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579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7029.1

申请日:

2015.04.15

公开号:

CN104844517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233/56申请公布日:201508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33/56申请日:20150415|||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3/56; A61P35/00; A61P15/14

主分类号:

C07D233/56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发明人:

任玉杰; 金鹭; 王庆伟

地址:

200235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代理人:

吴宝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其结构式如I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该白藜芦醇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活性IC50值达到了50.8μM,具有较强的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其结构式如I所示: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称取白藜芦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的白藜芦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2:3~5:0.3~0.5,将上述物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所述的白藜芦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2mol: 10~20L,再称取咪唑-1-乙酸加入反应容器中,于90~110℃反应3~5h,所述的白藜芦醇和咪唑-1-乙酸的摩尔比为1~2: 3~5,反应物完全消失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再用有机溶剂稀释,分别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过滤,再用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柱层析中的洗脱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物的体积比为3:2,所述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物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任意体积比。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具体来说是一种(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体内,是植物体在紫外线照射、外来病菌入侵等不利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众多的药理作用,且具有毒性低,安全范围广的优点。已知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延缓衰老以及抗血栓的作用。近年发现白藜芦醇对多种实验肿瘤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包括对白血病、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和食道癌细胞等多种人类白藜芦醇可以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分化或凋亡。有相关文献报道白藜芦醇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IC50为44.7±0.06μM,对白血病HL60 细胞株IC50为5±0.9μM,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IC50为22.5±0.5μM以及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IC50为20.5±2.6μM。另有报道白藜芦醇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有抑制作用,同时,白藜芦醇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G2及结肠癌SW480细胞系癌细胞,引起前列腺细胞PC-3凋亡。
综上所述,白藜芦醇不仅有直接的抑瘤作用,还具有抗诱变及免疫功能增强作用,同时具有低毒的特性。白藜芦醇化学名为 (E)-3,4′,5-三羟基-二苯乙烯。结构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这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其结构式如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这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先称取白藜芦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的白藜芦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2:3~5:0.3~0.5,将上述物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所述的白藜芦醇、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2mol: 10~20L,再称取咪唑-1-乙酸加入反应容器中,于90~110℃反应3~5h,所述的白藜芦醇和咪唑-1-乙酸的摩尔比为1~2: 3~5,反应物完全消失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再用有机溶剂稀释,分别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过滤,再用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
进一步的,所述的硅胶柱层析中的洗脱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物的体积比为3:2,所述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物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任意体积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进一步的,采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白藜芦醇衍生物——(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它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达到了50.8μM,是潜在的抗乳腺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浓度与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率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于适量容积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白藜芦醇0.230 g (1mmol),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0.676 g(3.5mmol)和4-二甲氨基吡啶0.040 g(0.3mmol),溶于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咪唑-1-乙酸0.377 g (3mmol),此反应混合物100℃反应4h,薄层析检测反应物完全消失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再用乙酸乙酯稀释,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余物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2)得到(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
HRMS (ESI) m/z [M + H]+: 337.1194
1H NMR (500 MHz, DMSO-d) δ 7.76 (s, 1H), 7.38 (d, = 8.5 Hz, 2H), 7.19 (d, = 7.5 Hz, 1H), 7.12 (d, J = 7.5 Hz, 1H), 6.92 (d, J = 15.2 Hz, 1H), 6.82 (d, J = 15.2 Hz, 1H), 6.77 (s, 1H), 6.75 (d, J = 7.5, 2H), 6.64 (s, 1H), 6.47 (s, 1H), 4.97 (t, J = 2.0 Hz, 2H)
实施例2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测定:
MTT比色法:根据细胞生长速率,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以100μL/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贴壁生长24小时再加浓度梯度药物,设5个梯度浓度(0,25, 50, 100,200 μg/ml),每个浓度设三复孔。肿瘤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8h,然后弃去培养液,用PBS冲2~3遍,然后每孔加入100μL含10%MTT的培养液,培养4h,然后吸去培养液。最后加入100μL/孔的二甲基亚砜,在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在OD492nm和630nm波长下测定A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实验测得数据见下表,由数据绘制抑制率与浓度关系图,从图1中可得IC50值。

浓度μg/mlA平均值存活率%00.514667100250.28066754.53368500.27233352.914511000.0513339.9740932000.0163333.173575

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活性测试,(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为50.8±0.5 (数值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浓度单位μM),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作用,是抗乳腺癌的潜在药物。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3羟基5羟基苯乙烯基咪唑乙酸酚酯及在制备方法和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其结构式如I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白藜芦醇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该白藜芦醇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活性IC50值达到了50.8M,具有较强的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