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55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553U(21)申请号 201420388544.5(22)申请日 2014.07.14E01C 19/48(2006.01)(73)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桃山路1号(72)发明人孙志刚 刘佳鑫 韩志远 李平平夏琼 齐蒙 赵风成 杜钟魁(74)专利代理机构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代理人刘新合(54) 实用新型名称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57) 摘要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
2、包括设置在熨平板底板(3)上方的气加热组件(4);所述熨平板底板(3)上方设置有中板(7),中板(7)与熨平板底板(3)之间形成一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开有导气管(2),所述气加热组件(4)的出气口位于加热腔室内导气管(2)下。本实用型新在框架内增加一中板,中板和熨平板底板之间形成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设有导气管,使加热腔室形成热气流动通道,通过加热腔室内的热空流动对下部熨平板底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553 UCN 204000553 U1/1页21.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熨平板底板(3)上方的气加热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熨平板底板(3)上方设置有中板(7),中板(7)与熨平板底板(3)之间形成一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开有导气管(2),所述气加热组件(4)的出气口位于加热腔室内导气管(2)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7)为一箱形板,中板(7)底部通过条板(10)与熨平板底板(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有下。
4、板(8)将加热腔室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下板(8)位于导气管(2)与气加热组件(4)出气口之间,下板(8)通过隔套(9)与熨平板底板(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7)与所述下板(8)沿气体导出方向向上倾斜,中板(7)与下板(8)之间形成一沿气体导出方向向上倾斜的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8)一侧与条板(10)以及中板(7)之间留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7)上表面设有保温材料(6),保温材料(6)上安装上板(5)固定。权 利 要 求 书CN 。
5、204000553 U1/3页3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摊铺机上的部件,具体是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沥青面层施工中,因沥青混合的温度通常在100以上,而熨平板底板处于常温状态,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预热(至少预热到100),在摊铺初期沥青混合会粘接在底板上,会导致路面拉毛、拖痕等施工缺陷。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熨平板底板有效预热尤为重要。目前熨平板用的气加热装置,都是由气加热组件燃烧产生的热空气来加热底板,热空气在底板和框架之间流动,然后流出,由于热空气流速快,热量向周围传递,导致热损失大,利用率低,且扩散的大量热量容易引起框架结构的。
6、变形。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能够对下部熨平板底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熨平板底板上方的气加热组件;所述熨平板底板上方设置有中板,中板与熨平板底板之间形成一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开有导气管,所述气加热组件的出气口位于加热腔室内导气管下。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框架内增加一中板,中板和熨平板底板之间形成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设有导气管,使加热腔室形成热气流动通道,通过加热腔室内的热空流动对下部熨平板底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失,提高。
7、热量利用率。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中板为一箱形板,中板底部通过条板与熨平板底板连接。中板不与框架相接触,避免了大量的热量向框架结构传递,大大降低了扩散的大量热量引起框架结构的变形。0007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有下板将加热腔室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下板位于导气管与气加热组件出气口之间,下板通过隔套与熨平板底板连接。在上部分腔室内热气向导气管2流动形成热空气通道,对下部分的腔室进行覆盖式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采用隔套连接减小了空气阻力,使热气能够更好的从隔套的缝隙中传递到上部腔室内。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中板与所述下板沿气体导出方向向上倾斜,中板与下板之间形成一沿气体导出方。
8、向向上倾斜的腔室。通过不同形状隔板的安装,形成热空气流动通道,更利于气体的流通。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一侧与条板以及中板之间留有间隙。热气从该间隙中能更顺畅的流通。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中板上表面设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上安装上板固定。能够进一步保温,减少热量损失。说 明 书CN 204000553 U2/3页4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板部分剖视图;0013 图中:1、框架,2、导气管,3、熨平板底板,4、气加热组件,5、上板,6、保温材料,7、中板,8、下板,9、隔套,10、条板。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9、001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摊铺机熨平板气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熨平板底板3上方的气加热组件4;所述熨平板底板3上方设置有中板7,中板7与熨平板底板3之间形成一加热腔室,加热腔室一侧开有导气管2,所述气加热组件4的出气口位于加热腔室内导气管2下。0016 中板7可以直接焊接在熨平板底板3上的框架1上,熨平板底板3、框架1、中板7三者间形成加热腔室,由于这种形式中板7与框架1接触,中板上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框架1上,大量热量长时间会造成框架1的变形。为此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将中板7设计为一箱形板,中板7底部通过条板10与熨平板底板3连接,中板7与熨平板底板3之间形成加热腔室,中板7不与。
10、框架1相接触,避免了大量的热量向框架1传递,大大减少了扩散的大量热量引起的框架1的变形。其中中板7底部两侧均可以通过条板10连接在熨平板底板3上,但是条板10占用空间大,在其加热组件4一侧不便于布置,为此可以采用如图1中所示的结构,在气加热组件4上焊接一与熨平板底板3相连的连接件,中板7底部,一侧通过条板10与熨平板底板3连接,另一侧安装在气加热组件4的连接件上。这种结构不但节省了一个条板10,也使得整体布局更合理。0017 如图1所示,由于中板7与熨平板底板3形成的加热腔室体积较大,加热组件释放的加热气体容易在加热腔室内一侧堆积形成废气,不能有效的对熨平板底板3产生作用,为此加热腔室内设置有。
11、下板8将加热腔室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下板8位于导气管2与气加热组件4出气口之间,下板8通过隔套9与熨平板底板3连接,热气通过隔套9进入上部分腔室,在上部分腔室内热气向导气管2流动形成热空气通道,对下部分的腔室进行覆盖式保温,利用热空气自身进行覆盖式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其中用隔套9连接,减小了空气阻力,热气能够更好的从隔套9经过传递到上部腔室内。这里下板8的安装既可以采用两侧通过隔套9的连接熨平板底板3,也可以采用如上段中所描述的结构,一侧隔套9连接,另一侧与中板7一同安装在气加热组件4的连接件上,其布局更为合理。0018 如图1所示,中板7与所述下板8在沿气体导出方向形成有向上倾。
12、斜的过渡段,中板7与下板8的过渡段之间形成一沿气体导出方向向上倾斜的腔室。上述的过渡段增加了热空气流动的距离,更充分利用热量对下板8进行保温加热,由于热气向上流动,因此过渡段沿气体导出方向上倾斜,更利于气体的流通。0019 如图2所示,为了使热气能更顺畅的流通,下板8一侧与条板10以及中板7之间留有间隙。0020 如图1所示,中板7上表面设有保温材料6,保温材料6上安装上板5固定,能够进说 明 书CN 204000553 U3/3页5一步保温,减少热量损失。0021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加热组件4产出加热气体,热气从图1所示左侧向右侧流动,对下部熨平板底板3进行加热,而后经由图2所示下板8与条板10以及中板7之间留有的间隙,进入到加热腔室的上部,热气由右侧向左侧导气管2流动,对下部分腔室进行覆盖式保温,中板7上部安装的保温材料6,能够进一步保温,减少热量损失。说 明 书CN 204000553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553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55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