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属于一种建筑材料。背景技术 传统水泥混凝土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由于自身重, 无保温作用, 还需要在现场 进行保温施工处理, 现已渐被保温型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取代。已有的复合保温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多采用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和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此类材料导热 系数小, 绝热性能好, 但强度比较低, 防火性能差。接连发生的由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装饰 材料引发的火灾事故表明, 建筑节能与建筑装饰的防火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亟待解决。 随着 社会发展, 建筑物的防火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建筑防火等级要求的也有所提高, 通常 A 级材料有水泥珍珠岩, 加气混凝土块, 岩棉、 玻璃棉等, 水泥珍珠岩, 加气混凝土块在容重较 大, 导热系数较大, 岩棉、 玻璃棉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和人员健康上存在一定影响。发泡 水泥则受温度等影响在生产中不易控制。 因此, 选择绝热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的燃烧性、 抗 压强度、 导热性能、 对环境的友好性和可操作性。
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以普通钢筋混凝土作为框架肋的受力结构, 存在重量大, 脆 性大, 耐久性差的缺点 ; 而上、 下面层普通砂浆或聚合物砂浆通常密度较大, 抗裂性差 ; 当 板材的上、 下面层料和轻质混凝土肋料的胶凝材料为氯氧镁水泥时, 镁质材料常用的轻质 填料为锯沫, 锯沫虽能减轻重量, 但其吸水性大, 会增加卤水的用量, 而过量的卤水易使制 品吸湿返卤, 造成强度下降, 使用寿命短。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是用泡沫塑料粉制作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和轻质面层砂浆 ; 将泡沫塑料粉和 保温泡沫塑料模壳颗粒应用于轻质混凝土中 ; 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杂纤维增强上、 下 面层和框架肋材料, 既能发挥不同纤维的优点, 又能产生协同效应, 从而达到轻质高强、 节 能、 隔音、 耐火、 抗裂、 耐久的目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包括上面层、 下面层和框架肋, 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有绝热层, 所述的绝 热层为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或其分别与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挤塑聚苯 乙烯塑料泡沫板或岩棉板中的任一一种复合而成, 在上面层和下面层内设有玻璃纤维网格 布, 在下面层上还固定连接有框架肋, 框架肋内设有防腐钢筋骨架。
所述的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包括以下原材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
水泥 100 份、 粉煤灰 40 ~ 80 份、
硅藻土 10 ~ 20 份、 可再分散乳胶粉 1 ~ 3 份、
纤维素醚 0.5 ~ 1 份、 憎水剂 0.1 ~ 0.5 份、
泡沫塑料粉 40 ~ 80 份 水 100 ~ 200 份。在上述配比中, 为了加快模具周转, 可增加早强剂 0 ~ 3 份 ; 为了增强抗裂, 在上述 配比中, 还可加入聚丙烯纤维 0.1 ~ 0.3 份 ; 也可用聚苯颗粒 0 ~ 10 份代替泡沫塑料粉。 浇筑成型时, 为了提高流动性, 可加入减水剂 0.2 ~ 0.6 份。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的制备方法 : 将上述比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 注入模型内加压 0.1 ~ 1MPa 成型为厚度 20 ~ 200mm 厚的绝热板或 50 ~ 200mm 厚的空腔 结构绝热板, 也可直接浇筑在模框内成型, 常温或加温 40 ~ 80℃养护而成。该水泥聚合物 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可与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EPS 板 )、 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XPS 板 )、 岩棉板等复合使用, 可提高节能防火效果。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水泥 100 份、 粉煤灰 10 ~ 30 份、
硅灰 5 ~ 15 份、 中砂 40 ~ 80 份、
陶砂 0 ~ 10 份、 聚丙烯纤维 0.3 ~ 0.6 份、
硅灰石 5 ~ 15 份、 减水剂 0.3 ~ 0.6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0 ~ 20 份、泡沫塑料粉 0 ~ 5 份、
水 60 ~ 80 份。
为了增强框架肋的韧性, 在上述的配比中还可加入钢纤维 4 ~ 8 份 ; 气温高时, 为 了延迟凝结时间, 还可增加缓凝剂 0.2 ~ 0.6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水泥 100 份、 粉煤灰 20 ~ 50 份、
硅灰 5 ~ 15 份、 细砂 50 ~ 100 份、
硅灰石 10 ~ 30 份、 聚丙烯纤维 0.4 ~ 0.8 份、
减水剂 0.2 ~ 0.6 份、 纤维素醚 0.1 ~ 0.2 份、
泡沫塑料粉 5 ~ 10 份、 水 50 ~ 100 份。
在上述的配比中还可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 2 ~ 6 份, 用来增加上下面层的黏聚性 和韧性 ; 气温高时, 还可加缓凝剂 0.2 ~ 0.6 份, 用来延迟凝结时间。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卤水 80 ~ 100 份、
硅灰 5 ~ 15 份、 粉煤灰 10 ~ 30 份、
石粉 40 ~ 80 份、 硅灰石 10 ~ 20 份、
植物纤维 5 ~ 10 份、 聚丙烯纤维 0.2 ~ 0.6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0 ~ 20 份、泡沫塑料粉 0 ~ 5 份、
菱镁改性剂 2 ~ 4 份。
在上述的配比中还可加减水剂 0.2 ~ 0.6 份, 用来增加浆料的流动性。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卤水 90 ~ 110 份、
粉煤灰 10 ~ 30 份、 硅灰 5 ~ 15 份、
石粉 60 ~ 100 份、 植物纤维 10 ~ 20 份、
硅灰石 15 ~ 35 份、 聚丙烯纤维 0.4 ~ 0.8 份、
泡沫塑料粉 5 ~ 10 份、 菱镁改性剂 2 ~ 4 份。在上述的配比中还可加减水剂 0.2 ~ 0.6 份, 用来增加浆料的流动性。
上述的水泥为选用 42.5 强度等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硫 ( 铁 ) 铝酸盐水泥 或高铝水泥 ; 所述的粉煤灰为一级或二级干排灰 ; 硅灰的 SiO2 含量 90%, 平均粒径 0.15 ~ 2 0.20μm, 比表面积 15000 ~ 20000m /kg, 具火山灰活性 ; 硅藻土主要成分是 SiO2, 有不燃、 隔 音、 防水、 重量轻以及隔热的特点, 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 可再分散乳胶粉为醋酸乙烯酯与乙 烯共聚胶粉 (Vac/E)、 乙烯与氯乙烯及月硅酸乙烯酯三元共聚胶粉 (E/Vc/VL)、 醋酸乙烯酯 与乙烯及高级脂肪酸乙烯酯三元共聚胶粉 (Vac/E/VeoVa)、 醋酸乙烯酯与高级脂肪酸乙烯 酯共聚胶粉 (Vac/VeoVa), 醋酸乙烯酯与叔碳酸乙烯酯 -VeoVa 或聚乙烯醇胶粉等 ; 纤维素 醚为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 ; 早强剂为硫酸盐类早强剂, 如硫酸钠、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钙, 也可为有机化合物早强剂, 如三乙醇胺或甲酸钙等 ; 憎水剂 为有机硅憎水剂, 硅烷基憎水剂, 脂肪酸金属盐憎水剂, 如硬脂酸钙、 硬脂酸铝 ; 缓凝剂为多 羟基化合物、 羟基羧酸盐及其衍生物、 木质素磺酸盐 ; 泡沫塑料粉为公开号 CN101215400A 的专利所公开的保温隔热泡沫粉或公开号为 CN 1736936 的专利所公开的脲醛泡沫塑料保 温板粉碎成 20 ~ 100 目的粉末而成的脲醛泡沫塑料粉 ; 聚苯颗粒的粒径不大于 5mm ; 减水 剂为萘系减水剂, 脂肪族减水剂, 氨基酸减水剂或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 合; 聚丙烯纤维直径为 20 ~ 40μm, 长度为 3 ~ 18mm ; 硅灰石细度为 40 ~ 140 目 ; 陶砂粒 径为 1 ~ 5mm ; 中砂细度模数为 3.0 ~ 2.3 ; 钢纤维的长度为 20mm ~ 35mm ; 细砂细度模数为 2.2 ~ 1.6 ; 所述的保温泡沫模壳颗粒为公开号 CN101508822A 所公开的一种新型轻质、 阻 燃、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材料, 粒径为 1 ~ 5mm ; 所述的轻烧氧化镁为活性氧化镁含量为 60 ~ 65%, 烧失量为 4 ~ 8%; 卤水浓度为 24 ~ 28 波美度 ; 石粉包括石英粉, 重钙粉、 滑石粉、 白 云石粉, 细度为 100 ~ 400 目 ; 植物纤维包括苎麻、 大麻、 亚麻、 剑麻、 秸杆, 稻壳等, 长度 1 ~ 6mm ; 菱镁改性剂可改善和提高氯氧镁水泥的性能。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
1、 本发明所用的泡沫塑料粉的表观密度为 18 ~ 40kg/m3, 其导热系数为 0.025 ~ 0.040W/(m·K), 有稳定的化学性能、 优良的绝热性能、 隔音性能、 阻燃性能。它与其他无机 保温材料、 有机粘剂、 无机胶凝材料复合应用, 可制成建筑节能用的粉状保温材料、 板材、 块 材, 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管道的保温制品。
2、 本发明所用的保温泡沫模壳颗粒材料是在泡沫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 具有 质轻, 高阻燃, 保温隔热性能好、 压缩强度高, 耐水防水性好, 环保无污染, 原料价格低。 它与 水泥等胶凝材料强合力强, 配制的混凝土轻质高强。
3、 本发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杂纤维合理掺入到上、 下面层和框架肋材料中, 既能发挥不同纤维的优点, 又能产生协同效应。
4、 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聚氨酯板、 岩棉板、 玻璃 棉板等用于屋面板上, 由于自身强度差, 需厚度在 15 ~ 25mm 厚度的砂浆保护层, 施工人员 行走在板面上才没有颤动的感觉。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强度较模塑聚苯乙烯 塑料泡沫板、 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和岩棉板高, 面层可用玻璃纤维增强薄层聚合物胶 浆, 厚度在 10 ~ 15mm, 从而降低了两面层砂浆的重量, 弥补了芯材块较重而增加的重量。
5、 胶凝材料为氯氧镁水泥时, 以泡沫塑料粉和保温泡沫模壳颗粒材料取代传统锯 沫, 减轻了浆料的体积密度, 还可减少了卤水量, 不易吸潮返卤 ; 混杂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抗裂性, 韧性 ; 菱镁改性剂显著改善了氯氧镁水泥制品存在的缺陷, 提高了软化系数和产品耐 久性。
本发明的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其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具有稳定 的化学性能, 优良的保温、 阻燃、 隔音性能, 且节能, 环保, 利废。 以及用该绝热板制作的屋面 板、 楼层板或墙板, 具有轻质高强, 抗冲击性好, 传热阻小, 节能效果好, 耐火极限长, 安装快 捷, 综合造价低等特点。该板为工厂预制, 可缩短屋面施工工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墙板, 包括上面层、 下面层和框架肋, 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 设有绝热板, 所述的绝热板为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在上面层和下面层内设 有玻璃纤维网格布, 在下面层上还固定连接有框架肋, 框架肋内设有防腐钢筋骨架。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60 份、
硅藻土 15 份、
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胶粉 (Vac/E)2 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0.8 份、 硅烷基憎水剂 0.3 份、 保温隔热泡沫粉 55 份、 水 150 份。 将上述比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注入模型内加压 0.5MPa 成型, 常温自然养护而成。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 级粉煤灰 20 份、
硅灰 10 份、 中砂 60 份、
陶砂 5 份、 聚丙烯纤维 0.5 份、
硅灰石 10 份、 萘系减水剂 0.5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5 份、 泡沫塑料粉 3 份、
水 70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30 份、
硅灰 10 份、 细砂 80 份、
硅灰石 20 份、 聚丙烯纤维 0.6 份、
萘系减水剂 0.4 份、 多羟基化合物缓凝剂 0.4 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0.4 份、
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胶粉 (Vac/E)4 份、
泡沫塑料粉 7 份、 水 70 份。
实施例二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除上、 下面层和框架肋的材料不同以及绝热层为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与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复合使用为外, 其余结构均 与实施例一相同。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60 份、
硅藻土 15 份、
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共聚胶粉 (Vac/E)2 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0.8 份、
甲酸钙早强剂 1.5 份、 聚丙烯纤维 0.2 份、
硅烷基憎水剂 0.3 份、 保温隔热泡沫粉 55 份、
聚苯颗粒 5 份、 水 150 份。
将上述比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注入模型内加压 0.8MPa 成型, 常温自然养护而 成。然后与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粘接成为一体作绝热层。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6 波美度卤水 90 份、
硅灰 10 份、 I 级粉煤灰 20 份、
重钙粉 60 份、 硅灰石 15 份、
秸杆植物纤维 6 份、 聚丙烯纤维 0.4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2 份、 泡沫塑料粉 2 份、
菱镁改性剂 3 份、 聚羧酸减水剂 0.4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4 波美度卤水 100 份、
粉煤灰 20 份、 硅灰 10 份、
重钙粉 80 份、 苎麻植物纤维 15 份、
硅灰石 20 份、 聚丙烯纤维 0.6 份、
泡沫塑料粉 7 份、 菱镁改性剂 3 份、
聚羧酸减水剂 0.4 份。
实施例三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楼层板, 除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上下面层 和框架肋的材料不同外,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普通硅酸盐水泥 100 份、 I 级粉煤灰 40 份、
硅藻土 10 份、 聚乙烯醇胶粉 1 份、
甲基纤维素醚 0.5 份、 硬脂酸钙憎水剂 0.1 份、
脲醛泡沫塑料粉 40 份、 亚硝酸钠早强剂 2 份、
水 100 份。
将上述比例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注入模型内加压 1.0MPa 成型, 经 80℃、 4 小时养 护脱模, 再常温自然养护而成。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铁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 级级粉煤灰 10 份、
硅灰 5 份、 中砂 40 份、
硅灰石 5 份、 聚丙烯纤维 0.3 份、
羟基羧酸盐缓凝剂 0.2 份、 钢纤维 4 份、
脂肪酸减水剂 0.3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0 份
水 60 ~ 80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20 份、
硅灰 5 份、 细砂 50 份、
硅灰石 10 份、 聚丙烯纤维 0.4 份、
脂肪酸减水剂 0.2 份、 甲基纤维素醚 0.1 份、
羟基羧酸盐缓凝剂 0.2 份、 泡沫塑料粉 5 份、
水 50 份。
实施例四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外墙板, 除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上下面层 和框架肋的材料不同外,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
比为 :
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 级粉煤灰 60 份、
硅藻土 15 份、
醋酸乙烯酯与高级脂肪酸乙烯酯共聚胶粉 (Vac/VeoVa)
胶粉 2 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纤维素醚 0.8 份、 聚丙烯纤维 0.2 份、
有机硅憎水剂 0.3 份、 脲醛泡沫塑料粉 55 份、
聚苯颗粒 10 份、 甲酸钙早强剂 1.5 份、
萘系减水剂 0.4 份、 水 150 份。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 级粉煤灰 30 份、
硅灰 15 份、 中砂 80 份、
陶砂 10 份、 聚丙烯纤维 0.4 份、
硅灰石 15 份、 钢纤维 6 份、
氨基酸减水剂 0.6 份、 泡沫塑料粉 5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20 份、 水 80 份、
木质素磺酸盐缓凝剂 0.6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50 份、
硅灰 15 份、 细砂 100 份、
硅灰石 30 份、 聚丙烯纤维 0.8 份、
氨基酸减水剂 0.6 份、 甲基纤维素醚 0.2 份、
泡沫塑料粉 10 份、 水 100 份。
实施例五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除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上下面层和框架肋的材料不同外,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铁铝酸盐水泥 100 份、 II 级粉煤灰 80 份、
硅藻土 20 份、
醋酸乙烯酯与乙烯及高级脂肪酸乙烯酯三元共聚胶粉
(Vac/E/VeoVa)3 份
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醚 1 份 硫酸钠早强剂 3 份
硬脂酸铝憎水剂 0.5 份、 聚丙烯纤维 0.2 份、
保温隔热泡沫粉 80 份、 水 200 份。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4 波美度卤水 80 份、
硅灰 5 份、 II 级粉煤灰 10 份、
滑石粉 40 份、 硅灰石 10 份、
亚麻植物纤维 5 份、 聚丙烯纤维 0.2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10 份、 菱镁改性剂 2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5 波美度卤水 90 份、
II 级粉煤灰 10 份、 硅灰 5 份、
滑石粉 60 份、 稻壳植物纤维 10 份、
硅灰石 15 份、 聚丙烯纤维 0.4 份、
泡沫塑料粉 5 份、 菱镁改性剂 2 份。
实施例六 :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除绝热层为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与 岩棉板复合使用及上下面层和框架肋的材料不同外,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材料构成及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五, 将水泥聚合 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与岩棉板粘接成为一体的绝热层。
所述的框架肋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6 波美度卤水 100 份、
硅灰 15 份、 II 级粉煤灰 30 份、
石英粉 80 份、 硅灰石 20 份、
剑麻植物纤维 10 份、 聚丙烯纤维 0.6 份、
保温泡沫模壳颗粒 20 份、 泡沫塑料粉 5 份、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 0.6 份、 菱镁改性剂 4 份。
所述的上、 下面层由下述材料构成, 其重量份数比为 :
轻烧氧化镁 100 份、 28 波美度卤水 110 份、
II 级粉煤灰 30 份、 硅灰 15 份、
石英粉 100 份、 稻壳植物纤维 20 份、
硅灰石 35 份、 聚丙烯纤维 0.8 份、
泡沫塑料粉 10 份、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 0.6 份、
菱镁改性剂 4 份。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轻质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包括上面层、 下面层、 绝热层和框 架肋的材料分别按实施例 1 ~ 6 所述比例配制。其制作方法有 :
方法一 : 将上、 下面层材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搅拌均匀, 先制作下面层, 分别铺下 面层浆料和网格布, 然后在下面层上铺设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模塑聚苯乙 烯塑料泡沫板、 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聚氨酯板或岩棉板中的任一一种, 每相邻两块绝 热板间缝中放置防腐钢筋骨架, 将框架肋材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搅拌均匀后浇筑于已放 置好钢筋架的框架肋中 ; 再用上述绝热板的任一一种置于已有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 绝热板和框架肋的上面 ; 最后在顶面制作上面层, 上面层配料和制作方式同下面层。
方法二 : 将上、 下面层材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搅拌均匀, 先制作下面层, 分别铺下 面层浆料和网格布, 其次将框架肋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搅拌均匀后浇筑于已放置好防腐 钢筋骨架的框架肋模框中, 初凝后取出内模框, 再浇筑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浆料, 刮平与肋齐高, 待凝结后, 在顶面制作上面层, 上面层配料和制作方式同下面层。
方法三 : 在槽型模具框架肋中先放置防腐钢筋架, 将框架肋材料按配合比准确计 量、 搅拌均匀后浇注槽型模具内, 再将面层浆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搅拌均匀, 先制作下面 层, 分别铺下面层浆料和网格布, 然后在下面层上铺设水泥聚合物泡沫塑料粉轻体绝热板、 模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板、 聚氨酯板或岩棉板中的任一一种, 绝 热板之间再浇注框架肋材料, 然后在上面铺设上述绝热板的任一一种, 最后在顶层制作上 面层, 上面层配料和制作方式同下面层。 按以上方法整板制作完成后, 经常温或加温 40 ~ 80℃预养护, 脱模, 再养护即得 本发明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
本发明的绝热芯材, 上、 下面层浆料和框架肋浆料主要技术指标 :
表1 本发明屋面板、 楼层板或墙板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表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