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5628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34701.0

申请日:

2013.11.15

公开号:

CN104812634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25/021申请日:20131115|||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5/021; B62D1/16

主分类号:

B60R25/021

申请人: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末增祐辅; 丈田雅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257559 2012.11.26 JP; 2013-020482 2013.02.05 JP; 2013-133362 2013.06.26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代理人:

段承恩; 杨光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具备:外嵌于转向轴(2)且在转向锁定时旋转受转向锁定机构限制的钥匙锁定轴套(5);和在径向上介于所述转向轴(2)与所述钥匙锁定轴套(5)之间的圆筒状的滑环(7),其中:所述滑环(7)在周向上具备多个向径向的外侧或者内侧突出的突部(8),在由所述滑环(7)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2)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大径部(10a)和小径部(10b),由此使钥匙锁定轴套的滑移转矩(5)更稳定也使尺寸允许范围扩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向装置,具备:
钥匙锁定轴套,其外嵌于转向轴且在转向锁定时旋转受转向锁定机构限制;和
滑环,其为圆筒状且在径向上介于所述转向轴与所述钥匙锁定轴套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环在周向上具备多个向径向的外方或者内方突出的突部;
在由所述滑环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大径部和小径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部在供所述滑环外嵌的范围内至少形成有1周以上的螺旋;
所述大径部在轴向的3个部位与所述滑环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所述滑环外嵌的所述大径部的表面面积与由于所述小径部而不与所述滑环接触的表面面积为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向的一部分的两端形成有限制所述滑环的轴向移动的台阶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中的与所述滑环接触的部分的在轴向上靠所述小径部侧的端部配置于所述突部的轴向的端部附近。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环具有在同一圆周上没有形成所述突部的环部;
所述转向轴仅与所述突部和所述环部中的任一方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在轴向上延伸,与轴向垂直地剖切出的剖面为圆弧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滑环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2个以上的所述大径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通过平滑的曲面在轴向上连续地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经由相对于所述转向轴的轴向倾斜的斜面连续地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向径向外方突出,隔着在同一圆周上没有形成所述突部的环部而配置在轴向的2个部位;
所述小径部在轴向上形成有2个。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钥匙锁定轴套具有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为了限制旋转而插入锁定杆的孔部;
该孔部形成于在径向上不与所述滑环相对的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小径部和所述突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互相相对的位置。

说明书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车辆等上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车辆等被被盗,出现了具备限制方向盘的旋转的转向锁定机构的转向装置。转向锁定机构包括外嵌在转向轴上的钥匙锁定轴套(key lock collar)和安装在该钥匙锁定轴套外侧的转向柱上的转向锁定装置,通过设置于转向锁定装置的锁定杆与形成于钥匙锁定轴套的槽等嵌合、由此限制转向轴的旋转,使得在车辆被盗等时无法转向。
在以往的转向锁定机构中,在转向锁定了的状态下,如果用较大的力使方向盘旋转,则转向锁定机构会破损、锁定功能受损。
因此,有如下构成的机构:在施加预定以上且使方向盘旋转的力时钥匙锁定轴套相对于转向轴旋转,由此防止破损同时赋予无法转向的程度的适度摩擦,防止车辆被盗。
在这样的转向锁定机构中,要求转向轴外周面与钥匙锁定轴套内周面之间的滑移特性的稳定和不破坏转向锁定机构的程度的滑移载荷同时成立。因此,具有如下机构:通过形成转向轴的外周面与钥匙锁定轴套的内周面不接触的部分,从而得到稳定的预定滑动转矩(摩擦力)(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63115号公报)。
另外,具有如下的机构:通过在转向轴上加工出润滑脂槽并在该润滑脂槽中保持润滑脂,向钥匙锁定轴套与转向轴的摩擦面供给润滑脂,使得不产生过度的摩擦阻力(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7-291095号公报)。
进而,具有如下的机构:以转向锁定机构的保护为目的,在钥匙锁定 轴套与转向轴的嵌合部装设有滑环(slip ring)(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3514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转向轴与钥匙锁定轴套之间形成非接触部分的构成和使用润滑脂的构成情况下,尺寸精度的管理负担有所减轻,但需要将钥匙锁定轴套压入转向轴,所以对于该部分必须以一定程度严格管理尺寸精度,具有加工成本相应升高的问题。
另外,在转向轴与钥匙锁定轴套的嵌合部上装设滑环情况下,滑环的滑移转矩(滑环开始滑动的转矩)根据滑环的弹簧力和基于轴与轴套的间隙而成的过盈量来确定,但滑环为板簧所以弹簧常数较高,对于过盈量变化很敏感。因此,必须严格管理装设滑环的部分的尺寸精度,另外,如果对于过盈量变化很敏感则由滑环的残余应力所产生的影响变大,所以必须对滑环实施定位(setting)和/或退火等,具有加工成本升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钥匙锁定轴套的滑移转矩更稳定并使尺寸允许范围扩大的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具备:钥匙锁定轴套,其外嵌于转向轴且在转向锁定时旋转受转向锁定机构限制;和滑环,其为圆筒状且在径向上介于所述转向轴与所述钥匙锁定轴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具有减小相对于所述滑环的移位(径向移位量)的载荷变化的形状。由此,能够扩大转向轴与钥匙锁定轴套的尺寸允许差。
更具体地说,所述转向轴在轴向的多个部分与所述滑环接触。或者,所述转向轴构成了允许所述滑环的移位的退避处。
所谓“转向锁定机构”指的是为了防止车辆被盗等而根据需要对转向轴的旋转进行限制的机构。所谓“钥匙锁定轴套”指的是外嵌于转向轴并通过与转向锁定机构卡合而对转向轴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部件。所谓“滑环” 指的是大致圆筒状并通过弹簧效应来吸收尺寸误差的部件。具体地说,所谓“滑环”指的是大致圆筒状并通过径向的变形来吸收与内径侧接触而配置的部件(内侧部件)和与外径侧接触而配置的部件(外侧部件)的径向的尺寸误差、使内侧部件与外侧部件的相对旋转中的滑移转矩稳定的部件。在本申请中,上述钥匙锁定轴套相当于外侧部件而上述转向轴相当于内侧部件。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具备:钥匙锁定轴套,其外嵌于转向轴且在转向锁定时旋转受转向锁定机构限制;和滑环,其为圆筒状且在径向上介于所述转向轴与所述钥匙锁定轴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在周向上具备多个向径向的外方或者内方突出的突部;在由所述滑环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大径部和小径部。
通过这样构成,形成有用于滑环变形的退避处,滑环变得容易变形,能够减小与滑环的移位相对的载荷变化。
优选:所述小径部在供所述滑环外嵌的范围内至少形成有1周以上的螺旋;所述大径部在轴向的3个部位与所述滑环接触。
通过这样构成,不会卡住,能够从轴向组装滑环,提高了作业性。另外,通过设为螺旋型,在旋转时不会卡住,能够平滑地旋转。
优选:供所述滑环外嵌的所述大径部的表面面积与由于所述小径部而不与所述滑环接触的表面面积为1:1。
通过这样构成,滑环变得更容易变形。
优选:在所述轴向的一部分的两端形成有限制所述滑环的轴向移动的台阶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防止滑环的环部错位并使滑移特性稳定。
优选:所述大径部中的与所述滑环接触的部分的在轴向上靠所述小径部侧的端部配置在所述突部的轴向的端部附近。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弱滑环的弹簧特性,能够使滑移转矩特性的变化平缓而使与轴径尺寸的变化相对的滑移特性的变化平缓。
优选:所述滑环具有在同一圆周上没有形成所述突部的环部;所述转向轴仅与所述突部和所述环部中的任一方接触。
由此,滑环变得更容易变形,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环部优选至少设置于车辆前方侧与车辆后方侧的端部。
另外,优选:所述突部在轴向上延伸,与轴向垂直地剖切出的剖面为圆弧状。
由此,不会卡住,能够得到平滑且稳定的旋转。另外,所谓“轴向”指的是成为转向轴的旋转中心的轴线方向。
另外,优选:在由所述滑环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2个以上的所述大径部。
由此,滑环的稳定性变得优异,能够得到稳定的旋转。在大径部在转向轴的轴向上形成有3个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在轴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大径部,能够得到稳定的旋转。
另外,优选: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通过平滑的曲面在轴向上连续地形成。
由此,组装时的作业性提高,另外,不会卡住,能够进行平滑的旋转,也能够防止各部件在轴向上错位。
优选:各大径部在轴向的一定范围内一直具有同一直径尺寸,各小径部的直径在轴向的中央最小。由此,能够在大径部得到稳定的接触,另外,能够高效地形成允许滑环移位的退避处。
另外,优选: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经由相对于所述转向轴的轴向倾斜的斜面连续地形成。
由此,组装时的作业性提高,另外,不会卡住,能够进行平滑的旋转,也能够防止各部件在轴向上错位。
优选:所述突部向径向外方突出,隔着在同一圆周上没有形成所述突部的环部而配置于轴向的2个部位;所述小径部在轴向上形成有2个。
由此,与不在轴向的2个部位配置突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增大滑移转矩。配置于轴向的2个部位的突部,在轴向上为相同长度,由此能够得 到稳定的旋转。
优选:所述钥匙锁定轴套具有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为了限制旋转而插入锁定杆的孔部;该孔部形成于在径向上不与所述滑环相对的部分。
通过将形成有长孔的部分和供滑环内嵌的部分设为轴向的不同的位置,防止在形成长孔的过程中供滑环内嵌的部分变形而导致正圆度下降,实现稳定的滑移转矩。
与锁定杆卡合的部分只要与锁定杆卡合使得钥匙锁定轴套不旋转即可,所以也能够设为孔部以外的卡合部。例如,也可以设为代替上述的孔部而在钥匙锁定轴套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有底槽部的构成,该槽部也可以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然而,通过设为孔部,该卡合部的形成变得容易。
所述孔部设为在轴向上延伸的长孔,从而能够与轴向的位置的变化相对应。不与滑环相对的钥匙锁定轴套的部分,相对于转向轴为间隙配合,由此能够减轻尺寸精度的管理。
优选:所述突部向径向外方突出;所述小径部与所述突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互相相对的位置。
由此,可高效地形成用于滑环变形的退避处,滑环变得更容易变形。
在钥匙锁定轴套与滑环的接触部和滑环与转向轴的接触部,也可以涂敷润滑脂。由此,能够使滑移转矩更稳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钥匙锁定轴套的滑移转矩更稳定并使尺寸允许范围扩大的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3A、图3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钥匙锁定轴套的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3B-3B切剖面的剖视图。
图4A、图4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环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4B-4B切剖面的剖视图。
图5A、图5B是表示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钥匙锁定轴套嵌合的转向轴的一部分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波型部的放大图。
图6A、图6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6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与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剖面,图6B是图6A的滑环周边的放大图。
图7是在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与以往的转向装置之间就与轴外径相对的滑移转矩的大小进行比较的表。
图8是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的侧面与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剖面的图。
图9A、图9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钥匙锁定轴套的变形例的图,图9A是侧视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9B-9B剖视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0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0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1A、图11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1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1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2A、图12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2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2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3A、图13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3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3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4A、图14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 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4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4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5A、图15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5A表示转向轴的侧面,图15B表示转向轴的侧面、滑环的剖面以及钥匙锁定轴套的剖面。
图16A、图16B是表示与本申请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钥匙锁定轴套嵌合的转向轴的一部分的图,图16A为俯视图、图16B为螺旋部的放大图。
图17A、图17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7A是表示转向轴的侧面、钥匙锁定轴套以及滑环的图,图17B是图17A的滑环周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B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侧视图。
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将安装在车辆后方侧(朝向图1为右侧)的方向盘(未图示)的旋转向车辆前方侧(朝向图1为左侧)传递的转向轴2;对转向轴2进行轴支撑的转向柱3;和将转向装置1的车辆后方侧部分固定到车体上并能够进行倾斜位置调整以及伸缩位置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4。
图2是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位置调整机构4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在位置调整机构4的车辆后方侧的转向轴2的部分外嵌固定有构成转向锁定机构的钥匙锁定轴套5。
图3A、图3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钥匙锁定轴套5的图。图3A是钥匙锁定轴套5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的3B-3B剖切面的剖视图。
钥匙锁定轴套5为圆筒状,并形成有从轴向的中央部附近向车辆后方侧沿轴向延伸的长孔6。长孔6是如下所述的部分:在将方向盘的旋转锁定时,将从安装在转向柱3上的未图示的转向锁定装置突出的锁定杆插入到该长孔6中并卡合。钥匙锁定轴套5能够由机械用碳钢结构钢等材料形成。
钥匙锁定轴套5的车辆前方侧的内周部扩径,在该扩径部内侧配置有后述的滑环7。通过将形成有长孔6的部分和供滑环7内嵌的部分设为轴向的不同的位置,能够防止在形成长孔6的过程中供滑环7内嵌的部分变形而导致正圆度下降,能够得到稳定的滑移转矩。
另外,在本发明中,长孔6优选配置得比滑环靠车辆后方侧,但也可以在车辆前方侧配置长孔而在车辆后方侧配置滑环。
图4A、图4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环7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4B-4B切剖面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滑环7配置于钥匙锁定轴套5的内径侧,介于转向轴2与钥匙锁定轴套5之间。滑环7的剖面为大致C型,车辆前方侧与车辆后方侧的2个部位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在轴向上延伸的突部8。通过将突部8在轴向上分为2处,从而能够提高滑移转矩。滑环7能够使用由弹簧钢等形成的市售的滑环。通过使用市售的滑环,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增大。
滑环7在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车辆后方侧的端部以及中间部分具备在同一圆周上不具有突部8的环部9a、9b、9c。
如图4B所示,突部8的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剖切出的剖面为圆弧状。由此,能够防止在与钥匙锁定轴套5的接触面产生卡住,得到平滑且稳定的旋转。
图5A、图5B是表示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钥匙锁定轴套5嵌合的转向轴2的一部分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波型部10的放大图。
在转向轴2的供滑环7外嵌的部分形成有波型部10,该波型部10是 在轴向上交替形成有半径较大的部分与半径较小的部分而成的。波型部10的外径面与轴向的位置相应地平滑地反复扩径与缩径,即使在在最大程度地扩径了的部分,直径也比与波型部10相邻的转向轴2的其他部分小。在波型部10,大径部10a形成有3处而小径部10b形成有2处。
如图5B所示,波型部10,在左右2个部位与其中间形成有具有最大半径A的大径部10a,这些部分在轴向的一定长度上一直具有同一半径。在大径部10a与大径部10a之间在2个部位配置有直径比大径部10a小的小径部10b。小径部10b从大径部10a的最大半径A与轴向的位置相应地按尺寸B缩径,在中间位置尺寸B变得最大。大径部10a与小径部10b通过曲面在轴向上平滑地连续。波型部10能够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
图6A、图6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转向轴2与钥匙锁定轴套5的图。图6A表示转向轴2的侧面与钥匙锁定轴套5的剖面。图6B是图6A的滑环7周边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在转向轴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波型部10,由此在钥匙锁定轴套5的车辆前方侧的嵌合部,转向轴2与滑环7在轴向的3个部位接触。钥匙锁定轴套5的车辆后方侧的嵌合部为间隙配合。
滑环7为由板材成形的板簧,所以比较而言弹簧常数高,相对于移位(径向的变形量)的载荷变化大。通过设为转向轴2与滑环7在轴向的3个部位接触的构成,从而产生供滑环7挠曲的空间,所以能够使滑环7的挠曲特性缓和。其结果,即使扩大了转向轴2的外径公差和/或钥匙锁定轴套5的内径公差也可得到适当的滑移特性。
另外,通过如本第1实施方式那样将与滑环7接触的转向轴2的轴向部分设为波型,从而能够从轴向不会卡住地组装滑环7,提高了作业性。另外,通过设为波型,在旋转时能够不会卡住地平滑地旋转。
如图6B所示,滑环7的突部8与波型部10的小径部10b设置于在径向上相对的位置。由此滑环8的反作用力的平衡优异,在滑移时滑环7不会在轴向上移动、能够稳定地旋转。更具体地说,大径部10a中的从与滑环7接触的部分缩径变得开始不与滑环7接触的基点11配置于突部8的轴 向的端部附近。由此,能够在轴向的较宽的范围内利用突部8的弹性,所以能够减弱滑环7的弹簧特性。
转向轴2在该波型部10仅与滑环7的环部9a、9b、9c接触。由此,滑环7容易变形,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波型部的一部分与环部以外的部分接触。
图7是在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与以往的转向装置之间就相对于轴外径的滑移转矩的大小进行比较的表。
如果将所允许的滑移转矩的范围设为140Nm到180Nm之间,则在以往的转向装置中,转向轴外径包含于此的范围A为从比基准半径a稍小的半径到+0.03mm左右的范围。
与此相对,在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中,滑移转矩包含于上述允许范围的转向轴外径的范围B为+0.05mm到+0.12mm左右。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中,转向轴2的允许外径公差为以往品的大约2倍。
(第2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图8以及图9A、图9B一边对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的形状以及滑环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不同,其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在本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和滑环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的构成的说明省略。
图8是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20的侧面与钥匙锁定轴套21以及滑环22的剖面的图。
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与滑环22在径向上相对的转向轴20的轴向一部分,形成有比转向轴20的相邻的其他部分缩径了的缩径部23。缩径部23在其轴向的两侧具有比相邻的转向轴20的其他部分稍稍缩径了的一对肩部23a,在一对肩部23a之间具有底部23b,该底部23b以平滑的曲面在轴向上从一对肩部23a连续且遍及轴向的一定范围具有比肩部23a小的一定的半径尺寸。
图9A、图9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滑环22的图。图9A是俯视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9B-9B剖视图。
滑环22的剖面形成大致C型,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轴向上从滑环22的轴向的一端附近延伸到另一端附近的突部24。
滑环22在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以及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具备在同一圆周上不具有突部24的环部25a以及25b。
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滑移转矩变得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小,转向轴20与钥匙锁定轴套21的尺寸允许差变大。因此,钥匙锁定轴套21的滑移转矩更稳定。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10A、图10B对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A表示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30的侧面,图10B表示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3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30的滑环3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3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3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在本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3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如图10A所示,在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30中供滑环32外嵌的部分,在3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30a,在大径部30a之间在2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小的小径部3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30,如图10B所示,滑环32与转向轴30变为在轴向上分开在3个部位接触,滑环3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3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另外,大径部30a的小径部30b侧的端部优选如图10A、图10B所示那样实施倒角加工。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11A、图11B对本申请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A表示本申请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40的侧面,图11B表示本申请的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4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40的滑环4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4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40的形状以及滑环4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另外,滑环42与第2实施方式的滑环22同样。因此,在本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4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如图11A所示,在本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40中供滑环42外嵌的部分,在2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40a,在大径部40a之间在1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小的小径部4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40,如图11B所示,滑环42与转向轴40变为在轴向上分开在3个部位接触,滑环4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4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另外,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比较,滑移转矩降低,能够进一步增大轴的尺寸允许差。另外,大径部40a的小径部40b侧的端部优选如图11A、图11B所示那样实施倒角加工。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12A、图12B对本申请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A表示本申请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50的侧面,图12B表示本申请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5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50的滑环5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5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5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在本第5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5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如图12A所示,在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50中供滑环52外嵌的部分,在3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50a,在大径部50a之间在2个部位形成有从两侧的大径部50a缩径为锥面状的谷部5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50,如图12B所示,滑环52与转向轴50变为在轴向上分开 在3个部位接触,滑环5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5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另外,用由平缓的倾斜面构成的谷部50b来形成大径部50a之间,由此在将滑环52压入转向轴50时,不会卡住,能够平滑地压入。
在转向轴50上与滑环52的轴向的两端部相对地分别设有台阶部53。由此,防止滑环的轴向的错位并确保大径部50a与滑环52在适当的位置接触,由此能够使滑移特性稳定。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13A、图13B对本申请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A表示本申请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的侧面,图13B表示本申请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6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60的滑环6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6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60的形状以及滑环6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另外,滑环62与第2实施方式的滑环22同样。因此,在本第6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6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如图13A所示,在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60中供滑环62外嵌的部分,在2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60a,在大径部60a之间在1个部位形成有从两侧的大径部60a缩径为锥面状的谷部6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60,如图13B所示,滑环62与转向轴60变为在轴向上分开在2个部位接触,滑环6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6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
另外,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相比较,滑移转矩降低,能够使转向轴60的尺寸允许差更大,并且用由更平缓的倾斜面构成的谷部60b来形成大径部60a之间,由此在将滑环62压入转向轴60时,不会卡住,能够更平滑地压入。
(第7实施方式)
参照图14A、图14B对本申请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A表示本申请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70的侧面,图14B表示本申请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7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70的滑环7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7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7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在本第7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7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如图14A所示,在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70中供滑环72外嵌的部分,在3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70a,在大径部70a之间在2个部位形成有从车辆前方侧(朝向图14A、图14B为左侧)的大径部70a向相邻的车辆后方侧(朝向图14A、图14B为右侧)的大径部70a缩径为锥面状的锥面部7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70,如图14B所示,滑环72与转向轴70变为在轴向上分开在3个部位接触,滑环7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7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
另外,在本第7实施方式中,在从车辆后方侧(朝向图14A、图14B为右侧)压入滑环时,由于平缓的斜面,不会卡住能够进行平滑的压入。另外,在从车辆前方侧(朝向图14A、图14B为左侧)压入滑环的情况下,斜面部70b也能够构成为随着从车辆后方侧朝向车辆前方侧而缩径。
(第8实施方式)
参照图15A、图15B对本申请的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5A表示本申请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80的侧面,图15B表示本申请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80的侧面和外嵌于转向轴80的滑环82以及钥匙锁定轴套81的剖面。
本申请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的形状以及滑环8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另外,滑环82与第2实施方式的滑环22同样。因此,在本第8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80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 省略。
如图15A所示,在本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轴80中供滑环82外嵌的部分,在2个部位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大径部80a,在大径部80a之间在1个部位形成有从车辆前方侧(朝向图15A、图15B为左侧)的大径部80a向车辆后方侧(朝向图15A、图15B为右侧)的大径部80a缩径为锥面状的斜面部80b。通过这样形成转向轴80,如图15B所示,滑环82变得容易挠曲,滑环82的弹簧特性降低,能够减少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
另外,与上述第7实施方式相比较,滑移转矩降低,能够使转向轴80的尺寸允许差更大,并且用由更平缓的倾斜面构成的斜面部80b来形成大径部80a之间,由此在将滑环82压入转向轴80时,不会卡住,能够更平滑地压入。
(第9实施方式)
参照图16A、图16B、图17A、图17B对本申请的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6A是俯视图,图16B是螺旋部90的放大剖视图。
本申请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仅转向轴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不同,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在本第9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对转向轴2的形状进行说明,将对其他构成的说明省略。
在转向轴2的供滑环7外嵌的部分形成有螺旋部90,该螺旋部90以在轴向上交替地形成有直径较大的部分与直径较小的部分的方式而形成。螺旋部90由外径面与轴向的位置相应地扩径的大径部90a和反复缩径的槽部90b形成,大径部90a虽然是扩径程度最大的部分,但其直径仍比与螺旋部90相邻的转向轴2的其他部分小。在螺旋部90上,在供滑环7外嵌的范围内槽部90b至少形成为1周以上。
如图16B所示,螺旋部90在远离的2个部位及其中间形成有具有最大半径A的大径部90a,这些部分遍及轴向的一定长度而具有同一半径。在大径部90a与大径部90a之间配置有槽部90b,该槽部90b为直径比大径部90a小且被加工为螺旋的小径部。槽部90b,从大径部90a的最大半 径A与轴向的位置相应地向尺寸B缩径,在中间位置尺寸B最小。另外,大径部90a与槽部90b连续。进而,供滑环7外嵌的大径部90a的面积与由于槽部90b而变得与滑环7不接触的表面面积为1:1。另外,螺旋部90能够通过切削加工而容易地形成。
如图16B所示,大径部90a通过比转向轴2的坯料直径小,从而能够在供滑环7外嵌的部分在轴向上设置限制滑环7在轴向上移动的壁部D。另外,如果转向轴2的外径尺寸的允许公差不能够满足滑环7的预定滑移转矩,则也可以将大径部90a仍设为转向轴2的坯料半径不变但不设置壁部D。
图17A、图17B是表示本申请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转向轴2与钥匙锁定轴套5的图。图17A是表示转向轴2的侧面与钥匙锁定轴套5的剖面。图17B是图17A的滑环7周边的放大图。
钥匙锁定轴套5的车辆前方侧的嵌合部,如上所述在转向轴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部90,由此转向轴2与滑环7一直在轴向的3个部位接触。钥匙锁定轴套5的车辆后方侧的嵌合部为间隙配合。
滑环7为由板材成形的板簧,所以比较而言弹簧常数高,相对于移位的载荷变化大。通过设为转向轴2与滑环7在轴向的3个部位接触的构成,能够产生供滑环7挠曲的空间,所以能够使滑环7的应变特性平缓。其结果,即使扩大了转向轴2的大径部90a的外径公差和/或钥匙锁定轴套5的内径公差也能得到适当的滑移特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与滑环7接触的转向轴2的轴向部分设为螺旋型,从而能够不卡住地从轴向组装到滑环7中,提高了作业性。另外,通过设为螺旋型,在旋转时能够不会卡住、平滑地旋转。
如图17B所示,相对于滑环7的突部8的轴向长度,遍及1周设有螺旋部90的槽部90b。由此滑环7的反作用力的平衡优异,滑移时滑环7在轴向上不会移动,能够稳定地旋转。
转向轴2在其螺旋部90仅与滑环7的环部9a、9b、9c接触。由此,滑环7变得容易变形,其结果,即使扩大了转向轴2的大径部90a的外径 公差和/或钥匙锁定轴套5的内径公差也能够得到适当的滑移特性。
在本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代替滑环7而使用第2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滑环22。
以上,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作为第1实施方式至第9实施方式而示出了具体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中能够实施各种变更、改良。
例如,滑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滑环,也可以是突部的数量、形状、配置等不同的滑环。
另外,与滑环相对的转向轴的一部分的形状能够与滑环的形状等相应地变更大径部与小径部的数量、轴向的宽度、半径尺寸等。
通过在钥匙锁定轴套与滑环的接触部和滑环与转向轴的接触部涂敷润滑脂,能够进一步使滑移转矩稳定。
供锁定杆插入的钥匙锁定轴套的部分,也可以设为代替上述长孔而在钥匙锁定轴套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有底槽部的构成,该槽部也可以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或者,也可以设为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轴向上延伸的突出部的构成。在实施方式中钥匙锁定轴套的内周部中的将外嵌于滑环的部分扩径,但也可以设为不扩径,也可以设为在轴向上为直线状。
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台阶部53也能够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能够提供使钥匙锁定轴套的滑移转矩更稳定并使尺寸允许范围扩大的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转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转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具备:外嵌于转向轴(2)且在转向锁定时旋转受转向锁定机构限制的钥匙锁定轴套(5);和在径向上介于所述转向轴(2)与所述钥匙锁定轴套(5)之间的圆筒状的滑环(7),其中:所述滑环(7)在周向上具备多个向径向的外侧或者内侧突出的突部(8),在由所述滑环(7)所覆盖的所述转向轴(2)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大径部(10a)和小径部(10b),由此使钥匙锁定轴套的滑移转矩(5)更稳定也使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