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上承重行走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门承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推拉门上承重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推拉门被广泛用于车间,仓库以及住宅等场所,传统的推拉门采用上轨道定位,下
轨道装设导向轮,实现推拉门的运行,因此需要在地面上预埋下轨道,但是很多时候,由于
下轨道是凸出地面的,所以运输车辆经过时会出现颠簸震动,长此以往会造成轨道松动,地
面破裂,不但影响外观,而且会造成推拉门出现脱轨,对于一些重型推拉门脱轨后,很难复
位。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号200620074891.6无轨推拉门,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利用
滑槽与推拉门连接,滑槽与导向滚轮配合滑动,驱动装置实现推拉门的开关,此方法虽然能
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是依靠一侧的支撑,偏心严重,如果推拉门本身很大很重的情况
下,整体的结构不稳定,加工制造相对较耗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推拉门上承重行走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采用了无下轨道
设计,利用承重行走装置安装在上门框导轨上,省去了推拉门下轨道,不但能承受推拉门的
重量,而且实现了推拉门的移动和开关,不会出现脱轨现象,结构美观,维护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推拉门上承重行走装置,包括导向滚轮,所述的导向滚轮连接在推拉门上,与导轨配
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滚轮通过第一芯轴连接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的侧板通过第二芯
轴连接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支撑板通过第三芯轴连接固定在支座上,所述的导向滚轮
连接在上门框导轨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滚轮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和大外圆,所述的第
一通孔和台阶孔B,所述的台阶孔B内设置有第一卡簧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芯轴和大段,所述的小段上设置有第二卡簧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侧板为两块,分布在支撑板两侧,所述的侧板上设置
有凸台A和凸台B,所述的凸台B高于凸台A,所述的凸台B和凸台A上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板为三角形结构,设置有第三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芯轴为三段阶梯轴结构,包括螺纹段,中间段和
最大段,所述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第三卡簧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芯轴为两段阶梯轴结构,包括小段A和大段A,所
述的小段A上远离大段A处设置有螺纹段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座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中心设置有垂直壁板,两
侧设置有腰形通孔,所述的垂直壁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的第四通孔与腰形通孔中心
线垂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滚轮上的台阶孔B与小段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的第二通孔与小段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导向滚轮通过第一芯轴连接固定在侧板上,所
述的导向滚轮上的台阶孔B与第一芯轴上的小段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的侧板通过第二芯
轴连接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支撑板通过第三芯轴连接固定在支座上,所述的导向滚轮
连接在上门框导轨上,所述的支座通过腰形通孔连接在推拉门体上,这样的结构,不但可以
承受推拉门体的重量,实现了推拉门的移动开关,而且不需要设置下轨道,不会出现推拉门
脱轨的现象,区别现有技术需要在地基上设置轨道,不但影响外观,而且会造成推拉门出现
脱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滚轮中间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芯轴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板三维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芯轴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芯轴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座三维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导向滚轮、101.上门框导轨、1-1.第一通孔、1-2.斜外圆、1-3.大外圆、
1-4.台阶孔A、1-5.台阶孔B、1-6.第一卡簧槽、2.第一芯轴、2-1
.小段、2-2.大段、2-3.第二卡簧槽、3.侧板、3-1.凸台A、3-2.凸台B、3-3.第二通
孔、4.支撑板、4-1.第三通孔、5.第二芯轴、5-1.螺纹段、5-2.中间段、5-3.最大段、5-4.第三
卡簧槽、6.第三芯轴、6-1.小段A、6-2.大段A、6-3.螺纹段A、7.支座、7-1.底板、7-2.垂直壁
板、7-3.腰形通孔、7-4.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图1,图9中,,所述的导向滚轮1连接在上门框导轨101上,所述的导向滚轮1通过
第一芯轴2连接固定在侧板3上,所述的导向滚轮1与第一芯轴2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导向
滚轮1在上门框导轨101上能顺利的转动,所述的第一芯轴2与侧板3之间为过盈配合,目的
是导向滚轮1在转动时不会带动第一芯轴2一起转动,从而产生磨损,缩短整体结构的使用
寿命,所述的侧板3通过第二芯轴5连接固定在支撑板4上,所述的支撑板4通过第三芯轴6连
接固定在支座7上,所述的支座7连接在推拉门体上,可以承受800Kg-2000Kg的推拉门。
在图2,图3,图4中,所述的导向滚轮1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1-1,外圆设置有斜外圆
1-2和大外圆1-3,所述的第一通孔1-1两侧各设置有同轴的台阶孔A1-4和台阶孔B1-5,所述
的台阶孔B1-5内设置有第一卡簧槽1-6,所述的第一芯轴2为两段阶梯轴结构,包括小段2-1
和大段2-2,所述的小段2-1上设置有第二卡簧槽2-3,所述的侧板3为两块,分布在支撑板4
两侧,所述的侧板3上设置有凸台A3-1和凸台B3-2,所述的凸台B3-2高于凸台A3-1,所述的
凸台B3-2和凸台A3-1上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3-3,所述的导向滚轮1上的台阶孔B1-5与小段
2-1之间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有第一卡簧槽1-6和第二卡簧槽2-3固定轴承,所述侧板3上的
第二通孔3-3与小段2-1之间为过盈配合,目的是使得第一芯轴2与侧板3连接紧密,使用时
不会出现相互滑动而产生磨损。
在图4,图5,图6,图7,图8中,所述的支撑板4为三角形结构,设置有第三通孔4-1,
所述的第二芯轴5为三段阶梯轴结构,包括螺纹段5-1,中间段5-2和最大段5-3,所述的中间
段5-2上设置有第三卡簧槽5-4,所述的第三芯轴6为两段阶梯轴结构,包括小段A6-1和大段
A6-2,所述的小段A6-1上远离大段A6-2处设置有螺纹段A6-3,所述的支座7包括底板7-1,所
述的底板7-1中心设置有垂直壁板7-2,两侧设置有腰形通孔7-3,所述的垂直壁板7-2上设
置有第四通孔7-4,所述的第四通孔7-4与腰形通孔7-3中心线垂直,所述的侧板3为两块,分
布在支撑板4两侧,通过凸台B3-2穿入第二芯轴5与支撑板4连接,在通过螺纹段5-1拧入螺
母固定,所述的支撑板4通过第三通孔4-1穿入第三芯轴6与支座7连接,再通过螺纹段A6-3
拧入螺母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
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
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
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