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621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4222.2

申请日:

2015.05.14

公开号:

CN10480039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1申请日:201505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1; A61P1/16;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1

申请人:

张瑞花

发明人:

张瑞花; 韩培军

地址:

252600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妇幼保健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3-5g,萹蓄5-8g,苦蘵2-4g,无爷藤3-5g,过坛龙2-4g,柞树皮2-5g,尖槐藤2-5g,夜关门3-5g,藤梨根5-10g,瓦楞子2-5g,辣蓼草3-7g。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温中健脾、化瘀消积的功效,治疗小儿黄疸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小儿湿热型黄疸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3-5g,萹蓄5-8g,苦蘵2-4g,无爷藤3-5g,过坛龙2-4g,柞树皮2-5g,尖槐藤2-5g,夜关门3-5g,藤梨根5-10g,瓦楞子2-5g,辣蓼草3-7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4g,萹蓄5g,苦蘵3g,无爷藤3g,过坛龙3g,柞树皮5g,尖槐藤3g,夜关门3g,藤梨根8g,瓦楞子5g,辣蓼草5g。

说明书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体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如果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可靠的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3-5g,萹蓄5-8g,苦蘵2-4g,无爷藤3-5g,过坛龙2-4g,柞树皮2-5g,尖槐藤2-5g,夜关门3-5g,藤梨根5-10g,瓦楞子2-5g,辣蓼草3-7g。
优选的,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4g,萹蓄5g,苦蘵3g,无爷藤3g,过坛龙3g,柞树皮5g,尖槐藤3g,夜关门3g,藤梨根8g,瓦楞子5g,辣蓼草5g。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白马骨根,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白带,白蚀。《江西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咳嗽痰中带血,妇人产后寒热,尿血,湿热脚气。″
萹蓄,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苦,性微寒,归膀胱、大肠经,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主淋证;小便不利;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妇女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
苦蘵,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味苦,酸,性寒,清热,利尿,解毒。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龈肿,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大头风,指疔,牙龈肿痛,湿热黄疸,咽喉红肿疼痛,肺热咳嗽,热淋。″
无爷藤,为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味微苦,甘,性凉,归肝、肺、肾、膀胱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泉州本草》:治肺热咳嗽,黄疸。
过坛龙,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苦,辛,凉,归肝、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
柞树皮,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微苦、涩,平,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尖槐藤,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尖槐藤的全株,味甘,辛性微寒,归肝、胆经,清热利湿;散瘀消肿;催乳;解毒。主湿热黄疸;跌打损伤;癌肿;乳汁不下;毒蛇咬伤。
夜关门,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苦、涩、凉,归肺、肝、肾经,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
藤梨根,本品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酸、涩,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
瓦楞子,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或毛蚶的贝壳,咸,平,归肺、胃、肝经,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症瘕,瘰疬,牙疳。
辣蓼草,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辛,性温,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温中健脾、化瘀消积的功效,治疗小儿黄疸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小儿湿热型黄疸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3g,萹蓄7g,苦蘵3g,无爷藤4g,过坛龙4g,柞树皮2g,尖槐藤4g,夜关门4g,藤梨根6g,瓦楞子2g,辣蓼草7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5g,萹蓄6g,苦蘵4g,无爷藤5g,过坛龙2g,柞树皮3g,尖槐藤2g,夜关门5g,藤梨根10g,瓦楞子3g,辣蓼草3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4g,萹蓄5g,苦蘵3g,无爷藤3g,过坛龙3g,柞树皮5g,尖槐藤3g,夜关门3g,藤梨根8g,瓦楞子5g,辣蓼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4g,萹蓄8g,苦蘵2g,无爷藤4g,过坛龙3g,柞树皮4g,尖槐藤5g,夜关门4g,藤梨根5g,瓦楞子4g,辣蓼草4g。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收治小儿黄疸患者173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90例,年龄3个月到3岁半。
治疗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佳,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如常,用药3个月后复查肝功,各项指数为正常,1年后随访无复发;
有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饮食不佳;
未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退不明显,精神、饮食不佳。
治疗结果:经3-7天的治疗,治愈16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愈率92.5%,总有效率98.3%。
典型病例1
苏某某,男,2岁8个月,双目及全身皮肤发黄,尿少色黄如茶色,黄疸指数24。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3天后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明显消退,尿量多色淡黄,继续治疗2天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2
胡某,女,1岁5个月,皮肤及双目黄染,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黄疸数为22。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5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马骨根3-5g,萹蓄5-8g,苦蘵2-4g,无爷藤3-5g,过坛龙2-4g,柞树皮2-5g,尖槐藤2-5g,夜关门3-5g,藤梨根5-10g,瓦楞子2-5g,辣蓼草3-7g。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温中健脾、化瘀消积的功效,治疗小儿黄疸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小儿湿热型黄疸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