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10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1030U(21)申请号 201420250379.7(22)申请日 2014.05.15E21B 43/08(2006.01)E21B 17/00(2006.01)(73)专利权人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9号1栋16层1605号(72)发明人卢立泽 刘榧 王贺华 蒋利平臧克一 高健 张健 黄海平李鑫 黄凯 孙照磊 洪余刚胡勇 张博 杨鸿 何巍 杨滔马成 闫志军 钱利 桂碧雯曹剑 韩绪军 付辉 杜新龙王荣新 米中荣 柳世成 符奇张春琳 袁浩 。
2、张艺久 康博李建东 周长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代理人龚燮英(54) 实用新型名称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包括套管和控流管;套管包括纵向管体和横向管体;套管的纵向管体顶端通过悬挂器悬挂于技术套管的下端;控流管为串联组合连接的至少三段且末端还设有引鞋;该三段控流管分别位于渗透率不同的储层段,均包括管外封隔器、密封连接于管外封隔器一端的光管、密封连接于光管一端的筛管以及套设于筛管中段的管外扶正器;筛管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与储层段的渗透率相适应的筛孔,即位于该三段控流管的筛管上的筛孔。
3、密度彼此不同。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通过不同筛管的孔密差异,均衡各水平井段的生产压差,抑制边底水突进,提高油藏采收率,改善水平井的开采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1030 UCN 204041030 U1/1页21.一种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包括装设于技术套管下端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一体成型L形管状结构,即包括纵向管体和横向管体;所述套管的纵向管体顶端通过悬挂器悬挂于所述技术套管的下端;所述完井管柱还。
4、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一端的控流管;所述控流管为串联组合连接的至少三段且末端还设有引鞋;所述的三段控流管分别位于渗透率不同的储层段,均包括管外封隔器、密封连接于所述管外封隔器一端的光管、密封连接于所述光管一端的筛管以及套设于所述筛管中段的管外扶正器;所述筛管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与储层段的渗透率相适应的筛孔,即位于所述三段控流管的筛管上的筛孔密度彼此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管包括第一段控流管、第二段控流管和第三段控流管;所述第一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较大的储层段,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一端;所述第二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较小的储。
5、层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控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一般的储层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控流管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控流管包括第一管外封隔器、第一光管、第一筛管和第一管外扶正器;所述第一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端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一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述第一筛管的中段;所述第二段控流管包括第二管外封隔器、第二光管、第二筛管和第二管外扶正器;所述。
6、第二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筛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二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 述第二筛管的中段;所述第三段控流管包括第三管外封隔器、第三光管、第三筛管和第三管外扶正器;所述第三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筛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也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三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述。
7、第三筛管的中段;所述引鞋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三筛管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管的筛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筛管和第三筛管的筛孔密度;所述第三筛管的筛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筛管的筛孔密度且小于所述第二筛管的筛孔密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1030 U1/3页3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背景技术0002 随着水平井钻完井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完善,水平井对于提高单井产量、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
8、水平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油藏,其中在部分边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中,考虑到水平段井壁不稳定的因素,一般在水平段采用筛管完井。目前普遍使用的筛管均为等孔密的筛管,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渗透率较高的部位处渗流速度快,易发生边底水突进现象,造成水平井部分井段水淹,严重影响水平井产能,致使大量残余油气难以采出,降低了油藏采收率。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完井管柱可将水平井段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产层,分段控制各个产层的渗流速度,抑制边底水突进,提高油藏采收率。发明内容0003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通过不同筛管的孔密差异,均衡各水平井段的生产压差,抑制边底水突进,提高。
9、油藏采收率,改善水平井的开采效果的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 上述的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包括装设于技术套管下端的套管;所述套管为一体成型L形管状结构,即包括纵向管体和横向管体;所述套管的纵向管体顶端通过悬挂器悬挂于所述技术套管的下端;所述完井管柱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一端的控流管;所述控流管为串联组合连接的至少三段且末端还设有引鞋;所述的三段控流管分别位于渗透率不同的储层段,均包括管外封隔器、密封连接于所述管外封隔器一端的光管、密封连接于所述光管一端的筛管以及套设于所述筛管中段的管外扶正器;所述筛管圆周面上。
10、均匀设有多个与储层段的渗透率相适应的筛孔,即位于所述三段控流管的筛管上的筛孔密度彼此不同。0006 所述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中:所述控流管包括第一段控流管、第二控流管和第三段控流管;所述第一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较大的储层段,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一端;所述第二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较小的储层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控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段控流管位于渗透率一般的储层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控流管一端。0007 所述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中:所述第一段控流管包括第一管外封隔器、第一光管、第一筛管和第一管外扶正器;所述第一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横向管体端部通过螺纹。
11、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说 明 书CN 204041030 U2/3页4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一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述第一筛管的中段;所述第二段控流管包括第二管外封隔器、第二光管、第二筛管和第二管外扶正器;所述第二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筛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二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述第二筛。
12、管的中段;所述第三段控流管包括第三管外封隔器、第三光管、第三筛管和第三管外扶正器;所述第三管外封隔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筛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外封隔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也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第三管外扶正器套设于所述第三筛管的中段;所述引鞋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三筛管的另一端。0008 所述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其中:所述第二筛管的筛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筛管和第三筛管的筛孔密度;所述第三筛管的筛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筛管的筛孔密度且小于所述第二筛管的筛孔密度。00。
13、09 有益效果:0010 本实用新型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其根据水平段储层渗透率大小分段设计不同孔密度的筛管,通过不同筛管的孔密差异,可以更加灵活准确控制各个产层的渗流速度,均衡各水平井段的生产压差,确保各层段边底水均衡抬升,有效抑制边底水和注入水突进,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改善水平井的开采效果,充分发挥水平井的特点,提高产油量和采出程度,最终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更加低廉;同时,通过悬挂器将套管固定于技术套管上,不仅可以实现分段采油、延缓底水锥进、稳油、控水、堵水、防砂等,而且可以实施分段找水、分段堵水、分段酸化、水平井段洗井等作业,为后期措施增产提。
14、供空间保障。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变孔密筛管的水平井分段完井管柱,包括套管1和控流管2。0013 该套管1为一体成型的L形管状结构,即包括纵向管体和横向管体;该套管1的纵向管体顶端通过悬挂器11悬挂于技术套管3的下端。0014 该控流管2密封连接于该套管1的横向管体一端,其根据储层的渗透率不同,可分为第一段控流管21、第二段控流管22和第三段控流管23。0015 该第一段控流管21位于渗透率较大的储层段,其一端连接于套管1的横向管体一端,包括第一管外封隔器211、第一光管212、第一筛管21。
15、3和第一管外扶正器214;其中,该第一管外封隔器211具有遇油膨胀功能,其一端与套管1的横向管体端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第一光管212一端与该第一管外封隔器211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第一筛管213一端与该第一光管21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说 明 书CN 204041030 U3/3页5有多个筛孔;该第一管外扶正器214套设于该第一筛管213的中段。0016 该第二段控流管22位于渗透率较小的储层段,其连接于第一段控流管21另一端,包括第二管外封隔器221、第二光管222、第二筛管223和第二管外扶正器224;其中,该第二管外封隔器221具有遇油膨胀功能。
16、,其一端与第一段控流管21的第一筛管213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第二光管222一端与第二管外封隔器221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第二筛管223一端与第二光管222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筛孔;该第二管外扶正器224套设于该第二筛管223的中段。0017 该第三段控流管23位于渗透率一般的储层段,其连接于第二段控流管22一端,包括第三管外封隔器231、第三光管232、第三筛管233和第三管外扶正器234;其中,该第三管外封隔器231具有遇油膨胀功能,其一端与第二段控流管22的第二筛管223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第三光管232一端与该第三管外封隔。
17、器231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该该第三筛管233一端与第三光管232另一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其圆周面上也设有多个筛孔;该第三管外扶正器234套设于第三筛管233的中段。其中,在第三筛管23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引鞋24,第三筛管233与引鞋2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一体。0018 其中,该第一筛管213、第二筛管223和第三筛管233上筛孔的密度不同且孔密是根据储层渗透率大小而定,其中,位于渗透率较小储层的筛管孔密大于位于渗透率一般储层的筛管孔密和位于渗透率较大储层的筛管孔密,即第二筛管223的筛孔密度要大于第一筛管213和第三筛管233的筛孔密度;位于渗透率一般储层的筛管孔密大于位于渗透率较大储层的筛管孔密,而小于位于渗透率较小储层的筛管孔密,即第三筛管233的筛孔密度大于第一筛管213的筛孔密度且小于第二筛管223的筛孔密度。0019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通过不同筛管的孔密差异均衡各水平井段的生产压差,抑制边底水突进,提高油藏采收率,改善水平井的开采效果,适于推广与应用。00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4041030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103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