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5602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72518.0

申请日:

2014.08.20

公开号:

CN204059419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4G15/0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伊廷成; 高仁迎; 姚洪涛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43号乙凯旋大厦东塔3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浇带,该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和止水钢板,钢筋骨架钢丝网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以及多个与横撑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止水钢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钢筋骨架钢丝网,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侧向防渗漏垫块固定于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而带来的损失。而且,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1)和止水钢板(3),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13),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11)以及多个与所述横撑(11)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12),所述止水钢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所述横撑(11),两个所述横撑(11)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横撑(11)的间距等于所述后浇带上下两层所述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所述止水钢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11)和所述竖撑(12)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所述竖撑(12)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所述钢丝网(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与所述止水钢板(3)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3),所述第一定位筋(2)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筋(2),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2)的间距为500mm~8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3)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所述止水钢板(3)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筋(5),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筋(5)的间距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42),所述加强钢筋(42)缠绕有用于与所述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41)且所述绑扎丝(41)的两端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为5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42)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所述绑扎丝(41)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大于150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后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目前,传统的后浇带模板是木模板。首先需要将模板加工成槽齿状,以便让板内上下纵向钢筋通过;然后要将模板沿后浇带的方向进行拼接;最后用后浇带宽度的木方作为横撑撑在后浇带两侧的模板上,以抵挡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在后浇带中一般都存在着具有止水措施的止水钢板,模板必须断成上下两块。因此,采用传统的支模方式时,由于木模板支撑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拆模困难、容易涨模和漏浆的缺点,后期需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损失。并且,如果底部为基础垫层就没有操作空间,施工难度较大,质量也难以保证。
因此,如何克服后浇带模板涨模及漏浆的缺点,并且避免拆模清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可以克服后浇带模板涨模及漏浆的缺点,并且避免拆模清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 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和止水钢板,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以及多个与所述横撑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所述止水钢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焊接固定有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所述横撑,两个所述横撑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横撑的间距等于所述后浇带上下两层所述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所述止水钢板的厚度后的一半。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横撑和所述竖撑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所述竖撑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所述钢丝网。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与所述止水钢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所述第一定位筋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筋,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的间距为500mm~800mm。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第二定位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所述止水钢板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筋,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筋的间距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缠绕有用于与所述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且所述绑扎丝的两端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每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的长度为500mm。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加强钢筋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 所述绑扎丝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的长度大于1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即本方案采用钢板骨架组合体来作为后浇带的模板,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钢板骨架组合体可以为后浇带提供牢固的支撑,并且在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设置有侧向防渗漏垫块,避免了浇注时的侧向渗漏。与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板相比较,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而带来的损失。由于止水钢板和钢筋骨架钢丝网以及侧向防渗漏垫块可以在绑扎钢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可以应用于防水底板、顶板、剪力墙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筋骨架钢丝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板骨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后浇带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
钢筋骨架钢丝网-1、第一定位筋-2、止水钢板-3、侧向防渗漏垫块-4、第二定位筋-5、方木支撑-6、方木条-7、第一结构钢筋-8、第二结构钢筋-9、横撑-11、竖撑-12、钢丝网-13、绑扎丝-41、加强钢筋-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筋骨架钢丝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板骨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后浇带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该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其中,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1和止水钢板3;钢筋骨架钢丝网1作为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13,钢筋焊接支架则包括至少两个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11以及多个与横撑11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12,以作为钢筋骨架并提供良好支撑。止水钢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钢筋骨架钢丝网1,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侧向防渗漏垫块4固定于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浇带施工之前,首先要制作钢筋骨架钢丝网1,具体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在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13,其中,钢筋焊接支架包括横撑11和竖撑12,横撑11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作用为连接多个竖撑12以提供支撑,竖撑12并排连接于横撑11之间,主要用于支撑竖向的压力。为了简化结构,优选地,本方案中的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横撑11。由于止水钢板3的两侧均连接有钢筋骨架钢丝网1,因此,两个横撑11的间距等于后浇带上下两层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止水钢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另外,横撑11及竖撑12的钢筋型号及间距可以根据板或墙的厚度进行适当调整,优选 地,本实施例方案中的横撑11和竖撑12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竖撑12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
为了增加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强度,优选地,本方案在焊接好钢筋焊接支架后在其外周包裹两层以上的钢丝网13,更优选地,本方案选用高强度钢丝网。
需要说明的是,钢筋骨架钢丝网1焊接完成后再与止水钢板3进行固定。优选地,本方案将钢筋骨架钢丝网1与止水钢板3垂直布置,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端部,具体可以为焊接或绑扎固定;第一定位筋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钢板3。第一定位筋2可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筋2,如图2所示,止水钢板3上下两侧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筋2,图2为钢板骨架组合体的截面图,截面图显示出了四个位置的第一定位筋2呈菱形布置,即两侧交叉布置。具体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每侧的多个第一定位筋2并排布置,每相邻两个第一定位筋2的间距根据板(墙)厚度可选为500mm~80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浇带施工前需要根据板的保护层厚度预制侧向防渗漏垫块4,该侧向防渗漏垫块4具体可以为细石混凝土垫块。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42,以防垫块断裂。加强钢筋42缠绕有用于与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41,且绑扎丝41的两端伸出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以便于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
请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上底宽度为40mm,下底宽度为60mm,梯形的高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当然也可以根据后浇带具体尺寸选择其他尺寸大小。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内部预埋一根直径为6mm的三级钢,并用一股22号绑扎丝(4根绑扎丝拧在一起)缠绕,且绑扎丝41两端均伸出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大于150mm,方便用绑扎丝41固定垫块。如图3所示,每个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两端及中间位置各留一股绑扎丝41,如此可以牢固绑扎。
由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需要放置于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因此,为 了便于搬运和放置,优选地,本方案中在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多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可以组成一个整体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每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为500mm,这样可以方便搬运。另外,为了提高强度和可靠性,同时还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中的安全,优选地,本方案中的细石混凝土垫块所用的细石混凝土比结构混凝土高一等级。
图4为本方案中的后浇带在防水板中的应用详图。在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完成后,将预制好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垫置在后浇带两侧并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然后再用第二定位筋5将钢板骨架组合体进行固定,后浇带顶部的第二结构钢筋9则固定设置有方木支撑6和方木条7以承受侧向压力,防止漏浆。具体的,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钢板3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结构钢筋8,第二定位筋5可以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固定可靠性,本方案将第二定位筋5连接于后浇带下方的与钢板骨架组合体垂直布置的第一结构钢筋8,这样就可以承受更大的侧向压力。具体的,本方案中的止水钢板3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二定位筋5,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且每相邻两个第二定位筋5的间距根据板(墙)厚度可以选为500mm~800mm。
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的施工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板(墙)厚度制作钢筋焊接支架,再用双层以上高强度钢丝网包裹钢筋焊接支架,然后,通过第一定位筋2将做好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焊接固定在止水钢板3的两侧。对于剪力墙,在后浇带部位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放入止水钢板3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组合体,然后用第二定位筋5将止水钢板3与剪力墙钢筋固定(第二定位筋5与止水钢板3焊接,与结构钢筋绑扎),内外层钢筋与模板之间则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木条与模板固定,防止漏浆;对于防水底板(地下室顶板),在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后,先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预制细石混凝土垫块沿后浇带连续垫置并与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然后将止水钢板3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组合体与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用第二定位筋5 固定(第二定位筋5与止水钢板3焊接,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然后再绑扎防水板上层的第二结构钢筋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是一种新型的免清理钢板止水后浇带,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即本方案采用钢板骨架组合体来作为后浇带的模板,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钢板骨架组合体可以为后浇带提供牢固的支撑,并且在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设置有侧向防渗漏垫块4,避免了浇注时的侧向渗漏。与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板相比较,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剔凿涨模混凝土以及拆模困难而带来的损失。由于止水钢板3和钢筋骨架钢丝网1以及侧向防渗漏垫块4可以在绑扎钢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可以应用于防水底板、顶板、剪力墙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后浇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后浇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后浇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后浇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后浇带.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4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419U(21)申请号 201420472518.0(22)申请日 2014.08.20E02D 29/16(2006.01)E04G 15/06(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43号乙凯旋大厦东塔32层(72)发明人伊廷成 高仁迎 姚洪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李海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后浇带(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浇带,该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

2、防渗漏垫块,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和止水钢板,钢筋骨架钢丝网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以及多个与横撑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止水钢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钢筋骨架钢丝网,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侧向防渗漏垫块固定于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而带来的损失。而且,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419 UCN 204059419 U1/1页21.一种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1)和止水钢板(3),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13),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11)以及多个与所述横撑(11)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12),所述止水钢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所。

4、述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所述横撑(11),两个所述横撑(11)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横撑(11)的间距等于所述后浇带上下两层所述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所述止水钢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11)和所述竖撑(12)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所述竖撑(12)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所。

5、述钢丝网(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与所述止水钢板(3)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3),所述第一定位筋(2)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筋(2),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2)的间距为500mm8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3)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所述止水钢板(3)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筋(5),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

6、位筋(5)的间距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42),所述加强钢筋(42)缠绕有用于与所述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41)且所述绑扎丝(41)的两端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为500m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42)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所述绑扎丝(41)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大于15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419 。

7、U1/5页3一种后浇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背景技术0002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0003 目前,传统的后浇带模板是木模板。首先需要将模板加工成槽齿状,以便让板内上下纵向钢筋通过;然后要将模板沿后浇带的方向进行拼接;最后用后浇带宽度的木方作为横撑撑在后浇带两侧的模板上,以抵挡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在后浇带中一般都存在着具有止。

8、水措施的止水钢板,模板必须断成上下两块。因此,采用传统的支模方式时,由于木模板支撑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拆模困难、容易涨模和漏浆的缺点,后期需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损失。并且,如果底部为基础垫层就没有操作空间,施工难度较大,质量也难以保证。0004 因此,如何克服后浇带模板涨模及漏浆的缺点,并且避免拆模清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可以克服后浇带模板涨模及漏浆的缺点,并且避免拆模清理。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所述。

9、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和止水钢板,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以及多个与所述横撑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所述止水钢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焊接固定有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所述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0007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所述横撑,两个所述横撑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横撑的间距等于所述后浇带上下两层所述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所述止水钢板的厚度后的一半。0008 优选地,在上。

10、述后浇带中,所述横撑和所述竖撑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所述竖撑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0009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所述钢丝网。0010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与所述止水钢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所述第说 明 书CN 204059419 U2/5页4一定位筋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所述钢筋骨架钢丝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筋,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的间距为500mm800mm。0011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第二定位筋。

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钢板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构钢筋,所述止水钢板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筋,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筋的间距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0012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缠绕有用于与所述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且所述绑扎丝的两端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0013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每条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的长度为500mm。0014 优选地,在上述后浇带中,所述加强钢筋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所述绑扎丝伸出于所述侧向防渗漏垫块的。

12、长度大于150mm。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即本方案采用钢板骨架组合体来作为后浇带的模板,通过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结构钢筋,钢板骨架组合体可以为后浇带提供牢固的支撑,并且在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设置有侧向防渗漏垫块,避免了浇注时的侧向渗漏。与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板相比较,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凿涨模混凝土而带来的损失。由于止水钢板和钢筋骨架钢丝网以及侧向防渗漏垫块可以在绑扎钢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可以应用于防水底板、顶板、剪。

13、力墙中。附图说明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筋骨架钢丝网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板骨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俯视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截面图;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

14、例方案中的后浇带结构示意图;0022 图1至图5中:0023 钢筋骨架钢丝网-1、第一定位筋-2、止水钢板-3、侧向防渗漏垫块-4、第二定位筋-5、方木支撑-6、方木条-7、第一结构钢筋-8、第二结构钢筋-9、横撑-11、竖撑-12、钢丝网-13、绑扎丝-41、加强钢筋-42。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 明 书CN 204059419 U3/5页5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15、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5 请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筋骨架钢丝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钢板骨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中的后浇带结构示意图。0026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该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其中,钢板骨架组合体包括钢筋骨架钢丝网1和止水钢板3;钢筋骨架钢丝网1作为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

16、丝网13,钢筋焊接支架则包括至少两个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横撑11以及多个与横撑11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撑12,以作为钢筋骨架并提供良好支撑。止水钢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钢筋骨架钢丝网1,钢板骨架组合体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侧向防渗漏垫块4固定于结构钢筋并且布置于结构钢筋与垫层之间。0027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浇带施工之前,首先要制作钢筋骨架钢丝网1,具体包括钢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在钢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钢丝网13,其中,钢筋焊接支架包括横撑11和竖撑12,横撑11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作用为连接多个竖撑12以提供支撑,竖撑12并排连接于横撑11之间,主要用于支撑。

17、竖向的压力。为了简化结构,优选地,本方案中的钢筋焊接支架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横撑11。由于止水钢板3的两侧均连接有钢筋骨架钢丝网1,因此,两个横撑11的间距等于后浇带上下两层结构钢筋间距减去止水钢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另外,横撑11及竖撑12的钢筋型号及间距可以根据板或墙的厚度进行适当调整,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案中的横撑11和竖撑12均采用直径为10mm12mm的三级钢,每两个竖撑12之间的距离为400mm700mm。0028 为了增加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强度,优选地,本方案在焊接好钢筋焊接支架后在其外周包裹两层以上的钢丝网13,更优选地,本方案选用高强度钢丝网。0029 需要说明的是,钢筋骨架钢丝网。

18、1焊接完成后再与止水钢板3进行固定。优选地,本方案将钢筋骨架钢丝网1与止水钢板3垂直布置,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端部,具体可以为焊接或绑扎固定;第一定位筋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钢板3。第一定位筋2可采用直径为6mm8mm的三级钢,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筋2,如图2所示,止水钢板3上下两侧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筋2,图2为钢板骨架组合体的截面图,截面图显示出了四个位置的第一定位筋2呈菱形布置,即两侧交叉布置。具体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每侧的多个第一定位筋2并排布置,每相邻两个第一定位筋2的间距根据板(墙)厚度可选为500mm800mm。003。

19、0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浇带施工前需要根据板的保护层厚度预制侧向防渗漏垫块4,该侧向防渗漏垫块4具体可以为细石混凝土垫块。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钢筋42,以防垫块断裂。加强钢筋42缠绕有用于与结构钢筋固定的绑扎丝41,且绑扎丝41的两端伸出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以便于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说 明 书CN 204059419 U4/5页60031 请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形上底宽度为40mm,下底宽度为60mm,梯形的高为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当然也可以根据后浇带具体尺寸选择其他尺寸大小。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内部。

20、预埋一根直径为6mm的三级钢,并用一股22号绑扎丝(4根绑扎丝拧在一起)缠绕,且绑扎丝41两端均伸出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大于150mm,方便用绑扎丝41固定垫块。如图3所示,每个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两端及中间位置各留一股绑扎丝41,如此可以牢固绑扎。0032 由于侧向防渗漏垫块4需要放置于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因此,为了便于搬运和放置,优选地,本方案中在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多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可以组成一个整体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每条侧向防渗漏垫块4的长度为500mm,这样可以方便搬运。另外,为了提高强度和可靠性,同时还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中的安全,优选地,本方案中的细石混凝。

21、土垫块所用的细石混凝土比结构混凝土高一等级。0033 图4为本方案中的后浇带在防水板中的应用详图。在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完成后,将预制好的侧向防渗漏垫块4垫置在后浇带两侧并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然后再用第二定位筋5将钢板骨架组合体进行固定,后浇带顶部的第二结构钢筋9则固定设置有方木支撑6和方木条7以承受侧向压力,防止漏浆。具体的,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钢板3的边缘,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结构钢筋8,第二定位筋5可以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固定可靠性,本方案将第二定位筋5连接于后浇带下方的与钢板骨架组合体垂直布置的第一结构钢筋8,这样就可以承受更大的侧向压力。

22、。具体的,本方案中的止水钢板3的两侧边缘均连接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二定位筋5,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且每相邻两个第二定位筋5的间距根据板(墙)厚度可以选为500mm800mm。0034 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的施工过程如下:0035 首先根据板(墙)厚度制作钢筋焊接支架,再用双层以上高强度钢丝网包裹钢筋焊接支架,然后,通过第一定位筋2将做好的钢筋骨架钢丝网1焊接固定在止水钢板3的两侧。对于剪力墙,在后浇带部位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放入止水钢板3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组合体,然后用第二定位筋5将止水钢板3与剪力墙钢筋固定(第二定位筋5与止水钢板3焊接,与结构钢筋绑扎),内外层钢筋与模板之间。

23、则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木条与模板固定,防止漏浆;对于防水底板(地下室顶板),在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后,先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预制细石混凝土垫块沿后浇带连续垫置并与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然后将止水钢板3与钢筋骨架钢丝网1的组合体与板底的第一结构钢筋8用第二定位筋5固定(第二定位筋5与止水钢板3焊接,与第一结构钢筋8绑扎),然后再绑扎防水板上层的第二结构钢筋9。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浇带是一种新型的免清理钢板止水后浇带,后浇带的两侧均设置有钢板骨架组合体和侧向防渗漏垫块4,即本方案采用钢板骨架组合体来作为后浇带的模板,通过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结构钢筋,钢板骨架组合体可以为后浇带提供牢固的支撑。

24、,并且在结构钢筋和垫层之间设置有侧向防渗漏垫块4,避免了浇注时的侧向渗漏。与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板相比较,本方案的模板支撑牢固且不易发生涨模及漏浆,从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剔凿涨模混凝土以及拆模困难而带来的损失。由于止水钢板3和钢筋骨架钢丝网1以及侧向防渗漏垫块4可以在绑扎钢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简单,能说 明 书CN 204059419 U5/5页7够提高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易保证且经济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浇带可以应用于防水底板、顶板、剪力墙中。003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4059419 U1/2页8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419 U2/2页9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41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