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影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63743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2CN101963743A*CN101963743A*(21)申请号 200910304821.3(22)申请日 2009.07.24G03B 21/14(2006.01)G03B 21/16(2006.01)H05K 7/2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陈建富 邱崇哲 朱清德(54) 发明名称投影机(57) 摘要一种投影机,其包括壳体、光机、第一散热鳍片、风扇模。
2、组及散热模组;光机固设于壳体内且该光机包括光源模组,光源模组包括绿光、红光及蓝光LED,蓝光LED与红光LED相对设置,绿光LED位于蓝光LED和红光LED之间;第一散热鳍片固设于邻近蓝光LED的位置处;风扇模组包括风扇及与风扇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鳍片,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于壳体外侧,第二散热鳍片固设于邻近红光LED的位置处;散热模组包括第三、第四散热鳍片及用于连接第三、第四散热鳍片的热管,第三散热鳍片固设于邻近绿光LED的位置处,第四散热鳍片固设于风扇的出风口处。通过将红光、绿光LED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风扇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
3、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101963744 A 1/1页21.一种投影机,其包括一壳体、一光机、一第一散热鳍片、一风扇模组及一散热模组;所述光机固设于壳体内且该光机包括一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一绿光LED、一红光LED及一蓝光LED,所述蓝光LED与红光LED相对设置,所述绿光LED位于蓝光LED和红光LED之间;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蓝光LED的位置处;所述风扇模组包括一风扇及一与风扇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红光LED的位置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一第三散热鳍片、一。
4、第四散热鳍片及用于连接第三、第四散热鳍片的热管,所述第三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绿光LED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散热鳍片固设于风扇的出风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包括一蒸发段及一冷凝段,所述蒸发段连接于第三散热鳍片,所述冷凝段连接于第四散热鳍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涡流风扇,在其侧壁上开设有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固设在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还包括一镜头及一光学元件部;所述镜头与光源模组分别固设于光学元件部的进光端和出光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部。
5、包括一DMD,所述DMD位于光学元件部内靠近镜头所在的一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还包括一DMD散热鳍片,所述DMD散热鳍片固设于光学元件部上邻近所述DMD的位置处。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固设在壳体上靠近镜头的位置处,且风扇的出风口朝向背离镜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朝向背离所述蓝色LED,所述第三散热鳍片的朝向背离所述绿色LED,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朝向与第三散热鳍片的朝向相同。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侧面、一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侧面与第二。
6、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开设有一镜头孔,所述第二、第三及第四侧面上分别开设有通风窗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产生的光线从镜头孔投射出去,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于第三侧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63743 ACN 101963744 A 1/3页3投影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背景技术0002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和复杂性日益提高,功耗不断增大,而功率的损失通常转换为一定的热能。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要求又使产品的热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急剧上升,导致电子产品的温度迅速提高,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
7、使用寿命。0003 在投影机中,热流密度急剧上升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由光源模组发出的三基色光后,再由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片装置)按照信号的要求将光反射到屏幕上形成图像。为了得到高流明的亮度输出,必须通过大功率的光源模组来实现,特别是以LED(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光源模组的投影机,绿光和红光LED产生的热量高尤其要进行散热。因此,对投影机光源模组的散热设计是投影机设计的关键内容。0004 然而,现有的投影机中,针对绿光LED、红光LED和蓝光LED都采用同样的散热方式和散热效率,这样就会使得功率相对。
8、较高的绿光LED和红光LED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的散发出去;而对功率相对较低的蓝光LED散热效率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发明内容0005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光源模组散热效率的投影机。0006 一种投影机,其包括一壳体、一光机、一第一散热鳍片、一风扇模组及一散热模组;所述光机固设于壳体内且该光机包括一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一绿光LED、一红光LED及一蓝光LED,所述蓝光LED与红光LED相对设置,所述绿光LED位于蓝光LED和红光LED之间;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蓝光LED的位置处;所述风扇模组包括一风扇及一与风扇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鳍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于。
9、壳体外侧,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红光LED的位置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一第三散热鳍片、一第四散热鳍片及用于连接第三、第四散热鳍片的热管,所述第三散热鳍片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上邻近绿光LED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散热鳍片固设于风扇的出风口处。0007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分别在靠近红光LED和绿光LED的位置处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和一第三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将红光LED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风扇,所述第三散热鳍片将绿光LED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位于风扇出风口的第四散热鳍片,从而有效提高了红光LED和绿光LED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投影机的分解示意图。。
10、0009 图2是图1中投影机的组合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1963743 ACN 101963744 A 2/3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1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投影机100,其包括一壳体10、一电路板20、一光机30、一DMD散热鳍片40、一第一散热鳍片50、一风扇模组60及一散热模组70。0012 所述壳体10呈长方体中空结构,其用于容置电路板20、光机30、DMD散热鳍片40、第一散热鳍片50、风扇模组60及散热模组70。所述壳体10包括一第一侧面11、一与第一侧面11相对的第二侧面12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侧。
11、面11与第二侧面12之间的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所述第一侧面11上开设有一镜头孔111。在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及第四侧面14上都开设有栅状通风窗口101,所述投影机100工作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通风窗口101扩散至壳体10外。0013 所述电路板20固设在壳体10内,该电路板20用于控制光机30及风扇模组60等组件的工作。0014 所述光机30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光机30呈阶梯状,其包括一镜头31、一光学元件部32及一光源模组33;所述镜头31与光源模组33分别固设于光学元件部32的进光端和出光端。所述镜头31朝向于第一侧面11上的镜头孔111,且经过镜头3。
12、1的光线从镜头孔111投射出去。所述光学元件部32包括一DMD321,所述DMD321位于光学元件部32内靠近镜头31所在的一端,且其朝向于第三侧面13。所述光源模组33包括一绿光LED331、一红光LED332及一蓝光LED333;所述红光LED332与蓝光LED333相对设置,且所述红光LED332朝向于第四侧面14,所述蓝光LED333朝向于第三侧面13;所述绿光LED331位于蓝光LED333和红光LED332之间,且所述绿光LED331朝向于第一侧面11。0015 所述DMD散热鳍片40固设于所述光学元件部32上邻近所述DMD321的位置处,其用于将DMD321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散发。
13、出去。所述DMD散热鳍片40朝向于第四侧面14。0016 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0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33上邻近所述蓝光LED333的位置处,其用于传导蓝光LED333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并散发出去。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0朝向于第四侧面14。0017 所述风扇模组60包括一风扇61、一第二散热鳍片62及一用于承载风扇61及连接第二散热鳍片62的承载部63;所述承载部63的形状与所述风扇61相似,所述风扇61承载于承载部63上,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固定在承载部63一端。所述风扇61为近似圆环状的涡流风扇,在风扇6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风口611及一出风口612;所述进风口611与第二散热鳍片62相对正。所述。
14、风扇模组60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壳体10相固定连接;所述风扇61靠近于所述镜头31设置,且其出风口612朝向于第三侧面13;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33上邻近所述红光LED332所在位置处,且其朝向于第二侧面12。0018 所述散热模组70包括一第三散热鳍片71、一第四散热鳍片72及用于连接第三散热鳍片71和第四散热鳍片72的热管73。所述第三散热鳍片71固设于所述光源模组33上邻近绿光LED331的位置处,且其朝向于第二侧面12。所述第四散热鳍片72固设于风扇61的出风口612处,且其朝向于第三侧面13。所述热管73包括一蒸发段731及一冷凝段说 明 书CN 10196374。
15、3 ACN 101963744 A 3/3页5732,所述蒸发段731连接于第三散热鳍片71,所述冷凝段732连接于第四散热鳍片72。0019 在投影机100的使用过程,所述DMD321、绿光LED331、红光LED332及蓝光LED333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由于绿光LED331与红光LED332的功率相对较高,产生的热量也就更多。所述DMD321产生的热量传导给DMD散热鳍片40。所述蓝光LED333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第一散热鳍片50。所述红光LED332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第二散热鳍片62。所述绿光LED331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第三散热鳍片71,所述第三散热鳍片71上的热量通过热管73传递给第四散。
16、热鳍片72。当所述风扇61工作时,位于DMD散热鳍片40及第一散热鳍片50上的热量被风扇61吸收后并从出风口612排出。所述第二散热鳍片62上的热量从进风口611进入风扇61后从出风口612排出。所述第四散热鳍片72上的热量被从出风口612吹出的风带走。风扇61在散热过程中,所述壳体10内呈负压状态,加速了冷空气从第二侧面12及第四侧面14的通风窗口101进入到壳体10内,然后经过风扇61的吸收后从第三侧面13的通风窗口101排出。002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分别在靠近红光LED和绿光LED的位置处放置一第二散热鳍片和一第三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将红光LED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风扇,所述第三散热鳍片将绿光LED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位于风扇出风口的第四散热鳍片,从而有效提高了红光LED和绿光LED的散热效率。0021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1963743 ACN 101963744 A 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3743 ACN 101963744 A 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37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