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车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日常修补养护,由于日常路面修补所用
沥青量较小,且多为局部非连续用量,因此沥青路面再生养护车需要自行装载并搅拌沥青
混合料。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266090U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适合在路面上进行
路面的修补养护。但是,这种养护车的混料装置对于沥青料的搅拌不够均匀彻底,导致路面
修补后的平整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
不足,实现均匀、彻底地对沥青料进行搅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两侧设各置有一
个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料槽,料槽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料槽内水平设置有第一驱动轴,第一
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轮,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料槽的侧壁设置有溢流口,
第一搅拌叶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搅拌叶轮侧边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
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驱动轴相互垂直,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宽度之比为3∶1;两个隔
板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轮,料筒底部的中心设置
有出料口,料筒底部的边缘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设置有金属丝网层,第二搅拌叶轮的表
面铰接有副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弯管,弯管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搅拌叶轮,第三搅
拌叶轮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的两侧设置有高压吹气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阶段对沥青原料进
行搅拌。沥青原料首先倒入料槽内,在料槽内通过第一搅拌叶轮进行初步搅拌,同时进行加
热熔化。沥青原料在料槽内受热熔化后,随着不断加料,上层的液态沥青从溢流口流出,流
至料筒底部。然后,在料筒内,通过第二搅拌叶轮的搅拌,沥青产生离心力,其中未熔化的原
料科力逐渐汇聚于收纳槽内,被金属丝网层固定,然后较为纯净的液态沥青通过出料口流
出,进行路面的修补。其中第二搅拌叶轮上的副叶片可以对沥青产生多角度的搅拌混合。这
一过程不仅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出料,而且可以保证出料质量。弯管可以使沥青在流动过程
中产生折流,从而提高沥青的均匀度。第三搅拌叶轮可以产生与第二搅拌叶轮相互垂直的
搅拌方向,从而降低沥青喷出的离心力,提高喷洒均匀度。第二加热器可以防止沥青固化。
高压吹气管可以对沥青原料进行吹扫加速,同时可以在修补结束时对出料口的沥青残料进
行清理,防止出料口被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叶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叶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搅拌叶轮的结构图。
图中:1、车架;2、料筒;3、隔板;4、料槽;5、进料口;6、第一驱动轴;7、第一搅拌叶
轮;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二驱动轴;11、第二搅拌叶轮;12、出料口;13、收纳槽;
14、金属丝网层;15、副叶片;16、弯管;17、第三搅拌叶轮;18、第二加热器;19、高压吹气管;
20、盲孔;21、第一加热器;22、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
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
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4,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料筒2,所述料
筒2的两侧设各置有一个隔板3,隔板3上设置有料槽4,料槽4顶部设置有进料口5,料槽4内
水平设置有第一驱动轴6,第一驱动轴6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轮7,料槽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
加热器21,料槽4的侧壁设置有溢流口22,第一搅拌叶轮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8,第一凹
槽8与第一搅拌叶轮7侧边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凹槽9,第一凹槽8与第一驱动轴6相互垂
直,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9的宽度之比为3∶1;两个隔板3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驱动轴10,第
二驱动轴10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轮11,料筒2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出料口12,料筒2底部的边
缘设置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内设置有金属丝网层14,第二搅拌叶轮11的表面铰接有副叶
片15。沥青原料首先倒入料槽4内,在料槽4内通过第一搅拌叶轮7进行初步搅拌,同时进行
加热熔化。沥青原料在料槽4内受热熔化后,随着不断加料,上层的液态沥青从溢流口22流
出,流至料筒2底部。然后,在料筒2内,通过第二搅拌叶轮11的搅拌,沥青产生离心力,其中
未熔化的原料科力逐渐汇聚于收纳槽13内,被金属丝网层14固定,然后较为纯净的液态沥
青通过出料口12流出,进行路面的修补。其中第二搅拌叶轮11上的副叶片15可以对沥青产
生多角度的搅拌混合。出料口12内设置有弯管16,弯管16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搅拌叶轮17,
第三搅拌叶轮17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8。弯管16可以使沥青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折流,从而
提高沥青的均匀度。第三搅拌叶轮17可以产生与第二搅拌叶轮11相互垂直的搅拌方向,从
而降低沥青喷出的离心力,提高喷洒均匀度。第二加热器18可以防止沥青固化。出料口12的
两侧设置有高压吹气管19。高压吹气管19可以对沥青原料进行吹扫加速,同时可以在修补
结束时对出料口12的沥青残料进行清理,防止出料口12被堵塞。
另外,第三搅拌叶轮17的迎液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盲孔20。在搅拌过程中,盲孔20
可以对高压吹气管19吹出的气流进行扰动,从而提高降低沥青在第三搅拌叶轮17的附着
力,有利于沥青的出料。
其中,本实施例是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养护车的外部
结构与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没有变化,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