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热强化木地板.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46757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67968.8

申请日:

2014.09.29

公开号:

CN204098429U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04; F24D13/02

主分类号:

E04F15/04

申请人:

张正国

发明人:

张正国

地址:

430108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檀树村瑞福德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属于制热用地面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节能,热效率高,速度快,使用简单费用低,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膜一端设有火线,另一端设有零线,火线端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网两端均设有地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膜的火线、零线与主电缆线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制热强化木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热用地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其中北方地区冬季气温极低,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又四季分明每到冬季其气温也至零下;为了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一般采用集中供暖,但集中供暖工程由于能源消耗大、浪费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是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导致集中供暖方式只覆盖了北方地区一些极寒地区并局限于某些中大城市,而相对北方的小城市和广大其他冬季寒冷地区的根本无法供暖。近年来,采暖区域在扩大:由传统的北方正迅速向华东、西南等南方地区覆盖,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镇覆盖。没有集中供暖的长江流域地区为主的采暖消费需求为地面采暖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采暖方式在转变:电地暖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供暖方式,正在迅速扩大再地暖市场的份额。我国地面辐射采暖市场在2012年底已超过千亿元,其中技术成熟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和散热片采暖大约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电采暖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安装方便、不占空间、可分户取暖、方便老房取暖改造的各项优点,使得电地暖亦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本人曾发明了制热强化木地板,制热多层实木制热地板,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生产工艺过于精致,导致成品造价较高,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该制热强化木地板安 全节能,热效率高,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由于电热膜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外,绝大部分被转化成热能,所述电热膜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其防止热量向另一侧散失。
所述电热膜一端设有火线,另一端设有零线,火线端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连接。
所述金属网两端均设有地线。
所述电热膜的火线、零线与主电缆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节能,热效率高,速度快,使用简单费用低,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图。
图中所示:1强化木地板本体,2金属网,3电热膜,4保温层,5温控开关,6地线,7火线,8主电缆线,9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1、金属网2、电热膜3和保温层4;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2、电热膜3和保温层4;所述电热膜3和金属网2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背面;所述金属网2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3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3,由于电热膜3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外,绝大部分被转化成热能,所述电热膜3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4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其防止热量向另一侧散失。所述电热膜3一端设有火线7,另一端设有零线9,火线7端通过温控开关5与电源连接。所述金属网2两端均设有地线6。所述电热膜3的火线7、零线9与主电缆线8连接。
制热强化木地板的具体制作方法为:1、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的背面均匀涂上环氧树脂胶,涂刷的面积要小于金属网2面积,与电热膜3的尺寸相当;2、同时在电热膜3的表面均匀地涂满环氧树脂胶;3、将金属网2平铺在涂胶后的强化木地板本体11背面;4、最后将有涂胶面的电热膜3与强化木地板本体11背面涂胶面相粘合,则可同时固定电热膜3和金属网2;5、地线的焊接:金属网2的尺寸大于电热膜3的尺寸,因此在产品的两端均有金属网2暴露在电热膜3覆盖的范围外,在粘接好电热膜3后,在金属网2外露的的部分焊接地线6的连接线,焊接是采用锡焊接,连接线是专用电缆线上分出 的地线分支,在专用电缆线的两端分别有对应的插头和插孔,可以轻松实现与相邻的产品连接;6、注塑,制作保温层,将上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放入注塑模具内,用注塑机向模具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本生产工艺制作简单,造价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制热强化木地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热强化木地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热强化木地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热强化木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热强化木地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429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14CN204098429U(21)申请号 201420567968.8(22)申请日 2014.09.29E04F 15/04(2006.01)F24D 13/02(2006.01)(73)专利权人张正国地址 430108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檀树村瑞福德工业园(72)发明人张正国(54) 实用新型名称制热强化木地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属于制热用地面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

2、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节能,热效率高,速度快,使用简单费用低,寿命长。(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429 UCN 204098429 U1/1页21.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

3、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膜一端设有火线,另一端设有零线,火线端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网两端均设有地线。4.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制热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述电热膜的火线、零线与主电缆线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98429 U1/2页3制热强化木地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热用地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背景技术0002 我国幅员辽阔,其中北方地区冬季气温极低,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又四季分明每到冬季其气温也至零下;为了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一般采用集中供暖,但集中供暖工程由于能源消耗大、浪费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是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导致集中供暖方式只覆盖了北方地区一些极寒地区并局限于某些中大城市,而相对北方的小城市和广大其他冬季寒冷地区的根本无法供暖。近年来,采暖区域在扩。

5、大:由传统的北方正迅速向华东、西南等南方地区覆盖,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镇覆盖。没有集中供暖的长江流域地区为主的采暖消费需求为地面采暖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采暖方式在转变:电地暖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供暖方式,正在迅速扩大再地暖市场的份额。我国地面辐射采暖市场在2012年底已超过千亿元,其中技术成熟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和散热片采暖大约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电采暖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安装方便、不占空间、可分户取暖、方便老房取暖改造的各项优点,使得电地暖亦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本人曾发明了制热强化木地板,制热多层实木制热地板,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生产工艺过于精致,导致成。

6、品造价较高,不利于推广。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该制热强化木地板安全节能,热效率高,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电热膜和保温层;所述电热膜和金属网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所述金属网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由于电热膜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外,绝大部分被转化成。

7、热能,所述电热膜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其防止热量向另一侧散失。0005 所述电热膜一端设有火线,另一端设有零线,火线端通过温控开关与电源连接。0006 所述金属网两端均设有地线。0007 所述电热膜的火线、零线与主电缆线连接。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节能,热效率高,速度快,使用简单费用低,寿命长。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4098429 U2/2页4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图。0011 图中所示:1强化木地板本体,2金属网,3电热膜,4保温层,5温控开关,6地。

8、线,7火线,8主电缆线,9零线。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3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制热强化木地板,包括强化木地板本体1、金属网2、电热膜3和保温层4;特征是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背面向下依次设有金属网2、电热膜3和保温层4;所述电热膜3和金属网2对中铺设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的背面,通过环氧树脂胶绝缘密封固定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背面;所述金属网2的幅面长宽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5mm;所述电热膜3采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3,由于电热膜3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外,绝大部分被转化成热能,所述电热膜3。

9、的幅面长宽尺寸均小于强化木地板本体背面的幅面尺寸20mm;所述保温层4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层,其防止热量向另一侧散失。所述电热膜3一端设有火线7,另一端设有零线9,火线7端通过温控开关5与电源连接。所述金属网2两端均设有地线6。所述电热膜3的火线7、零线9与主电缆线8连接。0014 制热强化木地板的具体制作方法为:1、在强化木地板本体1的背面均匀涂上环氧树脂胶,涂刷的面积要小于金属网2面积,与电热膜3的尺寸相当;2、同时在电热膜3的表面均匀地涂满环氧树脂胶;3、将金属网2平铺在涂胶后的强化木地板本体11背面;4、最后将有涂胶面的电热膜3与强化木地板本体11背面涂胶面相粘合,则可同时固定电热膜3和金。

10、属网2;5、地线的焊接:金属网2的尺寸大于电热膜3的尺寸,因此在产品的两端均有金属网2暴露在电热膜3覆盖的范围外,在粘接好电热膜3后,在金属网2外露的的部分焊接地线6的连接线,焊接是采用锡焊接,连接线是专用电缆线上分出的地线分支,在专用电缆线的两端分别有对应的插头和插孔,可以轻松实现与相邻的产品连接;6、注塑,制作保温层,将上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放入注塑模具内,用注塑机向模具内注入聚氨酯发泡材料。本生产工艺制作简单,造价低。0015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说 明 书CN 204098429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42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