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模板.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531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55111.9

申请日:

2015.06.23

公开号:

CN104878700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公布日:2015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50623|||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19/02(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莫华; 兰泽全; 谢辉勇; 刘相如; 王家辉; 郭少斌; 富威; 高义; 王育斌; 马航超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厦大道中6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毕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薄壁墩浇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桁架模板,包括:桁架以及用于浇筑薄壁墩的模板;桁架连接在模板的外壁上,桁架上设置有用于供施工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本发明提供的桁架模板,在利用翻模施工法浇筑薄壁墩时,先利用吊车将第一节模板安装好,再将桁架安装在第一节模板外壁上。之后,将第二节模板安装在第一节模板上,并将另一桁架安装在第二节模板上。以此类推,根据要浇筑的薄壁墩的高度来确定所需要安装的模板节数。待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在桁架上的操作平台上进行施工操作。由于桁架固定安装在模板的外壁上,其稳定性较高,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施工时,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以及用于浇筑薄壁墩的模板;
所述桁架连接在所述模板的外壁上,所述桁架上设置有用于供施工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桁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模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固定座和第一连接螺母;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钩,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母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挂钩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桁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母连接,以将所述桁架与所述模板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第一连接边框;
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边框上,且所述操作平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模板的外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还包括第二连接边框和第一固定件;
所述第二连接边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边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边框与所述第一连接边框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螺母和两个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上和所述第二连接边框上,远离所述模板的一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多个组合钢模板和多个第二连接件;
每个所述组合钢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
多个所述组合钢模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模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以及用于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三连接螺母;
每个所述组合钢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用于穿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通孔内。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螺母;
所述固定座呈长条状,所述固定座延伸方向与所述模板周面延伸的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加强件上设 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三连接孔内的第二挂钩,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母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有所述第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母连接,以将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模板固定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螺母和两个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连接边框上远离所述模板的一面和所述模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相配合的第四外螺纹。

说明书

桁架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墩浇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桁架模板。
背景技术
薄壁墩是桥墩的一种,因其可以节省材料,减轻桥墩的自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的建筑中。浇筑薄壁墩的施工方法有多种,包括搭设落地脚手架法、滑模施工法、提升模板施工法、爬模施工法和翻模施工法。搭设落地脚手架法使用材料多,成本高,工期无法保证,同时受结构物施工高度影响;滑模施工法虽然工期快,但必须消耗大量滑升支承杆材料和测量施工定位的劲性骨架材料,成本较高;提升模板施工法也必须消耗大量滑升支承杆材料和测量施工定位的劲性骨架材料,并且施工进度较慢,劳动强度较大,工期不易把握;爬模施工法的爬升体系结构复杂,工序较繁琐,成本也较高;翻模施工法的成本较低,因此,在建筑薄壁墩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翻模施工法。
在现有浇筑薄壁墩时采用的翻模施工法采用在模板两边搭设架子的形式,施工人员在架子上面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前,先搭设两层或多层模板,再在模板旁边搭设架子,施工人员在架子上面进行操作。待最底层的薄壁墩浇筑完毕后,将架子拆掉,再将最底层模板拆掉并转移至模板的最上层,搭设架子,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依次类推,以实现对薄壁墩的浇筑。
在采用翻模施工法浇筑薄壁墩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在搭设的架子上面进行工作,而架子四周无任何固定物,其稳定性不高,所以,施工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桁架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筑薄壁墩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桁架模板,包括:桁架以及用于浇筑薄壁墩的模板;桁架连接在模板的外壁上,桁架上设置有用于供施工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桁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模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固定座和第一连接螺母;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钩,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螺母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模板的外壁上;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挂钩的第一连接孔;桁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杆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一连接螺母连接,以将桁架与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桁架包括第一连接边框;操作平台设置在第一连接边框上,且操作平台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边框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连接边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模板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桁架还包括第二连接边框和第一固定件;第二连接边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模板连接;第二连接边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连接边框连接,且第二连接边框与第一连接边框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螺母和两个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边框上和第二连接边框上,远离模板的 一面,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固定杆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固定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地,模板包括多个组合钢模板和多个第二连接件;每个组合钢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组合钢模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模板。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以及用于与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三连接螺母;每个组合钢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通孔;连接螺栓用于穿设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板上的通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件、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螺母;固定座呈长条状,固定座延伸方向与模板周面延伸的方向垂直;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加强件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在第三连接孔内的第二挂钩,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螺母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第二连接杆设置有第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螺母连接,以将加强件与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螺母和两个第二固定板;第一连接边框上远离模板的一面和模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二固定杆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固定螺母相配合的第四外螺纹。
本发明提供的桁架模板,在利用翻模施工法浇筑薄壁墩时,先利用吊车将第一节模板安装好,再将桁架安装在第一节模板外壁上。之后,将第二节模板安装在第一节模板上,并将另一桁架安装在第 二节模板上。以此类推,根据要浇筑的薄壁墩的高度来确定所需要安装的模板节数。待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在桁架上的操作平台上进行施工操作。由于桁架固定安装在模板的外壁上,其稳定性较高,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施工时,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桁架模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桁架模板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桁架模板中的第一连接件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桁架模板中的第二连接件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桁架模板中的第一固定件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桁架模板中的第二固定件的放大图;
图7为加强件与模板连接方式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桁架;           2-模板;            3-第一连接件;
4-操作平台;       5-加强件;          6-第二固定件;
7-第二连接杆;     8-第二连接螺母;    9-第二挂钩;
11-第一连接边框;  12-第二连接边框;   13-第一固定件;
21-组合钢模板;    22-第二连接件;     31-第一连接杆;
32-固定座;        33-第一连接螺母;   34-第一挂钩;
61-第二固定杆;    62-第二固定螺母;   63-第二固定板;
221-连接板;       222-连接螺栓;      223-第三连接螺母;
131-第一固定杆;   132-第一固定螺母;  133-第一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桁架模板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桁架模板,包括:桁架1以及用于浇筑薄壁墩的模板2;桁架1连接在模板2的外壁上,桁架1上设置有用于供施工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4。
其中,桁架1与模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也即桁架1可以与模板2之间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等;桁架1与模板2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螺母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桁架模板,施工人员在采用翻模施工法浇筑薄壁墩时,先利用吊车将第一节模板2安装好,再将桁架1安装在第一节模板2外壁上。之后,将第二节模板2安装在第一节模板2上,并将另一桁架1安装在第二节模板2上。以此类推,根据要浇筑的薄壁墩的高度来确定所需要安装的模板2节数。待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将木夹板铺设在操作平台4上,并在桁架1四周焊接铁马。施工人员在木夹板上进行施工操作。由于桁架1固定安装在模板2的外壁上,其稳定性较高,且施工人员周围有铁马围护,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桁架模板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件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桁架模板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桁架1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模板2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件3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连接件3为螺栓和螺母,桁架1和模板2上均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并与螺母配合将桁架1和模板2连接。
在需要浇筑薄壁墩时,施工人员先利用吊车将模板2安装好,再将桁架1通过第一连接件3安装在模板2上。在第一段薄壁墩浇筑完毕后(如果浇筑的混凝土高度未达到设计高度时,最上层的桁架模板不拆除。),利用吊车将最底层的桁架1吊住,之后将第一连接件3拆除,吊车将桁架1吊至地面,最后将最底层的模板2拆除。利用吊车将最底层的模板2吊至最上层模板2的上面并且安装好,再将桁架1通过第一连接件3安装在模板2上,以此类推。在完成 浇筑后,利用吊车将最底层的桁架1吊住,将第一连接件3拆除,吊车将桁架1吊至地面,将最底层的模板2拆除。之后将上面的桁架模板依次拆除。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连接件3将桁架1和模板2连接,在不需要薄壁墩浇筑时可将桁架1从模板2上拆除,方便运送。另外,在分段浇筑混凝土时,如果浇筑的混凝土高度未达到设计高度时,最上层的桁架模板不拆除,这样可以避免漏浆和错缝,有利于薄壁墩的整体美观。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杆31、固定座32和第一连接螺母33;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钩34,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螺母33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固定座32固定连接在模板2的外壁上;固定座32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挂钩34的第一连接孔;桁架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杆31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一连接螺母33连接,以将桁架1与模板2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座32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为槽钢。槽钢的延伸方向为竖直,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槽底。
固定座32与模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螺接、焊接等等。较佳地,两者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需要浇筑薄壁墩时,施工人员将第一挂钩34穿过第一连接孔,再将第一连接杆31穿过第二连接孔,配合第一连接螺母33将桁架1连接在模板2上。当需要拆除时,施工人员依次将第一连接螺母33和第一连接杆31拆除。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连接杆31、固定座32和固定螺母的方式将桁架1与模板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孔设在固定座32上,可避免在模板2上直接连接,以防在浇筑完后的桥墩上出现第一连接杆31的痕迹,保证桥墩的整体美观。另外,利用第一挂钩34、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连接螺母33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桁架1包括第一连接边框11;操作平台4设置在第一连接边框11上,且操作平台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边框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连接边框11通过第一连接件3固定在模板2的外壁上。
其中,第一连接边框1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双拼20号槽钢或者双拼14号槽钢等等。较佳地,其材质为双拼20号槽钢。
操作平台4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操作平台4包括边框桁架件、多个横向桁架件、多个对角桁架件和多个结合件;边框桁架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边框11上,第一连接边框11和边框桁架件之间设置多条间隔90cm的横向桁架件,每两个横向桁架件的对角线处上设有对角桁架件,横向桁架件与对角桁架件通过结合件连接在桁架1上。横向桁架件与对角桁架件的材质均为10号槽钢。结合件为长方形套筒,套设在桁架1上。横向桁架件和对角桁架件通过结合件焊接在边框桁架件上。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件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桁架1还包括第二连接边框12和第一固定件13;第二连接边框12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模板2连接;第二连接边框1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13与第一连接边框11连接,且第二连接边框12与第一连接边框11垂直。
第二连接边框1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双拼20号槽钢、双拼14号槽钢等等。较佳地,其材质为双拼14号槽钢。
施工人员在将模板2和桁架1连接好后,将第二连接边框12通过第一固定件13将第二连接边框12与模板2连接。浇筑完毕后,先将第一固定件13拆除,利用吊车将第二连接边框12吊至地面,再将桁架1和模板2拆除。较佳地,在薄壁墩的宽度较长时采用此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使用第一固定件13和第二连接边框12,通过第一固定件13将第二连接边框12与模板2固定,起到紧固模板2的作用,增强模板2的稳固性。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3包括第一固定杆131、两个第一固定螺母132和两个第一固定板133;第一连接边框11上和第二连接边框12上,远离模板2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33;两个第一固定板133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固定杆131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杆13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固定螺母13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其中,第一固定杆13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φ25精轧螺纹钢等等。
第一固定板133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或者L形等等。
施工人员在将桁架1和模板2安装好后,将第一固定杆131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边框11、模板2和第二连接边框12,通过第一固定孔将两个第一固定板133安装在第一固定杆131的两端,最后,配合两个第一固定螺母132将第一连接边框11、第二连接边框12和模板2紧固。在浇筑完后,将第一固定螺母132、第一固定板133 和第一固定杆131依次拆除。利用吊车将第二连接边框12吊至地面,最后,将桁架1和模板2拆除。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固定杆131和第一固定板133的方式将第一连接边框11、第二连接边框12和模板2连接,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连接件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模板2包括多个组合钢模板21和多个第二连接件22;每个组合钢模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件22;多个组合钢模板21通过第二连接件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模板2。
其中,第二连接件22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包括钢板和钢钉。钢板垂直设置在组合钢模板21的两端,通过利用钢钉将两个钢板固定来将两个组合钢模板21连接。
施工人员在浇筑薄壁墩时,通过第二连接件22将多块组合钢模板21连接组成模板2。将桁架1安装在模板2上。当需要拆除桁架1和模板2时,先将第二连接件22拆除,将模板2和桁架1吊至地面进行拆除。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22包括连接板221和连接螺栓222,以及用于与连接螺栓222相配合的第三连接螺母223;每个组合钢模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221,每个连接板221上均设置有通孔;连接螺栓222用于穿设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板221上的通孔内。
其中,连接板22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正方形或者L形等等。较佳地,连接板221为角钢。
连接板221与组合钢模板2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或者螺接等等。
施工人员在需要安装模板2时,将组合钢模板21首尾连接放置,将连接螺栓222分别穿过两个组合钢模板21一端的连接板221,配合第三连接螺母223将两个连接板221紧固。在拆除模板2时,将第三连接螺母223和连接螺栓222依次拆除,利用吊车将组合钢模板21吊至地面。
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板221配合连接螺栓222、第三连接螺母223的结构将组合钢模板21连接,其结构简单,易安装和拆卸。另外,连接板221的设置能够加强模板2的稳固形。
图7为图2所示的加强件与模板连接方式的放大图,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件5、第二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螺母8;固定座32呈长条状,固定座32延伸方向与模板2周面延伸的方向垂直;固定座3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加强件5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在第三连接孔内的第二挂钩9,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螺母8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第二连接杆7设置有第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第四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螺母8连接,以将加强件5与模板2固定连接。
其中,加强件5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圆柱体或者立方体等等。较佳地,加强件5为δ8×100的钢筋。
加强件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一个或者多个。较佳地,其数量为两个。
在将桁架1和模板2安装完后,利用吊车将加强件5吊至安装位置。将第二挂钩9穿过第四连接孔,第二连接杆7穿过第三连接 孔,配合第二连接螺母8将其紧固。在浇筑完毕后,先将桁架1从木板上拆除,将第二连接螺母8和第二连接杆7依次拆除。最后,将模板2拆除。
本实施例中,在模板2的外壁上设置加强件5,其可以起到紧固模板2的作用,增强模板2的稳固性。
图6为图1所示的第二固定件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6包括第二固定杆61、两个第二固定螺母62和两个第二固定板63;第一连接边框11上远离模板2的一面和模板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3;两个第二固定板63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二固定杆61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杆6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固定螺母62相配合的第四外螺纹。
施工人员在将桁架1和模板2安装完毕后,将第二固定杆61分别穿过桁架1和模板2,将两个第二固定板63分别穿设在第二固定杆61的两端,配合两个第二固定螺母62将其紧固。在浇筑完毕后,依次将第二固定螺母62、第二固定板63和第二固定杆61拆除。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固定件6将桁架1和模板2进一步紧固,增强模板2和桁架1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佳地,第二固定件6适合在浇筑宽度较短的薄壁墩时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桁架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桁架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桁架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桁架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桁架模板.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薄壁墩浇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桁架模板,包括:桁架以及用于浇筑薄壁墩的模板;桁架连接在模板的外壁上,桁架上设置有用于供施工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本发明提供的桁架模板,在利用翻模施工法浇筑薄壁墩时,先利用吊车将第一节模板安装好,再将桁架安装在第一节模板外壁上。之后,将第二节模板安装在第一节模板上,并将另一桁架安装在第二节模板上。以此类推,根据要浇筑的薄壁墩的高度来确定所需要安装的模板节数。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