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5035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6727.X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号:

CN104762983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19/10申请公布日:201507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9/10申请日:20150428|||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10

主分类号:

E02D19/10

申请人: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京海; 赖有志; 钱晶; 杨南斌

地址:

100166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路西五里店21号院A座220技术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代理人:

赵东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止水引流管,包括直钢管,直钢管第一端车有用于连接丝扣堵头的螺纹,直钢管第二端套装有圆形支座,直钢管第二端的管口所在平面与圆形支座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直钢管与圆形支座同心,直钢管的中部套装有圆形止水环,直钢管与止水环同心,止水环平行于圆形支座,止水环的直径小于圆形支座的直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通过设置圆形积水坑、混凝土垫层施工、放置双环止水引流管、铺设防水卷材、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等步骤完成地下室结构底板的施工。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泛,加工简易,引流、排水效果好,具有施工简易、节省井点降水的时间、费用,防水效果好、漏水隐患少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双环止水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钢管,直钢管第一端车有用于连接丝扣堵头的螺纹,直钢管第二端套装有圆形支座,直钢管第二端的管口所在平面与圆形支座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直钢管与圆形支座同心,直钢管的中部套装有圆形止水环,直钢管与止水环同心,止水环平行于圆形支座,止水环的直径小于圆形支座的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钢管与所述圆形支座及止水环之间采用满焊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的直径为所述圆形支座直径的一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的直径为15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支座及止水环均由厚度5mm的钢板制成。

6.
  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引流的位置设置圆形积水坑;
(2)完成积水坑所在的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施工,施工时避开积水坑;
(3)排净积水坑内的积水,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水平设于积水坑口正上方,使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垂直于结构底板,积水坑的直径小于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的直径,使圆形支座盖住积水坑口,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的管口位于积水坑中心;
(4)地下水上浮至底板防水卷标高前完成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及双环止水引流管下半部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覆盖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的侧壁、上表面和位于圆形支座及止水环之间的直钢管的管壁,防水卷材铺设时使用自吸泵不断抽水,保证水位在防水层以下;
(5)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避开双环止水引流管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在绑扎好的钢筋外周设置模板;
(6)用自吸泵抽干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管内积水,用丝扣堵头封堵双环止水引流管直钢管第一端的管口,在模板内一边浇筑结构底板的混凝土一边振捣,振捣时避免振捣棒接触双环止水引流管,并使双环止水引流管周围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坑的坑壁采用卵石砌筑,积水坑的底部从中心径向设置放射状的引流槽,引流槽中填充卵石。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其特征在于,还在步骤(1)中所述积水坑中用潜水泵强制降水,潜水泵的出水管和电源线穿过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引出,潜水泵的泵体高度小于积水坑的深度。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止水引流管的止水环位于结构底板上下铁钢筋中心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加上丝扣堵头后的长度比结构底板的厚度短50mm以上。

说明书

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属于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中因局部地下水,常导致工程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而采用传统的局部井点降水法费用高、耗时长,同时存在该部位防水不交圈,影响防水效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中因局部地下水,常导致工程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而采用传统的局部井点降水法费用高、耗时长,同时存在该部位防水不交圈,影响防水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止水引流管,包括直钢管,直钢管第一端车有用于连接丝扣堵头的螺纹,直钢管第二端套装有圆形支座,直钢管第二端的管口所在平面与圆形支座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直钢管与圆形支座同心,直钢管的中部套装有圆形止水环,直钢管与止水环同心,止水环平行于圆形支座,止水环的直径小于圆形支座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直钢管与所述圆形支座及止水环之间采用满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环的直径为所述圆形支座直径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环的直径为150mm。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支座及止水环均由厚度5mm的钢板制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引流的位置设置圆形积水坑;
(2)完成积水坑所在的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施工,施工时避开积水坑;
(3)排净积水坑内的积水,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环止水引流管水平设于积水坑口正上方,使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垂直于结构底板,积水坑的直径小于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的直径,使圆形支座盖住积水坑口,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的管口位于积水坑中心;
(4)地下水上浮至底板防水卷标高前完成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及双环止水引流管下半部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覆盖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的侧壁、上表面和位于圆形支座及止水环之间的直钢管的管壁,防水卷材铺设时使用自吸泵不断抽水,保证水位在防水层以下;
(5)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上避开双环止水引流管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在绑扎好的钢筋外周设置模板;
(6)用自吸泵抽干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管内积水,用丝扣堵头封堵双环止水引流管直钢管第一端的管口,在模板内一边浇筑结构底板的混凝土一边振捣,振捣时避免振捣棒接触双环止水引流管,并使双环止水引流管周围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进一步地,所述积水坑的坑壁采用卵石砌筑,积水坑的底部从中心径向设置放射状的引流槽,引流槽中填充卵石。
进一步地,还在步骤(1)中所述积水坑中用潜水泵强制降水,潜水泵的出水管和电源线穿过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引出,潜水泵的泵体高度小于积水坑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双环止水引流管的止水环位于结构底板上下铁钢筋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加上丝扣堵头后的长度比结构底板的厚度短50mm以上。
本发明的双环止水引流管是借鉴地下室外墙穿墙套管的图集做法设计而成,用于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中将局部地下水有效地降至结构面以下的引流、导流专用工具,该专用工具可以视实际情况自身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潜水泵结合使用,达到降水和引流的作用,适用范围广泛,加工简易,引流、排水效果好,具有施工简易、节省井点降水的时间、费用,防水效果好、漏水隐患少等优点。本发明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用于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施工完成的结构底板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底板防水完整性,与局部井点降水法相比,造价低廉、节省时间;与普通的引流管相比,底板防水整体性好,不留漏水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环止水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环止水引流管单独用于引流降水的示意图;
图3为双环止水引流管配合潜水泵用于引流降水的示意图。
图中:1直钢管;101直钢管螺纹;102丝扣堵头;2圆形支座;201圆形支座焊缝;3止水环;301止水环焊缝;4积水坑;401卵石;5混凝土垫层;6防水卷材;7潜水泵;701潜水泵电源线;702潜水泵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且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双环止水引流管包括直钢管1,直钢管1第一端车有用于连接丝扣堵头102的螺纹101,直钢管1第二端套装有圆形支座2,圆形支座2与直钢管1之间通过焊缝201连接,直钢管1第二端的管口所在平面与圆形支座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直钢管1与圆形支座2同心,直钢管1的中部套装有圆形止水环3,止水环3与直钢管1之间通过焊缝301连接,直钢管1与止水环3同心,止水环3平行于圆形支座2,圆形支座2及止水环3均由厚度5mm的钢板制成,止水环3的直径为150mm,圆形支座2的直径为300mm。
本发明的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引流的位置设置圆形积水坑4,积水坑4的坑壁采用卵石401砌筑,以保证地下水流畅和积水坑内坑壁不塌陷为准,积水坑4的深度以地下水集满须一天为准,积水坑4的底部从中心径向设置放射状的引流槽,引流槽中填充卵石,以保证地下水流畅;
(2)完成积水坑4所在的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5的施工,施工时避开积水坑4;
(3)排净积水坑4内的积水,将上述双环止水引流管水平设于积水坑口正上方,使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1垂直于结构底板,积水坑4的直径小于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2的直径,使圆形支座2盖住积水坑口,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2的管口位于积水坑4中心;
(4)地下水上浮至底板防水卷标高前完成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5上及双环止水引流管下半部铺设防水卷材6,防水卷材6覆盖双环止水引流管圆形支座2的侧壁、上表面和位于圆形支座2及止水环3之间的直钢管1的管壁,防水卷材6铺设时使用自吸泵不断抽水,保证水位在防水层以下;
(5)在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5上避开双环止水引流管绑扎结构底板的钢筋,双环止水引流管的止水环位于结构底板上下铁钢筋中心位置,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1加上丝扣堵头102后的长度比结构底板的厚度短50mm以上,在绑扎好的钢筋外周设置模板;
(6)用自吸泵抽干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管内积水,将丝扣堵头102与直钢管第一端的螺纹101旋合封堵双环止水引流管直钢管1第一端的管口,在模板内一边浇筑结构底板的混凝土一边振捣,振捣时避免振捣棒接触双环止水引流管,并使双环止水引流管周围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当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地下水上反较快,采用自吸泵无法满足抽水要求的情况下,在积水坑4中用潜水泵7强制降水,潜水泵的出水管702和电源线701穿过双环止水引流管的直钢管1引出,潜水泵7的泵体高度小于积水坑4的深度,潜水泵7用细铁丝网和棉布包裹好,并调整水平,保证潜水泵7正常抽水。潜水泵7为永久埋置,为防止潜水泵7发生故障,可在底板结构工期较长时设置两台潜水泵7,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如地下水上反较快,自吸泵抽水不及时,且未设置埋置式潜水泵7,可将提前预制好的混凝土预制板压在双环引流管的圆形支座2上方。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环止水引流管及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止水引流管,包括直钢管,直钢管第一端车有用于连接丝扣堵头的螺纹,直钢管第二端套装有圆形支座,直钢管第二端的管口所在平面与圆形支座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直钢管与圆形支座同心,直钢管的中部套装有圆形止水环,直钢管与止水环同心,止水环平行于圆形支座,止水环的直径小于圆形支座的直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环止水引流管的引流降水工法,通过设置圆形积水坑、混凝土垫层施工、放置双环止水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