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磨降扭接头.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55257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36704.7

申请日:

2014.03.25

公开号:

CN203978310U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17/02申请日:20140325授权公告日:20141203终止日期:20160325|||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02; E21B17/10

主分类号:

E21B17/02

申请人:

重庆科技学院

发明人:

刘洪伟; 苏堪华; 王梓航; 刘继林; 齐成伟

地址: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城重庆科技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代理人:

康海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上的外套体构成,所述外套体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内部的接头主体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可以将接头主体外壁与外套体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第一滚珠与外套体内壁的滚动摩擦,有效减小扭矩;还可以使轴肩与限位环相对外套体的轴向滑动摩擦通过第二滚珠变为滚动摩擦,减小进钻时的轴向摩擦。提高了防磨效果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1)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1)上的外套体(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2)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3),第一滚珠(3)与内部的接头主体(1)外壁接触;
所述外套体(2)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轴肩(101),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限位环(4)固定;
所述限位环(4)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1)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轴肩(101)之间、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限位环(4)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降扭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2)、所述轴肩(101)与所述限位环(4)外径相等。

说明书

说明书减磨降扭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程中用于减小钻柱与套管摩擦的减磨降扭接头。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下入套管后需要继续钻井,由于钻柱与套管之间间隙小,钻柱在旋转过程中容易与套管发生摩擦,导致套管损坏破裂,严重影响井下生产安全。
现有的套管减磨装置仅能实现减小钻柱与套管周向摩擦,但钻柱在进钻过程中,套管与钻柱不仅存在周向摩擦还存在轴向摩擦。所以现有装置不能同时解决轴向摩擦和周向摩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减磨降扭接头,将周向和轴向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防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上的外套体构成,所述外套体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内部的接头主体外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体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的轴肩,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的限位环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体与所述轴肩之间、所述外套体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
优选的,所述外套体、所述轴肩与所述限位环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可以将接头主体外壁与外套体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第一滚珠与外套体内壁的滚动摩擦,有效减小扭矩;还可以使轴肩与限位环相对外套体的轴向滑动摩擦通过第二滚珠变为滚动摩擦,减小进钻时的轴向摩擦。提高了防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接头主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头主体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轴肩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限位环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接头主体,101、轴肩,2、外套体,3、第一滚珠,4、限位环,5、第二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1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1上的外套体2构成,所述外套体2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3,第一滚珠3与内部的接头主体1外壁接触。第一滚珠3将接头主体1外壁与外套体2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参照图2、图3、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外套体2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轴肩101,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限位环4固定。所述限位环4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1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轴肩101之间、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限位环4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5。所述外套体2、所述轴肩101与所述限位环4外径相等。第二滚珠5将轴肩101、限位环4与外套体2两端的轴向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减磨降扭接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磨降扭接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减磨降扭接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磨降扭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磨降扭接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831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CN203978310U(21)申请号 201420136704.7(22)申请日 2014.03.25E21B 17/02(2006.01)E21B 17/10(2006.01)(73)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地址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城重庆科技学院(72)发明人刘洪伟 苏堪华 王梓航 刘继林齐成伟(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代理人康海燕(54) 实用新型名称减磨降扭接头(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上的外套体构。

2、成,所述外套体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内部的接头主体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可以将接头主体外壁与外套体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第一滚珠与外套体内壁的滚动摩擦,有效减小扭矩;还可以使轴肩与限位环相对外套体的轴向滑动摩擦通过第二滚珠变为滚动摩擦,减小进钻时的轴向摩擦。提高了防磨效果和使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8310 UCN 203978310 U1/1页21.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1)及活动。

3、套接于接头主体(1)上的外套体(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2)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3),第一滚珠(3)与内部的接头主体(1)外壁接触;所述外套体(2)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轴肩(101),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限位环(4)固定;所述限位环(4)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1)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轴肩(101)之间、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限位环(4)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磨降扭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2)、所述轴肩(101)与所述限位环(4)外径相等。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78310 U1/2。

4、页3减磨降扭接头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程中用于减小钻柱与套管摩擦的减磨降扭接头。背景技术0002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下入套管后需要继续钻井,由于钻柱与套管之间间隙小,钻柱在旋转过程中容易与套管发生摩擦,导致套管损坏破裂,严重影响井下生产安全。0003 现有的套管减磨装置仅能实现减小钻柱与套管周向摩擦,但钻柱在进钻过程中,套管与钻柱不仅存在周向摩擦还存在轴向摩擦。所以现有装置不能同时解决轴向摩擦和周向摩擦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减磨降扭接头,将周向和轴向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防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0005 为。

5、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6 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上的外套体构成,所述外套体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内部的接头主体外壁接触。0007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体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的轴肩,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的限位环固定。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0009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体与所述轴肩之间、所述外套体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0010 优选的,所述外套体、所述轴肩与所述限位环外径相等。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 本实用新。

6、型结构简单,既可以将接头主体外壁与外套体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第一滚珠与外套体内壁的滚动摩擦,有效减小扭矩;还可以使轴肩与限位环相对外套体的轴向滑动摩擦通过第二滚珠变为滚动摩擦,减小进钻时的轴向摩擦。提高了防磨效果和使用寿命。0013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

7、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15 图1为接头主体整体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978310 U2/2页40016 图2为接头主体剖视图;0017 图3为图2中轴肩局部放大图;0018 图4为图3限位环局部放大图。0019 图中标号说明:1、接头主体,101、轴肩,2、外套体,3、第一滚珠,4、限位环,5、第二滚珠。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21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减磨降扭接头,由空心轴结构的接头主体1及活动套接于接头主体1上的外套体2构成,所述外套体2上均匀嵌入有多个第一滚珠3,第一滚珠3与内部的接头主体1外壁接触。第一滚。

8、珠3将接头主体1外壁与外套体2内壁的周向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0022 参照图2、图3、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外套体2一端紧靠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轴肩101,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1的限位环4固定。所述限位环4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接头主体1外圈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轴肩101之间、所述外套体2与所述限位环4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5。所述外套体2、所述轴肩101与所述限位环4外径相等。第二滚珠5将轴肩101、限位环4与外套体2两端的轴向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978310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8310 U2/2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831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