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栈道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127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58129.5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204039873U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5/00; E04G27/00

主分类号:

E01C15/00

申请人:

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连书; 陈庆

地址:

564707 贵州省赤水市工业大道与万鲢路交叉口南侧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王海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栈道板,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形成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本实用新型的栈道板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形成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顶角为锐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栈道板采用竹木材料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复合栈道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型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栈道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栈道板大多为了减轻栈道板的中了和降低成本,都在栈道板的中心开有方形或者是圆形的孔,此种栈道板的稳定性较弱,栈道板容易由于受热涨冷缩和地面影响导致内部脆裂、变形引起的表面不平现象,另外这种栈道板的加工也有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栈道板,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栈道板,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为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顶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复合栈道板采用竹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复合栈道板,因有梯形凸台结构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且有足够的稳定性,内部没有孔使得加工更加方便,同时本产品采用竹木材料制成,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绿色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为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
进一步改进,凹槽的顶角为锐角。
进一步改进,上下面的梯形凸台错开设置。
当然也可以把三角形凹槽换为半椭圆形凹槽等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复合栈道板的复合建材为竹塑复合建材,该建材的组份及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竹屑65%、废旧塑料30%、助剂5%。
该建材中的助剂的组份及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铁红18%钛白粉28%亚磷酸二苯酯6%抗氧化剂6%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复合材料制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复合栈道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合栈道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合栈道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栈道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栈道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987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39873U(21)申请号 201420358129.5(22)申请日 2014.06.30E01C 15/00(2006.01)E04G 27/00(2006.01)(73)专利权人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地址 564707 贵州省赤水市工业大道与万鲢路交叉口南侧处(72)发明人姚连书 陈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代理人王海权(54) 实用新型名称复合栈道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栈道板,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

2、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形成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本实用新型的栈道板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9873 UCN 204039873 U1/1页21.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

3、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形成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顶角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栈道板采用竹木材料制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39873 U1/2页3复合栈道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型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栈道板。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面上的栈道板大多为了减轻栈道板的中了和降低成本,都在栈道板的中心开有方形或者是圆形的孔,此种栈道板的稳定性较弱,栈道板容易由于受热涨冷缩和地面影响导致内部脆裂、变形引起的表面不平现象,另外这种栈道板的加工也有一定的难度。实。

4、用新型内容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栈道板,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栈道板,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相邻凹槽之间为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0006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顶角为锐角;0007 进一步,所述复合栈道板采用竹木材料制成。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9 该复合栈道板,因有梯形凸台结构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且有足够的稳定性,内部没有孔。

5、使得加工更加方便,同时本产品采用竹木材料制成,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绿色环保的优点。0010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001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

6、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1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栈道板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方形槽1,复合栈道板的上、下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凹槽2,上、下面凹槽的顶角相对,说 明 书CN 204039873 U2/2页4相邻凹槽之间为顶面朝向外沿的梯形凸台3。0015 进一步改进,凹槽的顶角为锐角。0016 进一步改进,上下面的梯形凸台错开设置。0017 当然也可以把三角形凹槽换为半椭圆形凹槽等既能降低成本、达到质轻的目的,又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加工更加方便。0018 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复合栈道板的复合建材为竹塑复合建材,该建材的组份及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竹屑65、废旧塑料30、助剂5。0019 该建材中的助剂的组份及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0020 铁红18 钛白粉28亚磷酸二苯酯6 抗氧化剂60021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复合材料制备。002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4039873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3987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