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31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0060.2

申请日:

2015.04.10

公开号:

CN104808698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D 3/12申请日:20150410|||公开

IPC分类号:

G05D3/12

主分类号:

G05D3/12

申请人:

太原科技大学

发明人:

刘立群; 刘春霞; 高云广; 杨晋岭; 白云飞; 马冬

地址: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瓦流路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代理人:

王思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于其结构的控制方法是:(1)设定初始值;(2)计算n、δ;(3)计算ωsr、ωss、tss、tsr、ΔB;(4)计算tz,tz≥tsr,是,执行(5),否,返回(4);(5)天阴,是,返回(5),否,执行(6);(6)碰到限位开关,是,结构停止,否,执行(7);(7)计算γs,调整αs、γs,执行(8);(8)比较R2、R'2、R”2、R”'2,R2=R2'=R2”=R2”',是,保持αs、γs,执行(13),否,执行(9);(9)R2≠R2'≠R2”≠R2”',是,依次调整αs、γs,执行(13),否,执行(10);(10)R2=R2'≠R2”=R2”',是,调整αs,执行(13),否,执行(11);(11)R2=R2”≠R2'=R2”',是,结合S调整γs,执行(13),否,执行(12);(12)寻找Rmin,依次调整αs、γs,执行(13);(13)Δt结束,是,执行(14),否,返回(13);(14)tz≥tss,是,结构停止;否,执行(5)。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包括有顶部安装的多面镜子(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镜子支架(3)、斯特林发电机(4)、发电机支架(5)、倾斜丝杆轴(7)、倾斜平台(8)、摆动支杆(12)、上部步进电机(13)、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下部步进电机(16)、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固定轴承座(18)、移动支座(19)、底部丝杆轴(20)、编码器(22)、下部支座(23)、底座(24);其结构是下部支座(23)固定在底座(24)上,下部支座(23)的上部通过右支撑销轴(11”)与固定在倾斜平台(8)下面的下部轴承座(9)相铰接,摆动支杆(12)上端通过上部支撑销轴(11)与固定在倾斜平台(8)下面的固定座(10)相铰接,摆动支杆(12)下端通过左支撑销轴(11')与移动支座(19)相铰接,由下部步进电机(16)和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带动底部丝杆轴(20)转动并带动移动支座(19)移动,底部丝杆轴(20)的右端与固定在底座(24)上的固定轴承座(18)相铰接,在下部步进电机(16)、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及固定轴承座(18)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由上部步进电机(13)和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带动的倾斜丝杆轴(7)通过上下轴承座(6、6')安装在倾斜平台(8)上面,倾斜丝杆轴(7)上端与镜子支架(3)连接,倾斜丝杆轴(7)下端安装有编码器(22),镜子支架(3)上部安装有多面镜子(1),在多面镜子(1)的组合体的四角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顶部安装有斯特林发电机(4)的发电机支架(5)的底部与镜子支架(3)固定连接,多面镜子(1)上的光线汇聚到斯特林发电机(4)上,倾斜平台(8)的长度与摆动支杆(12)的长度相等,左支撑销轴(11')与右支撑销轴(11”)的水平高度相同,本发明特征在于对上述结构的控制方法是:
调节倾斜平台(8)与地面夹角等于摆动支杆(12)与地面夹角为θ=φ,φ是当地维度。设摆动支杆(12)长度为A,以固定轴承座(18)为起点,底部支座(19)与固定轴承座(18)间的平均距离为B,则A与B之间满足式(1):
cosθ=BA---(1)]]>
然后,判断某一天是一年中的第n天,n为正整数,根据式(2)计算出太阳赤纬角δ,则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可由式(3)得到,式(3)中的正负号取春夏为正,秋冬为负,则底部支座(19)的移动距离ΔB可由式(4)、(5)得到,ΔB为正,则朝固定轴承座(18)方向移动,ΔB为负,则朝固定轴承座(18)反方向移动,太阳方位角γs可由式(6)得到:

αs=θ±δ           (3)
B'=Aarcsin(αs)          (4)
ΔB=B-B'             (5)
sinγs=cosδsinωcosαs---(6)]]>
其中ω是太阳时角,中午12点为“0°”,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的时角为“15°”,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轨道,因此真太阳时角ωz与太阳时角ω间存在误差,真太阳时角ωz可由式(7)、(8)、(9)得到,然后将式(6)中的太阳时角ω用真太阳时角ωz代替:

E=9.87sin 2C-7.53cos C-1.5sin C     (8)
C=360(n-81)364---(9)]]>
其中由式(10)得到时钟时间t,t=12点时ω=0,L为当地的经度,Ls为当地标准时间所在地的经度,由于我国位于东半球,所以式(7)中的正负号应取正号,则真太阳时间tz可由式(11)得到:
t=(ω15)+12---(10)]]>
tz=(ωz15)+12---(11)]]>
每天的日出和日落的方位角可由式(12)得到,其中日出方位角ωsr=-ωs,日落方位角ωss=ωs,则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可由式(13)和(14)得到:
ωs=arccos(-tanφtanδ)     (12)
tsr=(ωsr15)+12---(13)]]>
tss=(ωss15)+12---(14)]]>
由于公式计算和结构运行都会存在误差,此外,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部分遮敝,因此,在镜子(1)上安装有光敏传感器(2、2'、2”、2”'),在倾斜丝杆轴(7)上安装有编码器(22),分别对光敏传感器(2、2'、2”、2”')的电阻值R2、R2'、R2”、R2”'进行比较:
如果,R2=R2'=R2”=R2”',则说明无极轴误差且镜子(1)没有被部分遮蔽;
如果R2≠R2'≠R2”≠R2”',则说明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均有误差,首先通过下部步进电机(16)和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通过上部步进电机(13)和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即R2=R2'=R2”=R2”'
如果R2≠R2”,但R2=R2'和R2”=R2”',则说明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有误,判断R2与R2”的大小,使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向电阻值小的一侧运行,直到R2=R2'=R2”=R2”'
如果,R2≠R2',但R2=R2”和R2'=R2”',则说明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有误,判断R2与R2'的大小,使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向电阻值小的一侧运行,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使得R2=R2'=R2”=R2”'
如果,突然出现四个光敏电阻值中三个相等,一个不等的情况(例如R2=R2'=R2”≠R2”'),则说明出现了部分遮蔽情况,判断四个电阻值那个最小,使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向电阻值最小的一侧运行,首先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即R2=R2'=R2”=R2”'
上述控制方法的实施步骤是:
步骤一、根据结构精度要求确定结构最小运行角度Δ,确定每次运行间隔时间Δt,当地经度L和维度φ,当地标准时间所在地的经度Ls,确定摆动支杆(12)长度A,与地平面的夹角θ,底部支座(19)与固定轴承座(18)间的平均距离B,采样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
步骤二、计算某一天在一年中的第n天,由公式(2)计算出当天的太阳赤纬角δ;
步骤三、根据太阳赤纬角δ和当地维度φ,由公式(3)得到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由公式(5)得到底部支座(19)的移动距离ΔB,由公式(12)得到当天的日出方位角ωsr和日落方位角ωss,进而由公式(13)和(14)得到当天的日出时刻tsr和日落时刻tss
步骤四、根据时钟时间由公式(11)计算真太阳时间tz,判断真太阳时间tz是否大于等于日出时刻tsr,是,执行步骤五;否,返回步骤四;
步骤五、根据光敏传感器判断是否阴天,是,返回步骤五;否,执行步骤六;
步骤六、判断是否碰到了限位开关(21、21'、21”),是,结构停止,否,执行步骤七;
步骤七、根据真太阳时间由公式(6)计算出太阳方位角γs,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执行步骤八;
步骤八、比较R2、R2'、R2”、R2”',判断R2=R2'=R2”=R2”',是,保持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九;
步骤九、判断R2≠R2'≠R2”≠R2”',是,根据Δ,依次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
步骤十、判断是否R2=R2'≠R2”=R2”',是,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一;
步骤十一、判断是否R2=R2”≠R2'=R2”',是,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根据Δ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二;
步骤十二、寻找最小阻值Rmin,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 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
步骤十三、判断运行间隔时间Δt是否结束,是,执行步骤十四;否,等待行间隔时间Δt结束,返回步骤十三;
步骤十四、判断真太阳时间tz是否大于等于日落时刻,是,结构停止,否,返回执行步骤五。

说明书

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据2004年欧盟联合研究中心预测,到本世纪末,太阳能的应用在整个世界能源供应中的比率将超过70%。现有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以下将简称为“结构”)大多是基于地平坐标系的双轴跟踪方式,大都没有考虑太阳日升方位角、日落方位角、当地经度与时区经度间的经度差、太阳时角和真太阳时角间的误差等因素对太阳位置判断的影响,导致结构跟踪效率变差,碟式发电结构输出效率降低;此外,基于地平坐标系的双轴跟踪方式由于要不断地跟踪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导致两个步进电机不断工作,降低了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量;同时由于结构运行和公式计算误差导致预测太阳位置与实际太阳位置存在偏差。因此研究提供一种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是非常有益和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碟式发电结构跟踪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基于极轴坐标系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包括有顶部安装的多面镜子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镜子支架3、斯特林发电机4、发电机支架5、倾斜丝杆轴7、倾斜平台8、摆动支杆12、上部步进电机13、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下部步进电机16、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固定轴承座18、移动支座19、底部丝杆轴20、编码器22、下部支座23、底座24;其结构是下部支座23固定在底座24上,下部支座23的上部通过右支撑销轴11”与固定在倾斜平台8下面的下部轴承座9相铰接,摆动支杆12上端通过上部支撑销轴11与固定在倾斜平台8下面的固定座10相铰接,摆动支杆12下端通过左支撑销轴11'与移动支座19相铰接,由下部步进电机16和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带动底部丝杆轴20转动并带动移动支座19移动,底部丝杆轴20的右端与固定在底座24上的固定轴承座18相铰接,在下部步进电机16、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及固定轴承座18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由上部步进电机13 和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带动的倾斜丝杆轴7通过上下轴承座6、6'安装在倾斜平台8上面,倾斜丝杆轴7上端与镜子支架3连接,倾斜丝杆轴7下端安装有编码器22,镜子支架3上部安装有多面镜子1,在多面镜子1的组合体的四角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顶部安装有斯特林发电机4的发电机支架5的底部与镜子支架3固定连接,多面镜子1上的光线汇聚到斯特林发电机4上,倾斜平台8的长度与摆动支杆12的长度相等,左支撑销轴11'与右支撑销轴11”的水平高度相同,本发明特征在于对上述结构的控制方法是:
调节倾斜平台8与地面夹角等于摆动支杆12与地面夹角为θ=φ,φ是当地维度。设摆动支杆12长度为A。以固定轴承座18为起点,移动支座19与固定轴承座18间的平均距离为B,则A与B之间满足式(1):
cosθ=BA---(1)]]>
然后,判断某一天是一年中的第n天,n为正整数,根据式(2)计算出太阳赤纬角δ,则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可由式(3)得到,式(3)中的正负号取春夏为正,秋冬为负,则移动支座19的移动距离ΔB可由式(4)、(5)得到,ΔB为正,朝固定轴承座18方向移动,ΔB为负,则朝固定轴承座18反方向移动。太阳方位角γs可由式(6)得到。

αs=θ±δ           (3)
B'=Aarcsin(αs)            (4)
ΔB=B-B'           (5)
sinγs=cosδsinωcosαs---(6)]]>
其中ω是太阳时角,中午12点为0°,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的时角为“15°”。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轨道,因此真太阳时角ωz与太阳时角ω间存在误差。真太阳时角ωz可由式(7)~(9)得到,然后将式(6)中的太阳时角ω用真太阳时角ωz代替。

E=9.87sin 2C-7.53cos C-1.5sin C            (8)
C=360(n-81)364---(9)]]>
其中由式(10)得到时钟时间t,t=12点时ω=0,L为当地的经度,Ls为当地标准时间所在地的经度,由于我国位于东半球,所以式(7)中的正负号应取正号,则真太阳时间tz可由式(11)得到。
t=(ω15)+12---(10)]]>
tz=(ωz15)+12---(11)]]>
每天的日出和日落的方位角可由式(12)得到,其中日出方位角ωsr=-ωs,日落方位角ωss=ωs,则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可由式(13)和(14)得到。
ωs=arccos(-tanφtanδ)        (12)
tsr=(ωsr15)+12---(13)]]>
tss=(ωss15)+12---(14)]]>
由于公式计算和结构运行都会存在误差,此外,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部分遮敝,因此,在镜子1上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在倾斜丝杆轴7上安装有编码器22,分别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的电阻值R2、R2'、R2”、R2'进行比较:
如果,R2=R2'=R2”=R2”',则说明无极轴误差且镜子1没有被部分遮蔽;
如果R2≠R2'≠R2”≠R2”',则说明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均有误差,首先通过下部步进电机16和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 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通过上部步进电机13和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4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即R2=R2'=R2”=R2”'
如果R2≠R2”,但R2=R2'和R2”=R2”',则说明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有误,判断R2与R2”的大小,使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向电阻值小的一侧运行,直到R2=R2'=R2”=R2”'
如果,R2≠R2',但R2=R2”和R2'=R2”',则说明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有误,判断R2与R2'的大小,使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向电阻值小的一侧运行,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使得R2=R2'=R2”=R2”'
如果,突然出现四个光敏电阻值中三个相等,一个不等的情况(例如R2=R2'=R2”≠R2”'),则说明出现了部分遮蔽情况,判断四个电阻值那个最小,使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向电阻值最小的一侧运行,首先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即R2=R2'=R2”=R2”'
为了防止误动作对结构的损害,在下部步进电机16、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7、和固定轴承座18上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当移动支座19碰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结构停止。
上述控制方法的实施步骤如图2所示,是:
步骤一、根据结构精度要求确定结构最小运行角度Δ,确定每次运行间隔时间Δt,当地经度L和维度φ,当地标准时间所在地的经度Ls,确定摆动支杆12长度A,与地平面的夹角θ,移动支座19与固定轴承座18间的平均距离B,采样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
步骤二、计算某一天在一年中的第n天,由公式(2)计算出当天的太阳赤纬角δ;
步骤三、根据太阳赤纬角δ和当地维度φ,由公式(3)得到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由公式(5)得到移动支座19的移动距离ΔB,由公式(12)得到当天的日出方位角ωsr和日落方位角ωss,进而由公式(13)和(14)得到当天的日出时刻tsr和日落时刻tss
步骤四、根据时钟时间由公式(11)计算真太阳时间tz,判断真太阳时间tz是否大于等 于日出时刻tsr,是,执行步骤五;否,返回步骤四;
步骤五、根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判断是否阴天,是,返回步骤五;否,执行步骤六;
步骤六、判断是否碰到了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是,结构停止,否,执行步骤七;
步骤七、根据真太阳时间由公式(6)计算出太阳方位角γs,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执行步骤八;
步骤八、比较R2、R2'、R2”、R2”',判断R2=R2'=R2”=R2”',是,保持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九;
步骤九、判断R2≠R2'≠R2”≠R2”',是,根据Δ,依次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
步骤十、判断是否R2=R2'≠R2”=R2”',是,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一;
步骤十一、判断是否R2=R2”≠R2'=R2”',是,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根据Δ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否,执行步骤十二;
步骤十二、寻找最小阻值Rmin,根据Δ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使得R2=R2”、R2'=R2”',然后结合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调整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使得R2=R2'=R2”=R2”',执行步骤十三
步骤十三、判断运行间隔时间Δt是否结束,是,执行步骤十四;否,等待行间隔时间Δt结束,返回步骤十三;
步骤十四、判断真太阳时间tz是否大于等于日落时刻,是,结构停止,否,返回执行步骤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控制方法中的结构采用了极轴坐标结构,可以减少结构在极轴方向的运行次数,延长了结构寿命;②由于在结构上安装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和编码器,提高了结构的跟踪精度; ③控制方法中采用了部分遮蔽的跟踪控制方法,提高了结构在部分遮敝情况下的输出功率;④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控制法与传统计算太阳位置跟踪法输出对比图;
图中:1—镜子,2、2'、2”、2”'—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3—镜子支架,4—斯特林发电机,5—发电机支架,6、6'—上下轴承座,7—倾斜丝杆轴,8—倾斜平台,9—下部轴承座,10—固定座,11、11'、11”—上部、左、右支撑销轴,12—摆动支杆,13—上部步进电机,14—上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5—螺母,16—下部步进电机,17—下部蜗轮蜗杆减速器,18—固定轴承座,19—移动支座,20—底部丝杆轴,21、21'、21”—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2—编码器,23—下部支座,24—底座,25、2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选取上部步进电机13和下部步进电机16的额定功率为200W,额定电压为50V,额定电流为4A,结构上安装的斯特林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W,齿数比为50:1;选定光敏电阻为CdS光敏电阻。
以上海2013年9月22日下午15点为例,控制方法步骤为(1)设定的最小运行角度Δ=0.1°和每次运行间隔时间Δt=5分钟,当地经度和纬度分别为121.48°和31.2°,当地标准时间所在地的经度(即北京的经度)为116.4°,确定摆动支杆12与地平面的夹角为θ=φ=31.2°,摆动支杆12长度为A=0.5米,移动支座19与固定轴承座18间的平均距离为B=0.259米,采样编码器22的角度信号S为0°,执行步骤(2);(2)确定9月22日为一年中的第266天,由公式(2)计算的太阳赤纬角为δ=-0.8966°,执行步骤(3);(3)根据太阳赤纬角δ=-0.8966°和当地维度φ=31.2°,由公式(3)得到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32.0966°,由公式(5)移动支座19的移动距离应为ΔB=B-B'=0.0067米,由公式(12)得到9月22日的日出和日落时角分别为ωsr=-89.5°和ωss=89.5°,由公式(13)和(14)得到日出时刻和日落时刻分别为tsr=6.03和tss=17.97小时,执行步骤(4);(4)由公式(11)计算的真太阳时间为tz=14.72小时,大于日出时刻,执行步骤(5);(5)没有阴天,执行步骤(6);(6)没有碰 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开关21、21'、21”,执行步骤(7);(7)由公式(6)计算出太阳方位角γs=58.2°,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32.0966°和结构的太阳方位角γs=58.2°,执行步骤(8);(8)比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的电阻值R2、R2'、R2”、R2”',判断R2=R2'=R2”=R2”',不成立,执行步骤(9);(9)判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的电阻值R2≠R2'≠R2”≠R2”',不成立,执行步骤(10);(10)判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光敏传感器2、2'、2”、2”'的电阻值R2=R2'≠R2”=R2”',成立,调整摆动支杆12与地面的倾角αs=32.12°,使得R9=R10=R11=R12,执行步骤(13);(13)运行间隔时间Δt已结束,执行步骤(14);(14)判断真太阳时间tz小于日落时刻,返回执行步骤(5)。
其运行结果与传统计算太阳位置跟踪法比较如图3所示。
可见本发明在一天中的任意时刻达到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跟踪精度,且减少结构在极轴方向的运行次数,延长了结构寿命,有效克服太阳被部分遮敝的影响,提高结构上安装的碟式发电结构的输出功率。

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基于极轴的碟式发电双轴跟踪结构的控制方法,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于其结构的控制方法是:(1)设定初始值;(2)计算n、;(3)计算sr、ss、tss、tsr、B;(4)计算tz,tztsr,是,执行(5),否,返回(4);(5)天阴,是,返回(5),否,执行(6);(6)碰到限位开关,是,结构停止,否,执行(7);(7)计算s,调整s、s,执行(8);(8)比较R2、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