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 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制备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 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变, 也逐渐开始对美有了 更高的追求。美国国际美容医学会称, 2009 年中国整容手术数量位居亚洲第一。而在世界 范围内, 美国、 巴西和中国位居前三。随着中国富人阶层和中产阶级数量的扩大, 以及明星 效应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容貌, 并竭尽全力地改善它。同时, 年轻人把整容看作 是财富与爱情的敲门砖。他们想通过改善外貌得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婚姻。
整容开始的时候, 本是一件好事, 最初大概是出现在二战后, 用于帮助战争中失去 器官的人器官再造, 之后又发现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提高人的美观度, 便发展为一项专业技 术。每年全世界接受整容手术的人越多, 有很多调查资料表明, 正确地接受了整容手术的
人, 不仅可以变美, 还会平均增加寿命 3-5 岁, 增加收入 7% -20%。专家明确认为, 整容可 以让人增强自信, 体验快乐, 有益于成功, 有益于获得幸福生活。社会发展的特点就是不断 出现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人们接受和享用这些成果, 成为赶得上时代的人。 整容不单单是 使一个人的容貌变得美丽漂亮, 更多的是一次成功整形整容手术对整容者心理带来的鼓舞 影响绝不能忽视。 一个人的自信心增强后会变得更害羞, 连带改善她们对人生前途的看法。 对于由于事故身体不幸被损坏、 先天性外貌缺陷、 激烈对抗的比赛运动受伤等人群, 进行整 形手术更是显得重要。一般人整容后通常会对自己的健康作出更大承诺, 尤其是来自高收 入阶层的人会减轻心理压力, 不致纵容自己酗酒或吸烟, 直接有益身体。
在整容手术中, 面部整形占了绝大部分。 隆鼻手术, 双眼皮手术, 拉皮手术, 磨腮骨 手术等等的比例最多。整容毕竟是手术, 风险和副作用并存。而面部神经比较丰富, 手术后 产生的淤血, 肿胀, 一直是美容手术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整容手术后大部分给患者开消炎 止痛药, 止痛消炎去肿胀疗效均不够理想, 并且西药、 化学制品长期使用副作用大。有的含 有大量激素 ; 对人体伤害性较大 ; 脸部消肿涂抹的均是一些化妆品, 并没有一种真正意义 上的外用药物, 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面部手术后肿胀, 疼痛, 淤血等问题。临床迫切需要一种 用于解决整容手术后面部消肿, 活血散瘀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中, 用于整容手术后消肿的内服 药剂大部分全是西医的消炎止痛药, 有效成份几乎全采用化学物质。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疗 效均不够理想, 西药、 化学制品长期使用副作用大, 有的含有大量激素 ; 外用药物几乎全是 化妆品,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药物, 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肿胀, 疼痛, 淤血等问题, 提供了一 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 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 : 当归 10 ~ 20 份, 合欢花 10 ~ 20 份, 白术 10 ~ 20 份, 川芎 10 ~ 20 份, 续断 10 ~ 20 份, 苏木 10 ~ 20 份, 白芍 10 ~ 20 份, 泽泻 10 ~ 20 份, 桃仁 10 ~ 20 份, 黄芪 10 ~ 20 份, 大枣 10 ~ 20 份, 地龙 10 ~ 20 份, 薏仁 10 ~ 20 份, 香附 10 ~ 20 份, 茯苓 10 ~ 20 份 ;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 : 丹参 10 ~ 30 份, 当归 10 ~ 30 份, 没药 10 ~ 30 份, 丝瓜络 10 ~ 30 份, 鸡血藤 10 ~ 30 份, 红花 10 ~ 30 份, 地桃花 10 ~ 30 份, 覆盆子 10 ~ 30 份 ; 紫草 10 ~ 30 份, 白花蛇舌草 10 ~ 30 份, 玫瑰花 10 ~ 30 份, 益母 草 10 ~ 30 份, 白芷 10 ~ 30 份, 珍珠 10 ~ 30 份。
所述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 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优 选为 : 当归 10 ~ 15 份, 合欢花 10 ~ 15 份, 白术 10 ~ 15 份, 川芎 10 ~ 15 份, 续断 10 ~ 15 份, 苏木 10 ~ 15 份, 白芍 10 ~ 15 份, 泽泻 10 ~ 15 份, 桃仁 10 ~ 20 份, 黄芪 10 ~ 20 份, 大枣 10 ~ 20 份, 地龙 10 ~ 20 份, 薏仁 10 ~ 20 份, 香附 10 ~ 20 份, 茯苓 10 ~ 20 份 ;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 : 丹参 10 ~ 15 份, 当归 10 ~ 15 份, 没药 10 ~ 15 份, 丝瓜络 10 ~ 15 份, 鸡血藤 10 ~ 15 份, 红花 10 ~ 15 份, 地桃花 10 ~ 15 份, 覆盆子 10 ~ 15 份 ; 紫草 10 ~ 15 份, 白花蛇舌草 10 ~ 15 份, 玫瑰花 10 ~ 15 份, 益 母草 10 ~ 15 份, 白芷 10 ~ 15 份, 珍珠 10 ~ 15 份。
所述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 内服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 可以优选为 : 当归 10 ~ 20 份, 合欢花 10 ~ 20 份, 白术 10 ~ 20 份, 川芎 10 ~ 20 份, 续断 10 ~ 20 份, 苏木 10 ~ 20 份, 白芍 10 ~ 20 份, 泽泻 10 ~ 20 份, 桃仁 10 ~ 15 份, 黄芪 10 ~ 15 份, 大枣 10 ~ 15 份, 地龙 10 ~ 15 份, 薏仁 10 ~ 15 份, 香附 10 ~ 15 份, 茯苓 10 ~ 15 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 : 丹参 10 ~ 20 份, 当归 10 ~ 20 份, 没药 10 ~ 20 份, 丝瓜络 10 ~ 20 份, 鸡血藤 10 ~ 20 份, 红花 10 ~ 20 份, 地桃 花 10 ~ 20 份, 覆盆子 10 ~ 20 份 ; 紫草 10 ~ 20 份, 白花蛇舌草 10 ~ 20 份, 玫瑰花 10 ~ 20 份, 益母草 10 ~ 20 份, 白芷 10 ~ 20 份, 珍珠 10 ~ 20 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 备方法, 所述外用药物的剂型为面膜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 : 取除珍珠外的所述重量份数比的 原料药浸泡 1-2 小时, 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 第一次煎煮加水量为药材的 5-10 倍, 煎 煮, 加热至 100℃时, 开始计时, 微沸 2 小时后, 自下料口滤过放出药液, 置储液罐中 ; 第二 次煎煮, 加水量为药材 5-10 倍量, 加热至 100℃, 微沸 2 小时后, 抽出药液, 与第一次煎煮的 药液合并 ; 将合并后 2 次的煎煮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 减压至 0.03-0.08MPa, 温度保持在 60-80 ℃,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温度至 60 ℃ -70℃的浸膏, 冷却 ; 将珍珠粉碎加入浸膏 中, 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后装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 备方法, 所述内服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 制备方法包括 :
a. 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 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
c. 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 加水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
d. 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 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 得药粉 ; 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
所述步骤 a 中, 可以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 120 目细筛, 使能通过 120 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 30%以上, 收集通过 120 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所述步骤 b 中, 可以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重量份 5 ~ 10 倍量的乙醇中加热 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 ~ 2 小时, 将 2 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 c 中, 可以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 10 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每 次 1 ~ 2 小时, 将 2 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 d 中, 可以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 1.38(70℃ ) 的 滤液, 回收乙醇, 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 1.06, 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过喷雾干燥 2 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 4kg/m , 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 100℃, 得原料药粉 ; 将过筛后得到 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所述用于面部整容后消肿的中药组合物药物的内服药物剂型可以优选为 : 片剂、 糖衣片剂、 薄膜衣片剂、 肠溶衣片剂、 胶囊剂、 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丹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硬膏剂、 霜剂或滴剂 ; 外用药物剂型可以优选 为: 膏剂、 酊剂、 擦剂、 散粉剂、 软膏剂或面膜剂。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教, 本发明用于整容后消肿的中药 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 止疼消肿迅速, 给药方便, 药剂易于制造, 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采 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 进行了科学配伍, 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选取活血化瘀, 消 肿止痛, 运行气血的中药材精心搭配, 通过理气活血, 调畅气血、 疏通经络, 兼以滋补肝肾, 使人体调整到持久, 稳定的阴阳平衡、 气血通畅的状态。 从而达到养颜、 活血化瘀、 美化容貌 的目的。针对性强, 活血化瘀, 排毒清热, 去痛消肿 ; 且安全, 毒副作用小, 使用方便, 治愈时 间短, 止痛效果佳, 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学认为,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瘀血” 虽为局部筋骨损伤的病理产物, 但亦可成 为致病因素, 影响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 使气血运行受阻, 气机失调不能正常输布津液, 导 致水饮外溢, 滞留于皮肉肌肤之间而见肿胀。故 《血证论》 有 “瘀血既久, 化为痰水” 、 “血病 不离于水, 水病不离于血” “血积既久, 、 亦能化为水” 之说。因此, 对于损伤性肿胀, 不宜单纯 投以活血化瘀药物, 而应以活血利水之法论治, 才能取得切实的治疗效果。 而面部神经大都 敏感脆弱, 稍有不适就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而面部整容手术大都会引起面部肿胀, 疼 痛难忍。手术后属于祖国医学 “淤血” “伤筋” 的范畴, 面部整形手术后, 面部的创伤发生, 发 展, 变化以及修复的过程, 既与皮肉筋骨有直接的关系, 又与气血津液, 腹藏经络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 手术后多伤及气血, 伤于气则气滞, 伤于血则血凝, 气滞能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血 凝能阻滞气机不畅, 出现气郁, 形成气血瘀滞。早在 《素问阴阳大论》 指出, 气伤痛, 血伤肿, 故表现淤青肿痛。同时气血畅行不畅, 则体表皮肉筋骨失去濡养, 而影响修复进行。气血瘀 滞则日久形成皮下硬结。因此气血与手术创伤及修复的关系是核心病理机制。
故本发明选取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运行气血的中药材精心搭配, 通过理气活血, 调畅气血、 疏通经络, 兼以滋补肝肾, 使人体调整到持久, 稳定的阴阳平衡、 气血通畅的状 态。从而达到养颜、 活血化瘀、 美化容貌的目的。方中丹参、 黄芪益气, 生血升清, 桃仁益肝肾、 补精气, ; 当归, 白芍补血养肝, 滋肾补血, 薏仁, 大枣补脾益气滋阴消肿 ; 鸡血藤, 地 桃花, 凌霄花, 玫瑰花调经养血, 活血化淤, 美化容颜 ; 益母草养阴血补肝肾 ; 香附解郁清湿 热; 覆盆子补肾益气, 川芎调经养血, 止痛。丝瓜络消肿养颜 ; 合欢花去烦, 定惊, 续断有益 经络受损修复。泽泻白术有益脾胃, 茯苓, 苏木祛肿活血。珍珠定惊安神, 并且能滋养皮肤, 迅速修补破坏的经络, 筋骨。 内服药以标本兼治立法,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科学配伍, 外用也 旨在消肿化瘀, 并且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当归, 其味甘而重, 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 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 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之圣药。 大约佐之以补则补, 故能养营养血, 补气生精, 安五脏, 强形体, 益神志, 凡有形虚损之病, 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 故能祛痛通便, 利筋骨, 治拘挛、 瘫痪、 燥、 涩等证。 营虚而表不解者, 佐以柴、 葛、 麻、 桂等剂, 大能散表卫热, 而表不敛者, 佐以大黄 之类, 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 故欲其静者当避之, 性滑善行, 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 火盛者, 当归能动血, 亦非所宜, 阴中阳虚者, 当归能养血, 乃不可少。
川芎辛, 温。归肝、 胆、 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 经, 症瘕腹痛, 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 头痛, 风湿痹痛。 川穹性温, 能活血散淤, 是养血的良药。
黄芪以补虚为主, 能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 疮疡内 陷、 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 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 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 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 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本草逢原》 载: “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 泻阴 火, 去肺热, 无汗则发, 有汗则止。 ” 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 大枣富含蛋白质、 脂肪、 糖类、 胡萝卜素、 B 族维生素、 维生素 C、 维生素 P 以及钙、 磷、 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中医中药理论认为, 红枣具有补虚益气、 养血安神、 健脾和 胃等作用, 是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 倦怠无力、 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果。 大枣补 中益气, 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 乏力便溏, 妇人脏躁。能行气, 活血, 调经。用于月经不 调, 红崩, 白带, 是补血佳品。
桃仁苦, 甘, 平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 甘以生新血。 《药品化义》 : 桃仁, 味苦能泻血热, 体润能滋肠燥。 若连皮研碎多用, 走肝经, 主破蓄血, 逐月水, 及遍身疼痛, 四 肢木痹, 左半身不遂, 左足痛甚者, 以其舒经活血行血, 有去瘀生新之功, 若去皮捣烂少用, 入大肠, 治血枯便闭, 血燥便难, 以其濡润凉血和血, 有开结通滞之力。
白术味苦、 甘, 温。归脾、 胃经。主治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用于脾虚食 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能降低瘤细胞 的增殖率, 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 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 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 癌、 淋巴肉瘤腹水型、 食管癌 (Ecal09)、 肉瘤 180 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 B 腹腔注射对小 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药性论》 载其 : 君, 味甘, 辛, 无毒。能主大风痹, 多年气痢, 心腹胀痛, 破消宿食, 开胃, 去痰涎, 除寒热, 止下泄。主面光悦, 驻颜, 去黑。治水肿胀满, 吐 呕逆, 腹内冷痛, 吐泻不住, 及胃气虚冷痢。
续断, 中药名, 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 因能 “续折接骨” 而得名。 秋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须根, 用微火烘至半干, 堆置 “发汗” 至内部变绿色时, 再烘干。 《滇南 本草》 “补肝, : 强筋骨, 定经络, 止经中 ( 筋骨 ) 酸痛, 安胎, 治妇人白带, 生新血, 破瘀血, 落 死胎, 止咳嗽咳血, 治赤白便浊。 ”
薏仁, 常用的中药 . 又是普遍、 常吃的食物, 性味甘淡微寒, 有利水消肿、 健脾去 湿、 舒筋除痹、 清热排脓等功效, 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是补身药用佳品。据医药部门 化验分析, 薏米含蛋白质 16.2%, 脂肪 4.6%, 糖类 79.2%。冬天用薏米炖猪脚、 排骨和鸡, 是一种滋补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饮冰薏米, 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补剂。薏米 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记载 : 薏米能″健脾益胃, 补肺清热, 去 风胜湿。炊饭食, 治冷气。煎饮, 利小便热淋。″近年来,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 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 初步鉴定, 它对癌症的治抑率可达 35%以上。″《本草纲目》 谓薏 仁 “健脾益胃, 补肺清热、 祛风胜湿, 养颜驻容、 轻身延年” 。
白芍入肝、 脾经, 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 自 汗盗汗, 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 崩漏, 带下, 妇人血闭不通, 消瘀血, 能蚀脓, 益女子血。 《日华 子本草》 : 治风、 补劳, 主女人一切病, 并产前后诸疾, 通月水, 退热, 除烦, 益气, 天行热疾, 瘟 瘴, 惊狂, 妇人血运, 及肠风, 泻血, 痔瘘。发背, 疮疥, 头痛, 明目, 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 白者治血。
泽泻又是传统的中药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 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现代医 学研究, 泽泻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 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泽泻及其制剂 现代还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 血脂异常、 遗精、 脂肪肝及糖尿病等。泽泻 : 长于利水渗湿, 泄 热, 用于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淋浊涩痛, 遗精, 脚膝痿软 ; 炒泽泻, 偏于和脾渗湿, 用于痰饮, 泻痢, 头目眩晕。泽泻、 茯苓、 猪苓 ; 三者均能渗水利湿而利尿消肿, 常三者同用 ; 然泽泻性 寒, 能泄热, 清相火 ; 茯苓则能益心脾, 安心神 ; 而猪苓, 只能渗湿利尿。 茯苓 : 茯苓味甘、 淡、 性平, 入药具有利水渗湿、 益脾和胃、 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 学研究 :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但虚寒精滑或 气虚下陷者忌服。用于脾虚泄泻, 带下茯苓既能健脾, 又能渗湿,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 泻、 带下, 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 常与党参、 白术、 山药等配伍。 有可用为补肺脾, 治气虚 之辅佐药。
合欢花含有合欢甙, 鞣质, 解郁安神, 理气开胃, 活络止痛, 用于心神不安、 忧郁失 眠。 治郁结胸闷, 失眠, 健忘, 风火眼, 能安五脏, 和心志, 悦颜色, 有较好的强身、 镇静、 安神、 美容的作用, 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也具有清热解暑, 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本草经》 说: “合欢花能安五脏, 和心志, 悦颜色。 ” 尤其对孕妇, 有较好的强身、 镇静、 安神、 美容的作 用, 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香附辛微苦甘, 平功能主治 :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 胸、 胁、 脘腹胀 痛, 消化不良,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寒疝腹痛, 乳房胀痛。 《纲目》 载其 : 散时气寒疫, 利三焦, 解六郁, 消饮食积聚, 痰饮痞满, 跗肿, 腹胀, 脚气, 止心腹、 肢体、 头、 目、 齿、 耳诸痛, 痈疽疮 疡, 吐血, 下血, 尿血, 妇人崩漏带下, 月候不调, 胎前产后百病。
苏木 : 苏木甘、 咸, 平。归心、 肝、 脾经。功能行血祛瘀, 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 产后瘀阻, 胸腹刺痛, 外伤肿痛。 《本草求真》 : 苏木, 功用有类红花, 少用则能和血, 多用则能 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 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 而致血滞不行, 暨产后血晕 胀满以 ( 欲 ) 死, 及血痛血瘕、 经闭气壅、 痈肿、 跌扑损伤等症, 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
地龙 : 《本草纲目》 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 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地龙性寒味成。功能 : 清热、 平肝、 止喘、 通洛。主治高热狂燥, 惊风抽搐, 风热头痛, 目赤、 半
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
外用中药药理 :
红花性温, 味辛。 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 散瘀止痛。 用于经闭、 痛经、 恶露不行、 症瘕痞块、 跌打损伤。 《本草汇言》 : 红花, 破血、 行血、 和血、 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 患, 或血烦血晕, 神昏不语 ; 或恶露抢心, 脐腹绞痛 ; 或沥浆难生, ; 或胞衣不落, 子死腹中, 是 皆临产诸证, 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 口噤指搦 ; 或邪入血室, 谵语发狂 ; 或血闷内胀, 僵仆如死, 是皆产后诸证, 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 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 漓, 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 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 是皆气血不和之证, 非红花不能调。
丹参苦, 微寒。归心、 肝经。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症瘕积聚, 胸腹刺痛, 热痹疼痛, 疮疡肿痛, 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 风湿痹痛, 症瘕 结块, 疮疡肿痛, 跌仆伤痛,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 症瘕结块, 以 及月经不调、 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 载: 丹参, 按 《妇人明理论》 云, 四物汤治妇人病, 不问产前产后, 经水多少, 皆可通用, 惟一味丹参散, 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 补新 血, 安生胎, 落死胎, 止崩中滞下, 调经脉。
紫草性寒, 味甘、 咸。归心、 肝经。功能主治凉血, 活血, 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 麻疹不透、 疮疡、 湿疹、 水火烫伤。清热凉血, 用于麻疹, 热病癍疹, 湿疹, 尿血, 血 淋, 血痢, 疮疡, 丹毒, 烧伤, 热结便秘。
鸡血藤性苦、 甘, 温。归肝、 肾经, 补血, 活血, 通络。用于月经不调, 血虚萎黄, 麻木 瘫痪, 风湿痹痛活血舒筋 ; 养血调经, 《本草纲目拾遗》 载其能医手足麻木 ; 肢体瘫痪 ; 风湿 痹痛 ; 妇女有经不调 ; 痛经。是活血良药。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 二叶、 竹叶菜、 蛇利草。味微苦, 甘, 寒。入胃、 大肠、 小肠 经, 苦寒清热解毒, 甘寒清利湿热, 对痈肿、 咽痛、 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 治疗疮毒、 咽喉肿痛、 肠痈腹痛、 毒蛇咬伤, 也用于热淋涩痛、 小便不利。 是拔毒祛湿的良药。
益母草味辛苦、 凉。活血、 祛淤、 调经、 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胎漏难产, 胞衣不 下, 产后血晕, 瘀血腹痛, 崩中漏下, 尿血、 泻血, 痈肿疮疡。益母草含益母草碱、 延胡索酸等 物质, 有活血调经、 降血压、 利尿消肿等作用。
覆盆子性温 ; 甘、 酸; 归肾、 膀胱经。主治 : 益肾, 固精, 缩尿。用于肾虚遗尿, 小便 频数, 阳痿早泄, 遗精滑精。 《本草经疏》 : ″覆盆子, 其主益气者, 言益精气也。肾藏精、 肾 纳气, 精气充足, 则身自轻, 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 强阴建阳, 悦泽肌肤, 安和脏腑。甄 权主男子肾精虚竭, 阴痿, 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 益颜色, 养精气, 长发, 强志。皆取 其益肾添精, 甘酸收敛之义耳。″《药性论》 载其 : ″主男子肾精虚竭, 女子食之有子。主 阴痿。″
玫瑰花味甘、 微苦, 气香。性温。入肝、 胃经。 《本草纲目拾遗》 载: “气香性温, 味 甘微苦, 入脾、 肝经, 和血行血。 ” 《药性考》 云: “玫瑰性温, 行血破积。 ” 《本草再新》 谓: “舒 肝胆之郁气, 健脾降火。 ” 故玫瑰花辛香行散, 发挥行气解郁、 和血散瘀消斑的作用。
地桃花性甘, 淡, 平入心、 肺经。功效祛风利湿, 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发热, 风湿痹 痛, 痢疾, 水肿, 白带, 吐血, 痈肿, 外伤出血, 毒蛇咬伤, 急惊风, 破伤风, 哮喘, 胃痛产后风。 《陆川本草》 载: 破积, 散毒。治跌打损伤, 疮痈, 是治疗妇科的良药。
没药散血去瘀, 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 金疮、 筋骨、 心腹诸痛、 症瘕、 经闭、 痈疽肿痛、 痔漏、 目障。苦, 辛, 平。① 《药性论》 “味苦辛。 : ” ② 《海药本草》 “味苦辛, : 温, 无毒。 ” ③ 《开宝本草》 “味苦, : 平, 无毒。 ” 入肝、 脾、 心、 肾经。① 《本草经疏》 “入足厥阴经。 : ” ② 《本 草新编》 “入脾、 : 肾二经。 ” ③ 《本草求真》 “入心、 : 肝。 ” 配乳香, 活血散瘀、 行气舒筋 ; 配穿山 甲, 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配血竭, 活血散瘀、 止痛。配雄黄, 消肿生肌、 燥湿解毒。
白芷 : 性味归经 : 辛, 温。归肺、 胃经。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 燥湿止带。 用于祛风湿, 活血排脓, 生肌止痛。 用于头痛、 牙痛、 鼻渊、 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 皮 肤瘙瘁。 《日华子本草》 : 治目赤胬肉, 及补胎漏滑落, 破宿血, 补新血, 乳痈、 发背、 瘰疬、 肠 风、 痔瘘, 排脓, 疮痍、 疥癣, 止痛生肌, 去面皯疵瘢。
珍珠 : 珍珠具有安神定惊、 明目去翳、 解毒生肌等功效, 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 高人体免疫力、 延缓衰老、 祛斑美白、 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安神定惊, 清热滋 阴, 明目, 解毒。 1. 镇心定惊, 适用于惊悸怔忡、 癫痫惊风。 2. 清肝除翳明目, 用治目赤肿痛、 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 多外用。3. 收敛生肌, 适用于咽喉腐烂、 口舌生疮、 溃疡久不收口, 宜 外用。 《本草汇言》 : 镇心, 定志, 安魂, 解结毒, 化恶疮, 收内溃破烂。
丝瓜络 : 有通经活络, 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胸胁疼痛 ; 风湿痹痛, 经脉拘挛, 乳汁 不通, 肺势咳嗽, 痈前程疮毒, 他痈。 《本草便读》 : 丝瓜络, 入经络, 解邪热。热除则风去, 络 中津液不致结合而为痰, 变成肿毒诸症, 故云解毒耳。 本发明用于面部整形消肿的内服药为剂蜜炼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 取当归 1000g, 合 欢 花 1000g, 白 术 1000g, 川 芎 1000g, 续 断 1000g, 苏 木 1000g, 白 芍 1000g, 泽 泻 1000g, 桃仁 1000g, 黄芪 1000g, 大枣 1000g, 地龙 1000g, 薏仁 1000g, 香附 1000g, 茯苓 1000g ;
取上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材浸泡 1 小时, 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 第一次煎 煮加水量为药材的 10 倍, 煎煮, 加热至 100 ℃时, 开始计时, 微沸 2 小时后, 自下料口滤过 放出药液, 置储液罐中 ; 第二次煎煮, 加水量为药材 10 倍量, 加热至 100℃, 微沸 2 小时后, 抽出药液, 与第一次煎煮的药液合并 ; 将合并后 2 次的煎煮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 减压至 0.03-0.08MPa, 温度保持在 75℃,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温度至 65℃的浸膏 ; 放入烘箱, 控制在 75℃, 烘干后冷却, 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 腊封包装。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 将所述原料药当归 1500g, 合欢花 1500g, 白术 1500g, 川 芎 1500g, 续断 1500g, 苏木 1500g, 白芍 1500g, 泽泻 1500g, 桃仁 1500g, 黄芪 1500g, 大枣 1500g, 地龙 1500g, 薏仁 1500g, 香附 1500g, 茯苓 1500g, 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 120 目细筛, 使能通过 120 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 30%以上, 收集通过 120 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 将过筛 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重量份 5 ~ 10 倍量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 ~ 2 小时, 将 2 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 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 10 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 ~ 2 小时, 将 2 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 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 1.38(70℃ ) 的滤液, 回收乙醇, 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 1.06, 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 过喷雾干 2 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 4kg/m , 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 100℃, 得原料药粉 ; 将过筛后得 到的原料细粉与原料药粉混合装入胶囊。
外用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
丹参 200g, 当归 200g, 没药 200g, 丝瓜络 200g, 鸡血藤 200g, 红花 200g, 地桃花 200g, 覆盆子 200g ; 紫草 200g, 白花蛇舌草 200g, 玫瑰花 200g, 益母草 200g, 白芷 200g, 珍珠
200g。 将所述组份按配比混合, 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 内, 在常温常压下, 与乙醇共同浸渍 10 ~ 20 天, 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 分离 后取滤液, 然后与前述浓缩液混和。即成外用酊剂, 可每天涂抹。
外用面膜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 取丹参 200g, 当归 200g, 没药 200g, 丝瓜络 200g, 鸡血藤 200g, 红花 200g, 地桃花 200g, 覆盆子 200g ; 紫草 200g, 白花蛇舌草 200g, 玫 瑰花 200g, 益母草 200g, 白芷 200g 浸泡 1-2 小时, 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 第一次煎煮 加水量为药材的 5-10 倍, 煎煮, 加热至 100℃时, 开始计时, 微沸 2 小时后, 自下料口滤过放 出药液, 置储液罐中 ; 第二次煎煮, 加水量为药材 5-10 倍量, 加热至 100℃, 微沸 2 小时后, 抽出药液, 与第一次煎煮的药液合并 ; 将合并后 2 次的煎煮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 减压至 0.03-0.08MPa, 温度保持在 60-80℃,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温度至 60℃ -70℃的浸膏, 冷 却; 将珍珠 200g 粉碎加入浸膏中, 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后装罐。使用时可直接涂抹于面部 过夜, 第二天早上擦去即可。
外用涂抹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取丹参 500g, 当归 500g, 没药 500g, 丝瓜络 500g, 鸡血藤 500g, 红花 500g, 地桃花 500g, 覆盆子 500g ; 紫草 500g, 白花蛇舌草 500g, 玫瑰花 500g, 益母草 500g, 白芷 500g 按配 比混合, 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 在常温下, 与乙醇共同 浸渍 20 天, 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 分离后取滤液, 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 放入烘箱烘干后冷却, 将珍珠 500g 研磨成细粉, 加入凡士林调和成糊状。可以直接涂抹患 处。
药理学毒性试验
1. 皮肤刺激性试验
取家兔剃毛, 用本发明外用药物面膜剂进行诱导和激发接触试验, 在 24 小时和 48 小时后观察试验家兔, 均不见皮肤有红斑及水肿等现象, 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 该面膜剂对皮肤反应强度近于零, 即无皮肤变态反应, 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急性皮肤刺激试 验: 该品依据卫生部 《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2) 第二部分 “皮肤刺激性 / 腐蚀性试验” 中 6.3 节, 日本大耳白兔雄性 4 只, 体重 2kg ~ 3kg, 取该品 0.5g 直接涂抹在动物左侧皮肤上 ( 另 一侧作为对照 ), 采用封闭试验, 敷用时间 4 小时, 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 于除 去受试物后 1h、 24h、 48h 和 72h 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 最高积分均值为 “0” , 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2. 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 SD 大鼠, 给予不同浓度 (18.0、 6.0、 2.0g 生药 /kg) 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 胶囊剂, 每天灌胃一次, 连续 90 天, 末次给药后 24 小时各组活杀 1/2 动物 ( 雌雄各半 ), 其余 1/2 动物继续观察 2 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 一般行为、 摄食量、 体重变化, 给 药后 90 天和停药 2 周进行血液学 (RBC、 HB、 网织红细胞、 PLT、 CT、 WBC 及分类 ) 和血液生化 (AST、 ALT、 ALP、 Glu、 BUN、 Crea、 TP、 T.BIL、 ALB、 CHOL)、 尿液生化、 脏器系数、 病理组织学等 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在高、 中、 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 好, 外观体征、 行为活动、 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 ; 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 查、 血液生化学、 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组间无显著差异 ; 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 2 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 量的 180、 60、 20 倍, 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在高、 中、 低三个剂量 (18.0、 6.0、 2.0g 生药 /kg) 连续 90 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 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 恢 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 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内服药物药效学实验
动物 : 实验例所用小鼠均为昆明种, 由山东医科大学生物试验室提供。
模型建组 : 空白对照组, 本发明内服丸剂, 胶囊剂 ; 外用面膜剂 ; 云南白药组, 阿司 匹林组。
1、 活血化瘀作用
(1)、 对小鼠凝血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
小鼠凝血时间的结果见表 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丸剂 800、 1600mg/kg 剂量 组小鼠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 (P < 0.01)。与云南白药组比较, 凝血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结果见表 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丸剂 1600mg/ kg 剂量对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极显著影响 (P < 0.01), 其它各剂量组均无明显影响 (P > 0.05)。
组别 空白对照组 云南白药 (300mg/kg) 本发明丸剂 (400mg/kg) 本发明丸剂 (800mg/kg) 本发明丸剂 (1600mg/kg)
组别 空白对照组 云南白药 (300mg/kg) 本发明丸剂 (400mg/kg) 本发明丸剂 (800mg/kg) 动物数 ( 只 ) 10 10 10 10 纤维蛋白原含量 (mg/dl) 134.7±21.0 139.1±30.0 128.6±28.7 142.9±25.2 动物数 ( 只 ) 10 10 10 10 10 凝血时间 ( 秒 ) 253.0±146.1 241.1±147.6 296.5±240.9 336.7±161.4 386.4±247.3表 1、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X±SD)*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05 ; P < 0.01 ; 表 2、 对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 (X±SD)12102091254 A CN 102091260 本发明丸剂 (1600mg/kg)
说10明书176.7±59.0*10/15 页*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05 ; P < 0.01
(2)、 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大鼠血栓重量结果见表 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胶囊剂 800、 1600mg/kg 剂 量组大鼠的血栓重量均显著减轻 (P < 0.05 或< 0.01)。其它试验组则无明显影响 (P > 0.05)。本发明胶囊剂与云南白药组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表 3、 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X±SD)
组别 空白对照组 云南白药 (300mg/kg) 本发明胶囊 (400mg/kg) 本发明胶囊 (800mg/kg) 本发明胶囊 (1600mg/kg)
动物数 ( 只 ) 10 10 10 10 10 血栓湿重 (mg) 26.0±5.9 18.2±7.5* 24.3±4.3 17.3±3.7** 16.7±5.1w***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2、 镇痛作用
(1)、 小鼠热板法实验
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 4。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胶囊各剂量组在各测定时间 的小鼠痛阈值的变化值均有延长趋势, 但无显著差异 (P > 0.05), 表明本发明胶囊与阿司 匹林剂量组之间比较, 痛阈值的变化值也无明显差异。
表 4、 对小鼠疼痛阈值的影响 (X±SD)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 0.05
(2)、 小鼠扭体实验
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 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胶囊各剂量组对小鼠扭体反 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 0.01)。 经方差分析, 本发明胶囊剂 400mg/kg 剂量组与阿司匹 林同剂量组比较, 扭体次数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表明本发明胶囊剂镇疼作用强于阿 司匹林。
表 5、 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X±SD)
组别 空白对照组 阿司匹林 (200mg/kg) 本发明胶囊 (400mg/kg) 本发明胶囊 (800mg/kg) 本发明胶囊 (1600mg/kg)
动物数 ( 只 ) 10 10 10 10 10 扭体次数 53.7±16.8 23.0±13.5** 33.5±13.8** 20.3±8.2** 18.3±8.8** 61.5 37.6 56.6 62.2 抑制率 (% )** 与空白对照比较, P < 0.01 ; 与本发明胶囊 400mg/kg 组比较, P < 0.01
给药时间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 6。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各给药组小鼠的 扭体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给药后 1 小时测定, 仅本发明胶囊剂 800mg/kg 组的 扭体抑制率达到 50% ( 判断为具有镇痛作用的标准 ) ; 给药后 2 小时测定, 各给药组小鼠的 扭体抑制率均可达到 50%以上。结果表明, 本发明胶囊剂起效作用快于阿司匹林。
表 6、 给药时间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X±SD)14102091254 A CN 102091260
组别 空白对照组 阿司匹林 (200mg/kg) 本发明胶囊剂 (400mg/kg) 本发明胶囊剂 (800mg/kg) 本发明胶囊剂 (1600mg/kg)
说明书扭体次数 41.9±13.9 10.3±9.1** 25.4±8.1** 26.0±8.0** 23.1±10.0** 75.4 39.4 37.9 44.912/15 页动物数 ( 只 ) 10 10 10 10 10抑制率 (% )** 与空白对照比较, P < 0.01
3、 抗炎作用
(1)、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小鼠腹腔液的光密度值结果见表 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各用药 10 组的光密度值 均有所下降, 本发明丸剂 400、 1600mg/kg 剂量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经方差分析, 本发明丸剂的起效剂量为 400mg/kg, 且本发明丸剂三个剂量的抑制率均高于相应剂量的阿 司匹林, 表明本发明丸剂作用强于阿司匹林。
表 7、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X±SD)
* ** 与空白对照比较, P < 0.05, P < 0.01
(2)、 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将本发明面膜剂涂抹于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组上, 对照组涂抹云南白药。 肿胀度及抑制率结果见表 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面膜剂 800、 1600mg/kg 剂量组对由 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 (P < 0.05)。经方差分析, 本发明面膜 剂与云南白药各剂量组对应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但抑制率高于云南白药剂。
表 8、 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X±SD)
组别 动物数 ( 只 ) 肿胀度 抑制率 (% )15102091254 A CN 102091260 空白对照组 云南白药组 (200mg/kg) 本发明面膜剂 (100mg/kg) 本发明面膜剂 (200mg/kg) 本发明面膜剂 (300mg/kg)
说10 10 10 10 10明书9.83±3.59 5.33±2.53** 7.75±4.45 5.83±1.85* 5.08±1.60** 45.8 21.1 42.5 38.113/15 页* ** 与空白对照比较, P < 0.05, P < 0.01。
临床资料 :
我院自 2007 年以来, 应用中药加快术后局部肿胀消退的过程, 共治疗并随访病人 32 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96 例, 其中隆鼻术 72 例, 隆下颌术 14 例, 磨腮骨 10 例, 随机分成三组。A 组 32 例中男 4 例, 女 28 例, 年龄 18 ~ 48 岁, 平均 26 岁 ; B 组 32 例均为女性, 年龄 19 ~ 49 岁, 女 27 例, 年龄 18 ~ 45 岁, 平均 26 岁。 平均 24 岁 ; C 组 32 例中男 5 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治疗, 隆鼻术均采用硅橡胶鼻模型, 鼻前庭切口 ; 隆颌术亦采用 硅橡胶模型, 口腔内切口 ; 磨腮骨均为口腔内切口。术后口服抗生素 1 周。A 组, 术后即开 始服用自拟本发明中药汤剂, 每天 1 剂, 分 3 次服用, 共服 6 天, 并每晚涂抹本发明面膜, 第 二天早上擦去。B 组, 术后即服用释炎达片每次 10mg, 1 日 3 次, 共服 6 天。C 组, 术后除抗 生素外, 不服用其它药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以术后第 6 天拆线时观察为准。距离患者 1m 为观察点。明显肿胀 : 隆鼻术后鼻部及其连带眼周局部有肿胀 ; 隆颌术后局部可见较明显肿胀, 磨腮骨术满脸重 度肿胀 ; 轻度肿胀 : 隆鼻术后仅鼻根部有肿胀, 眼周无瘀血斑。隆颌术后局部肿胀不明显, 磨腮骨术满脸中度肿胀。无肿胀 : 不能观察到局部有肿胀, 磨腮骨术满脸轻度肿胀。
3.2 观察结果见表 1、 2。
表 1 3 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A B C
n 32 32 32 明显肿胀 3 5 7 轻度肿胀 10 11 18 无肿胀 19 16 7经秩和检, Hc( 校正的 H 值 ) = 8.87, P < 0.05 表 2 三组治疗效果的两两比较16102091254 A CN 102091260
比较 A 组与 B 组 B 组与 C 组 A 组与 C 组
a 2 2 3说S明书q 1.67 3.97 3.77 q0.05 2.77 2.61 3.31 < 0.05 < 0.05 P14/15 页105.325 104.127 157.5824 讨论
释炎达片由台湾卫达公司生产, 含有舍雷肽酶, 对外伤引起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有 抑制作用, 能减少局部炎性渗出, 对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有强力溶解作用, 能促进微血管 内的纤维素溶解、 排除, 用于鼻部、 口腔粘膜肿胀具有明显消退作用。
本发明具有疏肝行气之效, 当归、 川芎、 白芍有活血散瘀之功 ; 加以白术、 茯苓、 泽 泻健脾利湿以促进消肿。 在临床中, 我们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应用, 并与释炎达片及另一对照 组作比较观察, 证实本发明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的 C 组 (P < 0.05), 与服释炎达组在消肿 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P > 0.05), 但在服药过程中 B 组患者有 5 例出现胃部不适、 恶心现象, 其中 1 例因症状较严重而停药, A 组病人无 1 例出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 1 : 王某, 女, 24 岁, 2008 年 7 月在我院接受隆鼻手术, 采用硅橡胶鼻模型, 鼻前庭切口, 隆鼻术后鼻部及其连带眼周局部有肿胀。 术后服用本发明胶囊剂, 中药内服处 方: 当归 15g, 合欢花 10g, 白术 10g, 川芎 15g, 续断 10g, 苏木 10g, 白芍 15g, 泽泻 10g, 桃仁 15g, 黄芪 10g, 大枣 10g, 地龙 15g, 薏仁 10g, 香附 10g, 茯苓 10g ; 外用处方 : 丹参 15g, 当归 10g, 没药 10g, 丝瓜络 15g, 鸡血藤 15g, 红花 10g, 地桃花 15g, 覆盆子 10g ; 紫草 10g, 白花蛇 舌草 15g, 玫瑰花 15g, 益母草 15g, 白芷 10g, 珍珠 10g。内服分早晚 2 次服用。外用制成面 膜剂。拆纱布后开始每晚涂抹, 早晨洗去。治疗 7 天消肿。病人介绍止痛效果好。
实施例 2 : 李某, 男, 25 岁, 2009 年 5 月就诊, 在我院接受隆颌术, 后局部可见较明 显肿胀。术后服用本发明丸剂, 中药内服处方 : 当归 15g, 合欢花 10g, 白术 15g, 川芎 15g, 续 断 15g, 苏木 10g, 白芍 15g, 泽泻 10g, 桃仁 15g, 黄芪 15g, 大枣 10g, 地龙 15g, 薏仁 10g, 香附 15g, 茯苓 10g ; 外用处方 : 丹参 15g, 当归 15g, 没药 10g, 丝瓜络 15g, 鸡血藤 15g, 红花 10g, 地桃花 15g, 覆盆子 10g ; 紫草 15g, 白花蛇舌草 10g, 玫瑰花 10g, 益母草 15g, 白芷 10g, 珍珠 10g。内服分早晚 2 次服用。外用制成面膜剂。拆纱布后开始每晚涂抹, 早晨洗去。治疗 10 天后痊愈。病人介绍止痛效果好, 消肿迅速。
实施例 3 : 金某, 女, 33 岁, 就诊时间 2008 年 2 月投诊。来我院全面部拉皮紧致手 术, 术后面部轻度肿胀, 中药内服处方 : 当归 15g, 合欢花 10g, 白术 15g, 川芎 15g, 续断 15g, 苏木 10g, 白芍 15g, 泽泻 10g, 桃仁 15g, 黄芪 15g, 大枣 10g, 地龙 15g, 薏仁 10g, 香附 10g, 茯苓 15g ; 外用处方 : 丹参 15g, 当归 15g, 没药 10g, 丝瓜络 15g, 鸡血藤 15g, 红花 10g, 地桃 花 15g, 覆盆子 10g ; 紫草 15g, 白花蛇舌草 10g, 玫瑰花 10g, 益母草 15g, 白芷 10g, 珍珠 10g。 内服分早晚 2 次服用。外用制成面膜剂。拆纱布后开始每晚涂抹, 早晨洗去。治疗 15 天后 痊愈。病人介绍止痛效果好, 消肿迅速。
实施例 4 : 冯某, 女, 28 岁, 就诊时间 2009 年 2 月投诊。来我院全面双眼皮成形术, 术后眼部轻度肿胀, 有痛感, 情绪低落。中药内服处方 : 当归 15g, 合欢花 10g, 白术 15g, 川芎 15g, 续断 15g, 苏木 10g, 白芍 15g, 泽泻 10g, 桃仁 15g, 黄芪 15g, 大枣 10g, 地龙 15g, 薏仁 10g, 香附 15g, 茯苓 10g ; 外用处方 : 丹参 15g, 当归 15g, 没药 10g, 丝瓜络 15g, 鸡血藤 15g, 红花 10g, 地桃花 15g, 覆盆子 10g ; 紫草 15g, 白花蛇舌草 10g, 玫瑰花 10g, 益母草 15g, 白芷 10g, 珍珠 10g。内服分早晚 2 次服用。外用制成面膜剂。拆纱布后开始每晚涂抹眼部, 早晨 洗去。治疗 7 天后痊愈。病人介绍止痛效果好, 消肿迅速, 心情变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