器械中的医
疗用混注口。

背景技术

为了在为患者输液或输血时混注不同种类的药液、或对送液路中
流动的液体进行采样,在主送液路中多需要设置侧注管路。在此时,
以往是采用在输液装置的送液路中设置橡胶制的穿刺用混注口(塞
子),在混注口穿刺注射针等进行混注。但是,在以往的方法中存在
有当从混注口中规定的穿刺部位以外穿刺针时,从该位置漏液或因误
操作而污染注射针等问题。而且,尤为严重的是,由于这种混注口是
设计成将注射针或注射器保持在混注口上的,所以在必须持续地混注
药液的情况下,为了将插入混注口中的拟似针(ルア)等(以下称
为(插入体))固定、保持在混注口上,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装置,
很不方便。例如,用胶带将注射器的针座和混注口部分缠绕起来加以
固定,或如实公平5-221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采用防止穿刺
针或注射器脱落的器具。而且,虽然在侧注时有在混注口以外采用三
通活栓的方法,但三通活栓必须根据阀进行流路的选择,操作麻烦,
并且具有错误选择流路的危险性。

因此,最近有人考虑可保持住插入体的混注口。例如,安装了下
述这种阀的混注口,即,将注射器前端的阳拟似针部插入混注口时,
通过推入拟似针打开阀,从而可将液体注入,而从混注口中拔出拟似
针时阀关闭。

但是,这种混注口由于必须要将拟似针保持在混注口上,而与拟
似针(插入体)插入阀(阀打开)时、拔出(阀关闭)时无关,所以
存在以下的各种问题。即,第一,要加深混注口的拟似针承受部的深
度,而这种形状不易除去从阀中漏出的液体,容易被污染。而且,拟
似针承受部较深的混注口中有可能在拟似针未充分插入阀中的状态下
既开始混注。在这种情况下,混注的药液量减少而不能投入有效剂量
的药液。第二,阀的结构复杂,导致成本上升。而且结构越复杂,阀
越容易产生故障。

另一方面,在以往这种简单的(例如,安装了在圆盘状的弹性部
件上仅设置了狭缝的阀)混注口中,难以将注射器的拟似针插入混注
口中,而且即使可插入也难以将注射器可靠地保持在混注口上。这是
因为,以往,圆盘状的阀是由弹性较大的材料制成,在较厚的本体部
上仅形成有刻痕的简单结构,所以插入时的阻力大,保持时阀的变形
也大的缘故。而且,在为了减小插入时的阻力而减小阀中弹性部件的
壁厚、或使用弹性小的材料时,阀的逆止效果降低,有可能产生液体
泄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医疗用混注口,可消除上述弊
病,易于插入插入体,并且在插入体连接在混注口上时,可靠地确保
插入体在混注口中的保持、固定以及(插入体和混注口的)流路,在
非连接时关闭阀,防止漏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包括中央部形成有插
入孔的盘状阀、支承除了阀的背侧面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台座、
和除了阀的正侧面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的周缘上部、并拘持阀的
帽,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将插入体插入插入孔中的同时通过形成嵌合
孔的帽的边缘端部将其卡止在混注口上的卡止机构。

根据这种结构,可缩短从拟似针等插入体到阀的距离,在使用前
后对盘阀进行消毒的情况下可容易、可靠地进行。而且由于结构比较
简单,具有成品的不合格率低、故障少的优点。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在台座的侧面部上至少形成二个突出
部,并在帽上至少形成二个与突出部卡合的切口部。根据这种结构,
能可靠地固定医疗用混注口和帽,同时由于固定时无需使用粘接剂等
溶剂,所以可排除粘接剂等向注入、抽取的溶液中溶出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还具有可埋入接合阀和帽、切削本体
圆筒部而成的凹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可靠地卡止混注口本体和帽,
同时能减小盘状的阀底面和流路之间形成的无用空间。另外,“无用
空间”是指流路的上端和盘阀底面之间产生的空间。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在帽的正侧面上还具有缓坡的锥部。
由于该锥部,可易于将拟似针等插入体向嵌合孔中诱导,同时能容易
并可靠地进行残液的擦除和用酒精棉等消毒。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在盘状的阀底面和流路之间形成的无用空
间最好为0.05ml以下。若为0.05ml以上,则气泡混入的危险性增大。
而且,也有可能发生通过溶液的滞留部分使注入的药液损失。特别是
存在输液用的混注口上繁殖细菌的可能性,并存在在血液回路用的混
注口中形成血栓的可能性。

而且,最好还具有沿台座上部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形成环状
的环状凸缘。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阀由于插入体插向混注口而变形
时,也可防止阀和台座之间漏液,可提高插入体拔出时阀的再封闭性
或从阀的陷入恢复的性能。另外,台座上部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
的壁度最好为0.3-1.0mm。若为0.3mm以下,则难以设置环状的凸缘,
而超过1.0mm时,则无用空间为0.05ml以上。而且,台座上部的孔
为圆形,其孔径最好为5.0-8.0mm。若为5.0mm以下,则难以插入插
入体,而超过8.0mm时,则无用空间为0.05ml以上。台座上部的孔
径最好为6.0mm左右。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卡止机构最好为帽中央形成的圆形嵌
合孔,并通过形成嵌合孔的帽的边缘端部卡止插入体地与其嵌合。根
据这种结构,不必采用具有特别机构的卡止机构即可容易地卡止插入
体。而且,由于插入体可贯通盘阀地卡止,所以不仅可注入溶液,还
可抽取溶液。另外,嵌合孔的直径最好为3.9-4.4mm,形成嵌合孔的
帽中与插入体接触的部分的壁厚最好为0.3-1.0mm。这是因为若在这
一范围以外,则难以卡止插入体,同时从插入孔或嵌合孔到阀之间的
空间增大,从而在擦除溶液或消毒上存在问题的缘故。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是在盘状的阀的表面上形成有环状
槽,在帽的拘持部上形成有与环状槽卡合的环状钩部。根据这种结构,
可将压缩盘状的阀的部分和因拟似针等插入体的插入而伸长的部分分
开,可同时满足气密性和操作性、再封闭性。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阀的外周最好为圆形或椭圆形。这是
因为这样是易于插入拟似针等插入体的形态。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插入孔为直线状的狭缝,狭缝的长度
L0最好为3.0-4.5mm。若为3.0mm以下,则难以插入插入体,而超
过4.5mm时,则插入插入体时的气密性降低。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阀的外径D2和狭缝的长度L0之比最
好为1.1≤D2/L0≤4。若小于1.1,则具有因插入体的插入而阀变形或
破损、开裂的危险性,而超过4时,则阀的大小增加,因此混注口自
身也大型化,难以将混注口安装在医疗器械上。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阀的壁厚最好为1-2mm。这是因为为
了使插入插入体容易,阀的壁厚薄到不漏液的程度为好。而且,阀最
好是由JIS-A规格中硬度为20-55的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插入体最好是贯通地嵌合在阀中,并
且最大插入深度Dmax、插入深度D和阀的壁厚L1及形成嵌合孔的帽中
与插入体接触的部分的壁厚L2的关系为(L1+L2)≤D≤Dmax。这是因
为这样不仅能可靠地保持插入体,还可注入液体或抽取液体。另外,
为(L1+L2)≤D≤2Dmax/3的关系则更好。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阀的材质最好为从硅酮橡胶、天然橡
胶、合成橡胶和热可塑性弹性体组成的一组中选择出的。通过选择这
种材质,易于保持气密性或插入性、再封闭性等功能。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是添加具有与上述帽具有的至少二个
切口部卡合的至少二个钩部、从下部覆盖台座、与从上部覆盖的帽卡
合、将台座包住加以保护的帽保持器而构成的。这是因为在用于血液
回路中的情况下,进行高压灭菌等时混注口有可能受到来自氯乙烯管
的DOP(酞酸二辛酯)等侵害而破损的缘故。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最好在帽的侧面周缘部上至少设置二
个突出部,并具有由底部具有与突出部卡合的切口部、插入体插入并
被保持在其中、在将插入体插向插入孔中的同时使底部转动、而将底
部的切口部与帽的突出部卡合的圆筒状活动螺母锁紧件使插入体卡止
的卡止机构。根据这种结构,可更可靠地卡止插入体。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主视图及正剖视图。

图1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俯视图。

图1C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盘阀的俯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盘阀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帽的俯视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帽的剖视图。

图3C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帽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剖视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保持器的剖视图。

图6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6C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7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使用保持器时的主视图及正剖
视图。

图7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使用保持器时的剖视图。

图8A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活动螺母锁紧件的仰视图。

图8B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活动螺母锁紧件的侧视图。

图8C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活动螺母锁紧件的剖面说明图。

图8D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中活动螺母锁紧件的连接状态图。

图9为锁定连接罩盖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10A为锁定连接罩盖连接前的状态说明图。

图10B为锁定连接罩盖连接后的状态说明图。

图11为插入体插入时的状态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主要是由开闭流路的阀,拘持该阀的帽以
及帽上形成的插入体卡止机构构成的。以下,对各自的构成要件进行
说明。

首先是帽,只要是在插入阀中或从中拔出时可牢固地保持(拘持)
阀,其形态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如图1B所示,当形成有除了阀1
的正侧面中央部(开放),至少覆盖阀1的周缘上部的帽2时,则易
于观察到拟似针的插入部位,并且可防止因偶然发生的接触而引起的
阀表面的污染。通过在帽2的正侧面上设置缓坡的锥形(倾斜)就更
为有效。而且,帽2或阀1的下侧最好具有支承除了阀1的背侧面中
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台座7。这是由于阀1是由上下的周缘部可靠
地被拘持在混注口中的缘故。如图1C所示,如果在沿台座7的上部
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设置形成环状的环状凸缘5,则即使在由于
插入混注口中而阀1变形时,也可防止阀1和台座7之间的漏液。为
了减小阀1的底面和流入口上端之间形成的滞留部分、即无用空间4,
台座7的上部形成孔的台座的边缘端部的壁厚最好为0.3-1.0mm。

以下描述卡止机构。卡止机构只要是通过简易的结构将插入体卡
止在混注口上,则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对于上述帽2的中央上形成
的圆形嵌合孔6来说,可列举出将形成嵌合孔6的帽2的边缘端部制
成可卡止地与拟似针等插入体嵌合的形状、尺寸。根据这种结构,可
通过插入孔及帽2的嵌合孔6卡止插入体,并能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
卡止插入体。若使具有一般的拟似针形状的注射器前端,输液、输血
装置的接合器部作为插入体,则嵌合孔6的尺寸最好是直径为3.9-
4.4mm,形成嵌合孔6的帽2中与插入体接触的部分的壁厚为0.3-
1.0mm。而且,最好具有即使牢固地将插入体嵌合在嵌合孔6中,帽2
也不破裂的充分的强度。而作为材质,考虑到耐药品性、耐热性等,
可列举出聚缩醛、聚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以下对盘阀1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进行描述。阀1只要是插入体
的插入和拔出容易、并可靠地开闭阀即可。例如,盘阀1的表面形状
可以是平面形状。而且,也可考虑将盘阀1的表面形状制成研钵状。
制成研钵状可具有易于插入拟似针等,并且不易因无意而拔出,还可
防止拔出插入体时从插入孔漏液的优点。但是,也有在盘阀1上残留
液体,并且该液体不易擦去这种使用上的缺点。

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阀1易于成形出混注口。插入孔3为直线
状的狭缝则简单。若插入体为上述这种一般的拟似针形状,则根据阀
1的插入性或液密性,狭缝的长度L0最好为3.0-4.5mm。而且,由
于后述的理由,阀1的外径D2和狭缝的长度L0之比最好为1.1 D2/L0
4。从阀的插入性、逆止效果和经济性来考虑,阀1的壁厚最好为1
-2mm。作为构成阀1的材质,只要是橡胶状的弹性材料即可,若进
一步限定的话,则最好是JIS-A规格中硬度为20-55的材料。作为
具体的材质,可列举出硅酮橡胶、天然橡胶、异丁橡胶或丁腈橡胶等
合成橡胶,或热可塑性弹性体等。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用混注口加以说明。图1A
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主视图及正剖视图,图1B为本发明的医
疗用混注口的俯视图,图1C为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的剖视图。在
图1A至图1C中,1表示盘状的阀,2表示帽,3表示插入孔。

如图2A及图2B所示,阀1的表面形状为平面,并在其表面上具
有环状的切口部11。通过切口部11与帽2的钩部9卡合,分割成伸
长和压缩盘阀的部分。即,由于钩部9也固定阀1,所以在插入体插
入阀1的情况下,插入孔3(狭缝)和钩部9之间因插入而阀1伸长,
但钩部9外侧的部分反而压缩阀1。在没有钩部9的情况下,拔出插
入体后,用于保持阀1的周缘保持部的气密性的压缩妨碍阀1复元,
从而产生插入体不能复元而陷入(卷进)阀的下方,有可能产生因上
述陷入不能返回正常状态而引起的污染、残液性和气密性等问题。但
是,通过设置钩部9,可将伸长部和压缩部分开,并可由压缩部实现
以往的气密性的保持。而且,在伸长部中阀1易于复元,可同时满足
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要求。另外,在插入时,由于插入体可边由钩部9
引导边插入,所以可提高插入体的插入容易性和嵌合性。

如图3A至C所示,帽2在中心上具有嵌合孔,并朝向嵌合孔具
有缓坡的锥部(倾斜)。而且,为了可固定在外部,帽2的外侧部上
至少具有二个切口部31,与设置在混注口本体侧部上的突起部卡合。

插入孔3既可以是一条直线的狭缝状,,也可以是中心交叉的3
三条直线的刻痕。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插入拟似针等的方向所
视的医疗用混注口的俯视图。在图4中,虽然以圆形表示帽2的外周,
但也可是与阀的形状相同的椭圆形。通过由帽2覆盖并拘持除了阀1
的中央部之外的阀的周缘部和周缘上部,可减少暴露在外部的医疗用
混注口的插入孔的表面,减少被污染的机会。而且,可通过该帽牢固
地将插向盘阀1中的插入体保持在医疗用混注口上。例如,当在帽的
中央部形成直径同插入体相同或稍小的圆形嵌合孔6时,可将插入阀
中的导管或拟似针等插入体嵌入嵌合孔6中并牢固地保持。若仅将插
入体插入阀1中,不仅不能稳定地保持,而且长时间插入的插入体被
推回到具有弹性的盘阀1上,有可能从阀1上脱落。但是,在本实施
例中,可牢固地保持插入体,从而避免这一危险性。

虽然根据插入嵌合孔6中的部件调整其形状或尺寸即可,但由于
注射器或输液、输血装置与混注口接触的机会较多,为了使其尺寸与
标准拟似针相适应,最好是在直径为3.9-4.4mm、壁厚为0.3-1.0mm
的范围内,在直径为3.9-4.2mm、壁厚为0.5-0.7mm的范围内则更
好。而且,也可与上述插入体的锥状拟似针相对应,将嵌合孔6制成
圆锥状。作为混注口的帽2的材料,为了牢固地保持阀1或插入体而
必须要具有适当的硬度。特别是为了易于将插入体插入该嵌合孔6中
(若过硬,插入插入体时的容许度将减小)、并使其牢固地嵌合,帽
2最好是由具有适当的硬度、而且不易破损的材料制成。例如,除了
聚缩醛、聚丙烯之外,最好是聚丙烯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而且,如图1C所示,在帽2中,如果设置支承阀背侧面之外的
周缘下部的台座7,则可由医疗用混注口的本体牢固地拘持阀1。台
座7制成与阀的形状相配合的环状。从图5可知,为了拘持阀1,并
使阀下部的滞留部分(无用部分)4为最小,台座7的前端(台座7
中最内周的侧端部)上的壁厚L3最好为0.1-1.0mm,为0.3-0.7mm
则更好。而且,如图1C或图5所示,如果在台座7上部形成孔的台
座7的边缘端部、即与阀的下部周缘部相接触的位置上形成环状的凸
缘5,则即使在向混注口插入而阀变形时,也可防止通过阀1和台座
7之间从混注口内部漏液。从易于成形、确保再封闭性、防止陷入和
防止漏液的观点来看,最好像图5的混注口中环状的凸缘5那样,沿
着台座7上部形成孔的台座7的边缘端部形成环状的凸缘。

如图4所示,以D1表示嵌合孔6的直径,以D2表示盘阀1的外
径,以L0表示插入孔3的狭缝的长度。此时,根据阀的插入性或逆
止效果,最好是满足1.1≤D2/L0≤4。在插入孔的长度L0大于阀的外
径D2的情况下,即D2/L0小于1.1时,有可能因向阀中插入而使阀
变形、破损(开裂),而且,阀周缘部中(插入体插入阀中时)的可
变形部分相对插入孔3减小,难以插入阀中。相反,虽然当D2/L0大
于4时易于插入阀中,但另一方面则使混注口大型化,成本增加,而
且难以将混注口安装在医疗器械上。此外,对作为插入孔的狭缝的长
度L0和插入体进行描述。在将插入体插入到狭缝中时,若将埋入连
接在阀1上的插入体的直径作为插入部的直径,则狭缝的长度L0最
好是在插入部直径的0.7倍以上、且在1.1倍以下。当L0小于这一
范围时,则难以插入插入体,而大于这一范围时,从混注口拔出插入
体时溶液容易从插入孔漏出。

从插入性或逆止效果和经济性等观点来看,图5所示的阀的壁厚
L1最好是1-2mm。作为构成阀1的材料,只要是具有一般的橡胶状
弹性的材料即可,若进一步限定的话,则最好是JIS-A规格中硬度
为20-55的材料。作为具体的材质,可列举出硅酮橡胶、天然橡胶、
异丁橡胶或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或热可塑性弹性体等。

而且,为了不仅从混注口注入液体,还可从中抽取液体,如图11
所示,插入体要穿过并保持在阀1中。即当插入体的插入深度为D时,
插入深度的最大值Dmax为到混注口本体的底面的深度,阀的壁厚L1和
形成嵌合孔的帽中与插入体接触的部分的壁厚L2之间要满足(L1+
L2)≤D≤Dmax的关系。实际上,虽然即使插入体与混注口本体的底面
紧密接触,只要接触面不是平面,而是具有凹凸的形状,则液体的注
入、抽取就可能,但最好是满足(L1+L2)≤D≤2Dmax/3的关系。

在血液回路中采用本实施例的混注口的情况下,在外侧上添加图
6A-C中所示的可卡合在帽2上的帽保持器61是有效的。由于考虑到
确保透明性和管的粘接性,混注口本体的材质采用聚碳酸酯,从而缺
乏耐药品性。因此,混注口本体上设置的突起部有可能受到因高压灭
菌等而引起的来自氯乙烯管的DOP(酞酸二辛酯)的侵害而破损。为
了将这种弊病防患于未然,如图7A和图7B所示,为了将混注口本体
的外侧包住,安装其它材料的帽保持器61,并使帽2的切口部31与
位于帽保持器61上部的钩部62卡合而固定。

而且,为了更可靠地卡止插入体,采用图8A-D所示的活动螺母
锁紧件也是有效的。锁定连接罩盖81可转动,采用下部设置的切口
部82与帽2固定在一起。即,虽然图9中表示了锁定连接罩盖81下
部的放大剖视图,但在锁定连接罩盖81的内侧上存在用于旋转、卡
合的切口部82。如图10A所示,通过嵌入锁定连接罩盖81,以便使
该切口部82和位于帽2的周缘部上的突出部32嵌合,并使其继续转
动,则能够如图10B所示地卡合,以可靠地固定。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能够可靠地保持插入体,一旦
插入体连接在混注口上,不会因不留意而拔出。

而且,由于混注口具有可简单地与插入体卡止的机构,混注口的
阀或混注承受口的形状、尺寸受插入体拘束的情况少,混注口整体的
设计比较自由。因此,可采取利于卫生的形状和尺寸。其结果,本发
明的混注口可减少污染的机会。

另外,由于插入体被保持在充分插入阀中的状态,确保了流路,
所以投放的药液不会被浪费。而且,由于混注口为简单的结构,可廉
价地制造,并可容易地将混注口安装在各种医疗器械上。

医疗用混注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疗用混注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疗用混注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用混注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用混注口.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在设置了送液路的医疗器械中能可靠地进行溶液的混注或从中抽取溶液的医疗用混注口。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的盘状阀(1)和除了阀(1)的正侧面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1)的周缘上部、并拘持阀(1)的帽(2),在帽(2)的中央上形成圆形的嵌合孔(6)作为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中的卡止机构,嵌合孔(6)可卡止地与插入体嵌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