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310107701.7
2003.11.14
CN1615721A
2005.05.18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23J3/16; A23J3/30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韩俊; 车运河; 林杨; 杜群; 刘跃泉; 王作平
15007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5号街区
一种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方法是:低温脱脂豆片、一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二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脱气、酸沉、初级凝乳与乳清的分离、水洗、次级凝乳与次级乳清分离、调整凝乳固形物、杀菌改性、添加磷脂、添加植脂末、中和、老化、均质、喷雾干燥、喷涂磷脂。高蛋白质粉适合于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
1、 一种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低温脱脂豆片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2)一次浸出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4)二次浸出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6)脱气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r。(7)酸沉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30%的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10)水洗水洗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8∶1-2∶1,水温为45℃-50℃,加水量为6-18T/h,之后进入水冼罐。(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6-16%。(12)调整凝乳固形物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调质罐,调整凝乳固形物为5-15%。(13)杀菌改性将调整固形物后的凝乳在调质罐内在10-30分钟内迅速加热到80-92℃后,保温5-15分钟,在5-20分钟将凝乳固形物温度降至45-58℃。(14)添加磷脂凝乳降温冷却到45-58℃后,向凝乳中添加磷脂,添加量为0.2-2%/T干物质,将凝乳与磷脂搅拌均匀。(15)添加植脂末添加磷脂后,向凝乳中加入植脂末,添加量为0.5-4%/T干物质,将植脂末与凝乳搅拌均匀。(16)中和将加入植脂末的凝乳搅拌均匀后,用5-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凝乳的pH值调至6.0-7.5。(17)老化将调整pH值后的凝乳中加入双氧水,用量为10-35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10-120分钟。(18)均质将老化后的凝乳打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5-20MPa,均质温度为80-100℃,凝乳经均质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19)喷雾干燥、喷涂磷脂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喷雾压力300-500kg/cm2,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150-180℃,喷雾干燥塔出口温度60-80℃,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在输送到喷雾干燥塔内喷雾干燥,同时设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2-3%,喷雾干燥后的干粉经冷却后包装。
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蛋白质饮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便于直接食用的高蛋白质粉尚无生产,国外有厂家对蛋白质粉进行了研制和生产,但是即使是国外生产的蛋白质粉,仍存在着不足和缺点,它虽然易分散于水中,但稳定性不好,色泽较暗,口感粗糙,因而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低温脱脂豆片 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 (2)一次浸出 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 (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 (4)二次浸出 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 (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 (6)脱气 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r。 (7)酸沉 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30%的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 (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 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 (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 (10)水洗 水洗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8∶1-2∶1,水温为45℃-50℃,加水量为6-18T/h,之后进入水冼罐。 (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 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6-16%。 (12)调整凝乳固形物 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调质罐,调整凝乳固形物为5-15%。 (13)杀菌改性 将调整固形物后的凝乳在调质罐内在10-30分钟内迅速加热到80-92℃后,保温5-15分钟,在5-20分钟将凝乳固形物温度降至45-58℃。 (14)添加磷脂 凝乳降温冷却到45-58℃后,向凝乳中添加磷脂,添加量为0.2-2%/T干物质,将凝乳与磷脂搅拌均匀。 (15)添加植脂末 添加磷脂后,向凝乳中加入植脂末,添加量为0.5-4%/T干物质,将植脂末与凝乳搅拌均匀。 (16)中和 将加入植脂末的凝乳搅拌均匀后,用5-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凝乳的pH值调至6.0-7.5。 (17)老化 将调整pH值后的凝乳中加入双氧水,用量为10-35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10-120分钟。 (18)均质 将老化后的凝乳打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5-20MPa,均质温度为40-85℃,凝乳经均质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 (19)喷雾干燥、喷涂磷脂 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喷雾压力300-500kg/cm2,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150-180℃,喷雾干燥塔出口温度60-80℃,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在输送到喷雾干燥塔内喷雾干燥,同时设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2-3%,喷雾干燥后的干粉经冷却后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蛋白质含量高,溶解性、分散性差的难题。 2、蛋白质水洗时增加水量,除去大量的灰分及糖分,提高蛋白质含量。 3、本工艺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温度控制对蛋白质进行改性修饰,在喷雾干燥时喷涂磷脂,生产出一种溶解性、分散性良好的高蛋白质饮品。 4、本工艺采用对蛋白质进行调质和老化,使产品具有纯正乳白色,良好的风味及细腻的口感。 5、该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在冲调时迅速分散,并溶解,无结块,具有牛乳一样的色泽,良好的风味及口感,便于饮用,是一种提供蛋白质的营养品,适宜于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 6、主要性能指标 色泽:乳白色粉末 气味、滋味:具有本品固有的气味,口味纯正。 冲调性:冲调后30秒内分散。 粗蛋白质(干基)%≥90 粗脂肪%≤4.5 灰分≤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1)低温脱脂豆片 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 (2)一次浸出 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 (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 (4)二次浸出 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 (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 (6)脱气 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r。 (7)酸沉 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30%的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 (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 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 (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 (10)水洗 水洗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8∶1-2∶1,水温为45℃-50℃,加水量为6-18T/h,之后进入水冼罐。 (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 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6-16%。 (12)调整凝乳固形物 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调质罐,调整凝乳固形物为5-15%。 (13)杀菌改性 将调整固形物后的凝乳在调质罐内在10-30分钟内迅速加热到80-92℃后,保温5-15分钟,在5-20分钟将凝乳固形物温度降至45-58℃。 (14)添加磷脂 凝乳降温冷却到45-58℃后,向凝乳中添加磷脂,添加量为0.2-2%/T干物质,将凝乳与磷脂搅拌均匀。 (15)添加植脂末 添加磷脂后,向凝乳中加入植脂末,添加量为0.5-4%/T干物质,将植脂末与凝乳搅拌均匀。 (16)中和 将加入植脂末的凝乳搅拌均匀后,用5-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凝乳的pH值调至6.0-7.5。 (17)老化 将调整pH值后的凝乳中加入双氧水,用量为10-35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10-120分钟。 (18)均质 将老化后的凝乳打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5-20MPa,均质温度为40-85℃,凝乳经均质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 (19)喷雾干燥、喷涂磷脂 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喷雾压力300-500kg/cm2,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150-180℃,喷雾干燥塔出口温度60-80℃,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在输送到喷雾干燥塔内喷雾干燥,同时设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2-3%,喷雾干燥后的干粉经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1 (1)低温脱脂豆片 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 (2)一次浸出 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6℃水中。首先将46℃的水按水料比16∶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地pH值调至7.5,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3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 (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 (4)二次浸出 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6℃之间,水料比6∶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 (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 (6)脱气 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kg/hr。 (7)酸沉 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的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4。 (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 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8%。 (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5%。 (10)水洗 水洗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6∶1,水温为46℃,加水量为12T/h,之后进入水冼罐。 (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 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11%。 (12)调整凝乳固形物 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调质罐,调整凝乳固形物为11%。 (13)杀菌改性 将调整固形物后的凝乳在调质罐内在10分钟内迅速加热到90℃后,保温10分钟,在15分钟将凝乳固形物温度降至50℃。 (14)添加磷脂 凝乳降温冷却到50℃后,向凝乳中添加磷脂,添加量为0.5%/T干物质,将凝乳与磷脂搅拌均匀。 (15)添加植脂末 添加磷脂后,向凝乳中加入植脂末,添加量为2%/T干物质,将植脂末与凝乳搅拌均匀。 (16)中和 将加入植脂末的凝乳搅拌均匀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凝乳的pH值调至6.8。 (17)老化 将调整pH值后的凝乳中加入双氧水,用量为20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30分钟。 (18)均质 将老化后的凝乳打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0MPa,均质温度为60℃,凝乳经均质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 (19)喷雾干燥、喷涂磷脂 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喷雾压力300kg/cm2,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160℃,喷雾干燥塔出口温度70℃,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在输送到喷雾干燥塔内喷雾干燥,同时设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2%,喷雾干燥后的干粉经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2 (1)低温脱脂豆片 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 (2)一次浸出 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50℃水中。首先将50℃的水按水料比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7.8,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2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 (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 (4)二次浸出 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50℃之间,水料比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5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 (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7%。 (6)脱气 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kg/hr。 (7)酸沉 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的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5。 (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 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5%。 (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3%。 (10)水洗 水洗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4∶1,水温为50℃,加水量为10T/h,之后进入水冼罐。 (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 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13%。 (12)调整凝乳固形物 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调质罐,调整凝乳固形物为5-15%。 (13)杀菌改性 将调整固形物后的凝乳在调质罐内在15分钟内迅速加热到88℃后,保温15分钟,在10分钟将凝乳固形物温度降至58℃。 (14)添加磷脂 凝乳降温冷却到58℃后,向凝乳中添加磷脂,添加量为1%/T干物质,将凝乳与磷脂搅拌均匀。 (15)添加植脂末 添加磷脂后,向凝乳中加入植脂末,添加量为3%/T干物质,将植脂末与凝乳搅拌均匀。 (16)中和 将加入植脂末的凝乳搅拌均匀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凝乳的pH值调至7.0。 (17)老化 将调整pH值后的凝乳中加入双氧水,用量为18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40分钟。 (18)均质 将老化后的凝乳打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0MPa,均质温度为60℃,凝乳经均质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 (19)喷雾干燥、喷涂磷脂 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喷雾压力300kg/cm2,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160℃,喷雾干燥塔出口温度70℃,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在输送到喷雾干燥塔内喷雾干燥,同时设在喷雾干燥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4%,喷雾干燥后的干粉经冷却后包装。
《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方法是:低温脱脂豆片、一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二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脱气、酸沉、初级凝乳与乳清的分离、水洗、次级凝乳与次级乳清分离、调整凝乳固形物、杀菌改性、添加磷脂、添加植脂末、中和、老化、均质、喷雾干燥、喷涂磷脂。高蛋白质粉适合于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