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55333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03202.3

申请日:

2003.02.04

公开号:

CN1627928A

公开日:

2005.06.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15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H·B·富勒许可和金融公司;

发明人:

F·D·默哈维杰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

优先权:

2002.02.04 US 10/066,935; 2002.10.18 US 10/274,33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淑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包含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制品,该织物包含有合成的聚合物纤维,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区域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第一区域从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第二区域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第二区域从第二表面往第一表面延伸入所述非织造织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收性制品,包含: 非织造织物,包含 合成聚合物纤维; 第一表面; 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一个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从所述第一表面 往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入所述非织造织物,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是已在所 述第一区域现场形成的;和 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二 表面往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入所述非织造织物。
2: 权利要求1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入所述非织造 织物的厚度所达到的距离应在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已接触液体后足以防 止制品的穿戴者接触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
3: 权利要求1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用所述超吸收性 聚合物所浸渍的。
4: 权利要求1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显示出包括对流体 的接收、流体的分散和它们的结合的特性。
5: 权利要求1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纤维包括聚酯、 聚烯烃、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聚丙烯腈,或它们的结合物。
6: 权利要求1-5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中至少有一个区域包含含第一种聚合物的第一种大量的纤维和含第二种 聚合物的第二种大量的纤维。
7: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是触摸 柔软的。
8: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制品,还包含纤维素纤维。
9: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 第二区域基本上是同幅度的。
10: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吸收性制品包含: 顶片;和 背片; 所述非织造织物是配置在所述顶片和所述背片之间。
11: 权利要求10的吸收性制品,其中所述背片是不渗透液体的,可 透过湿气的或它们的结合。
12: 包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吸收性制品的一次性尿布,妇女 卫生用品、绷带、创伤护理品、外科用垫,成年人失禁用垫,胸垫,围 涎或褥垫。
13: 包含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的制品的吸收芯的个人卫生制 品。
14: 制作吸收性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和交联剂的含水的组合物浸渍非织造 织物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从所述织物的第一表面往织物的深处延 伸,以致与所述织物的第一表面相对的所述织物的第二表面没有超吸收 性聚合物的前体;和 干燥所述组合物。
15: 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包括使所述组合物受微波辐 射。

说明书


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

                    相关申请参考

    该申请是2002年2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No.10/066,935的部分继续申请。

                              背景

    本发明涉及具有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

    吸收性制品如一次性尿布和妇女卫生用品常包含多层,包括顶片,接收层,通过化学粘合剂或物理缠结与压缩结合在一起的压缩的纤维素纤维(常称为蓬松物(fulff)或纤浆(pulp))的芯,和背片。在制造过程中这些单个组件结合生产最终制品。

    顶片和接收层是单个组件,其作用是分散液体,使液体输送至较大的芯区,有助于穿戴者的皮肤有干燥的感觉。顶片和接收层是吸收性制品有所讲究(discreet)的组件,它们是由不同于吸收芯的材料所构成的,具有很低的以至缺乏吸收性的趋向。

    吸收芯意在吸收与保持液体。为增大纤维素纤维芯的吸收量与吸收速度作了许多努力。为改进制品的吸收量与吸收速度已将呈颗粒状或粉末状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加入于一次性尿布和妇女卫生巾的芯中。例如在尿布制品地情况下,尿布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将超吸收性粉未或颗粒筛分进入吸收芯的材料中。超吸收性粉未涉及诸多问题。超吸收性颗粒很细,加工时有浮在空中的倾向。超吸收颗粒也不粘附于基体,在制造、运送、处理、使用或它们的结合的过程中有移动的倾向。超吸收颗粒的移动将使一些区域的液体贮存量不足,而在其它的区域则液体贮存量过多。

    纤维素纤维芯的缺点在于在干的与湿的条件下均匀完整性不佳。为改进纤维素纤维芯的均匀完整性而附加的压缩与压花工序却常导致有较低吸收速度的硬实的芯。另外,在纤维素纤维芯的制作过程中,松散的纤维浮在空中,有可能存在安全的隐患。

    气流成网的或预制的吸收芯提供了较薄的芯产品,至少减小了和松散纤维加工有关的一些问题,但有缺乏均匀完整性的倾向。化学粘合剂常用来改进气流成网的均匀完整性。然而,化学粘合剂趋于对芯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有负面的影响。

                            概要

    本发明一方面的特点是包含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制品,该织物包含合成聚合物纤维,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包含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从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和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从第二表面往第一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区域延伸入非织造织物的厚度所达距离应在超吸收性聚合物已和液体接触后足以防止制品的穿戴者和第一区域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是由超吸收性聚合物所浸渍的。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区域显示出有包括接收液体,分散液体或二者结合的特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区域是用来与吸收性制品的穿戴者相接触。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能贮存液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区域包含第一种大量的第一种聚合物的纤维和第二种大量的第二种聚合物的纤维。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区域触摸是柔软的。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吸收性制品包含顶片和背片,非织造织物是配置在顶片与背片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背片的位置是远离穿戴者的皮肤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片是不可渗透液体的。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背片是可渗透湿气的。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基本上是与第二区域同幅度(coextensive)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品没有液体接收片或液体分散片。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一次性尿布,妇女卫生用品,绷带,创伤护理产品,外科用垫,成年人失禁用垫,胸垫,围涎或褥垫都包含有这里叙述的吸收性制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性制品包含吸收芯,该芯包括合成聚合物纤维的非织造织物,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一区域,超吸收性聚合物已在现场形成,该第一区域从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和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从第二表面往第一表面方向延伸入非织造织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为在吸收性制品中使用而定尺寸的吸收芯,该芯包括非织造织物,该织物包括合成聚合物纤维,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液体贮存区,该聚合物是在该区现场形成的,该液体贮存区从非织造织物的第一表面往非织造织物的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和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液体接收区,该液体接收区从非织造织物的第一表面往液体贮存区延伸入非织造织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包含非织造织物的制品,该非织造织物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流体贮存区,该流体贮存区从织物的第二表面往织物的第一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超吸收性聚合物是已在流体贮存区的现场形成的,和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流体接收区,流体接收区从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

    在其它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作吸收品的方法,该法包括用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与交联剂的含水的组合物浸渍非织造织物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从织物的第一表面往织物的深处延伸,以致与所述织物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织物的第二表面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和干燥该组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干燥包括使该组合物受微波辐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干燥包括使该组合物受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作吸收性制品的方法包括用包含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与交联剂的含水组合物浸渍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和干燥组合物,干燥包括使组合物受微波辐射,其中干燥的吸收性制品含有10%重量至约90%重量的超吸收性聚合物。

    本发明的特点是一种非织造织物,它能制作成提供对流体的接收作用,对流体的分配作用和对流体的贮存作用。非织造织物能制作成吸收性制品(如个人卫生用品),其中单个组件可提供对流体的接收作用,对流体的分配作用和对流体的贮存作用。

    从优选的实施方案的下列叙述和权利要求可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其它特色。

                            术语

    关于本发明,这些术语有以下的意义:

    “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意指一种能依靠交联而起超吸收性聚合物的作用的聚合物。

    “超吸收性聚合物”意指一种能吸收该聚合物重量的多倍的水量的聚合物。

                            详述

    非织造织物包含合成聚合物纤维,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和从织物的第一表面往织物的深处(即厚度)延伸的第一区域,不含超吸收性聚合物和从织物的第二表面往织物的深处延伸的第二区域,相对于织物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优选连续的穿过织物的长度与宽度和延伸到织物深处的距离小于织物深度的100%。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优选彼此是邻接的或基本上是邻接的。

    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一区域在这里称为超吸收区。超吸收区优选用超吸收性聚合物所浸渍的,即在超吸收区中的整个织物的三维基体上都有超吸收性聚合物。超吸收性聚合物能保留在这个区的织物的纤维上,在这个区的织物的间隙中或二者的结合。

    超吸收区延伸到织物的深度在此称为超吸收区的厚度。对于吸收性制品的终用途,超吸收区延伸到织物的深度要优选足以能提供所要求的吸收量与吸收速度。织物的超吸收区优选含有约10%重量至约70%重量的超吸收性聚合物,较好优选含约10%重量至约70%重量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最好优选含约30%至约60%重量的超吸收性聚合物。

    织物的超吸收区显示出在载荷下良好的食盐水吸收性,高的食盐水吸收量和高的水吸收量。优选超吸收区显示的在载荷下食盐水的吸收量为每平方英寸0.3磅(psi)载荷下至少有10g0.9%食盐水溶液/g超吸收区,较好优选至少15g0.9%食盐水溶液/g超吸收区,最好优选至少20g0.9%食盐水的溶液/g超吸收区。超吸收区也优选在10分钟内显示的水吸收量为至少20g水/g超吸收区,较好优选至少40g水/g超吸收区,最好优选至少70g水/g超吸收区。

    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区域可以具有的厚度是足以使超吸收聚合物与液体接触形成的凝胶避免和穿戴者相接触。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这个区延伸到织物的深度应足以提供触摸有柔软的感觉。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这个区的厚度可以是足以提供对液体的接收、液体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作用。

    非织造织物优选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也就是非织造织物具有的密度不大于0.01克/立方厘米(g/cm3)。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基体的三维结构能包含有通过的路径即通道,通过它液体(例如水、血和尿)有例如芯吸的迁移。当液体接触超吸收性聚合物时,超吸收性聚合物开始膨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与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纤维在和液体接触时膨胀。高膨松的基体的三维本性和织物的膨胀可容纳存在于织物的液体、迁移到织物中的液体和溶胀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与有相对地高密度和基本上是二维的非织造织物相比,该织物的膨胀能使非织造织物吸收更大量的液体。

    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三维基体也有助于保持溶胀的即凝胶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在织物基体中。在吸收性制品使用期间,不移出高膨松的基体以外和不转移或不移动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凝胶是被优选的。

    非织造织物显示出良好的干强度和可保持湿时的强度与均匀完整性。优选的非织造织物显示的干拉伸强度为至少2000g/25.4mm,较好优选至少2500g/25.4mm,最好优选干拉伸强度至少3000g/25.4mm,和湿拉伸强度至少150g/25.4mm,较好优选至少400g/25.4mm,最好优选至少500g/25.4mm。

    对于至少1毫米(mm)的织物厚度(即测规厚度)来说,非织造织物优选有单位重量大于22g/m2,优选至少30g/m2,较好优选至少60g/m2,较好优选至少80g/m2,最好优选至少100g/m2的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厚度取决于应用而变化。适宜的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厚度至少10mm,较好优选至少15mm。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密度也至少不大于0.01g/cm3,优选约0.002g/cm3至约0.009g/cm3,较好优选约0.007g/cm3至约0.009g/cm3。其它有用的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密度不大于0.025g/cm3,和不大于0.023g/cm3。

    非织造织物包括以下的合成聚合物纤维,例如聚酯、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和聚烯烃与聚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聚丙烯腈和包括它们的共聚物的它们的结合物,双组分(如皮芯的)纤维和它们的结合物。非织造织物也能包括这样的区域,该区域包括不同于另外区域的纤维组合物的一种、多种聚合物或多种聚合物结合的纤维。织物的超吸收性区域可以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纤维。优选的非织造织物是有弹性的和包含有弹性纤维(如聚酯纤维)。纤维可是卷曲状的并能机械地与物理地缠结的。

    可使用各种方法包括如气流成网、湿法成网、扯松与疏理、熔喷、熔纺和纺粘技术、和它们结合的方法形成非织造织物。各种粘合体系包括如热粘合、树脂粘合,机械粘合(如针刺与湿法缠结(hydroentangling))和它们的结合能用来粘合非织造织物纤维。

    存在于非织造织物的第一区域的超吸收聚合物能吸收多倍于它自身重量的水量。优选能吸收至少100倍于自身重量和能至少150倍于自身重量较好优选至少200倍于自身重量。存在于超吸收区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可以是在现场,也就是从例如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在非织造织物上形成。

    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如碱溶性的聚电解质)和交联剂。当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干燥时,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交联形成超吸收性聚合物。特别有用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包括水溶性单体的聚合物。优选的聚合物是至少部分地中和的、由α,β-烯不饱和一元或二元羧酸单体,酸酐单体或它们的结合物,还有是交联剂,衍生的聚合物。有用的水溶性的烯不饱和α,β-烯不饱和一元或二元羧酸单体包括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富马酸和它们的结合物。

    术语“部分中和的”意指在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中至少有一些已中和的羧酸基团。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可完全地被中和。术语“完全中和的”意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组合物显示的pH大于7。使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它们的实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和它们的结合物调节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组合物的pH约从5至6。金属醇盐能代替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使用。优选用碱金属氢氧化物首先中和约50%至约95%的酸基,较好优选约65%至约85%的酸基,最好优选约75%至85%的酸基,使pH为2至6,较好优选pH为5至6,然后用挥发的易消失的碱组分(即碱)进一步中和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使其pH大于7,较好优选大于7至10,最好优选大于7至8,以得到充分中和了的即100%的酸基已被中和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

    合适的易消失的碱组分包括如氨、三乙胺、二甲基乙基胺和它们的结合物。当含水的组合物干燥时,挥发的易消失的碱组分逸散。碱的逸散释出足够部分的羧酸盐基团为游离酸即羧酸的形式。然后羧基可用来与交联剂反应。

    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的粘度在固体含量约23%时优选约50厘泊(cps)至约50,000cps,优选约100cps至约30,000cps,优选约100cps至约20,000cps,优选约100cps至约10,000cps,优选约100cps至约5,000cps,优选约100cps至约2,500cps。优选的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有适合于使用喷雾技术、饱和技术和涂覆技术的应用的粘度。

    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包含约5%重量至约65%重量,优选约10%重量至约50%重量,较好优选约20%重量至约40%重量的固体。

    有用的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在如PCT专利申请号No.WO00/61642(Anderson等人)和美国专利号No.5,693,707(Cheng等人)有所叙述,并结合在此。有用的市售的含水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可以商品名FULATEX PD-8081-H购自H.B.Fuller公司(VadnaisHeights,Minnesota)。

    为获取超吸收性聚合物,可将足够量的交联剂加入于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中。在室温(20℃)或较高温度干燥时,优选的交联剂与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前体上的功能基团反应时间小于24小时。有用的交联剂包括可与含水溶液聚合物上的亲水基团反应的任一物质。有用的交联剂包括如锆离子、铁铝离子、铬离子、钛离子与它们的结合物以及氮丙啶。各种适宜的交联剂在美国专利号No.4,090,013有所叙述并结合在此。有用的市售交联剂的一个实例是BACOTE 20碳酸氧锆铵,可购自Magnesium Elektron公司(Flemington,New Jersey)。组合物包含的交联剂量按干组分的重量计优选约2份至约24份,较好优选约4份至约14份,最好优选约6份至约10份。

    组合物也可包含链转移剂以改变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适宜的链转移剂包括如次磷酸钠,巯基乙酸,硫醇,包括如伯辛基硫醇,2-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正辛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醇,异辛基thioglycolurate,2-8个碳原子的巯基羧酸,和它们的酯,其实例包括3-巯基丙酸和2-巯基丙酸,卤代烃,包括如碳溴化合物(如四溴化碳和溴三氯甲烷)和它们的结合物。链转移剂在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中的存在量不大于5%重量,优选1%重量至约4%重量,较好优选1%重量至约3%重量。

    组合物中也能包含有其它的组分如湿润剂,消泡剂、增塑剂、粘合剂,和它们的结合物。

    超吸收性聚合物是以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的形式施加于高膨松的织物上的,该组合物通过干燥而交联形成超吸收性聚合物。

    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可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如浸渍,喷雾,印花,涂覆和它们的结合施加于织物上。优选织物的超吸收区是用超吸收性聚合物浸渍了的,即超吸收性聚合物存在于整个织物的基体中。

    干燥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可用各种方法包括如空气(如循环空气),加热,微波辐射(即在300MHz至300,000MHz频率范围如915MHz、2450MHz、5800MHz和22,155MHz的辐射),射频辐射,紫外光辐射,电子束辐射,和它们的结合(如让非织造织物通过有循环空气的烘箱)。

    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在吸收性制品包括如一次性吸收性制品即使用后丢弃的制品中是有用的。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有用的应用包括如作为各种吸收性制品包括如一次性尿布,妇女卫生用品(如卫生巾和短内裤衬里),绷带,创伤护理品,外科用垫,失禁用品(如成人失禁用垫和失禁内衣),衣服(如运动裤、松紧衣),胸垫,围涎,耐汗渍垫(如腋下、腕部和头部用品),衣领衬垫,鞋衬垫,和帽衬垫(如帽圈)中的芯或芯组分。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能和其它的芯材料包括如纤维素纤维和其它蓬松物结合使用。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可以连续的织物、处在吸收性制品的另一组件上的有考究的(discreet)区域和它们的结合的形式存在于吸收性制品中。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能处在织品上面或内部的各种位置和可有包括如随意的或有花样(如条纹)的和它们结合的构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处在使超吸收区与纤维素纤维相接触的位置。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制品含有多种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该织物的位置是与纤维素纤维的各区域交替地相联系。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也能通过粘附性组合物保持于制品内部或上面的位置。

    引入了有超吸收性非织造织物的制品可非必需地包含其它的组分,如体液渗透的顶片,接收层,第二个吸收层(如第二个芯或纤维层),体液不可渗透的背片,和它们的结合物。

    顶片对穿戴者的皮肤是柔顺的,有软质感觉的和非刺激性的。顶片能使允许渗透的液体(如尿)透过它的厚度。可从广泛的材料包括如织造的与非织造的织物、膜、多孔泡沫、包括如穿孔膜(如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结合物的膜)的多孔膜制造合适的顶片。顶片可以是疏水的,使穿载者的皮肤和已透过顶片而存留在吸收芯的液体隔离。

    能分散液体到芯表面的接收层是被优选的。

    第二个吸收层可包括松散的纤维,用粘合剂保持在一起的纤维,压缩的纤维和它们的结合物。第二个吸收层的纤维可是包括如天然纤维(如木浆、黄麻、棉花、蚕丝和羊毛以及它们的结合物),合成纤维(包括如尼龙、人造丝聚酯、丙烯酸类、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基甲酸酯,和它们的结合物),和它们的结合物的各种组合物。

    背片处在远离穿戴者皮肤的位置,以防止保持在吸收芯的液体湿润与吸收性制品接触的制品,背片不能透过液体但可透过湿气。

    超吸收性的非织造织物可配置在吸收性制品的任意两组件之间,包括如体液渗透的顶片和体液不可渗透的背片之间,接收层和体液不可渗透的背片之间,和它们的结合。非织造织物的超吸收区可与纤维素纤维相接触。超吸收性的非织造织物也能处于与穿戴者相接触的位置。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例作进一步的叙述。除非另有说明,实例中的所有部分、比率、百分数与用量皆按重量计。

                            实例

    试验方法

    实例中使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

    吸水总量

    吸水总量(g/g)是在10分钟内100cm2的每克复合材料试样吸收的以克(g)表示的自来水量。将100cm2(10cm×10cm)干复合材料试样称重(WD)。然后将试样沉浸在自来水中达10分钟。湿而溶胀的复合材料放在预先已称重的金属网(WS)达1分钟。令存在于试样中的过剩的水排出。然后将湿试样和该网称重(WW)。

    按下列方程计算吸水总量(Twa):

              Twa=[(WW-WS)-WD]/WD

    并以吸水量g/g复合材料单位报导。

    载荷下0.9%食盐水溶液的总吸收量

    0.9%食盐水溶液的总吸收量(g/g)是在10分钟内100cm2的每克复合材料试样吸收的0.9%食盐水溶液量(g)。0.9%食盐水溶液的吸收总量是由称量100cm2(10cm×10cm)干复合材料试样的重量(WD)来测量的。试样放在容器中,在试样的顶部放置金属网和黄铜重块。金属网和黄铜重块与试样有相同的尺寸(即同辐度)。金属网和黄铜重块的总重量需给试样施加以0.3psi的载荷。将足够量的0.9%食盐水溶液灌注于容器中以沉浸吸收性试样。在10分钟后取去该重块和金属网。迅速称量吸收性试样重量(WW)。

    按下列方程计算载荷下0.9%食盐水溶液的吸收总量(AUL):

    0.9%食盐水溶液AUL=(WW-WD)/WD

    并以0.9%食盐水吸收量g/g复合材料单位报导。

    干拉伸强度

    将复合材料试样切成4英寸×1英寸的长条,在复合材料长条每端1英寸宽处用1/2英寸的掩蔽带长条缠绕。将该复合材料长条放入Instron试验机(Instron Cop.,Canton,Massachusetts)的夹头之间,以12英寸/分钟十字头速度测量拉伸强度。5个试样的平均拉伸强度以g/in作为干拉伸强度报导。

    湿拉抻强度

    将复合材料试样切成4英寸×1英寸的长条,在复合材料长条每端1英寸处用1/2英寸的掩蔽带长条缠绕。将复合材料长条浸在水中达5分钟,轻拍脱去过剩的水,然后将试样放入Instron试验机的夹头之间迅速地作测试。以12英寸/分钟十字头速度测量拉伸强度。5个试样的平均拉伸强度以g/in作为湿拉伸强度报导。

    超吸收性聚合物(SAP)装料的%

    超吸收性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百分数的测定是称量用超吸收性聚合物处理之前的织物,称量用超吸收性聚合物处理后的干复合材料,相减以求得超吸收性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量,然后把超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除以复合材料的总重量。

    所得结果以%SAP报导。

    对比例1与2

    用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饱和有表1和2所列特性的聚酯纤维的非织造织物以制备试样,该聚合物组合物是95份FULATEX PD-8081-H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23%固体)(H.B.Fuller公司,VadnaisHeights,Minnesota)和5份BACOTE 20碳酸氧锆铵(供应时为40%的活性成分)(Magnesium Elektron公司,Flemington,New Jersey)。将织物干燥并称重以测定复合材料中超吸收性聚合物的%。

    实例1-4

    用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饱和有表1所列特性的聚酯纤维的非织造织物以制备超吸收性复合材料,该聚合物组合物是95份FULATEXPD-8081-H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23%固体)和5份BACOTE 20碳酸氧锆铵(供应时为40%的活性成分)(Magnesium Elektron公司,Flemington,New Jersey)。将织物干燥并称重以测定复合材料中超吸收性聚合物的%。

    按上述的方法对对比例1和实例1-4的试样作试验以测定湿拉伸强度和干拉伸强度。对试样的重量和厚度也作测量。所得结果报导如表1。

    表1  试样  单位重量  (g/m2)  厚度  (mm)  %SAP  干复合材料  的单位重量  (g/m2)  湿复合材  料的厚度  (mm)  拉伸强度  (干)  (g/25.4mm)  拉伸强度  (湿)  (g/25.4mm)对比例1  22  0.06  82  122  1.5  2820  480实例1  30  2  83  176  2.3  2430  385实例2  60  5  73  222  11  2480  410实例3  60  5  90  600  13  2660  460实例4  100  14  76  416  16  2870  406

    实例5-17

    按实例1制备超吸收性复合材料,只是非织造织物有表2所指出的单位重量与密度,还有是为获得具有表2所指示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的复合材料,对施加于织物的超吸收性聚合物量要进行控制。

    按上述的方法对对比例1和2与实例5-17的试样作试验,以测定水的吸收量和载荷下0.9%食盐水溶液的吸收量(AUL)。所得结果报导如表2。

    表2  试样  单位重  量  (g/m2)  密度  (g/cm3)           未处理织物              含SAP的复合材料  水吸收量  (g水/g  复合材  料)  0.9食盐水溶液  AUL(g0.9%食盐水  溶液/g复合材  料)  %SAP  水吸收量  (g水/g复  合材料)  0.9食盐水溶  液AUL(g0.9%  食盐水溶液/g  复合材料)  对比例1  22  ND  4  2  82  18  10  实例5  30  0.0227  6  4  83  24  12  实例6  30  0.0227  6  4  71  18  10  实例7  30  0.0227  6  4  57  12  14  实例8  30  0.0227  6  4  52  10  14  实例9  60  0.0024  10  5  87  31  12  实例10  60  0.0076  18  5  90  65  17  实例11  60  0.0076  18  5  79  46  15  实例12  60  0.0076  18  5  73  37  15  实例13  60  0.0076  18  5  62  31  13  实例14  60  0.0076  18  5  50  28  14  实例15  100  0.0083  20  7  76  34  18  实例16  100  0.0083  20  7  59  33  17  实例17  100  0.0083  20  7  51  31  21  对比例2  300  0.046  30  15  50  22  12

    ND=未作测定

    实例18

    取重量为0.86g、密度为0.0078g/cm3和10cm×10cm×1.1cm大小的聚酯纤维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Carpenter公司,Temple,Texas),用PD-8081-H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H.B.Fuller公司)饱和后干燥。处理了的织物载有的超吸收性聚合物为78.6%。使用由Manostat,aDivision of Barnant Co.(Barrington,Illinois)制造的变流量泵,以7毫升/秒的速度将75ml的0.9%食盐水溶液与处理了的织物相接触。

    织物吸收了75ml 0.9%食盐水溶液。未观察出有泄漏或溢出。织物的表面触摸时是湿的。在表面可见胶凝的超吸收性聚合物。

    实例19

    取重量为0.96g、密度0.0064g/cm3和10cm×10cm×1.5cm大小的聚酯纤维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Carpenter公司)供实例19使用。织物的第一个区域用PD-8081-H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饱和,以便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区域从织物的第一个主表面往织物的一部分深处延伸。令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干燥。织物中载有的超吸收聚合物是85.8%。从与织物的第一个主表面和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个主表面往织物的一部分深度处延伸的第二区域是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将处理了的织品放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使织物的第二个主表面区域即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区域与顶玻璃片相接触。顶玻璃片含有孔眼。使用Manostat,a Division ofBarnant Co.(Barrington,Illinois)制造的变流量泵以7毫升/秒的速度通过孔眼施加75ml 0.9%食盐水于织物上。

    实例20

    取重量为1.66g、密度0.0089g/cm3和9.8cm×9.5cm×2.0cm大小的聚酯纤维高膨松的非织造织物(Carpenter公司)供实例20使用。织物的第一个区域用PD-8081-H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饱和,以便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区域从织物的第一个主表面往织物的一部分深度处延伸。令含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干燥。织物中载有的超吸收聚合物是65.6%。从与织物的第一个主表面和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个主表面往织物的一部分深度处延伸的第二区域是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将处理了的织品放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使织物的第二个主表面区域即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区域与顶玻璃片相接触。顶玻璃片含有孔眼。使用Manostat,a Divisionof Barnant Co.(Barrington,Illinois)制造的变流量泵以7毫升/秒的速度通过孔眼施加75ml 0.9%食盐水于织物上。

    实例19和20的织物吸收了75ml 0.9%食盐水溶液。未观察到有泄漏或溢出。除了食盐水溶液引入到织物的区域外,织物的第二个主表面显示有全干燥的感觉。在织物的第二主表面上未见有胶凝的超吸收性聚合物。

    在权利要求书中有其它的实施方案。虽然是就一次性制品芯描述超吸收性复合材料,但这种超吸收性复合材料也在各种其它的吸收性制品中应用如擦巾、毛巾、面巾、拖把布和农业应用(如保持湿度)。该复合材料至少也能与另一种呈层状结构的非织造织物并合使用。

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含超吸收区的非织造织物与包括它的制品.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包含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制品,该织物包含有合成的聚合物纤维,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区域含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第一区域从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延伸入非织造织物,第二区域基本上没有超吸收性聚合物,第二区域从第二表面往第一表面延伸入所述非织造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