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5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584U(21)申请号 201420280914.3(22)申请日 2014.05.29E01D 19/04(2006.01)E04B 1/36(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560号2704室(72)发明人闫蕾蕾 吴成亮 仝强 吴可程为 汪振 蒋罹慰(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代理人黄行军(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57) 摘要一种用于减震。
2、的阻尼支座,包括上滑动板、支座本体、底板及钢阻尼元件,支座本体设置在上滑动板和底板之间,支座本体上端面与上滑动板之间设有能将支座本体与上滑动板发生横向位移的上导轨组件,底板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能将支座本体与底板发生纵向位移的下导轨组件,钢阻尼元件纵向和/或横向安装在支座本体两侧,钢阻尼元件包括基体,基体的上端、中端、下端依次连接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上侧臂、中间臂和下侧臂,上侧臂和下侧臂的端部铰接在底板上;支座本体纵向和/或横向两侧开设有滑动槽,中间臂的端部通过销轴在滑动槽内与支座本体滑动连接。在地震时,支座本体的位移超过温度位移后,钢阻尼元件的中间臂端部滑动至滑动槽的极限位置时,钢阻。
3、尼元件与支座本体无法进行再次相对位移,此时钢阻尼元件可发挥阻尼作用,有效耗散地震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584 UCN 204000584 U1/1页21.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它包括上滑动板(1)、支座本体(3)、底板(6)及钢阻尼元件(7),所述支座本体(3)设置在上滑动板(1)和底板(6)之间,所述支座本体(3)上端面与上滑动板(1)之间设有能将支座本体(3)与上滑动板(1)发生横向位移的上导轨组件(2),所述底板(6)。
4、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能将支座本体(3)与底板(6)发生纵向位移的下导轨组件(4),所述钢阻尼元件(7)纵向和/或横向安装在所述支座本体(3)两侧,所述钢阻尼元件(7)包括基体(7.1),所述基体(7.1)的上端、中端、下端依次连接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上侧臂(7.2)、中间臂(7.3)和下侧臂(7.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臂(7.2)和下侧臂(7.4)的端部铰接在底板(6)上;所述支座本体(3)纵向和/或横向两侧开设有滑动槽(3.1),所述中间臂(7.3)的端部通过销轴(7.5)在所述滑动槽(3.1)内与所述支座本体(3)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
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3.1)开设在所述所述支座本体(3)纵向两侧,所述滑动槽(3.1)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导轨组件(4)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3.1)开设在所述所述支座本体(3)横向两侧,所述滑动槽(3.1)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上导轨组件(2)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3)包括上支座板(3.2)、球冠(3.3)及下支座板(3.4),所述上支座板(3.2)上端面通过上导轨组件(2)与所述上滑动板(1)滑动连接,所述上支座板(3.2)下端面与所述球冠(3.3)的上凸面球面配合,所。
6、述下支座板(3.4)上端面与所述球冠(3.3)的下端面为平面配合,所述下支座板(3.4)下端面通过下导轨组件(4)与所述底板(6)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1)沿横向底面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导轨组件(2)包 括上导轨(2.1),所述上导轨(2.1)设置在上滑槽中并与上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上导轨(2.1)通过螺钉(2.2)与所述支座本体(3)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上端面沿纵向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导轨组件(4)包括下导轨(4.1),所述下导轨(4.1)设置在所述下滑槽中并与下滑槽滑。
7、动连接,所述下导轨(4.1)通过螺钉与所述支座本体(3)固定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0584 U1/3页3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及其他建筑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背景技术0002 在申请号为200920086444.6、专利名称为“钢阻尼装置、钢阻尼支座及钢粘滞性阻尼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阻尼装置,具有整体结构小、质量轻、可靠性好且耐久性高的特点,它安装在阻尼支座纵向和/或横向两侧,在无地震或小震时处在弹性范围内,能承受梁体的反力,在大地震时进入塑性范围内,以吸收能量。0003 但是安装此种钢阻尼装置的阻尼支座,当。
8、因温度变化发生桥梁移位且不需要钢阻尼装置工作时,钢阻尼装置会随桥梁移位发生变形,产生较大的附加力,并且会影响钢阻尼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以解决在因温度变化发生桥梁移位时钢阻尼装置产生变形造成的问题。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它包括上滑动板、支座本体、底板及钢阻尼元件,所述支座本体设置在上滑动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支座本体上端面与上滑动板之间设有能将支座本体与上滑动板发生横向位移的上导轨组件,所述底板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能将支座本体与底板发。
9、生纵向位移的下导轨组件,所述钢阻尼元件纵向和/或横向安装在所述支座本体两侧,所述钢阻尼元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上端、中端、下端依次连接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上侧臂、中间臂和下侧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臂和下侧臂的端部铰 接在底板上;所述支座本体纵向和/或横向两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中间臂的端部通过销轴在所述滑动槽内与所述支座本体滑动连接。0006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所述所述支座本体纵向两侧,所述滑动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下导轨组件平行设置。0007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所述所述支座本体横向两侧,所述滑动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上导轨组件平行设置。0008 优选地,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上支座板、球冠。
10、及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上端面通过上导轨组件与所述上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上支座板下端面与所述球冠的上凸面球面配合,所述下支座板上端面与所述球冠的下端面为平面配合,所述下支座板下端面通过下导轨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0009 优选地,所述上滑动板沿横向底面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导轨组件包括上导轨,所述上导轨设置在上滑槽中并与上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上导轨通过螺钉与所述支座本体固定连接。0010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面沿纵向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导轨组件包括下导轨,所述说 明 书CN 204000584 U2/3页4下导轨设置在所述下滑槽中并与下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下导轨通过螺钉与所述支座本体固定连接。00。
11、11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在正常工况下,通过上导轨组件和下导轨组件的设置,使支座本体可以随导轨组件进行纵向和/或横向位移,以释放桥梁温度变形,此时钢阻尼元件不发生变形;在地震时,支座本体的位移超过温度位移后,钢阻尼元件的中间臂端部滑动至滑动槽的极限位置时,钢阻尼元件与支座本体无法进行再次相对位移,此时钢阻尼元件可发挥阻尼作用,有效耗散地震力。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可满足桥梁产品设计需求,且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阻尼元件结构示意图;00。
12、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阻尼元件的中间臂与支座本体连接示意图;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9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它包括上滑动板1、支座本体3、底板6及钢阻尼元件7,支座本体3设置在上滑动板1和底板6之间,支座本体3上端面与上滑动板1之间设有能将支座本体3与上滑动板1发生横向位移的上导轨组件2,底板6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能将支座本体3与底板6发生纵向位移的下导轨组件4,钢阻尼元件7设有四个,分别纵向和横向安装在支座本体3两侧。0020 参考图3,。
13、本实施例的钢阻尼元件7为背景技术中申请号为200920086444.6、专利名称为“钢阻尼装置、钢阻尼支座及钢粘滞性阻尼器”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钢阻尼装置,其中的钢阻尼元件7为弹塑性钢阻尼元件,其整体结构呈“m”型,具体包括基体7.1,基体7.1的上端、中端、下端依次连接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上侧臂7.2、中间臂7.3和下侧臂7.4。0021 本实施例的创新点在于:钢阻尼元件7的上侧臂7.2和下侧臂7.4的端部铰接在底板6上,中间臂7.3的端部与支座本体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滑动连接,具体为:0022 参考图4,在上侧臂7.2和下侧臂7.4的端部开设有铰接孔,上侧臂7.2和下侧臂7.4通过铰接孔与铰轴。
14、的配合铰接在底板6上;支座本体3纵向和/和横向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3.1,本实施例选在支座本体3的纵向两侧开设滑动槽3.1,滑动槽3.1的开设方向需与下导轨组件4平行设置,中间臂7.3的端部通过销轴7.5在滑动槽3.1内与支座本体3滑动连接,即中间臂7.3可以在滑动槽3.1内进行一定位移的移动,中间臂7.3在滑动槽3.1进行一定位移的移动与滑动槽3.1的形状无关。0023 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正常工况下,通过上导轨组件2和下导轨组件4的设置,使支座本体3可以随导轨组件进行纵向和/或横向位移, 以释放桥梁温度变形,此时钢阻尼元件7不发生变形;在地震时,支座本体3的位移超过温度位移后,钢阻尼元件7。
15、的中间说 明 书CN 204000584 U3/3页5臂端部滑动至滑动槽3.1的极限位置时,钢阻尼元件7与支座本体3无法进行再次相对位移,此时钢阻尼元件7可发挥阻尼作用,有效耗散地震力。0024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支座本体3包括上支座板3.2、球冠3.3及下支座板3.4,上支座板3.2上端面通过上导轨组件2与上滑动板1滑动连接,上支座板3.2下端面与球冠3.3的上凸面球面配合,下支座板3.4上端面与球冠3.3的下端面为平面配合,下支座板3.4下端面通过下导轨组件4与底板6滑动连接。上述中的滑动槽3.1即开设在下支座板3.4的纵向和/和横向两侧。0025 本实施例的上滑动板1沿横向底面开设有上。
16、滑槽,上导轨组件2包括上导轨2.1,上导轨2.1设置在上滑槽中并与上滑槽滑动连接,上导轨2.1通过螺钉2.2与支座本体3固定连接,支座本体3可随着上导轨2.1在上滑槽中进行桥梁横向方向的移动,以释放正常温度的下桥梁温度变形。0026 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底板6上端面沿纵向开设有下滑槽,下导轨组件4包括下导轨4.1,下导轨4.1设置在下滑槽中并与下滑槽滑动连接,下导轨4.1通过螺钉与支座本体3固定连接,支座本体3可随着上导轨2.1在上滑槽中进行桥梁纵向方向的移动,以释放正常温度的下桥梁温度变形。另外,本实施例的上滑动板1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两侧的上锚碇钢棒8与梁体固定连接,底板6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
17、两侧的下锚碇钢棒9固定在桥梁底部的桥墩上。0027 本实施例中的上导轨组件2和下导轨组件4,使支座本体3和上滑动板1、底板6发生桥梁横向或纵向方向位移,可根据支座本体3的具体安装方式进行改变,即上导轨组件2也可以与支座本体3发生桥梁纵向位移,下导轨组件4也可以与支座本体3发生桥梁横向位移,其决定因素在于桥梁的支座本体3的安装方式。0028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一种用于减震的阻尼支座,可满足桥梁产品设计需求,且结构简单、经济实用。0029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间臂7.3与支座本体3滑动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将滑动槽开在中间臂7.3上,然后再通过销轴与支座本3体相连。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000584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584 U2/2页7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584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