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55107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10787.4

申请日:

2014.07.19

公开号:

CN204040269U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5/36申请日:20140719授权公告日:20141224终止日期:20160719|||授权

IPC分类号:

E04B5/36

主分类号:

E04B5/36

申请人:

尹杰

发明人:

尹杰

地址: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东兴街1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卡条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充构件,特别是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结构新技术,它适应大空间、大跨度柱网的住宅和大空间公共建筑的要求,具有自重轻、降低地震作用,减少钢筋配套量,楼板隔声好、节约成本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大跨度建筑中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目前的空心楼盖中,多采用轻质构件作为楼盖中的填充物,这种轻质填充构件的规格单一固定且强度不够强,不能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楼盖施工现场,且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较大,运输不方便,导致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 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
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卡条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
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
所述流道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
所述连接件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
通过上述结构,连接件外露的一端可与铺设的钢筋或铁丝网进行绑扎,这样浇捣过程中,构件不会上浮和左右摆动,而且连接件在浇筑成型的楼盖中亦可参与楼盖承力,而通过网状的加强筋的设计,更提高了构件的强度。
而且,通过凹槽与卡条的配合就可将若干构件组装成一个大的构件单元,不仅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楼盖施工现场,且基础的小构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较小,运输方便,可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填充构件,包括弹性胶凝体的外壳和聚苯乙烯的内芯2,因而本构件质量很轻,聚苯乙烯内芯2为实心体或是空心体,其中弹性胶凝材料包含防水乳胶、水泥、粉煤炭、硅粉的混合物;由于聚苯乙烯内芯2被包裹在弹性胶凝体外壳内,弹性胶凝体外壳中的防水乳胶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渗透进入填充构件内,提高填充构件的防水性能,水泥、粉煤炭、硅粉的包裹可以提高难燃材料聚苯乙烯内芯2的防火性能,可以起到阻燃的效果。
如图所示,本构件为一个方形体,如图2所示的面为顶面,其轮廓为正方形,而侧壁面轮廓为长方形,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8,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8插接卡合的卡条9,具体地凹槽8为T形槽,所述卡条9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因而在工地作业的时候,只需将T形块卡入T形槽中,就可将若干构件组装成一个大的构件单元。燕尾槽,而且本构件的T形槽与T形块还可提高构件与混凝土的嵌合性。
如图所示,该内芯2内设有连接件3,且该连接件3的一端露于弹性胶凝体外壳外,本实例中该连接件3为一段铁棒,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物件来作为连接件3,连接件3外露的一端可与铺设的钢筋或铁丝网进行绑扎,这样浇捣过程中,构件不会上浮和左右摆动,而且连接件3在浇筑成型的楼盖中亦可参与楼盖承力,作为进一步的设置,铁棒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4,通过端帽4不仅在绑扎时可以防止铁棒从铁丝中脱出,而且端帽4与混凝土嵌合更牢固。
如图所示,内芯2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2及外壳的流道5,以及网状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上述结构可以使浇筑的混凝土在流道内形成加强柱的作用,从而提高构件的强度,而流道垂直的平面上设置网状的加强筋6更提高了构件的强度。为了便于浇筑及保证混凝土流动均匀快速,流道5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
为了便于搬运本构件,外壳两侧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26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0269U(21)申请号 201420410787.4(22)申请日 2014.07.19E04B 5/36(2006.01)(73)专利权人尹杰地址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东兴街132号(72)发明人尹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

2、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269 UCN 204040269 U1/1页21.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3、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卡条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0269 U1/2页3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充构件,特别是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背景技术000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结构新技术,它。

4、适应大空间、大跨度柱网的住宅和大空间公共建筑的要求,具有自重轻、降低地震作用,减少钢筋配套量,楼板隔声好、节约成本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大跨度建筑中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0003 目前的空心楼盖中,多采用轻质构件作为楼盖中的填充物,这种轻质填充构件的规格单一固定且强度不够强,不能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楼盖施工现场,且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较大,运输不方便,导致运输成本高。发明内容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 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

5、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0007 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卡条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0008 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0009 所述流道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0010 所述连接件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包括外壳和内芯,该内芯内设有连接件及网状的加强筋,且该连接件的一端露于外壳外,且内芯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及外壳的流道,所述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

6、槽,且与该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插接卡合的卡条。0012 通过上述结构,连接件外露的一端可与铺设的钢筋或铁丝网进行绑扎,这样浇捣过程中,构件不会上浮和左右摆动,而且连接件在浇筑成型的楼盖中亦可参与楼盖承力,而通过网状的加强筋的设计,更提高了构件的强度。0013 而且,通过凹槽与卡条的配合就可将若干构件组装成一个大的构件单元,不仅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楼盖施工现场,且基础的小构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较小,运输方便,可降低运输成本。附图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说 明 书CN 204040269 U2/2页4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0016 图2。

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填充构件,包括弹性胶凝体的外壳和聚苯乙烯的内芯2,因而本构件质量很轻,聚苯乙烯内芯2为实心体或是空心体,其中弹性胶凝材料包含防水乳胶、水泥、粉煤炭、硅粉的混合物;由于聚苯乙烯内芯2被包裹在弹性胶凝体外壳内,弹性胶凝体外壳中的防水乳胶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渗透进入填充构件内,提高填充构件的防水性能,水泥、粉煤炭、硅粉的包裹可以提高难燃材料聚苯乙烯内芯2的防火性能,可以起到阻燃的效果。0018 如图所示,本构件为一个方形体,如图2所示的面为顶面,其轮廓为正方形,而侧壁面轮廓为长方形,外壳的侧壁面上设有凹槽8,且与该。

8、侧壁面相邻的侧壁面上设有与该凹槽8插接卡合的卡条9,具体地凹槽8为T形槽,所述卡条9为与T形槽配合的T形块,因而在工地作业的时候,只需将T形块卡入T形槽中,就可将若干构件组装成一个大的构件单元。燕尾槽,而且本构件的T形槽与T形块还可提高构件与混凝土的嵌合性。0019 如图所示,该内芯2内设有连接件3,且该连接件3的一端露于弹性胶凝体外壳外,本实例中该连接件3为一段铁棒,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物件来作为连接件3,连接件3外露的一端可与铺设的钢筋或铁丝网进行绑扎,这样浇捣过程中,构件不会上浮和左右摆动,而且连接件3在浇筑成型的楼盖中亦可参与楼盖承力,作为进一步的设置,铁棒外露的一端设有端帽4,通过端帽4。

9、不仅在绑扎时可以防止铁棒从铁丝中脱出,而且端帽4与混凝土嵌合更牢固。0020 如图所示,内芯2内设有竖直贯穿内芯2及外壳的流道5,以及网状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位于与流道垂直的平面上,上述结构可以使浇筑的混凝土在流道内形成加强柱的作用,从而提高构件的强度,而流道垂直的平面上设置网状的加强筋6更提高了构件的强度。为了便于浇筑及保证混凝土流动均匀快速,流道5为入口宽、出口窄的喇叭状结构。0021 为了便于搬运本构件,外壳两侧有便于搬运的搬运槽7。002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高强楼盖填充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4040269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269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26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