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63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0634A21申请号201410308294422申请日20140701E02D31/02200601E02D29/16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72发明人刘瑞安李碧青游金泉彭传相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代理人蔡学俊54发明名称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该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顶管施工完成后,在顶管管节外。
2、壁、预留孔洞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2)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顶管管节外壁与预留孔洞内壁之间的空隙;(3)在顶管出露管段周围并紧靠井壁浇筑一钢筋混凝土板,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本发明采用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及后浇钢筋混凝土板对顶管工井的预留孔洞进行止水,钢筋混凝土板分别与井壁、顶管管节具有良好的连接,具备良好的止水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634ACN104060634A1/1页21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
3、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当顶管施工完成后,在顶管管节外壁、预留孔洞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2)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顶管管节外壁与预留孔洞内壁之间的空隙;(3)在顶管出露管段周围并紧靠井壁浇筑一钢筋混凝土板,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井壁设置有预埋插筋,浇筑前,先将环形梁连接于预埋插筋上,再将环形梁浇筑于钢筋混凝土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待浇筑的井壁、顶管出露管段的界面在凿毛并清洗干净之后,涂刷1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
4、水涂料,以使其与后浇钢筋混凝土板可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顶管管节外壁、预留孔洞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4道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0MM。6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所述顶管工井包括井壁、底板和顶板,所述井壁设置有用于顶管施工的预留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内壁和顶管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预留孔洞内壁与顶管管节外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所述顶管出露管段周围浇筑有紧。
5、靠井壁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设置有预埋插筋,所述预埋插筋连接有浇筑于钢筋混凝土板内的环形梁。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顶管出露管段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均涂刷有1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内壁和顶管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4道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0MM。
6、。权利要求书CN104060634A1/3页3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背景技术0002采用顶管施工的输电管线要求设置顶管工井,分为顶进工作井和接收工作井两种,其中为了减少土方开挖量,顶管工井一般采用沉井,沉井施工工艺一般按测量放样基坑开挖铺垫安装支撑立内模安扎钢筋立外模灌注沉井砼及养生抽垫下沉基底清理封底隔墙及顶板浇筑进行,然后顶管施工,顶管施工完毕后需要对井壁的预留孔洞进行止水。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止水效果好的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及结构。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
7、方案一是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顶管施工完成后,在顶管管节外壁、预留孔洞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2)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充顶管管节外壁与预留孔洞内壁之间的空隙;(3)在顶管出露管段周围并紧靠井壁浇筑一钢筋混凝土板,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0005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井壁设置有预埋插筋,浇筑前,先将环形梁连接于预埋插筋上,再将环形梁浇筑于钢筋混凝土板内。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待浇筑的井壁、顶管出露管段的界面在凿毛并清洗干净之后,涂刷1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使其与后浇钢筋混凝土板可靠连接。0007进一步的,。
8、在步骤(1)中,所述顶管管节外壁、预留孔洞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4道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0MM。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构,所述顶管工井包括井壁、底板和顶板,所述井壁设置有用于顶管施工的预留孔洞,所述预留孔洞内壁和顶管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预留孔洞内壁与顶管管节外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所述顶管出露管段周围浇筑有紧靠井壁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板。0010进一步的,所述井壁设置有预埋插筋,所述预埋插筋连接有浇。
9、筑于钢筋混凝土板内的环形梁。0011进一步的,所述井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顶管出露管段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均涂刷有1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0012进一步的,所述预留孔洞内壁和顶管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4道说明书CN104060634A2/3页4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0013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为200MM。0014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及后浇钢筋混凝土板对顶管工井的预留孔洞进行止水,钢筋混凝土板分别与井壁、顶管管节具有良好的连接,具备良好的止水效果。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
10、细的说明。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0018图中1井壁,2底板,3预留孔洞,4顶管,5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6微膨胀细石混凝土,7钢筋混凝土板,8预埋插筋,9环形梁。具体实施方式0019如图12所示,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顶管4施工完成后,在顶管4管节外壁、预留孔洞3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2)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6填充顶管4管节外壁与预留孔洞3内壁之间的空隙;(3)在顶管4出露管段周围并紧靠井壁1浇筑一钢筋混凝土板7,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6。002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
11、)中,所述井壁1设置有预埋插筋8,浇筑前,先将环形梁9连接于预埋插筋8上,再将环形梁9浇筑于钢筋混凝土板7内,使得钢筋混凝土板7与井壁1连接比较可靠。0021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待浇筑的井壁1、顶管4出露管段的界面在凿毛并清洗干净之后,涂刷1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使其与后浇钢筋混凝土板7更好地连接,具备更好的止水效果。0022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顶管4管节外壁、预留孔洞3内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4道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002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7的厚度为200MM。0024如图12所示,一种顶管工井预留孔洞的止水结。
12、构,所述顶管工井包括井壁1、底板2和顶板,所述井壁1设置有用于顶管4施工的预留孔洞3,所述预留孔洞3内壁和顶管4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贴有多道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所述预留孔洞3内壁与顶管4管节外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6,所述顶管4出露管段周围浇筑有紧靠井壁1以封住微膨胀细石混凝土6的钢筋混凝土板7。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井壁1设置有预埋插筋8,所述预埋插筋8连接有浇筑于钢筋混凝土板7内的环形梁9,使得钢筋混凝土板7与井壁1连接比较可靠。所述井壁1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顶管4出露管段与钢筋混凝土板7之间的界面均可涂刷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
13、的厚度优选1MM,具体厚度可根据钢筋混凝土板7的尺寸进行调整。说明书CN104060634A3/3页5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孔洞3内壁和顶管4管节外壁各沿其圆周方向优先贴有4道30MM30MM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所述预留孔洞3内壁上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位置与顶管4管节外壁上的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5位置上下相对应且均匀分布,当然缓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数量和位置并不局限于此。所述钢筋混凝土板7的厚度优选200MM,具体厚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调整。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4060634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0634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06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