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止水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62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628U(21)申请号 201420380396.2(22)申请日 2014.07.10E02D 31/02(2006.01)E02D 29/16(2006.01)E21D 11/38(2006.01)(73)专利权人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橡塑路1号(72)发明人牛斌 马伟斌 金家康 郭勇张千里 孙诚 李炯 付兵先郭小雄 邹文浩 马超锋 闫鑫牛亚彬(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郝瑞刚(54) 实用新。
2、型名称一种止水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止水防水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止水结构。该止水结构包括:止水带、卡件、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连接,所述止水带垂直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的连接处,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内,所述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卡件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即使得安装止水带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又能够通过卡件设置的较为水平,不会造成止水带倾斜从而发生渗漏水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经济适用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628 UCN 204023628 U1/1页21.一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1)、卡件(2)、第一混凝土块(7)及第二混凝土块(8);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8)连接,所述止水带(1)垂直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8)的连接处,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及第二混凝土块(8)内,所述止水带(1)设置于所述卡件(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1)上设置有自粘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一素混凝土块,所述第二混凝土块(8)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二素混凝土块,所述卡件(2)包括第一卡件和多个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素混凝土块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素混凝土块内,所述第二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包括U型的固定槽(10)及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0)的端部,所述固定槽(10)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素混凝土块内,所述连接杆(9)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素混凝土块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5、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件包括所述固定槽(10)及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0)的端部,所述连接杆(9)的端部设置有倒U型的连接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置有钢筋(11),所述连接端搭接在所述钢筋(1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铁丝(3),所述连接杆(9)通过所述铁丝(3)固定在所述固定板(5)的内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模。
6、板(6),所述固定板(5)通过所述第二模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板(6)上的第一模板(4),所述第一模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7)或第二混凝土块(8)的底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2)的材质为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628 U1/4页3一种止水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止水防水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水结构,具体的是一种安装工序简单且设置合格的止水结构。背景技术0002 在水利水电、隧道地铁、人防工事、地下建筑等工程中,为了防。
7、止水渗漏,普遍采用止水带。目前的止水带由于结构的原因,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温度、地质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防止地下水或外界水渗漏到建筑物结构中;防止建筑物内的水渗漏到外界。0003 现有的中埋止水结构,止水带需要安装在混凝土的中部,在安装止水带时工序繁杂,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且有时设置不合格时,倾斜的止水带会发生渗漏水的情况,渗漏水促使混凝土衬砌风化、剥蚀,造成衬砌结构破坏;渗漏水还会软化围岩,引起围岩变形;有些隧道渗水中含有侵蚀性介质,造成一般的衬砌混凝土和砌筑砂浆腐蚀损坏,降低衬砌的承载能力;在寒冷和严寒地区,隧道漏水会造成边墙结冰,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还会造成衬砌冻胀裂损。0004。
8、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安装工序简单且设置合格的止水结构。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中埋止水结构,安装止水带时工序繁杂,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且有时设置不合格时,倾斜的止水带会发生渗漏水的情况的问题。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结构,该止水结构包括:止水带、卡件、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连接,所述止水带垂直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的连接处,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内,所述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卡件内。0007 其中,所述止水带上设置有自粘胶层。0008 其中,所述第一。
9、混凝土块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一素混凝土块,所述第二混凝土块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二素混凝土块,所述卡件包括第一卡件和多个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素混凝土块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素混凝土块内,所述第二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0009 其中,所述第一卡件包括U型的固定槽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端部,所述固定槽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素混凝土块内,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素混凝土块内。0010 其中,所述第二卡件包括所述固定槽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端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倒U型的连接端。0011 其中,所。
10、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置有钢筋,所述连接端搭接在所述钢筋上。说 明 书CN 204023628 U2/4页40012 其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铁丝,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铁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上。0013 其中,还包括第二模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0014 其中,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板上的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或第二混凝土块的底部。0015 其中,所述卡件的材质为钢。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
11、中第一混凝土块与第二混凝土块连接,止水带垂直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的连接处,并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内,止水带设置于卡件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即使得安装止水带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又能够通过卡件设置的较为水平,不会造成止水带倾斜从而发生渗漏水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经济适用的特点。附图说明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止水结构中第一素混凝土块及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止水结构中第二卡件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
12、施例二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止水结构中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止水结构中第二卡件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中:1:止水带;2:卡件;3:铁丝;4:第一模板;5:固定板;6:第二模板;7:第一混凝土块;8:第二混凝土块;9:连接杆;10:固定槽;11:钢筋。具体实施方式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13、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6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包括:止水带1、卡件2、第一混凝土块7及第二混凝土块8;第一混凝土块7与第二混凝土块8连接,止水带1垂直于第一混凝土块7与第二混凝土块8的连接处,并设置于第一。
14、混凝土块7及第二混凝土块8内,第一混凝土块7与第二混凝土块8连接处有缝隙,止水带1水平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7与第二混凝土块8之间用于止住沿缝隙留下的水,止水带1设置于卡件2内,止水带1通过说 明 书CN 204023628 U3/4页5卡件2一端水平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7内,另一端水平设置于第二混凝土块8内。卡件2能够对止水带1进行定位,方便安装。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使得安装止水带1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又能够通过卡件2设置的较为水平,不会造成止水带1倾斜从而发生渗漏水的情况。00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中,第一混凝土块7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一素混凝土。
15、块,第二混凝土块8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和第二素混凝土块,卡件2包括第一卡件和多个第二卡件,第一卡件一端水平设置于第一素混凝土块内,另一端水平设置于第二素混凝土块内,多个第二卡件分别设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9 实施例一0030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止水结构,包括:止水带1、第一卡件、第一素混凝土块、第二素混凝土块;第一卡件包括连接杆9及U型的固定槽10,连接杆9分别垂直设置于固定槽10的端部,第一卡件的材质为钢,本实。
16、施例一中第一卡件为钢筋。第一卡件中连接杆9通过扳手可以被扳到与固定槽10呈同一条直线。第一卡件设置于第一素混凝土及第二素混凝土时,固定槽10水平设置于第一素混凝土块内,即垂直于第一素混凝土块与第二素混凝土块的连接处,连接杆9水平设置于第二素混凝土块内。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一卡件、固定板5、第二模板6及第一模板4,施工时第二模板6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固定板5通过第二模板6设置于第一素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固定板5上设置有铁丝3,第一卡件的连接杆9通过铁丝3固定在固定板5的内侧壁上。第一模板4垂直设置于第二模板6上,第一模板4设置于第一素混凝土块或第二素混凝。
17、土块的底部。0032 具体的,第二模板6由两块组成,止水带1从两块第二模板6的中间穿过。第二模板6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板5,连接杆9通过固定板5上的铁丝3与第二模板6固定在一起。第一模板4与第二模板6垂直设置,在第一模板4与第二模板6之间浇注混凝土。第一素混凝土块固定成形后,拆除第二模板6和固定板5。在浇注第二素混凝土块时扳直连接杆9。止水带1上设置有自粘胶层,将止水带1与第一素混凝土块及第二素混凝土块中的混凝土粘结在一起,从而封闭了止水带1与混凝土间的渗水通道,防止漏水。自粘胶层的材质为非沥青类的高分子自粘胶。0033 实施例二0034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止水结构,包。
18、括:止水带1、第一钢筋混凝土块、第二钢筋混凝土块机多个第二卡件;第二卡件的材质为钢,本实施例二中第二卡件为钢筋。第二卡件的数量不限制,但是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件。第二卡件包括固定槽10及连接杆9,连接杆9垂直设置于固定槽10的端部,连接杆9的端部设置有倒U型的连接端。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及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置有钢筋11,倒U型的连接端搭接在钢筋11上。003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止水结构还包括:固定板5、第二模板6及第一模板4;施工时第二模板6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固定板5通过第二模板6设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块的外侧壁上,固定板5上设置有铁丝3。
19、,连接杆9通过铁丝3固定在固定板5说 明 书CN 204023628 U4/4页6的内侧壁上。第一模板4垂直设置于第二模板6上,第一模板4设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块或第二钢筋混凝土块的底部。0036 具体的,第二模板6由两块组成,止水带1从两块第二模板6的中间穿过。第二模板6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板5,第二卡件的倒U型的连接端搭接在钢筋11上,第二卡件设置间距同环向钢筋11的间距。连接杆9通过固定板5上的铁丝3与第二模板6固定在一起。第一模板4与第二模板6垂直设置,在第一模板4与第二模板6之间浇注混凝土。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固定成形后,拆除第二模板6和固定板5。止水带1上设置有粘贴层,将一半止水带1粘贴。
20、固定在第一钢筋混凝土块的固定槽10内。在浇注第二钢筋混凝土块时,在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设置第二卡件,第二钢筋混凝土块内的第二卡件与第一钢筋混凝土块内的第二卡件对应设置,止水带1的另一半设置于第二钢筋混凝土块的固定槽10内。止水带1上设置有自粘胶层,将止水带1与第一素混凝土块及第二素混凝土块中的混凝土粘结在一起,从而封闭了止水带1与混凝土间的渗水通道,防止漏水。自粘胶层的材质为非沥青类的高分子自粘胶。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使用时,止水带1通过固定板5及铁丝3将卡件2固定在第二模板6上,再浇注第一混凝土块,拆除固定板5及第二模板6浇注第二混凝土块,将止水带1设置于卡件2的固定槽10。
21、内,止水带1通过粘贴层固定在固定槽10内。003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中第一混凝土块与第二混凝土块连接,止水带垂直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块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块的连接处,并设置于第一混凝土块及第二混凝土块内,止水带设置于卡件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即使得安装止水带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又能够通过卡件设置的较为水平,不会造成止水带倾斜从而发生渗漏水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经济适用的特点。003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说 明 书CN 204023628 U1/2页7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628 U2/2页8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62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