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957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8092.1

申请日:

2004.09.23

公开号:

CN1616031A

公开日:

2005.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16合同备案号:2017150000003让与人: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受让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申请日:20040923申请公布日:20050518授权公告日:20070425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127|||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61K 9/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天骄北路伊泰大厦变更后:0174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109国道北侧|||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天骄北路 邮编: 017000变更后: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天骄北路伊泰大厦 邮编: 017000|||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内蒙古伊泰医药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火花路西一段8号 邮编: 024000变更后权利人:内蒙古伊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天骄北路 邮编: 017000登记生效日:2008.5.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A61P1/16; A61P31/12; G01N30/02; G01N33/15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A61P1/16; A61P31/12; G01N30/02; G01N33/15

申请人:

内蒙古伊泰医药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濮桂宝

地址:

024000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火花路西一段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由三白草等4味中药为原料药制成,药剂还含包合剂β-环糊精50-80重量份,含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含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制备工艺中采用β-环糊精包合,喷雾干燥及干式制粒的方法,使有效成分尽可能保留完全,便于连续性GMP条件下大型生产。该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三白草的薄层鉴别、黄芩苷的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由三白草450重量份、地耳草300重量份、黄芩150重量份、茯苓150重量份为原料药制成,其特征是:含包合剂β-环糊精50-80重量份,含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含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其特征是:含包合剂β-环糊精56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具体步骤如下:
a.称取三白草、地耳草、黄芩、茯苓,备用。
b.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进行过滤,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放冷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50℃测定相对密度为1.07,得清膏,充分搅拌,再加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加入包合剂β-环糊精56-80重量份,充分搅拌,滤过,进行喷雾干燥,干燥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70-90℃,得喷干粉;喷干粉加入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物料在20-60℃温度下干式制粒,整粒。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三白草鉴别  取本品4g,加醋酸乙酯20ml,振摇,分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白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滤液作为对照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5∶1∶4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在365nm下观察,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配制成每1ml中含黄芩苷0.25mg,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粉末0.5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30min,放冷,定容,10000rpm高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得;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体积比为43∶57的甲醇-0.1%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80nm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体积比为43∶57的甲醇-0.1%乙酸水为流动相。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体积比为43∶57的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配制成每1ml中含槲皮素0.07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粉末1.0g,精密称定,各加60%甲醇40ml,超声40min,放冷,定容,过滤,精密移取30ml,加入25%盐酸7.5ml水浴回流水解40分钟,快速冷却,定容至50ml,10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过膜,即得;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体积比为53∶47的甲醇-0.1%三氟乙酸水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360nm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的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体积比为53∶47的甲醇-0.1%乙酸水为流动相。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的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体积比为53∶47的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

说明书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地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利湿,舒肝解郁,祛瘀退黄,利胆降酶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和无黄疸型肝炎,迁延性、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据卫生防疫部门的疫情报告,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率为95万,在法定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仅次于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现代化学药物中还没有一种治疗该类疾病的特效、可供长期服用的药物,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开发制剂稳定、用药安全、剂量准确、质量可控、疗效可靠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三白草肝炎糖浆”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和无黄疸型肝炎,迁延性、慢性肝炎等疾病的中药成药制剂,由主原料药三白草、地耳草、黄芩、茯苓制成,具有清热利湿,舒肝解郁,祛瘀退黄,利胆降酶作用。但目前该制剂为液体糖浆制剂,剂型落后,药物稳定性差;含防腐剂及大量蔗糖,防腐剂和过多糖分的摄入对人体并无好处,影响制剂的安全使用;对同时患有某些忌糖疾病的病人还会产生高血糖等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长期服用含有防腐剂苯甲酸的食品及药物会存在潜在的肝毒性,特别是对于肝脏疾病患者,会加重肝功能损伤,因三白草肝炎糖浆治疗的为肝炎病人,病人肝功能异常,因其中含有防腐剂苯甲酸,也不宜长期服用。
此外,糖浆剂每次服药量由病人自己量取,剂量不准确,会影响制剂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药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中药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中药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将三白草肝炎糖浆剂改为颗粒剂(固体制剂),采用β-环糊精包合工艺、技术,使其黄酮等苦味成分包合,明显地改善了制剂口味而不影响疗效。再进行喷雾干燥、干式制粒,使黄芩苷等有效成分保留更多,提高了本方的疗效。
本发明三白草肝炎颗粒剂具体如下:
本发明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由450重量份三白草、300重量份地耳草、150重量份黄芩、150重量份茯苓为原料药制成,药剂还含包合剂β-环糊精50-80重量份,含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含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
本发明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
三白草450重量份、地耳草300重量份、黄芩150重量份、茯苓150重量份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进行过滤,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放冷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7(50℃),得清膏,加入包合剂β-环糊精50-80重量份,充分搅拌,再加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滤过,在喷雾状态下通入热空气,进行喷雾干燥,干燥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70-90℃,得喷干粉。喷干粉加入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物料在≤60℃温度下干式制粒,整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三白草肝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三白草鉴别
取本品4g,加醋酸乙酯20ml,振摇,分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白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滤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5∶1∶4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在365nm下观察,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为:
甲醇                           43体积
0.1%三氟乙酸水溶液            57体积
流动相还可以为
甲醇                           43体积
0.1%乙酸水溶液                57体积
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3)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为:
甲醇                           53体积
0.1%三氟乙酸水溶液            47体积
流动相还可以为
甲醇                           53体积
0.1%乙酸水溶液                47体积
流动相还可以为
甲醇                           53体积
0.1%磷酸水溶液                47体积
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计算应不低于20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三白草肝炎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原料三白草450g、地耳草300g、黄芩150g、茯苓150g。
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加β-环糊精65g,加热溶解,充分搅拌,再加低聚乳糖45g,滤过,进行喷雾干燥,热空气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干粉加入甜菊糖苷0.05g,在≤60℃温度下干式制粒,整粒,得棕色颗粒225g。按每次服用量4.5g分装成袋。
实施例二  包结条件的选择
由于该药苦味较大,故采用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减小苦味,为了选择包合的最佳条件,设计了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以药液的苦味作为考察指标,进行了9次试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药液β-环糊精包结正交结果表

*得分是按照药液苦味的程度而确定的,以最苦为0分,依次递减分为2分、4分、6分、8分、10分共六个等级,再六人测定,平均评分值。
        表2  药液β-环糊精包结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药液浓度     2.14       2       1.07    16.03    不显著
温度         0.78       2       0.39    5.83     不显著
β-CD用量    9.69       2       4.85    72.60    显著
误差         0.13       2       0.07
由表2的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β-CD用量对苦味有显著影响,其它二个因素对苦味的影响均不显著。由表2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其中K2a>K1a>K3a,故因素A选择水平2,即选择药液浓度为2.0g/ml;其中K2b>K3b>K1b,故因素B选择水平2,即选择温度为60℃;其中K3c>K2c>K1c,故因素C选择水平3,即选择β-环糊精量为65g。即:浓缩至药液浓度为2.0g/ml,相对密度为1.10(50℃),β-环糊精用量为65g,保温为60℃进行搅拌,包合。
同时,β-环糊精有助溶作用,在上述条件下,考察黄芩苷、槲皮素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β-环糊精用量优选表

结果表明,β-环糊精用量为35g时助溶效果不理想,当增加至50g时,黄芩苷含量较高,如β-环糊精用量再增加为65和80g时,与50g时指标成分的保留率差异很小,故选择β-环糊精的用量为50-80g。
实施例三  进、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粉的影响
喷雾干燥条件对成分的保留及颗粒成型极为重要。为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和颗粒成型,对进风温度、出风温度进行比较如表4。
                  表4  进、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粉的影响
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  黄芩苷保留率(%)  含水量(%)  对制粒的影响
   190           90              90.5           3.6          稍差
   180           80              95.6           4.5          非常好
   170           70              98.2           6.1          较好
制粒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半成品细粉粒的含水量在4.0~6.0%时,可以直接干式制得粒度、硬度适宜的颗粒;含水量高于8.0%时,颗粒流动性较差,制粒后水分难以控制在5%以内;含水量小于4.0%时,颗粒的细粉稍多,产率会下降。因此应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0-180℃,出风温度70-80℃。
实施例四  三白草肝炎糖浆、三白草肝炎颗粒的含量及稳定性研究
对三白草肝炎糖浆、三白草肝炎颗粒进行了稳定性对比试验,以黄芩苷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5。
      表5  三白草肝炎糖浆、三白草肝炎颗粒的含量及稳定性对比试验
品种                检验项目      0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黄芩苷(mg/支)   25.6     22.7     20.9     15.3
三白草肝炎糖浆
                  槲皮素(mg/支)   14.1     12.9     11.3     8.1
                  黄芩苷(mg/袋)   42.3     42.1     42.2     42.1
三白草肝炎颗粒
                  槲皮素(mg/袋)   21.8     21.7     21.5     21.6
从上可知,三白草肝炎颗粒的含量比三白草肝炎口服液的含量显著提高(黄芩苷的含量提高了65.2%,槲皮素的含量提高了54.6%);同时三白草肝炎颗粒的稳定性也大大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五  三白草肝炎颗粒剂按下列方法质量控制(一)
三白草鉴别  取本品4g,加醋酸乙酯20ml,振摇,分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白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滤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5∶1∶4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在365nm下观察,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六  三白草肝炎颗粒剂按下列方法质量控制(二)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61页)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Waters510泵,紫外486检测器,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43∶5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配制成每1ml中含黄芩苷0.25mg,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粉末0.5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30min,放冷,定容,高速离心(10000rpm)10分钟,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本品每袋含黄芩苷不得少于40mg。
实施例七  三白草肝炎颗粒剂按下列方法质量控制(三)
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61页)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Waters510泵,紫外486检测器,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配制成每1ml中含槲皮素0.07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粉末1.0g,精密称定,各加60%甲醇40ml,超声40min(超声功率为250w,频率为50KHz),放冷,定容,过滤,精密移取30ml,加入25%盐酸7.5ml水浴回流水解40分钟,快速冷却,定容至50ml,取样高速离心(10000rpm)10分钟,取上清液过膜,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槲皮素不得少于19mg/袋。
附图说明
图1  槲皮素标品HPLC图
图2  缺三白草、地耳草阴性样品HPLC图
图3  三白草肝炎颗粒样品HPLC图(6号峰为槲皮素峰)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由三白草等4味中药为原料药制成,药剂还含包合剂环糊精5080重量份,含矫味剂甜菊糖苷0.05重量份,含成型剂低聚乳糖4575重量份。制备工艺中采用环糊精包合,喷雾干燥及干式制粒的方法,使有效成分尽可能保留完全,便于连续性GMP条件下大型生产。该种治疗肝炎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三白草的薄层鉴别、黄芩苷的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法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