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3814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0452.X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号:

CN104634024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5B 49/00申请公布日:2015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49/00申请日:20141212|||公开

IPC分类号:

F25B49/00; F25B45/00

主分类号:

F25B49/00

申请人:

蒋友荣

发明人:

蒋友荣

地址:

317500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工业城九龙大道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表组结构,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携带、制造成本低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表表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冷媒压力表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且在冷媒压力表与冷媒冷媒低压端接口、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高压端接口的连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包括冷媒压力表(1)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1)上的阀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2)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且在冷媒压力表(1)与冷媒冷媒低压端接口(6)、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1)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或冷媒高压端接口(7)的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压力表(1)连接端对应的阀体(2)上设有压力表阀门(4),冷媒压力表(1)连接在压力表阀门(4)上,在压力表阀门(4)两侧对应的阀体(2)上分别设有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并联连通着压力表阀门(4),在低压端阀门(8)上设有冷媒低压端接口(6),在高压端阀门(9)上设有冷媒高压端接口(7),且在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间对应的阀体(2)上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回收加注口(3)并联连通着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阀门(4)、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均为球阀并设于阀体(2)的前侧面上,且在阀体(2)外对应的各阀门的阀杆分别套装有齿轮(10),其中一个阀杆上的齿轮(10)与另外两个阀杆上的齿轮(10)相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阀门(4)设于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之间,在压力表阀门(4)对应的齿轮(10)上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旋钮(11),在旋钮(11)上带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标记(12)。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间的阀体(2)上连通设有中间管道(5),在压力表阀门(4)与低压端阀门(8)间的阀体(2)上连通设有左连接管道(13),在压力表阀门(4)与高压端阀门(9)间的阀体(2)上连通设有右连接管道(14),冷媒回收加注口(3)设在中间管道(5)的中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表阀门(4)上设有阀口J(41)、阀口D(42)和阀口E(43),低压端阀门(8)上设有阀口A(81)、阀口B(82)和阀口C(83),在高压端阀门(9)上设有阀口F(91)、阀口G(92)和阀口H(93),其中的阀口J(41)与冷媒压力表(1)对应连通,阀口D(42)与阀口C(83)对应连通,阀口E(43)与阀口F(91)对应连通,阀口B(82)与阀口G(92)对应连通,阀口A(81)与冷媒低压端接口(6)对应连通,阀口H(93)与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应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为长方体结构,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垂直均布在阀体(2)的底面上,冷媒压力表(1)垂直设于阀体(2)的顶面中部。

8.  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当对制冷系统的低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2)当对制冷系统的高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低压端接口(6),使冷媒高压端接口(7)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3)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回收设备或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低压端接口(6),使冷媒高压端接口(7)、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4)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回收设备或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高压端接口(7),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5)当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打开全部阀门,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高压端接口(7)均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其中的步骤1)至步骤5)可以任意互换。

说明书

说明书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表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制冷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作为制冷设备的检修、维护工具之一的冷媒表组也随之增大,现有的冷媒表组一般包括单表单阀冷媒表组和双表双阀冷媒表组二种,其中单表单阀冷媒表组在冷媒回收及加注时需频繁换管其与制冷系统的连接,使用过程烦琐,费时费力,而双表双阀冷媒表组在使用时虽然减少了换管连接次数,但由于其结构中使用了两块压力表,不仅体积大,不方便使用及携带,且提高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光仪表的冷媒表组(CN2890874Y),它包括一冷媒表组本体,该冷媒表组本体包括两设有冷光板的压力表,于冷媒表组外设有一外壳,外壳背部设有一电池盒,并于前面设有两对应压力表的视窗以及一开关,外壳并朝上伸设有一挂勾,于外壳内固设一冷光驱动电路板,其分别连接电池盒、开关及两冷光板。此装置是通过设置带有冷光板的压力表,在视察压力表数值时,按下开关以冷光板发光照明,从而方便显示压力数值而达到读取数据方便的功效,但该装置同样使用了两块压力表,因此同样存在体积大,不方便使用及携带,提高了制造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携带、制造成本低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表表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包括冷媒压力表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且在冷媒压力表与冷媒冷媒低压端接口、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高压端接口的连通。通过在阀体上接入一个冷媒压力表,冷媒压力表又通过阀体的内部管道并联着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又通过阀门控制着各接口与冷媒压力表的连通,使用时各接口与制冷系统上对应的接口相对接,且只需一次连接即通过选用不同的导通状态来满足低压端压力检测、高压端压力检测、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以及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测量等五种工作模式,也就是只有现有的双表双阀表组才能完成的使用功能,且由于结构中只需使用了一个冷媒压力表,因此其相对于双表双阀表组来说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及贮运,同时节约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在所述冷媒压力表连接端对应的阀体上设有压力表阀门,冷媒压力表连接在压力表阀门上,在压力表阀门两侧对应的阀体上分别设有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并联连通着压力表阀门,在低压端阀门上设有冷媒低压端接口,在高压端阀门上设有冷媒高压端接口,且在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间对应的阀体上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回收加注口并联连通着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通过压力表阀门控制冷媒压力表与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的连接,再通过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控制冷媒压力表与冷媒回收加注口的连接,以实现五种使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为更优选,所述压力表阀门、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均为球阀并设于阀体的前侧面上,且在阀体外对应的各阀门的阀杆分别套装有齿轮,其中一个阀杆上的齿轮与另外两个阀杆上的齿轮相啮合。使用时旋转其中的一个齿轮,由于三个齿轮相啮合,即带动两外两个齿轮同步转动,使用时无需分别对三个阀门进行操作,方便快捷,且避免了因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作为优更选,所述压力表阀门设于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之间,在压力表阀门对应的齿轮上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旋钮,在旋钮上带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标记。通过旋钮带动中间的齿轮转动,使用方便,且当旋钮上的标记至设定位置时即可实现标记出的工作状态,操作更加简单直观。
作为优选,在所述低压端阀门和高压端阀门间的阀体上连通设有中间管道,在压力表阀门与低压端阀门间的阀体上连通设有左连接管道,在压力表阀门与高压端阀门间的阀体上连通设有右连接管道,冷媒回收加注口设在中间管道的中部。各阀门间通过阀体上开设的管道连接,密封性好,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在所述压力表阀门上设有阀口J、阀口D和阀口E,低压端阀门上设有阀口A、阀口B和阀口C,在高压端阀门上设有阀口F、阀口G和阀口H,其中的阀口J与冷媒压力表对应连通,阀口D与阀口C对应连通,阀口E与阀口F对应连通,阀口B与阀口G对应连通,阀口A与冷媒低压端接口对应连通,阀口H与冷媒高压端接口对应连通。通过对应阀门上各阀口的转换即完成管道连接的切换,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为长方体结构,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垂直均布在阀体的底面上,冷媒压力表垂直设于阀体的顶面中部。长方体结构的阀体上冷媒压力表和各接口分别设置于顶面和底面上,同时三个接口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布,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方便操作使用。
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当对制冷系统的低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使冷媒低压端接口与冷媒压力表相连通;
2)当对制冷系统的高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和冷媒低压端接口,使冷媒高压端接口与冷媒压力表相连通;
3)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连接在回收设备或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低压端接口,使冷媒高压端接口、冷媒回收加注口与冷媒压力表相连通;
4)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连接在回收设备或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高压端接口,使冷媒低压端接口、冷媒回收加注口与冷媒压力表相连通;
5)当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将冷媒高压端接口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打开全部阀门,使冷媒低压端接口、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高压端接口均与冷媒压力表相连通。
通过阀门控制选择使用不同的管路导通模式即实现各种功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因此,本发明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阀体上连通设置一块冷媒压力表,并在阀体上并联设置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又通过三个阀门控制其与冷媒压力表及其它另外两个接口的连通,以实现制冷系统的低压端压力检测、高压端压力检测、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以及对抽真空操作的制冷系统进行真空测量等五种使用功能,即只有双表双阀表组才能实现的功能,其相对于现有的单表单阀表组来说无需频繁换管其与制冷系统的连接,使用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其相对于现有的双表双阀表组来说重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方便使用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旋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包括横向放置的长方体形状的阀体2,在阀体2上端面的中部垂直插接着一块冷媒压力表1, 与冷媒压力表1相对的阀体2下端面垂直旋接着三个接头形成一个冷媒回收加注口3、一个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一个冷媒高压端接口7,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位于冷媒回收加注口3的两侧,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同轴相对,在冷媒压力表1连接端对应的阀体2上装有压力表阀门4,冷媒压力表1连接在压力表阀门4上,在压力表阀门4两侧对应的阀体2上对称加工形成L形的左连接管道13和L形的右连接管道14,左连接管道13和右连接管道14的一个端口连通在压力表阀门4上,另一端向下又分别通过低压端阀门8连通着冷媒低压端接口6、通过高压端阀门9连通着冷媒高压端接口7,在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间的阀体2上连通着中间管道5,中间管道5的中部向下连通着冷媒回收加注口3,压力表阀门4、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均为球阀,如图1所示,在压力表阀门4上带有阀口J41、阀口D42和阀口E43,低压端阀门8上带有阀口A81、阀口B82和阀口C83,在高压端阀门9上带有阀口F91、阀口G92和阀口H93,其中的阀口J41与冷媒压力表1对应连通,阀口D42与阀口C83对应连通,阀口E43与阀口F91对应连通,阀口B82与阀口G92对应连通,阀口A81与冷媒低压端接口6对应连通,阀口H93与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应连通,如图3所示,三个阀门的阀杆均向前延伸出阀体2的前侧面,在阀体2外对应的各阀门的阀杆分别同轴固定着一个旋钮11。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在阀体2外对应的各阀门的阀杆分别连接着一个齿轮10,三个齿轮10共面,且位于压力表阀门4的阀杆上的齿轮10与另外两个齿轮10相啮合,在压力表阀门4对应的齿轮10外侧面上还同轴连接着可同步旋转的旋钮11,如图5所示,在旋钮11上表面的边沿还带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四个标记12,即:回收/加注液态冷媒(高压端抽真空)、回收/加注气态冷媒(低压端抽真空)、低压端压力检测和高压端压力检测,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1)当对制冷系统的低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旋转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对应的阀口B82与阀口G92,再旋转压力表阀门4,关闭阀口E43,使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关闭,冷媒低压端接口6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2)当对制冷系统的高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旋转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对应的阀口B82与阀口G92,再旋转压力表阀门4,关闭阀口D42,使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低压端接口6关闭,冷媒高压端接口7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3)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冷媒罐上,旋转低压端阀门8,关闭冷媒低压端接口6对应的阀口B82,再旋转压力表阀门4和高压端阀门9,关闭阀口D42,打开阀口G92,使冷媒高压端接口7、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4)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冷媒罐上,旋转高压端阀门9,关闭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应的阀口G92,再旋转压力表阀门4和低压端阀门8,关闭阀口E43,打开阀口B82,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5)当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旋转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打开阀口B82和阀口G92,再旋转压力表阀门4,打开阀口D42或阀口E43,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高压端接口7均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其中的步骤5)也可以通过先后执行步骤3)和步骤4)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表组结构,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携带、制造成本低的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表表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冷媒压力表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且在冷媒压力表与冷媒冷媒低压端接口、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