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2848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7CN102028480A*CN102028480A*(21)申请号 201010596791.0(22)申请日 2010.12.21A61B 5/151(2006.01)(71)申请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地址 21513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塘河路号(72)发明人施国平(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代理人马明渡(54) 发明名称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57) 摘要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括壳体、针芯、弹簧以及保护杆,其特征是:将触发按钮的按压臂。
2、分设成第一按压脚和第二按压脚,第一按压脚用于触发锁定结构中的弹性臂形成按压型触发结构,第二按压脚与保险套和下压通道配合用于实现触发按钮的保险功能,而第二按压脚上的倒钩与壳体上的自锁钩配合用于实现一次按击后的自锁功能。为了缩短针芯上针体的露针长度,本发明将第二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设计成小于第一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由于露针长度与保险套的位置有关,因此缩短了露针长度。本方案在中国专利CN101444428B基础上改进,缩短了针芯的露针长度,提高了穿刺性能,使采血针的设计更加合理、实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
3、附图 9 页CN 102028482 A 1/1页21.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括壳体(1)、针芯(2)以及弹簧(3),针芯(2)设有带针尖(7)的针体(14);壳体(1)构成一个弹射腔(5),针芯(2)设在弹射腔(5)内,针芯(2)的一端设有保护杆(4)而另一端安装所述弹簧(3),保护杆(4)的一端从壳体(1)的出针孔(6)伸出,而另一端与针芯(2)采用可拆卸连接;壳体(1)向弹射腔(5)内延伸出一用于锁定针芯(2)的弹性臂(8),对应该弹性臂(8)臂端在针芯(2)上设置卡口(9),弹性臂(8)的臂端与卡口(9)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触发按钮(10),触发按钮。
4、(10)上设有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均插入弹射腔(5)内,其中在待发射状态下第二按压脚(19)相对针尖(7)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脚(11)相对针尖(7)的距离;第一按压脚(11)接近或接触弹性臂(8)的臂端;第二按压脚(19)上设有倒钩(12),对应该倒钩(12)在壳体(1)上设有自锁钩(13),自锁钩(13)位于倒钩(12)跟随第二按压脚(19)下压的路径上,倒钩(12)与自锁钩(13)形成自锁配合;在弹射腔(5)内,沿第二按压脚(19)下压的路径留有下压通道(17),保护杆(4)上设有保险套(20),在装配保护杆(4)状态下,该保险套(。
5、20)套在针尖(7)上并且占据所述下压通道(17)的空间,以阻止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在拆除保护杆(4)状态下,该保险套(20)撤离所述下压通道(17),允许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从而带动倒钩(12)与自锁钩(13)发生自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套(20)在占据下压通道(17)状态下,使下压通道(17)的宽度小于第二按压脚(19)允许插入的宽度,在撤离下压通道(17)状态下,使下压通道(1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按压脚(19)允许插入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套(20)在占据下压通道(17)状态下,使下压通道。
6、(17)被堵塞,在撤离下压通道(17)状态下,使下压通道(17)被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在垂直针体(14)轴线的截面上均为“U”形分支结构,其中,第一按压脚(11)“U”形分支结构的两臂分别从针芯(2)两侧横穿弹射腔(5)接近或接触弹性臂(8)的臂端,第二按压脚(19)“U”形分支结构的两臂朝壳体(1)一面分别设有倒钩(12),每个倒钩(12)所对应的壳体(1)侧面上均设有一个自锁钩(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8)向弹射腔(5)内倾斜设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28480 AC。
7、N 102028482 A 1/5页3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自动采血针。这种采血针在保留了以往安全便捷设计的基础上,改进了针体的穿刺性能,使采血针的设计更加合理、实用。背景技术0002 一次性使用的自动采血针是当今采血器件的主流趋势,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之中。中国专利于2010年4月7日公告授权了一件名称为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专利号为200810136675.3,授权公告号为CN101444428B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利用保护杆与弹射腔内部空间的配合,允许将针芯装配成待发射的锁定状态,使用前由于保护杆端部的阻挡。
8、作用,按钮无法下压处于保险状态。使用时只要拧掉保护杆这一个动作即可进入发射状态,发射后利用按钮与壳体之间的配合锁定按钮,自动进入锁定状态,不可再次利用。与以往其它一次性自动采血针相比该专利体现了技术先进,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特点。但是该专利实施例二(该专利附图12图15)给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拧掉保护杆后,针芯上的针体露出11.5mm,存在露针过长的问题。露针过长不仅会增加旋拧保护杆的力量,而且最大的缺陷是穿刺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特别是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血样检验仪器对采血量的要求越来越小,为了减轻痛感采血针直径越做越细,由原来的23G(0.6mm)和26G(0.45mm)改变为现在的。
9、28G(0.36mm)和30G(0.30mm)。如此细的采血针在露针过长的状态下穿刺时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大大降低了针尖的穿刺性能。因此,保留原有安全便捷设计的基础上如何解决露针过长的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在拧掉保护杆后,针芯上的针体露针过长的问题。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括壳体、针芯以及弹簧,针芯设有带针尖的针体;壳体构成一个弹射腔,针芯设在弹射腔内,针芯的一端设有保护杆而另一端安装所述弹簧,保护杆的一端从壳体的出针孔伸出,而另一端与针芯采。
10、用可拆卸连接;壳体向弹射腔内延伸出一用于锁定针芯的弹性臂,对应该弹性臂臂端在针芯上设置卡口,弹性臂的臂端与卡口卡接配合,其创新在于:壳体上设有触发按钮,触发按钮上设有第一按压脚和第二按压脚,第一按压脚和第二按压脚均插入弹射腔内,其中在待发射状态下第二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第一按压脚接近或接触弹性臂的臂端;第二按压脚上设有倒钩,对应该倒钩在壳体上设有自锁钩,自锁钩位于倒钩跟随第二按压脚下压的路径上,倒钩与自锁钩形成自锁配合;在弹射腔内,沿第二按压脚下压的路径留有下压通道,保护杆上设有保险套,在装配保护杆状态下,该保险套套在针尖上并且占据所述下压通道的空间,以阻止第二按。
11、压脚做下说 明 书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2/5页4压运动;在拆除保护杆状态下,该保险套撤离所述下压通道,允许第二按压脚做下压运动,从而带动倒钩与自锁钩发生自锁配合。0005 本发明设计构思及工作原理是:基于中国专利CN101444428B的结构设计,本发明将触发按钮原来的按压臂分设成第一按压脚和第二按压脚,第一按压脚用于触发锁定结构中的弹性臂形成按压型触发结构,第二按压脚与保险套和下压通道配合用于实现触发按钮的保险功能,而第二按压脚上的倒钩与壳体上的自锁钩配合用于实现一次按击后的自锁功能。为了缩短针芯上针体的露针长度,本发明将第二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设计成小。
12、于第一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由于露针长度与保险套的位置有关,因此第二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脚相对针尖的距离能够达到缩短露针长度的目的。000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缩短了针芯上针体的露针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至少可以缩短4mm以上。0007 2由于缩短了针芯上针体的露针长度,相对而言增加了针尖穿刺的强度,也有利于采用更细的针体。通过实验目前针体的直径最细可以做到33G(0.2mm)。0008 3由于可以采用更细的针体,使得拔出保护杆更加容易,方便了用户使用。附图说明0009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主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
13、视角立体图;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视角立体图;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视角立体分解图;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视角立体分解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上盖第一视角立体图;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上盖第二视角立体图;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上盖主视图;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下盖第一视角立体图;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下盖第二视角立体图;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壳体下盖主视图;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针芯和保护杆立体图;附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针芯和保护杆主视图;附图14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结构原理图;附图15为图14的A-A剖视图;附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原理图;附图17为。
14、图16的B-B剖视图;附图18为图16的C-C剖视图;附图19为使用前的露针长度对比图;附图20为使用后的露针长度对比图;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触发按钮的保险结构截面图。0010 以上附图中:1壳体;2针芯;3弹簧;4保护杆;5弹射腔;6出针孔;7说 明 书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3/5页5针尖;8弹性臂;9卡口;10触发按钮;11第一按压脚;12倒钩;13自锁钩;14针体;15上盖;16下盖;17下压通道;18细颈部;19第二按压脚;20保险套;21按压脚。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
15、自动采血针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如图113和图1618所示,该采血针由壳体1、针芯2、弹簧3和保护杆4组成。壳体1由上盖15和下盖16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通过接触面上所设的孔、销结构连接成整体结构。壳体1构成一个弹射腔5,弹射腔5一端设出针孔6,针芯2设在弹射腔5内,针芯2一端设有保护杆4,保护杆4一端从壳体1的出针孔6伸出,针芯2内设有针体14,针体14上的针尖7位于保护杆4内并朝向出针孔6,保护杆4与针芯2之间采用套接或可拧断的细颈部18形成可拆卸连接,弹簧3设在针芯2另一端,以此构成弹簧3推动针芯2运动的弹射结构。0012 壳体1的下盖16底壁上向弹射腔5内延伸出一用于锁定针芯。
16、2的弹性臂8,弹性臂8向弹射腔5内倾斜设置。对应该弹性臂8臂端在针芯2上设置卡口9,弹性臂8的臂端与卡口9卡接配合,以此构成针芯2压缩弹簧3后处于待发射状态的锁定结构。0013 壳体1的上盖15上设有触发按钮10,该触发按钮10由壳体1上的一个延伸体形成(或者由一个分立构件安装在壳体1上形成),触发按钮10上设有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均插入弹射腔5内,其中在待发射状态下第二按压脚19相对针尖7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脚11相对针尖7的距离。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在垂直针体14轴线的截面上均为“U”形分支结构,其中,第一按压脚11“U”形分支结构的两臂分。
17、别从针芯2两侧横穿弹射腔5接近或接触弹性臂8的臂端,以此构成按压型触发结构。第二按压脚19“U”形分支结构的两臂朝壳体1一面分别设有倒钩12,每个倒钩12所对应的壳体1侧面上均设有一个自锁钩13,自锁钩13位于倒钩12跟随第二按压脚19下压的路径上,倒钩12与自锁钩13配合,以此构成触发按钮10一次按击后的自锁结构。0014 弹射腔5内针对第二按压脚19设有两个允许第二按压脚19“U”形分支结构做下压运动的下压通道17(见图18中附图标记17所指的双点划线圆圈区域)。为了清楚的说明方向,将下压通道17的Z向定义为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的方向,X向定义为平行于针体14轴线的方向,Y向为垂直于X。
18、向和Z向的方向。可以参见附图18中所示坐标方向加以理解。保护杆4位于弹射腔5内的端部设有保险套20,在装配保护杆4状态下,保险套20套在针尖7上并且从Y向占据下压通道17的部分空间,使该下压通道17在Y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按压脚19允许插入的宽度,以阻止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在拆除保护杆4状态下,保险套20撤离下压通道17,使该下压通道17在Y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按压脚19允许插入的宽度,从而允许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从而带动倒钩12与自锁钩13发生自锁配合,以此构成触发按钮的保险结构。0015 图6图13分别给出的本实施例上盖15、下盖16、针芯2和保护杆4的结构图,图16图18给出了本。
19、实施例装配图。从这些视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壳体1、针芯2和保护杆说 明 书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4/5页64的各部分细节以及在装配状态下的连接关系。0016 本发明允许采血针在制造时将针芯装配成待发射的锁定状态(也可以不装配成待发射的锁定状态,但使用中要增加一个推压保护杆4的动作),如图1618所示,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保护杆4没有拆除,触发按钮10处于保险保护状态,不会发生误发射现象。使用时医护人员只要旋转拧掉保护杆4这一个动作即可使采血针处于待发射状态(旋拧保护杆4后,保护杆4与针芯2之间在细颈部18处发生断裂,拆除保护杆4后保险套20撤离下压通道17)。此时。
20、当按击触发按钮10时,允许第二按压脚19做下压运动,第一按压脚11触压弹性臂8使针芯2与壳体1之间脱钩,于是弹簧3推动针芯2射击,同时,第二按压脚19在下压运动中超过自锁钩13,因此在回弹过程中,倒钩12锁在自锁钩13位置进入自锁,无法恢复到原始状态,使卡射结构失效,不可再次利用。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8的作用是为了锁定针芯2而设计,其变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利用弹性臂8的弹性与针芯2上的卡口9配合能够达到锁定针芯2和解锁针芯2的目的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其中弹性臂8倾斜设置最好,倾斜的方向可以如图18中所示,也可以反方向设置,再利用一个钩子钩住卡口9来实现。0018 图14和。
21、图15为最接近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1444428B实施例二)结构原理图。从图14和图15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特点是:上盖15的触发按钮10上只设有一对“U”形分支结构的按压脚21。在拆除保护杆4后按下触发按钮10时,按压脚21推动下盖16上的弹性臂8,当针芯2从弹性臂8上脱离发射后,按压脚21在下压过程中使倒钩12与下盖16上的自锁钩13互锁,产品发射后不能再使用。但是在拧掉针芯2上的保护杆4后,针芯2上的针体14前部露出较长在刺穿皮肤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降低了针体的穿刺性能。0019 图1618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图,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特点是:上盖15的触发按钮10上前后设有两对。
22、“U”形分支结构的按压脚,即第一按压脚11和第二按压脚19,而且在图16所示的待发射状态下第二按压脚19相对针尖7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脚11相对针尖7的距离。在拆除保护杆4后按下触发按钮10时,左边的第一按压脚11推动下盖16上的弹性臂8,当针芯2从弹性臂8上脱离发射后,右边的第二按压脚19在下压过程中使倒钩12与下盖16上的自锁钩13互锁,产品发射后不能再使用。本发明的核心是将按压脚由以前一对分解为两对,以往的功能特点保持不变(指:一是由保险套20与下压通道17的配合提供使用前的安全性,二是由第二按压脚19上的倒钩12与下盖16上的自锁钩13配合提供使用后的安全性,三是将针芯2装配成待发射的锁。
23、定状态后提供使用的便利性),而且可以达到缩短露针长度的效果。0020 图19和图20分别为使用前和使用后露针长度对比图,图中D表示针体14的长度,E表示露针长度缩短值。图19中的上半部分表示现有技术针芯2和保护杆4使用前的状态,下半部分表示本发明针芯2和保护杆4使用前的状态。图20中的上半部分表示现有技术针芯2和保护杆4使用后的状态,下半部分表示本发明针芯2和保护杆4使用后的状态。从两图的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出现有技术露针较长,而本发明露针较短,两者之差为E。0021 实施例2:一种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险套20套装在针体14前部,保险套。
24、20从Z向(见图21中座标所示方向)占用两个下压通道17(见图21中附图标记17所指的双点划线圆圈区域),使这两个下压通道17在Z向被堵塞,以阻止第二按压脚19做下说 明 书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5/5页7压运动。在拆除保护杆4状态下,保险套20撤离这两个下压通道17,使这两个下压通道17在Z向被打开,从而允许倒钩12随第二按压脚19下压运动而与自锁钩13发生自锁配合,以此构成触发按钮的保险结构。其它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0022 从以上两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保险套20从Y向和Z向同时占用下压通道17是指Y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按压脚19允许插入的宽度,同时Z向被堵塞。这一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0023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1/9页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2/9页9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28480 ACN 102028482 A 3/9页10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2848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