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55702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59193.7

申请日:

2016.03.31

公开号:

CN205653775U

公开日:

2016.10.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3/046申请日:20160331授权公告日:20161019终止日期:20170331|||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046

主分类号:

E02D3/046

申请人:

霍州煤电集团曹村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晓斌

地址:

031499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南下庄矿区(水电工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属于起重设备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支撑架与水平横梁通过铰接方式连接,通过调节器调节支撑架的倾角,从而根据地面情况调整支撑架角度而保持横梁水平;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包括水平横梁和支撑架,支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横梁的下端,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水平横梁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倾斜角度的调节器,调节器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调节器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下端铰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起重设备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梁(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横梁(1)的下端,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水平横梁(1)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2)倾斜角度的调节器(3),所述调节器(3)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调节器(3)的下端与支撑架(2)的下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3)包括调节盘(4)、调节杆(5)和调节套(6),所述调节套(6)包括内套(7)和外套(8),所述外套(8)设置于支撑架(2)的下端并与支撑架(2)铰接,所述内套(7)活动设置于外套(8)内部,所述内套(7)与外套(8)的轴向方向固定,所述内套(7)的上端延伸出外套(8)的上端,所述调节盘(5)固定于内套(7)超出外套(8)的延伸部,所述内套(7)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开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5)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调节杆(5)的下端位于通孔内,所述调节杆(5)的下端设置有与通孔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盘(4)受外力作用带动内套(7)在外套(8)内旋转,所述内套(7)通过旋转而在调节杆(5)上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梁(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起重设备连接的上连接架(9),所述水平横梁(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夯锤连接的下连接架(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为多杆连接的框架结构。

说明书

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即用起重设备反复将一定重量的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动脱钩使夯锤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其抵抗震动液化能力、消除湿陷性等。

随着强夯的能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夯锤重量的基本参数越来越大,受机械本身性能的影响,夯锤重量受起吊能力的限制,不可能超过起重设备承受的重量,所以在起重设备的下方设置支撑架来增加起重设备的承受能力,从而可以悬挂重量更大的夯锤。

然而,在现实工作环境中,施工地面通常都不是平整的,因此支撑架在放置到地面后,很难保证支撑架的横梁保持水平状态,所以需要人工调整两个支撑腿的高度来保持横梁水平,这样的工作量很大,当支撑架换一个地点使用时,还需要重新调整,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支撑架与水平横梁通过铰接方式连接,通过调节器调节支撑架的倾角,从而根据地面情况调整支撑架角度而保持横梁水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包括水平横梁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横梁的下端,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所述水平横梁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倾斜角度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所述调节器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下端铰接。

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盘、调节杆和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外套设置于支撑架的下端并与支撑架铰接,所述内套活动设置于外套内部,所述内套与外套的轴向方向固定,所述内套的上端延伸出外套的上端,所述调节盘固定于内套超出外套的延伸部,所述内套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开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位于通孔内,所述调节杆的下端设置有与通孔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盘受外力作用带动内套在外套内旋转,所述内套通过旋转而在调节杆上上下移动。

所述水平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起重设备连接的上连接架,所述水平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夯锤连接的下连接架。

所述支撑架为多杆连接的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的支撑架与水平横梁采用铰接放置连接,因此支撑架与水平横梁的夹角为可变化的,通过调整支撑架的竖直夹角来调整水平横梁两侧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施工环境下地表不平而导致水平横梁不水平的情况。

2、本装置采用调节器对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套来调整调节杆的长度,从而改变支撑架的倾斜角度,利用调节盘来调节调节套,只需手动旋转调节盘即可调节调节套,使用简单方便。

3、本装置可以随意更换使用地点,通过起重设备可将装置随意更换,到了新的工作地点后,操作人员只需重新调节支撑架角度即可。

4、本装置节省工人工作量,无需利用土方来调整水平横梁,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调节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水平横梁、2为支撑架、3为调节器、4为调节盘、5为调节杆、6为调节套、7为内套、8为外套、9为上连接架、10为下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包括水平横梁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横梁1的下端,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水平横梁1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2倾斜角度的调节器3,所述调节器3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调节器3的下端与支撑架2的下端铰接。

所述调节器3包括调节盘4、调节杆5和调节套6,所述调节套6包括内套7和外套8,所述外套8设置于支撑架2的下端并与支撑架2铰接,所述内套7活动设置于外套8内部,所述内套7与外套8的轴向方向固定,所述内套7的上端延伸出外套8的上端,所述调节盘5固定于内套7超出外套8的延伸部,所述内套7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开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5的上端与水平横梁1铰接,所述调节杆5的下端位于通孔内,所述调节杆5的下端设置有与通孔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盘4受外力作用带动内套7在外套8内旋转,所述内套7通过旋转而在调节杆5上上下移动。

所述水平横梁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起重设备连接的上连接架9,所述水平横梁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夯锤连接的下连接架10。

所述支撑架2为多杆连接的框架结构。

使用时,当地表出现不平时,只需调节较高一侧的调节器3,旋转调节盘4,内套7通过调节盘4的旋转而旋转,此时内套7的内螺纹与调节杆5的外螺纹啮合,并在调节杆5上移动,由于调节器3与支撑架2铰接,因此,当内套7上下移动时,支撑架2由于调节杆5的变化而发生角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水平横杆1的调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属于起重设备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其支撑架与水平横梁通过铰接方式连接,通过调节器调节支撑架的倾角,从而根据地面情况调整支撑架角度而保持横梁水平;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重设备支撑架,包括水平横梁和支撑架,支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横梁的下端,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横梁铰接,水平横梁的两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倾斜角度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