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249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44464.6

申请日:

2016.05.16

公开号:

CN205604343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7/07; E03B11/06; E03B11/16

主分类号:

E03B7/07

申请人:

淄博华鲁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晓铭; 周志强; 杜金妲

地址:

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钟楼民营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全自动无负压供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包括稳压补偿腔、高压储气腔和电动三通换向阀,稳压补偿腔上安装有稳压装置,电动三通换向阀的三个接口分别联接稳压补偿腔、接水泵吸水口的自来水进水管、设备出水总管,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压力传感器,高压储气腔通过两并联支路与稳压补偿腔联接,一支路上安装减压稳压器,另一支路上安装阻液排气装置及单向阀。通过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能够实现设备的无负压供水,同时使设备还具有增压补偿、稳流稳压、小流量停机等多种功能,使整个无负压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节能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补偿腔(1)、高压储气腔
(7)和电动三通换向阀(8),稳压补偿腔(1)上安装有稳压装置(3),电动三通换向阀
(8)的三个接口分别联接稳压补偿腔(1)、接水泵吸水口(10)的自来水进水管(2)、设
备出水总管,自来水进水管(2)上安装压力传感器,高压储气腔(7)通过两并联支路与
稳压补偿腔(1)联接,一支路上安装减压稳压器(4),另一支路上安装阻液排气装置及单
向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装置
(3)是隔膜气压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液
排气装置是阻液排气阀(5)。

说明书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适用于全自动无负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政供水系统水质标准的逐步提高和供水能力的增强,无负压
供水设备应运而生,该设备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进行叠加增压供水,占地小,
节能环保,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但现在的无负压补偿多为与大气接通消除负压,其工作原
理如下:无负压罐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网连接,出水口与水泵连接直至用户,当自来水进
入无负压罐中时,无负压罐中水位逐渐上升,无负压罐中空气通过无负压自动排气阀自动
排出,使无负压罐的内部与外界连通,形不成压力。当无负压罐中的水位升至到一定水位
时,无负压阀接到水位信号后,就关闭自动排气阀,使无负压罐内慢慢形成压力,随着管
网内的水不断进入,无负压罐内的压力逐渐增大,一直到无负压罐内的压力与进水管网的
压力平衡后,无负压罐内的水位才能稳定。当水泵用水量增大时,或者自来水管网水量变
小时,无负压罐的气压逐渐膨胀,水位逐渐下降,当水位低于规定水位后,无负压阀接到
水位下降信号后,开启自动进气阀,使无负压罐内形不成真空,致使水泵形不成吸程。这
种消除负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能量浪费,且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稳流、保
压、补偿于一身且具有高智能、多功能、全密闭、自平衡、环保、卫生、安全、节能的无
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包括稳压补偿腔、高压储气腔和电动
三通换向阀,稳压补偿腔上安装有稳压装置,电动三通换向阀的三个接口分别联接稳压补
偿腔、接水泵吸水口的自来水进水管、设备出水总管,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压力传感器,
高压储气腔通过两并联支路与稳压补偿腔联接,一支路上安装减压稳压器,另一支路上安
装阻液排气装置及单向阀。

上述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当自来水供水正常时,自来水一路通过自来水进水管到达水泵,经水泵加压供给用户,
同时,设备出水总管通过电动三通换向阀与稳压补偿腔相联,高压水经过电动三通换向阀
到达稳压补偿腔,稳压补偿腔内的空气被高压水压缩后经阻液排气装置、单向阀到达高压
储气腔。当稳压补偿腔内的水位到达罐体顶部时,稳压补偿腔内全部气体被压缩后储存在
高压储气腔内,以备补偿时用,同时,阻液排气装置关闭,阻断水进入高压储气腔。随着
压力的持续上升,稳压装置工作并达到压力平衡,起到对设备出水总管缓冲稳压的作用。
在用水量较小或无用水量时,稳压补偿腔内的有压水在稳压装置的作用下对管路进行稳压
和提供小流量用水,水泵停机,当压力下降到压力下限时,水泵启动,重复供水。

当自来水压力瞬时波动时,设备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跟踪压力变化,并根据变化值智
能控制电动三通换向阀的开启与关闭。自来水压力瞬时波动下降时,接通稳压补偿腔与自
来水进水管,稳压补偿腔内的水在高压储气腔内的高压气体经减压稳压器减压压力的作用
下,对自来水管网进行补偿,以保持市政管网的压力稳定。当自来水压力恢复,电动三通
换向阀动作,断开稳压补偿腔与自来水进水管的联接,接通稳压补偿腔与设备出水总管的
联接,在出水压力的作用下,稳压补偿腔内的气体重新补压缩后经阻液排气装置及单向阀
返回到高压储气腔储存备用。液位到达稳压补偿腔上部时,阻液排气装置关闭,稳压装置
工作,对设备出水进行稳压。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无负压设备中功能单一且消除负压的方法存在安全隐患、能量浪
费的问题,设计出上述集稳流、保压、补偿于一身且具有高智能、多功能、全密闭、自平
衡的新一代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使整个无负压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可靠
性,节能效果显著。

优选的,所述的稳压装置是隔膜气压罐。

优选的,所述的阻液排气装置是阻液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设备的无负压供水,同时使设备具有增压补偿、稳流稳压、小流
量停机等多种功能,使整个无负压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压补偿腔;2、自来水进水管;3、稳压装置;4、减压稳压器;5、阻液排
气阀;6、单向阀;7、高压储气腔;8、电动三通换向阀;9、设备出水总管接口;10、接
水泵吸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包括稳压补偿腔1、高压
储气腔7和电动三通换向阀8,稳压补偿腔1上安装有稳压装置3,接水泵吸水口10的自
来水进水管2通过电动三通换向阀8与稳压补偿腔1相联,自来水进水管2上安装压力传
感器,电动三通换向阀8的另一接口为设备出水总管接口9,用于联接设备出水总管,高
压储气腔7通过两并联支路与稳压补偿腔1联接,一支路上安装减压稳压器4,另一支路
上安装阻液排气装置及单向阀6。本实施例中,稳压装置3采用常规的隔膜气压罐,阻液
排气装置采用常规的阻液排气阀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当自来水供水正常时,自来水一路通过自来水进水管2到达水泵,经水泵加压供给用
户,同时,设备出水总管通过电动三通换向阀8与稳压补偿腔1相联,高压水经过电动三
通换向阀8到达稳压补偿腔1,稳压补偿腔1内的空气被高压水压缩后经阻液排气阀5、单
向阀6到达高压储气腔7。当稳压补偿腔1内的水位到达罐体顶部时,稳压补偿腔1内全
部气体被压缩后储存在高压储气腔7内,以备补偿时用,同时,阻液排气阀5关闭,阻断
水进入高压储气腔7。随着压力的持续上升,稳压装置3工作并达到压力平衡,起到对设
备出水总管缓冲稳压的作用。在用水量较小或无用水量时,稳压补偿腔1内的有压水在稳
压装置3的作用下对管路进行稳压和提供小流量用水,水泵停机,当压力下降到压力下限
时,水泵启动,重复供水。

当自来水压力瞬时波动时,设备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跟踪压力变化,并根据变化值智
能控制电动三通换向阀8的开启与关闭。自来水压力瞬时波动下降时,接通稳压补偿腔1
与自来水进水管2,稳压补偿腔1内的水在高压储气腔7内的高压气体经减压稳压器4减
压压力的作用下,对自来水管网进行补偿,以保持市政管网的压力稳定。当自来水压力恢
复,电动三通换向阀8动作,断开稳压补偿腔1与自来水进水管2的联接,接通稳压补偿
腔1与设备出水总管的联接,在出水压力的作用下,稳压补偿腔1内的气体重新补压缩后
经阻液排气阀5及单向阀6返回到高压储气腔7储存备用。液位到达稳压补偿腔1上部时,
阻液排气阀5关闭,稳压装置3工作,对设备出水进行稳压。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全自动无负压供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包括稳压补偿腔、高压储气腔和电动三通换向阀,稳压补偿腔上安装有稳压装置,电动三通换向阀的三个接口分别联接稳压补偿腔、接水泵吸水口的自来水进水管、设备出水总管,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压力传感器,高压储气腔通过两并联支路与稳压补偿腔联接,一支路上安装减压稳压器,另一支路上安装阻液排气装置及单向阀。通过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能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