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防水排水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6748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80170.4

申请日:

2014.11.11

公开号:

CN204224944U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1C 3/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叶勇变更后:叶勇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5号德润科技大厦605变更后: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5号德润科技大厦605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张良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隋孝民 江西华宝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变更后:张良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隋孝民 江西华宝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3/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叶勇变更后权利人:叶勇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5号德润科技大厦605变更后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5号德润科技大厦60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良变更后权利人:张良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隋孝民 江西华宝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731|||授权

IPC分类号:

E01C3/06; E02D3/10

主分类号:

E01C3/06

申请人:

叶勇; 张良

发明人:

叶勇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5号德润科技大厦60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

代理人:

李奎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所述吸水槽缝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优越效果在于,当应用于路基工程时,能够利用设置在其表面的毛细吸水槽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且具备高度承载抗压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设置成相等间隔且沿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吸水槽缝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中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的短轴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为0.03-0.1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状的排水孔的长轴与短轴比为2:1。

说明书

说明书毛细防水排水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建工程防水排水领域中的毛细防水排水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土建工程中所采用的排水透水构件,其基本结构为圆管上半部至少二分之一以上开设许多细小缝孔如网眼状,用以聚集土中的渗流水,再沿管长度方向流出。不过其不足之处在于,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管状类构件始终存在堵塞、抗压能力弱等缺点。
近年有专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排水构件,该排水构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表面密设的槽孔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槽孔内,再通过槽孔排至预定地点。不过,此种构件存在如下明显的问题:圆形排水孔的承载能力并不是最优的,当此种排水构件在路基工程中大量使用而被铺设在高路堤(H≥8m)底部时,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它难以保持原有结构形状和保有的排水能力,从而影响排水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毛细防水排水板进一步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当应用于路基工程中,在利用表面密设的槽缝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承载抗压能力强且结构不易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设置成相等间隔且沿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其中,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吸水槽缝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中部。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工程使用条件,所述毛细吸水槽既可以开设在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仅开设在防水排水板本体上;由于仅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上开设毛细吸水槽,有利于增强整个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支撑强度,因而更适合用于路堤荷载大的工程中。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的短轴长度,以便产生毛细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设置为0.03-0.1mm。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状排水孔的长轴与短轴比为2:1。
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排水孔不易堵塞,直接利用重力现象产生水土分离效果;
(2)有效阻挡粒径大于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的粗颗粒土粒进入排水孔内部;
(3)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承载能力强、结构不易变形;
(4)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采用卷筒型包装,既不占面积,又可以减少运输和仓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沿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0-毛细防水排水板;20-防水排水板本体;30-毛细吸水槽;30A-吸水槽缝;30B-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10包括设置在中部的防水排水板本体20,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20的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30,所述毛细吸水槽30由吸水槽缝30A和与吸水槽缝30A相连通的排水孔30B构成,所述排水孔30B设置成椭圆状,其长轴与短轴比为2:1。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1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毛细吸水槽30间隔相等。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工程使用条件,毛细吸水槽30既可以开设在毛细防水排水板10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仅开设在防水排水板本体20上,仅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20上开设毛细吸水槽30,有利于增强整个毛细防水排水板10的支撑强度,更适合用于路堤荷载大的工程中。
进一步地,与吸水槽缝30A相连通的排水孔30B的截面呈椭圆状。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30A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30B的短轴长度,以便产生毛细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30B的长轴长度为2mm、短轴长度为1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水槽缝30A的宽度设置为0.03-0.1mm,以利于产生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径大于所述槽缝口宽度的粗颗粒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过程中,埋设毛细防水排水板时,吸水槽面向下或垂直贴附于治理面;当土壤中饱含水分时,例如在所述排水孔30B的长轴长度为2mm、短轴长度为1mm时,槽缝的宽度为0.03mm,就能够产生毛细现象,以使水流由下往上自行倒吸进入毛细导管内,并排出土体结构之外。而土壤中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因重力作用自行向下沉淀,形成水土自动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吸水槽30设置成内大外小,当所述吸水槽缝30A的宽度为0.03mm,小于所述排水孔30B的短轴方向的长度时,即便有少量细小颗粒的粒土进入毛细吸水槽30内,也会再次从沟槽向下沉降回归土壤。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考虑到拱形结构承载能力强、结构不易变形的特点,将构件中的排水孔设置为长轴与短轴比例为2:1的椭圆,这样,将该排水构件应用于路基工程中时,即使其被铺设在高度高于8m的高路堤上,底部受到路堤重荷载作用下,也能够保持原有结构形状和有效排水能力,排水效果更佳。
通常,将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以卷筒型包装,这样一来既不占面积,还可减少运输和仓储。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毛细防水排水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毛细防水排水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毛细防水排水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细防水排水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细防水排水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80170.4(22)申请日 2014.11.11E01C 3/06(2006.01)E02D 3/10(2006.01)(73)专利权人 叶勇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25号德润科技大厦 605专利权人 张良(72)发明人 叶勇(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代理人 李奎书(54) 实用新型名称毛细防水排水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所述吸水槽缝。

2、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优越效果在于,当应用于路基工程时,能够利用设置在其表面的毛细吸水槽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且具备高度承载抗压能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2494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CN 204224944 U1/1 页21.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设置成相等间隔且。

3、沿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吸水槽缝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的短轴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为 0.03-0.1mm。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毛细防水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状的排水孔的长轴与短轴比为 2 :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24944 U1/3 页3毛细防水排水。

4、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建工程防水排水领域中的毛细防水排水板。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外土建工程中所采用的排水透水构件,其基本结构为圆管上半部至少二分之一以上开设许多细小缝孔如网眼状,用以聚集土中的渗流水,再沿管长度方向流出。不过其不足之处在于,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管状类构件始终存在堵塞、抗压能力弱等缺点。0003 近年有专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排水构件,该排水构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表面密设的槽孔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槽孔内,再通过槽孔排至预定地点。不过,此种构件存在如下明显的问题 :圆形排水孔的承载能力并不是最优的,当此种排水构件在。

5、路基工程中大量使用而被铺设在高路堤(H8m)底部时,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它难以保持原有结构形状和保有的排水能力,从而影响排水效果。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毛细防水排水板进一步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防水排水板,当应用于路基工程中,在利用表面密设的槽缝所产生的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承载抗压能力强且结构不易变形。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防水排水板本体,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的某一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所述毛细吸水槽设置成相等间隔。

6、且沿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其中,所述毛细吸水槽由吸水槽缝和与吸水槽缝相通的、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构成。0007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中部。0008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工程使用条件,所述毛细吸水槽既可以开设在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仅开设在防水排水板本体上 ;由于仅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上开设毛细吸水槽,有利于增强整个毛细防水排水板的支撑强度,因而更适合用于路堤荷载大的工程中。0009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的短轴长度,以便产生毛细作用。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设置为 0.03-0.1mm。0011 。

7、进一步地,所述椭圆状排水孔的长轴与短轴比为 2 :1。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 排水孔不易堵塞,直接利用重力现象产生水土分离效果 ;说 明 书CN 204224944 U2/3 页40014 (2) 有效阻挡粒径大于吸水槽缝的槽缝口宽度的粗颗粒土粒进入排水孔内部 ;0015 (3) 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承载能力强、结构不易变形 ;0016 (4) 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采用卷筒型包装,既不占面积,又可以减少运输和仓储成本。附图说明001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

8、水板的沿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示意图。0019 图中所示 :10-毛细防水排水板 ;20-防水排水板本体 ;30-毛细吸水槽 ;30A-吸水槽缝 ;30B- 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0020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 1、图 2 所示,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 10 包括设置在中部的防水排水板本体 20,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 20 的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条毛细吸水槽 30,所述毛细吸水槽 30 由吸水槽缝30A 和与吸水槽缝 30A 相连通的排水孔 30B 构成,所述排水孔 30B 设置成椭圆状,其长轴与短轴比为 2 :1。0021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

9、细防水排水板 10 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毛细吸水槽30 间隔相等。0022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工程使用条件,毛细吸水槽 30 既可以开设在毛细防水排水板 10 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仅开设在防水排水板本体 20 上,仅在所述防水排水板本体 20上开设毛细吸水槽 30,有利于增强整个毛细防水排水板 10 的支撑强度,更适合用于路堤荷载大的工程中。0023 进一步地,与吸水槽缝 30A 相连通的排水孔 30B 的截面呈椭圆状。0024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槽缝 30A 的槽缝口宽度小于截面呈椭圆状的排水孔 30B 的短轴长度,以便产生毛细作用。0025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 30B 的长轴长度为 2m。

10、m、短轴长度为 1mm。0026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水槽缝 30A 的宽度设置为 0.03-0.1mm,以利于产生毛细作用,将覆土中的自由水吸入排水孔内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挡粒径大于所述槽缝口宽度的粗颗粒粒土进入排水孔内部。002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过程中,埋设毛细防水排水板时,吸水槽面向下或垂直贴附于治理面 ;当土壤中饱含水分时,例如在所述排水孔 30B 的长轴长度为2mm、短轴长度为 1mm 时,槽缝的宽度为 0.03mm,就能够产生毛细现象,以使水流由下往上自行倒吸进入毛细导管内,并排出土体结构之外。而土壤中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因重力作用自行向下沉淀,形成水土自动分。

11、离。0028 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吸水槽 30 设置成内大外小,当所述吸水槽缝 30A 的宽度为0.03mm,小于所述排水孔 30B 的短轴方向的长度时,即便有少量细小颗粒的粒土进入毛细吸水槽 30 内,也会再次从沟槽向下沉降回归土壤。0029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考虑到拱形结构承载能说 明 书CN 204224944 U3/3 页5力强、结构不易变形的特点,将构件中的排水孔设置为长轴与短轴比例为 2 :1 的椭圆,这样,将该排水构件应用于路基工程中时,即使其被铺设在高度高于 8m 的高路堤上,底部受到路堤重荷载作用下,也能够保持原有结构形状和有效排水能力,排水效果更佳。0030 通常,将本实用新型所述毛细防水排水板以卷筒型包装,这样一来既不占面积,还可减少运输和仓储。0031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说 明 书CN 204224944 U1/1 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494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