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轨道.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48582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3354.5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929112A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B 11/24申请公布日:20101229|||公开

IPC分类号:

E01B11/24

主分类号:

E01B11/24

申请人:

严宏生

发明人:

严宏生

地址:

225267 江苏省江都市双沟镇樊套村樊西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代理人:

李海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列车轨道。涉及一种列车轨道。由前后钢轨连续组合而成,每条钢轨的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侧边,钢轨的端部为斜截的尖劈型,两钢轨端部交接处受力面的前后边沿外侧边至内侧边斜向设置,斜向方向和列车运行方向一致。本发明列车在运行至前后钢轨的交接部时,改变了传统钢轨的受力情况,使列车较缓和的从前节钢轨过渡至后续钢轨,尽量使前后钢轨协调受力,实现平稳的过渡,克服硬性撞击现象的产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单向运行的铁道上,亦可利于双向运行铁道的改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列车轨道,由前后钢轨连续组合而成,每条钢轨的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侧边,其特征在于,钢轨的端部为斜截的尖劈型,两钢轨端部交接处受力面的前后边沿外侧边至内侧边斜向设置,斜向方向和列车运行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后续钢轨内侧尖端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的斜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枕木型铁道上,后续钢轨端部受力面沿外侧边至内侧边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斜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枕板型铁道上,前后钢轨交接处的接缝和前后枕板交接处的接缝错开设置。

说明书

一种列车轨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轨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列车轨道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组成,其中的每条轨道由前后相接的钢轨组成,钢轨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相平行的侧边和与侧边垂直的前后边,在列车运行至前后钢轨的交接部时,由于受列车重量的作用,前段钢轨端部下沉,与后续钢轨产生高度上的落差,形成台阶,使列车和后续钢轨的端部发生硬性撞击,不但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有损列车车轮和钢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在于提供一种使列车和钢轨之间不会产生硬性撞击,同时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的列车轨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前后钢轨连续组合而成,每条钢轨的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侧边,钢轨的端部为斜截的尖劈型,两钢轨端部交接处受力面的前后边沿外侧边至内侧边斜向设置,斜向方向和列车运行方向一致。

后续钢轨内侧尖端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的斜坡。

在枕木型铁道上,后续钢轨端部受力面沿外侧边至内侧边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斜坡。

在枕板型铁道上,前后钢轨交接处的接缝和前后枕板交接处的接缝错开设置。

本发明列车在运行至前后钢轨的交接部时,改变了传统钢轨的受力情况,使列车较缓和的从前节钢轨过渡至后续钢轨,尽量使前后钢轨协调受力,实现平稳的过渡,克服硬性撞击现象的产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单向运行的铁道上,亦可利于双向运行铁道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节钢轨、2为后续钢轨;

图2为本发明应用在无砟铁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为枕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前后钢轨连续组合而成,每条钢轨的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侧边,钢轨的端部为斜截的尖劈型,前节钢轨1和后续钢轨2端部交接处受力面的前后边沿外侧边至内侧边斜向设置,斜向方向和列车运行方向一致。

后续钢轨2内侧尖端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的斜坡。

在枕木型铁道上,后续钢轨2端部受力面沿外侧边至内侧边为圆滑过渡的稍下垂斜坡。

在枕板型铁道上,前后钢轨交接处的接缝和前后枕板3交接处的接缝错开设置。

一种列车轨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列车轨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列车轨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列车轨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列车轨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列车轨道。涉及一种列车轨道。由前后钢轨连续组合而成,每条钢轨的受力面包括两和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侧边,钢轨的端部为斜截的尖劈型,两钢轨端部交接处受力面的前后边沿外侧边至内侧边斜向设置,斜向方向和列车运行方向一致。本发明列车在运行至前后钢轨的交接部时,改变了传统钢轨的受力情况,使列车较缓和的从前节钢轨过渡至后续钢轨,尽量使前后钢轨协调受力,实现平稳的过渡,克服硬性撞击现象的产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