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610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4441.4

申请日:

2002.07.22

公开号:

CN1533264A

公开日:

2004.09.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F 13/475申请日:20020722授权公告日:20060823终止日期:20130722|||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F 13/47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爱媛县登记生效日:201202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15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铃木磨; 杉山胜彦; 森和代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7.23 JP 220989/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维玉;武玉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表面具有凹凸部,且把非吸收时(干燥时)的凹凸段差设为Amm时,具有通过吸水、膨润而局部隆起形成吸水后的凹凸段差为2Amm以上的凹凸状态的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表面具有凹凸部,且把未吸
水时(干燥时)的凹凸部的段差设为Amm时,具有通过由吸水、膨
润导致的局部隆起形成吸水后凹凸部的段差为2Amm以上的凹凸状态
的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当把所述
未吸水时的凹凸部的段差设为Amm时,所述吸水后的凹凸部的段差
成为3A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未吸水时的凹凸部的段差(A)为0.2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板状吸收体,由在板状底料的单面上形成含有高吸水性树脂
(SAP)的吸收层的P板构成,且,所述吸收层中的所述SAP的含量
为50重量%~95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板,
未吸水时的厚度为2.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P板,吸收层在所述板状底料的单面上以每隔一定间隔形成
带状。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P板的表面上,进而层叠具备支撑、固定所述P板的Q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板
与所述Q板,以一定间隔间断性地接合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板
与所述Q板的接合间隔为5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P板,以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与所述Q板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凹凸部,是通过折叠所述板状吸收体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凹凸部,是通过所述P板以松弛的状态与所述Q板以一定
间隔间断性地接合而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
板,由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与所述Q板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P板中,在所述板状底料表面层叠至少1层形成含所述SAP的吸收
层的吸水性板,并相互间断性地接合而形成层叠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4~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吸收层,含有高吸水性树脂(SAP)以及其结合材料的微
纤化纤维素(MFC)。
16.根据权利要求4~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P板的所述板状底料,由从具有亲水、扩散性的木材纸浆
板、人造丝系列无纺布、棉无纺布、或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进行了亲水化
处理的无纺布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7~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Q板,由从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纺粘型织物或纺粘型织物/熔吹
织物/纺粘型织物复合体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疏水性无纺布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7~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Q板,由从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中选择的薄膜或开口薄膜或这些薄膜与无纺
布的复合体构成。
19.吸收体产品,在由具有液透性的表面板、非液透性的防漏板、
以及配置在这两板之间的吸收、保持液体的吸收体构成,且在其两侧
边缘部和/或前身与后身的端边缘部具有液体防护功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是由具有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自发性立体化
功能的板状吸收体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其特征在于,所
述吸收体,被分成中央部分与两侧边缘部分,所述两侧边缘部分较所
述中央部分而言在未吸水时具有1.0mm以下厚度段差的层叠结构,并
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所述两侧边缘部分具有2.0mm以上厚度的段
差从而起着侧部防漏堤(侧护堤)的作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其特征在于,所
述吸收体,被分成中央部分与两侧边缘部分,所述两侧边缘部分具有
折叠结构,在未吸水时与所述中央部分有2mm以下厚度的段差,并
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与所述中央部分有5mm以上厚度的段差从
而起着侧护堤的作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其特征在于,所
述吸收体,被分成前身与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以及中央部分,所述端边
缘部分较所述中央部分而言在未吸水时具有1.0mm以下厚度的段差的
层叠结构,并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所述端边缘部分形成2.0mm以
上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部防漏堤(端护堤)的作用。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其特征在于,所
述吸收体,被分成前身与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以及中央部分,所述端边
缘部分具有折叠的结构,未吸水时与所述中央部分有2mm以下厚度
的段差,并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与所述端中央部分有5mm以上
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护堤的作用。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体的后身,未吸水时具有2mm以下厚的段
差,并形成由吸水、膨润导致具有5mm以上段差的凹凸结构构成的
粪便的导出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吸收体产品,
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吸收体的纵方向的中央区域中,未吸水时与
周边部位相比而言具有2mm以下厚度的段差,并形成通过吸水、膨
润上升使得与周边部位比较而言具有5mm以上厚度的段差的能紧密
连接排出局部的凸部结构。

说明书

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体产品,更详细为,涉及用于尿垫、尿失禁
产品、尿布等的吸收体。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防止尿液侧漏的手段,已知的方法有配置立体护围的
方法以及折叠吸收体从而形成防漏壁的方法等。

前述的折叠吸收体的方法,具有根据吸收尿液使得其中所含的高
分子吸收体被膨润而竖起,并且壁的中端变得稳固等效果。但是,高
分子吸收体的膨润是全方位的,所以不会在期待竖起的方向上表现出
同一方向的形状变化,因此作为结果高分子吸收体的竖起变得缓慢,
出现了堵住尿液前便溢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根据吸液被竖起而能够形成防漏壁的吸收
体中,对即将成为防漏壁的部分加快其竖起的速度,从而有效提高防
漏效果。

本发明,包括以下的各种发明。

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表面具有凹凸部分,设未吸水时(干
燥时)凹凸部的段差为Amm时,具有通过吸水、膨润引起的局部隆
起使吸水后的凹凸部分的段差成为2Amm的凹凸状态的自发性立体功
能。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防漏壁可通过吸收体形成,因此当把这些适
用在吸收体产品中时,就不需要如以往的吸收体产品中的用于形成防
漏系统的伸缩弹性部件等。

以下说明上述发明的优选方式。

将前述未吸水时的凹凸部的段差设为Amm时,前述吸水后的凹
凸部分的段差便成为3Amm以上。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以更优于
前述方式的方式形成防漏壁。

前述的未吸水时的凹凸部的段差(A)为0.2mm~2.0mm。根据
本发明方式,穿用时不会有由凹凸部造成的粗糙感。

前述板状吸收体,由在板状的底料的单面上形成含高吸水性树脂
(SAP)的吸收层的P板构成,且,前述吸收层中的前述SAP的含量
为50重量%~95重量%。按照本实施方式,可以赋予形成防漏壁的良
好的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前述P板,未吸水时的厚度为2.0mm以下。根据本发明方式,
可得到形成防漏壁的极薄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在前述板状的底料的单面上吸收层每一定间隔便形成
一带状。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加工恰当的优良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的表面上,进一步层叠支撑、固定前述P板的Q板。
根据本发明方式,可得到具有稳定形状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和前述Q板,每隔一定间隔间断性的接合着。根据本
发明方式,可得到具有通过吸液、膨润而均衡地隆起的凹凸部的板状
吸收体。

前述P板与前述Q板的接合间隔为5mm以上。根据本发明方式,
可得到通过吸液、膨润形成均匀隆起状态的凹凸部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由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与前述Q板接合。根据本发
明方式,可得到加工恰当、且,形成较强的竖起状态的凹凸部的板状
吸收体。

前述凹凸部,是通过折叠前述板状吸收体而形成。根据本发明方
式,通过吸液、膨润会导致吸收体的弯曲,因此可以形成高度很高的
防漏壁。

前述凹凸部,是根据前述P板以松弛的状态与前述Q板以一定
间隔间断性的接合而形成。根据本发明方式,可得到具有吸液前后的
段差很大的凹凸部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通过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与前述Q板接合。根据本
发明方式,可得到加工恰当、且,具有吸液前后的段差很大的凹凸部
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P板上,前述板状底料的表面附有至少1层形成含前述SAP
的吸收层而构成的吸水性板层,并相互之间通过间断性接合而形成层
叠结构,从而前述P板与前述Q板相互之间间断性地接合着。根据本
发明方式,可得到具有吸液前后的段差更大的凹凸部的板状吸收体。

前述吸收层,含有高吸水性树脂(SAP)与其结合材料的微纤丝
化纤维素(MFC)。根据本发明方式,可得到SAP脱落极少的板状吸
收体。

前述P板的前述板状底料,由从具有吸水性、扩散性的木质纸浆
板、人造丝系列无纺布、棉质无纺布、或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进行了亲水
化处理的无纺布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根据本发明方式,P板具有
吸水性、扩散性,因此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吸收性以及扩散性的板状吸
收体。

前述Q板,由从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纺粘型织物或纺粘型织物/熔吹织
物/纺粘型织物复合体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疏水性无纺布构成。根据本发
明方式,由于Q板由具有柔软性材料构成,所以可得到柔肤的板状吸
收体。

前述Q板,由从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系列、聚乙烯醇系列中选择的薄膜或开口膜或这些膜与无纺布的复
合体构成。根据本发明方式,由于Q板由高刚性的材料构成,所以能
够得到具有良好的竖起性的板状吸收体。

此外,本发明,由透液性的表面板、不透液性的防漏板、以及这
两板之间的液体的吸收体构成,且在其两侧边缘以及或前身和后身的
端边缘具有防漏功能的吸收体产品中,前述吸收体由前述的某种自发
性立体化功能的板状吸收体构成。根据本发明方式,防漏壁可通过吸
收体形成,因此不需要形成如以往的吸收体产品的防漏系统的伸缩性
部件等,且,可得到在侧边缘以及前边缘具有良好的防漏效果的吸收
体产品。

以下说明上述发明的优选方式。

前述吸收体,被分成中央部分与两侧边缘部分,且前述两侧边缘
部分较前述中央部分而言未吸水时具有1.0mm以下的厚度的段差的层
叠结构,并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使得前述两侧边缘部分具有2.0mm
以上的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侧部防漏堤(侧护堤)的作用。根据本发
明的方式,适用于卫生用品、尿垫、轻度失禁垫等并不需要一定为快
速吸收的吸收体产品中,可得到防止两侧边缘的液体渗漏的吸收体产
品。

前述吸收体,被分成中央部分与两侧边缘部分,前述两侧边缘部
分具有折叠的结构,在未吸水时与前述中央部分有2mm以下厚度的
段差,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使得与前述中央部分具有5mm以上的
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立体护围的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一次
性尿布等需要有很快的吸收速度的吸收体产品中,可得到防止两侧边
缘的液体渗漏的吸收体产品。

前述吸收体,被分成前身和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以及中央部分,前
述的前边缘部分较中央部分而言未吸水时具有1.0mm以下的厚度的
段差的层叠结构,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使得前述两侧边缘部分具有
2.0mm以上的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部防漏堤(端护堤)的作用。根
据本发明方式,适用于卫生用品、尿垫、轻度失禁垫等并不需要一定
为快速吸收的吸收体产品中,可得到防止两侧边缘的液体渗漏的吸收
体产品。

前述吸收体,被分成前身和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与中央部分,前述
端边缘部分具有折叠的结构,在未吸水时与前述中央部分有2mm以
下厚度的段差,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使得与前述中央部分具有5mm
以上的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护堤的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适用于
一次性尿布等需要有很快的吸收速度的吸收体产品中,可得到防止两
侧边缘的液体渗漏的吸收体产品。

前述吸收体的后身部分,未吸水时具有2mm以下的厚度的段差,
且通过吸水、膨润形成具有5mm以上的段差的凹凸结构构成的便的
导出部。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在后身形成了导出便的部,因此可得到
减少肌肤与便的直接接触的一次性尿布等吸收体产品。

在前述吸收体中的沿着纵方向的中央区域,未吸水时较其周边部
位而言具有2mm以下厚度的段差,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比周边
部位具有5mm以上厚度的段差形成与排出局部紧密连接的凸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排出局部与吸收体紧密相连,因此可得到能在吸
收体预定的部位吸收液体的尿垫等吸收体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模式化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前的横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其他例的吸水前的横截面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一例子的吸水前的横截面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其他例的吸水前的横截面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其他例的吸水前的横截面
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其他例的吸水前的横截面
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板状吸收体吸水后的横截面图。

图14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带状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

图15为将图14所示的一次性尿布以V-V’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16为将图14所示的一次性尿布以X-X’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17为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带状一次性尿布的其他
例子的俯视图。

图18为将图17所示的一次性尿布以Y-Y’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19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尿垫的俯视图。

图20为将图19所示的尿垫以Z-Z’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在表面上形成了很小的凹凸部。这种凹凸
部,其特征在于,在吸液前并不是令所穿者产生粗糙感的很大的段差,
但当进行一次吸液后其段差便迅速增大。这种凹凸部的段差,通过采
用具有富含高吸水性树脂(SAP)的吸收层的板状吸收体而形成。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包括为了在其表面形成凹凸部,形成折
叠吸收体形成凸部,未折叠的平面部分成为凹部等的方式。

此外,也包括,为形成凹凸部,在板状吸收体上将其他板状吸收
体当作层叠来形成凸部,板状吸收体中没有层叠的部分成为凹部的方
式。

进而,包括,为了在吸收体中产生很大的膨胀变化从而使凹凸段
差变大,粘贴2个具有不同膨胀率的部件,并利用根据不同的吸水变
形率利用弯曲成一定方向的效果的方式。

这种板状吸收体的构成的基本原理,可认为与用作电器接口的双
金属以及2成分系列并置纤维的发生卷缩原理相同。

当采用具有本发明的凹凸部的板状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时,可发
挥防止吸收体的侧边缘以及端边缘的渗漏的防漏壁的功能。吸收体起
着防漏壁的作用,因此没必要像以往的吸收体产品那样由伸缩性体形
成立体护围。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将未吸水时(干燥时)的凹
凸部的段差设为Amm时,吸收生理盐水(以后吸水就表示生理盐水
的吸收)而膨润时的局部隆起时的吸水后的凹凸的段差为2Amm以上
更好为3Amm以上。且,未吸水时的凹凸的段差(A)以0.2mm~2.0mm
为好。凹凸的段差若小于0.2mm则膨润时的防漏壁效果变减小,另一
方面,若超过2.0mm,则在穿上时会产生由凹凸导致的粗糙感。

进而,板状吸收体未吸水时的厚度以2.0mm以下为好。厚度若
超过2.0mm,形成凹凸部时无法恰当地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将水膨胀度不同的2种薄板在非膨润状态
下粘贴使用为好。即,在板状底料的单面上形成含高浓度SAP的吸收
层的高膨润性P板、和几乎不含或完全不含SAP,而通过粘贴支撑、
固定前述P板的Q板的贴合,在吸水时通过SAP具有的膨润、膨化
作用赋予板状吸收体立体结构。

在本发明中,这种立体化,是伴随吸水膨润现象而自发产生的,
因此称作自发性立体化。

这种自发性立体化,其形状根据P板的性能与形状、连接此板的
Q板的性能与形状、以及两板的连接状态而大不相同。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中,自发性立体化的方式大致分为2种。

第1方式,将P板与Q板以每隔一定间隔间断性地进行接合。
此时,作为P板,为使此板易于弯曲、且易于接合,采用在板状底料
上交互形成吸收层的存在区域和非存在区域的板,而作为Q板则采用
具有非膨润性且稳定性很好的底料板,在P板的不存在吸收层的区域
中有效利用与Q板熔融胶合等方式以每隔一定间隔间断性的接合。

若使这种板状吸收体进行吸水、膨润时,吸水、膨润力被限定在
其接合范围内的同时,从其容易变形之处均衡地隆起,通过发生的拉
伸力引起强力的竖起状态。

此外,P板与Q板,以5mm以上,更好是以5~50mm的间隔
进行接合。如果接合间隔小于5mm时,接合间隔变小,从而吸水、
膨润力被阻碍,不能充分发挥自发性立体化的功能。且,如果接合间
隔超过50mm而变宽,由吸水、膨润产生的隆起力被扩散掉,不能得
到具有很强的竖起状态的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进而,P板与Q板,不仅相互以伸展状态互相粘贴,还可以将P
板成形为折叠状态、松弛状态、以及沟槽状态与Q板粘贴从而利用充
分的膨润空隙,以很小的膨润力也很容易形成立体化状态。

此外,前述P板中,在板状底料上至少附有1层形成含SAP的
吸收层的吸水性板,形成各板互相在局部上接合的层叠结构,并通过
前述P板与前述Q板相互在局部接合能够容易进行膨润。

作为自发性立体化的第2方式,也可以将P板与Q板连续接合,
折叠使P板侧成为内侧,折叠部成为凸部。即,即使P板由于吸液而
膨胀也因Q板的吸液膨胀力很小,板状吸收体弯曲到Q板侧而变形,
因此如果预先把P板侧作为内侧而折叠,尽管吸液前为很小的凹凸段
差,但通过吸液折叠部进行弯曲而形成很高的防漏壁。此时,如果间
断性地接合两板则收效甚微,因此连续接合为好。

此外,作为P板,采用在板状底料上交互形成吸收层的存在区域
和非存在区域的材料,在吸收层的非存在区域中折叠P板,可得到加
工恰当的板状吸收体。

板状吸收体的折叠形状,可采用把两侧边缘部分向内折叠的形
状,或者,把两侧边缘部分向内折叠,接着,再把折叠部分从中间向
外侧折叠的具有Z字状的剖面形状等。

作为本发明中构成P板的板状底料,可采用具有亲水性、扩散性
的纸浆板、人造丝系列无纺布、棉质无纺布等构成的薄板。或也可以
采用对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列、聚乙
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纺粘型织物或纺粘型织物/熔吹织物/纺粘型织
物复合体等构成的无纺布进行吸水化处理后的材料。

构成P板的吸收层,吸收层中SAP的含量为50重量%~95重量
%为好。SAP含量若小于50重量%便无法充分发挥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而另一方面,含量若超过95重量%则SAP便容易脱落,从而无法恰
当地对板状吸收体进行加工。

作为形成吸收层的涂料,采用含有SAP与其结合材料的微纤丝
化纤维素(MFC)的材料为好,例如,把这种涂料涂在无纺布上形成
的P板则极薄从而极易折叠及层叠。且,P板,也可以使用2层以上
的层叠状态。

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Q板为,几乎或完全不含SAP的薄板。
Q板,也可以采用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系列、聚乙烯醇系列的纤维构成的纺粘型织物或纺粘型织物/熔吹织物
/纺粘型织物复合体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疏水性无纺布。进而也可采用
聚乙烯系列、聚丙烯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列、聚乙烯醇系
列中选择的薄膜或开口薄膜或这些膜与无纺布的结合体。

作为Q构成板的材料,如果采用具有柔软性、且易变形的板状材
料则Q板也会随P板的变形隆起而变形,因此可得到很服贴的吸收体。
且,作为Q构成板的材料,如果采用形态稳定性很好的具有刚性的薄
板材料则容易导致P板的变形、隆起,难以做到服贴于身体。一般,
用于吸收体的包装组织以及吸收体产品的后罩板等被有效地用作Q
板,但也可以将具有更强的刚性的开孔聚乙烯板作为Q板而配置在后
罩板与P板之间。

对于P板与Q板的固定方法,可以进行热封等热熔融胶合或热
溶化等粘合或通过聚乙烯板的接合等。

本发明中的前述板状吸收体,能以各种状态利用在吸收体产品
中,并通过应用在婴儿型尿布、成人型尿布以及餐巾使得如以往的防
漏型侧向立体护围、防湿护围的护围功能,可以在不使用弹性体的情
况下,根据吸收体的结构状态而实现。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是将具有液透性的表面板、非液透性的的
防漏板、和保持这两板之间的液体的吸收体作为吸收体产品的吸收体
使用,在吸收体液的同时,在吸收体产品的两侧边缘部分和/或前身与
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中,起着防止液漏的液体保护功能部的作用。

即,吸收体被分为中央部分与两侧边缘部分,并具有前述两侧边
缘部分相对前述中央部分在未吸水时有1.0mm以下厚度的段差的层叠
结构,且通过吸水、膨润使得前述两侧边缘部分上升至具有2.0mm以
上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侧部防漏堤(侧护堤)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吸收体,吸收体本身被分为中央部分与两护围部
分,前述两护围部分具有折叠的结构,在未吸水时与前述中央部分有
2mm以下的差的厚度而形成段差,并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使得与前
述中央部分有5mm以上的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立体护围的作用。

进而,吸收体被分为前身以及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与中央部分,前
述边缘部分较前述中央部分而言在未吸水时具有1.0mm以下厚度段差
的层叠结构,并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前述边缘部分具有2.0mm以
上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部防漏堤(端护堤)的作用。

此外,吸收体被分为前身以及后身的端边缘部分与中央部分,而
前述端边缘部分具有折叠的结构,在未吸水时厚度与前述中央部分具
有2mm以下的差从而形成段差,并通过吸水、膨润上升使得前述中
央部分具有5mm以上厚度的段差从而起着端护堤的作用。

这种在两侧边缘部分以及两端边缘部分中具有层叠结构以及折叠
结构的吸收体,可不作改变地使用具有根据前述的方法形成的层叠结
构以及折叠结构的吸收体。

此外,通过使用在臀下部至后身中的2个凸部之间具有凹部,在
未吸水时具有2mm以下厚度的段差,由吸水、膨润形成具有5mm以
上段差的凹凸结构的吸收体,在吸收体产品的后身部分形成便的导出
部的凹凸结构,得到减少直接与肌肤接触的效果。

进而,通过采用沿着纵向方向使中央部分区域,与其周边部位比
较而言在未吸水时具有2mm以下厚度的段差,通过吸水膨润其中央
部位与周边部位有5mm以上厚度的段差的吸收体,可利用于如在中
央区域中形成与排出局部紧密结合的凸部结构的吸收体产品中。

以下,参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面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
明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1的未吸水状态的模式化的透视
图,且凹部表示为2,凸部表示为3。

图2以及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板状吸收体1的吸水前以及吸
水后的横截面面的图。图2中把板状吸收体1的吸水前的凹部2与凸
部3的段差表示为t1,而在图3中吸水后的凹部2与凸部3的段差表
示为t2。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其特征在于,若将未吸水时的凹部与
凸部的段差设为Amm,则吸水后的凹部与凸部的段差变为2Amm以
上。即,图2以及图3表示的t1与t2的关系式,成为2×t1≤t2。

图4以及图5,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吸水前及吸水后的凹
凸部的另一种状态的横截面图。图4中把上表面倾斜的凸部3与凹部
2的段差表示为t3,而图5中把吸水后的凸部3与凹部2的段差表示
为t4,而t3与t4的关系,则表示为2×t3≤t4的关系式。

图6以及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中凹部与凸部的具体
形成例的横截面图。

图6,表示吸水前的板状吸收体1的横截面图,并表示在板状底
料4上间断性地形成吸收层5的P板6与Q板7接合的状态。即,P
板6,在两侧边缘区域中,以吸收层5的部分是松弛的状态没有形成
吸收层的部分8与Q板7接合从而形成凸部3,进而,形成中央区域
的吸收层5的部分与Q板7接合形成凹部2。

图7,表示吸水后的板状吸收体1的状态,P板6的吸收层5的
都通过吸水、膨润而变厚,但特别是凸部3,通过吸收层的膨化力弯
曲到上方上升至顶端,其结果,凸部3与凹部2的段差变成吸水前的
2倍以上。

图8以及图9,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中凹部与凸部的另一种
形成例的横截面图。

图8,表示吸水前的板状吸收体1的横截面图,表示在板状底料
4上间断性地形成吸收层5的P板6与Q板接合的状态。即,P板6,
在两侧边缘区域中,以2个吸收层5之间的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8为
折叠线,折叠使得相邻的吸收层5的内层相互对接,并把其基端部9
接合到Q板7形成折叠部10,接着,折叠部10向内折而形成凸部10。
当形成这种形状的凸部3时,如图8所示,在折叠部10的基端部9
中、位于吸收体内侧的基端部9中含有吸收层5为好。

进而,在P板6的中央区域中形成吸收层5的部分与Q板7接
合而形成凹部2。

图9,表示吸水后的板状吸收体1的状态,P板6的吸收层5的
任一个都因吸水、膨润而变厚,但特别是凸部3,因膨润而从基端部
9竖起,从而吸水后的凸部3与凹部2的段差容易成为2倍以上,进
而,能起防漏壁的作用。

图10以及图11,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中凹部与凸部的另一
种形成例的横截面图。

图10,表示吸水前的板状吸收体1的横截面图,并表示在板状
底料4上全面地形成吸收层5的P板与7板接合的状态。即,P板6
与Q板7接合为一体形成板状吸收体1,进而,板状吸收体1,其两
侧边缘部分把P板6向内侧折叠形成凸部3,而中央区域的平坦的部
分成为凹部2。

图11,表示吸水后的板状吸收体1的状态,P板6的吸收层5因
吸水、膨润而变厚,特别是形成凸部3的折叠部则竖起,从而吸水后
的凸部3与凹部2的段差容易成为2倍以上,进而,能起防漏壁的作
用。

图12以及图13,表示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中凹部与凸部的另一
种形成例的横截面图。

图12,表示吸水前的板状吸收体1的横截面图,并表示在两侧
边缘部分形成吸收板的层叠结构的P板与7板接合的状态。即,板状
吸收体1,在图6所示的板状吸收体的P板6的两侧边缘部分,进而
在板状底料11上间断性地形成吸收层12的吸水性板13的被当作层
叠而形成,以未形成吸收层的部分14与P板6接合而形成,由层叠
部分形成凸部3,形成中央部分的吸收层5的部分成为了凹部2。

图13,表示吸水后的板状吸收体1的状态,吸收层通过吸液及
膨润,可形成高耸的防漏壁。

图14,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带状一次性尿布的俯视
图,图15,表示把图14所示的尿布沿着V-V′线剖开的状态的横截
面图,图16,表示把图14所示的尿布沿着X-X′线剖开的状态的前
后身的两端边缘部分的横截面图。

带状一次性尿布15,在很宽的非液透性的防漏板17的纵方向的
中央部分配置了板状吸收体1,且覆盖板状吸收体1配置具有液透性
的表面板16,而在板状吸收体1的两侧边缘的防漏板17上配置由无
纺布构成的护板19,进而,在护板19与防漏板17之间配置了用于
移动的伸缩性构件20,且,在后身的两侧边缘安装了连接带21。

此外,如图14所示,板状吸收体1的两侧边缘部分以及前后身
的端边缘部分中,分别形成由侧部防漏堤18以及端部防漏堤22构成
的凸部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5所示,板状吸收体1,是在板状底料4
上间断性地形成吸收层5的P板6与Q板7接合而形成,而两侧边缘
部折叠成Z字状成为侧部防漏堤18从而形成凸部3。

此外,如图16所示,在板状吸收体1的前后身的两端边缘部分
中,形成如图12所示的具有层叠结构的,成为端部防漏22堤的凸部
3。

图17,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带状一次性尿布的另一
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8,表示把图17所示的尿布沿Y-Y′线剖开
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带状一次性尿布的基本构成与前述的图14的构成相同,但是如
图17所示形成了,在板状吸收体1的后身的中央区域中的2个凸部3
之间形成了凹部2的,成为便的导出部的凹凸结构。

此时,如图18所示,凹凸部结构的凸部3,把P板6的中央区
域的2个部位弯曲成Ω字状的状态与Q板7接合,使表面平坦。

通过采用这种具有凹凸结构的板状吸收体1,在产生排尿以及排
便时,凸部3隆起使得凹部与凸部的段差变大,便由凹部2导出,因
此可减少被粘在臀部的粪便。

图19为,采用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的尿垫的俯视图,而图20为,
表示把图19所示的尿垫沿Z-Z′线剖开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尿垫23,通过在非液透性的防漏板17上配置板状吸收体1,覆
盖板状吸收体1而配置液透性的表面板16,进而,在板状吸收体1的
两侧边缘的防漏板17上配置由无纺布构成的护板19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在沿着构成尿垫23的板状吸收体
1的纵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了凸部3,通过吸水、膨润而上升,具有
紧密连接排出局部的功能。

此时,如图20所示,凸部3,把P板6的中央区域弯曲成Ω字
状的状态与Q板7接合,使表面平坦而形成。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以及采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可用于尿
垫、尿失禁产品、尿布等。

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状吸收体和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板状吸收体,表面具有凹凸部,且把非吸收时(干燥时)的凹凸段差设为Amm时,具有通过吸水、膨润而局部隆起形成吸水后的凹凸段差为2Amm以上的凹凸状态的自发性立体化功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