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盖.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67261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9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8734.4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号:

CN103163994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18申请公布日:201306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8

主分类号:

G06F1/18

申请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庄宪政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六十六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常大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理线槽,其包括一弹性部,弹性部自理线盖的一端延伸,弹性部上具有一凸起段并与枢轴间具有一缓冲空间。当理线盖被枢转时,首先理线槽会受到凸起段的干涉而无法继续枢转,接下来弹性部因受力而朝向缓冲空间的方向形变,再接下来凸起段会停止受理线槽抵压,以便于让凸起段继续与理线槽产生干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理线槽,该理线槽具有一第一侧板及相对于该第一侧板的一第二侧板,该枢轴介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该枢轴与该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理线盖包括:
一封盖部,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及一卡合端;
一枢接部,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并枢设于该枢轴,该枢接部与该第一侧板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距离小于该第一间距;
一卡合部,设置于该封盖部的该卡合端,该卡合部适于卡扣于该第二侧板;及
至少一弹性部,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并覆盖部分该枢轴,该弹性部与该枢轴之间具有一缓冲空间,该弹性部具有一向该第一侧板凸出的凸起段,该凸起段的外侧至该枢轴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间距;
其中,当该理线盖相对该枢轴枢转时,用以使该凸起段受力并让该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而压向该缓冲空间,让该第二间距等于该第一间距。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具有一连接段及一延伸段,该连接段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该延伸段自该连接段延伸,该连接段与该延伸段具有一夹角以构成该凸起段。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具有一对枢接孔,该弹性部介于该对枢接孔之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的外侧具有一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邻近于该卡合部与该封盖部的连接处。

说明书

说明书理线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线盖,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理线槽变形的理线盖。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服务器的内部通常具有多个电子元件,而各个电子元件是以传输线与电源线相互电性连接。然而,这些线材若凌乱地散置于服务器的内部空间,将会堵塞服务器的散热通道,并对其流经散热通道的气体产生扰动,让风扇需耗费更大的功率来完成服务器的散热。因此,服务器内部都设有理线槽,让这些线材能够集中并沿理线槽的路径设置。最后,再于理线槽上加装一理线盖,一方面可防止线材再次脱离理线槽内部散置服务器内部,另一方面可让凌乱的线材可以被隐藏于理线槽内。
然而,为了方便组装者能够将线材整理进理线槽内,理线盖的枢接处通常设有凸轮结构使理线盖具有二段式开启的功能,第一段将理线盖保持于关闭状态,第二段将理线盖保持于开启状态。而当组装者要将理线盖于第一段切换至第二段或第二段切换到第一段时,需多施加一外力来完成,藉此可防止组装者于理线的过程,需分心顾虑将理线盖保持于开启状态而无法专心理线。
但现有的理线盖于开启与闭合的过程中,凸轮结构会让理线槽产生瞬间形变,而使理线槽相对两侧壁的间距瞬间变大。若理线盖开启与闭合的次数增加,就有可能让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而使理线槽相对两侧壁的间距永久变大,此时会导致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而让理线盖失去闭合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出不会让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的理线盖将是设计人员应着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盖,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会导致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理线槽,理线槽具有一第一侧板及相对于第一侧板的一第二侧板,枢轴介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枢轴与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间距,理线盖包括一封盖部、一枢接部、一卡合部及至少一弹性部。其中,封盖部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及一卡合端。枢接部自封盖部的枢接端延伸并枢设于枢轴,枢接部与第一侧板具有一间隙,间隙的距离小于第一间距。卡合部设置于封盖部的卡合端,卡合部适于卡扣于第二侧板。弹性部自封盖部的枢接端延伸并覆盖部分枢轴,弹性部与枢轴之间具有一缓冲空间,弹性部具有一向第一侧板凸出的凸起段,凸起段的外侧与枢轴间具有一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间距。
其中,当盖体相对枢轴枢转时,用以使凸起段受力并让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而压向缓冲空间,让第二间距等于第一间距。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是利用让凸起段设置于弹性部上,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弹性部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且弹性部与枢轴具有一缓冲空间。再利用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的特性,让理线盖固定于闭合或开启的状态。其中,在理线盖枢转的过程中,第一侧板挤压到凸起段,连带迫使弹性部压向缓冲空间,让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等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而得以顺利开启或闭合理线盖。因此,理线盖在开启或闭合的过程中,会降低凸起段将第一侧板向外侧挤压的变形量,进而改善现有的凸轮结构会把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一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枢接处的平面放大图;
图4至图6为图1的理线盖的作动方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二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三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理线盖
20     理线槽
21     枢轴
22     第一侧板
23     第二侧板
24     缺口
100    封盖部
110    枢接端
120    卡合端
200    枢接部
210    枢接孔
300    卡合部
310    凸出结构
400    弹性部
410    缓冲空间
420    连接段
430    凸起段
440    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一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枢接处的平面放大图。其中,理线盖10可枢设于任何设有理线槽20的电子装置,此处的电子装置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及服务器等。理线槽20包括一枢轴21、一第一侧板22及相对于第一侧板22的一第二侧板23。枢轴21介于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之间。其中,第一侧板22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一间距d1,以及第二侧板23的上侧边开设一缺口24,缺口24的开设方向与理线槽20的开设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及一卡合端120。
枢接部200设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且枢接部2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枢接部2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枢接部200包括一对枢接孔210,这对枢接孔210分别设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的相异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200与第一侧板22间具有一间隙,间隙的距离d4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距离。并且,间隙的距离d4小于第一间距d1。因此,枢接部200与第一侧板22互不干涉。
卡合部300设置于封盖部100的卡合端120并卡扣于第二侧板23,且卡合部3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卡合部300是自封盖部100的卡合端120延伸的一部分。卡合部300的外侧具有一凸出结构310,凸出结构310邻近于卡合部300与封盖部100的连接处,且自卡合部300朝向第二侧板23凸起,以作为扳动理线盖10的施力点。
弹性部400设置于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并抵住第一侧板22,且弹性部4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弹性部4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且弹性部400介于这对枢接孔210之间。弹性部400包括一连接段420、一凸起段430及一延伸段440,连接段420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延伸段440自连接段420延伸,且连接段420与延伸段440间具有一夹角θ以构成凸起段430。其中,凸起段430为往枢轴21的径向方向凸起,换句话说,凸起段43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d2,以及延伸段44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三间距d3,其中第三间距d3等于第一间距d1,而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三间距d3,连接段42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三间距d3。
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凸起段430与延伸段440与枢轴21间具有一缓冲空间410。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的作动方式,请参阅图4至图6,图4至图6为图1的理线盖的作动方式图。首先如图4所示,理线盖10封盖于理线槽20,此时,因延伸段440抵住理线槽20的第一侧板22而将理线盖100固定于闭合状态,且卡合部300卡扣于理线槽20的第二侧板23。部分卡合部300及凸出结构310露出于第二侧板23的缺口24。接着如图5所示,将理线盖10开启,施力于凸出结构310,迫使理线盖1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相对理线槽20枢转。此时,卡合部300解除与第二侧板23的卡扣状态,且第一侧板22压迫至凸起段430,连带使凸起段430及延伸段440朝向缓冲空间410变形。换句话说,此时第二间距d2等于第一间距d1,因此,第一侧板22不会因为受到凸起段430的挤压而向外侧变形。接着如图6所示,再将理线盖10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相对理线槽20枢转。此时,连接段420抵住第一侧板22,且凸起段430因停止受第一侧板22挤压而使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一间距d1,因此,理线盖受到凸起段430与第一侧板22的干涉而固定于开启状态。此时,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将所需整理的线材依序置入理线槽内。
当然弹性部400的数量并用以非限制本发明,接着将以其他实施例继续介绍。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二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分解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仅针对结构的相异处介绍。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对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及一卡合端120。
枢接部200设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且枢接部2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枢接部200包括一枢接孔210,枢接孔210介于这对弹性部400之间。
当然弹性部400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接着将以其他实施例继续介绍。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三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剖视示意图。由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仅针对结构的相异处介绍。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及一卡合端120。
弹性部400设置于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并抵住第一侧板22,且弹性部4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弹性部4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且弹性部400介于这对枢接孔210之间。弹性部400包括一连接段420、一凸起段430及一延伸段440,连接段420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凸起段430自连接段420延伸,延伸段440自凸起段430延伸。凸起段430为往枢轴21的径向方向凸起,换句话说,凸起段43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d2,以及延伸段44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三间距d3,其中第三间距d3等于第一间距d1,而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三间距d3,连接段42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三间距d3。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是利用让凸起段设置于弹性部上,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弹性部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且弹性部与枢轴具有一缓冲空间。再利用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的特性,让理线盖固定于闭合或开启的状态。其中,在理线盖枢转的过程中,第一侧板挤压到凸起段,连带迫使弹性部压向缓冲空间,让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等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而得以顺利开启或闭合理线盖。因此,理线盖在开启或闭合的过程中,会降低凸起段将第一侧板向外侧挤压的变形量,进而改善现有的凸轮结构会把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理线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理线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理线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线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线盖.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399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CN103163994A*CN103163994A*(21)申请号 201110438734.4(22)申请日 2011.12.19G06F 1/18(2006.01)(71)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六十六号(72)发明人庄宪政(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代理人梁挥 常大军(54) 发明名称理线盖(57) 摘要一种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理线槽,其包括一弹性部,弹性部自理线盖的一端延伸,弹性部上具有一凸起段并与枢轴间具有一缓冲空间。当理线。

2、盖被枢转时,首先理线槽会受到凸起段的干涉而无法继续枢转,接下来弹性部因受力而朝向缓冲空间的方向形变,再接下来凸起段会停止受理线槽抵压,以便于让凸起段继续与理线槽产生干涉。(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3994 ACN 103163994 A1/1页21.一种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理线槽,该理线槽具有一第一侧板及相对于该第一侧板的一第二侧板,该枢轴介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该枢轴与该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理线盖包括:一封盖部,。

3、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及一卡合端;一枢接部,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并枢设于该枢轴,该枢接部与该第一侧板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距离小于该第一间距;一卡合部,设置于该封盖部的该卡合端,该卡合部适于卡扣于该第二侧板;及至少一弹性部,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并覆盖部分该枢轴,该弹性部与该枢轴之间具有一缓冲空间,该弹性部具有一向该第一侧板凸出的凸起段,该凸起段的外侧至该枢轴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间距;其中,当该理线盖相对该枢轴枢转时,用以使该凸起段受力并让该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而压向该缓冲空间,让该第二间距等于该第一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具有一连接段。

4、及一延伸段,该连接段自该封盖部的该枢接端延伸,该延伸段自该连接段延伸,该连接段与该延伸段具有一夹角以构成该凸起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具有一对枢接孔,该弹性部介于该对枢接孔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盖,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的外侧具有一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邻近于该卡合部与该封盖部的连接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3994 A1/4页3理线盖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线盖,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理线槽变形的理线盖。背景技术0002 一般来说,服务器的内部通常具有多个电子元件,而各个电子元件是以传输线与电源线相互电性连接。然而,这些线材若凌乱地散。

5、置于服务器的内部空间,将会堵塞服务器的散热通道,并对其流经散热通道的气体产生扰动,让风扇需耗费更大的功率来完成服务器的散热。因此,服务器内部都设有理线槽,让这些线材能够集中并沿理线槽的路径设置。最后,再于理线槽上加装一理线盖,一方面可防止线材再次脱离理线槽内部散置服务器内部,另一方面可让凌乱的线材可以被隐藏于理线槽内。0003 然而,为了方便组装者能够将线材整理进理线槽内,理线盖的枢接处通常设有凸轮结构使理线盖具有二段式开启的功能,第一段将理线盖保持于关闭状态,第二段将理线盖保持于开启状态。而当组装者要将理线盖于第一段切换至第二段或第二段切换到第一段时,需多施加一外力来完成,藉此可防止组装者于。

6、理线的过程,需分心顾虑将理线盖保持于开启状态而无法专心理线。0004 但现有的理线盖于开启与闭合的过程中,凸轮结构会让理线槽产生瞬间形变,而使理线槽相对两侧壁的间距瞬间变大。若理线盖开启与闭合的次数增加,就有可能让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而使理线槽相对两侧壁的间距永久变大,此时会导致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而让理线盖失去闭合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出不会让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的理线盖将是设计人员应着手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盖,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会导致理线槽产生永久形变的问题。000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枢设于具有一枢轴的一。

7、理线槽,理线槽具有一第一侧板及相对于第一侧板的一第二侧板,枢轴介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枢轴与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间距,理线盖包括一封盖部、一枢接部、一卡合部及至少一弹性部。其中,封盖部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及一卡合端。枢接部自封盖部的枢接端延伸并枢设于枢轴,枢接部与第一侧板具有一间隙,间隙的距离小于第一间距。卡合部设置于封盖部的卡合端,卡合部适于卡扣于第二侧板。弹性部自封盖部的枢接端延伸并覆盖部分枢轴,弹性部与枢轴之间具有一缓冲空间,弹性部具有一向第一侧板凸出的凸起段,凸起段的外侧与枢轴间具有一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间距。0007 其中,当盖体相对枢轴枢转时,用以使凸起段受力并让弹性部。

8、产生弹性形变而压向缓冲空间,让第二间距等于第一间距。0008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是利用让凸起段设置于弹性部上,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弹性部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且弹性部与枢轴具有一缓冲空间。再利说 明 书CN 103163994 A2/4页4用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的特性,让理线盖固定于闭合或开启的状态。其中,在理线盖枢转的过程中,第一侧板挤压到凸起段,连带迫使弹性部压向缓冲空间,让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等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而得以顺利开启或闭合理线盖。因此,理线盖在开启或闭合的过程中,会降低凸起段将第一侧板向外侧挤压的变形量,进而改善现有的凸轮。

9、结构会把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的问题。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一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立体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0012 图3为图1的枢接处的平面放大图;0013 图4至图6为图1的理线盖的作动方式图;0014 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二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分解示意图;0015 图8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三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剖视示意图。0016 其中,附图标记0017 10 理线盖0018 20 理线槽0019 21 枢轴0020 22 第一。

10、侧板0021 23 第二侧板0022 24 缺口0023 100 封盖部0024 110 枢接端0025 120 卡合端0026 200 枢接部0027 210 枢接孔0028 300 卡合部0029 310 凸出结构0030 400 弹性部0031 410 缓冲空间0032 420 连接段0033 430 凸起段0034 440 延伸段具体实施方式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0036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一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枢接处的平面放大图。其中,理线盖10可枢设于任何设。

11、有理线槽20的电子装置,此处的电子装置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说 明 书CN 103163994 A3/4页5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及服务器等。理线槽20包括一枢轴21、一第一侧板22及相对于第一侧板22的一第二侧板23。枢轴21介于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之间。其中,第一侧板22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一间距d1,以及第二侧板23的上侧边开设一缺口24,缺口24的开设方向与理线槽20的开设方向相同。0037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及一卡合端120。0038 枢接部200设。

12、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且枢接部2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枢接部2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枢接部200包括一对枢接孔210,这对枢接孔210分别设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的相异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200与第一侧板22间具有一间隙,间隙的距离d4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距离。并且,间隙的距离d4小于第一间距d1。因此,枢接部200与第一侧板22互不干涉。0039 卡合部300设置于封盖部100的卡合端120并卡扣于第二侧板23,且卡合部3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卡合部300是自封盖部100的卡合端120延伸的一部分。卡合部。

13、300的外侧具有一凸出结构310,凸出结构310邻近于卡合部300与封盖部100的连接处,且自卡合部300朝向第二侧板23凸起,以作为扳动理线盖10的施力点。0040 弹性部400设置于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并抵住第一侧板22,且弹性部4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弹性部4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且弹性部400介于这对枢接孔210之间。弹性部400包括一连接段420、一凸起段430及一延伸段440,连接段420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延伸段440自连接段420延伸,且连接段420与延伸段440间具有一夹角以构成凸起段430。其中,凸起段。

14、430为往枢轴21的径向方向凸起,换句话说,凸起段43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d2,以及延伸段44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三间距d3,其中第三间距d3等于第一间距d1,而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三间距d3,连接段42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三间距d3。0041 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凸起段430与延伸段440与枢轴21间具有一缓冲空间410。0042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的作动方式,请参阅图4至图6,图4至图6为图1的理线盖的作动方式图。首先如图4所示,理线盖10封盖于理线槽20,此时,因延伸段440抵住理线槽20的第一侧板22而将理线盖100固定于。

15、闭合状态,且卡合部300卡扣于理线槽20的第二侧板23。部分卡合部300及凸出结构310露出于第二侧板23的缺口24。接着如图5所示,将理线盖10开启,施力于凸出结构310,迫使理线盖1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相对理线槽20枢转。此时,卡合部300解除与第二侧板23的卡扣状态,且第一侧板22压迫至凸起段430,连带使凸起段430及延伸段440朝向缓冲空间410变形。换句话说,此时第二间距d2等于第一间距d1,因此,第一侧板22不会因为受到凸起段430的挤压而向外侧变形。接着如图6所示,再将理线盖10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相对理线槽20枢转。此时,连接段420抵住第一侧板22,且凸起段430因停止受。

16、第一侧板22挤压而使第二间距d2大于第一间距d1,因此,理线盖受到凸起段430与第一侧板22的干涉而固定于开启状态。此时,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将所需整理的线材依序置入理线槽内。说 明 书CN 103163994 A4/4页60043 当然弹性部400的数量并用以非限制本发明,接着将以其他实施例继续介绍。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二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分解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仅针对结构的相异处介绍。0044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对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

17、及一卡合端120。0045 枢接部200设置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且枢接部2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枢接部200包括一枢接孔210,枢接孔210介于这对弹性部400之间。0046 当然弹性部400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接着将以其他实施例继续介绍。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第三实施例的理线槽枢设于理线槽的剖视示意图。由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仅针对结构的相异处介绍。0047 本实施例的理线盖10可相对理线槽20枢转,其包括一封盖部100、一枢接部200、一卡合部300及一弹性部400。封盖部100具有相对的一枢接端110及一卡合端120。004。

18、8 弹性部400设置于于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并抵住第一侧板22,且弹性部400与封盖部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换句话说,弹性部400是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的一部分,且弹性部400介于这对枢接孔210之间。弹性部400包括一连接段420、一凸起段430及一延伸段440,连接段420自封盖部100的枢接端110延伸,凸起段430自连接段420延伸,延伸段440自凸起段430延伸。凸起段430为往枢轴21的径向方向凸起,换句话说,凸起段43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二间距d2,以及延伸段44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为一第三间距d3,其中第三间距d3等于第一间距d1,而第二间距d。

19、2大于第三间距d3,连接段420的外侧至枢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三间距d3。0049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理线盖,是利用让凸起段设置于弹性部上,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弹性部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且弹性部与枢轴具有一缓冲空间。再利用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的特性,让理线盖固定于闭合或开启的状态。其中,在理线盖枢转的过程中,第一侧板挤压到凸起段,连带迫使弹性部压向缓冲空间,让凸起段的外侧至枢轴的距离等于第一侧板至枢轴的距离,而得以顺利开启或闭合理线盖。因此,理线盖在开启或闭合的过程中,会降低凸起段将第一侧板向外侧挤压的变形量,进而改善现有的凸轮结构会把理线槽相对两侧壁与理线盖间的裕度变大的问题。0050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3163994 A1/8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3994 A2/8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3994 A3/8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3994 A4/8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3994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