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隧道施工中顶管管节预制中混凝土施工支架及模板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管节预制采用内、外部简易支架和组合小钢模或木模,人工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此工艺需要投入的人工较多,由于预制管节直径较小,工作面小,工效较低,所以每节预制管模板及支架施工的时间较长,机械化施工程度也不高,且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饱满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投入多、循环时间长、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饱满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成本较高等技术难题,特提供了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管节小断面电缆隧道整体式衬砌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支撑系统包括中心液压支撑杆5,顶端固定横梁4,底模板6;中心液压支撑杆5通过4台千斤顶呈十字形布置,中心设置固定底座7,另一端与4块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焊接成一体,形成内模板主支撑,底模板6设置有限位凹槽,形成模板底端固定体 系,底模板6上端采用槽钢十字固定,将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与外模板3固定,形成顶端固定横梁4,各块模板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形成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
所述的中心液压支撑杆5四周对称设置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模板回缩或伸出。
所述顶端固定横梁4将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外模板3固定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解决了人工投入多、模板及支架安装时间长,模板接缝处混凝土漏浆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的难题,提高了机械化施工程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示意图;
图2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中心液压支撑杆示意图;
图3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第一内模板示意图一;
图4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第一内模板示意图二;
图5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第二内模板示意图一;
图6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第二内模板示意图二;
图7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外模板示意图一;
图8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外模板示意图二;
图9为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底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管节小断面电缆隧道整体式衬砌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支撑系统包括中心液压支撑杆5,顶端固定横梁4,底模板6;中心液压支撑杆5通过4台千斤顶呈十字形布置,中心设置固定底座7,另一端与4块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焊接成一体,形成内模板主支撑,底模板6设置有限位凹槽,形成模板底端固定体系,底模板6上端采用槽钢十字固定,将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与外模板3固定,形成顶端固定横梁4,各块模板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形成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
所述的中心液压支撑杆5四周对称设置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模板回缩或伸出。
所述顶端固定横梁4将第一内模板1、第二内模板2和外模板3固定成一整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管节小断面电缆隧道整体式衬砌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模板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支撑系统包括中心液压支撑杆5,顶端固定横梁4,底模 板6;中心液压支撑杆5通过4台千斤顶呈十字形布置,中心设置固定底座7,另一端与4块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焊接成一体,形成内模板主支撑,底模板6设置有限位凹槽,形成模板底端固定体系,底模板6上端采用槽钢十字固定,将第一内模板1和第二内模板2与外模板3固定,形成顶端固定横梁4,各块模板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形成预制管节液压式组合钢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