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紫花苜蓿粉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天然)碱性食品物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碱性紫花苜蓿粉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我国苜蓿栽培面积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内苜蓿产业化起步较晚,苜蓿深加工技术落后,长期以来,苜蓿仅仅是被大量用作牧草。国内外对有机(天然)碱性紫花苜蓿粉开发研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经检索查询仅在上海、新疆几个省市有有关制备苜蓿粉的文献记载,而且仅限于沿用常规的粉碎加工工艺,存在着所选用原料含有残留的微量毒害物质和有效营养物质含量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营养成份损失并可降低有害物质含量的碱性紫花苜蓿粉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工序方法:
(1)原料的选取:选取生长至26-28厘米高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的嫩茎叶作为制碱性紫花苜蓿粉的原料。
(2)原料的处理:除去杂质、黄叶后用8-15℃的清水洗净,再对洗净的碱性紫花苜蓿进行热风吹干,微波干燥灭菌温度100-135℃,时间为15-25分钟。
(3)使用气流粉碎,使物料在-4—-6℃的环境下得以超微粉碎,过120-200目筛即得苜蓿粉。
本发明以上(2)-(3)加工工艺在2小时内完成,经磁选处理后,采用真空臭氧充氮包装后成为成品。
本发明除去杂质、黄叶后用8-15℃的清水洗净,物料经以下清洗过程,即流动清水机械翻转清洗、经80℃-95℃热水漂烫、再精洗后用水冷却、清洗即成。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使用本发明方法的产品碱性物质含量较高,在加工工艺中,物料经流动水机械翻转清洗、漂烫、清洗、冷却、清洗,臭氧灭菌有效杀灭原料的微生物,微波干燥灭菌,使原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快速干燥,同时起到灭菌效果。
本产品粉碎采用气流粉碎,使物料在零下-4℃—-6℃地环境下得以超微粉碎,避免了传统粉碎过程中产生热量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完整的保留了产品的营养成分。三道磁拣装置能成功去除物料加工过程中有可能混入的金属物。分级机使用,使产品中出现异物的可能性降至零。封闭的物流设计,保证物料在工序流通中的卫生和质量。
从苜蓿收割到出产品2小时之内快速完成确保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包装采用真空臭氧充氮包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为生长二至三年内未施用含有残留及污染物质(如化肥、农药、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植株。割取时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的生长高度应为26-28厘米,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割取长度为22-24厘米,所割取的做为原料的备用紫花苜蓿茎叶,应置之于低温气调保鲜库内,贮存温度为0℃-10℃。
实施例1:(1)原料的选取。选取生长至26厘米高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的嫩茎叶作为制碱性紫花苜蓿粉的原料。
(2)原料的处理:除去杂质、黄叶后用12℃的清水洗净,再对洗净的碱性紫花苜蓿进行热风吹干,微波干燥灭菌温度100℃,时间为20分钟。
(3)使用气流粉碎,使物料在-6℃的环境下得以超微粉碎,过120目筛即得苜蓿粉。
本发明以上(2)-(3)加工工艺在2小时内完成,经磁选处理后,采用真空臭氧充氮包装后成为成品。
本发明除去杂质、黄叶后用12℃的清水洗净,物料经流动清水机械翻转清洗、经80℃热水漂烫再经精洗、冷却、清洗。
实施例2:(1)原料的选取。选取生长至28厘米高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的嫩茎叶作为制碱性紫花苜蓿粉的原料。
(2)原料的处理:除去杂质、黄叶后用8℃的清水洗净,再对洗净的碱性紫花苜蓿进行热风吹干,微波干燥灭菌温度135℃,时间为15分钟。
(3)使用气流粉碎,使物料在-4℃的环境下得以超微粉碎,过160目筛即得苜蓿粉。
本发明以上(2)-(3)加工工艺在2小时内完成,经磁选处理后,采用真空臭氧充氮包装后成为成品。
本发明除去杂质、黄叶后用8℃的清水洗净,物料经流动清水机械翻转清洗、经88℃热水漂烫再经精洗、冷却、清洗。
实施例3:(1)原料的选取。选取生长至27厘米高花前期碱性紫花苜蓿的嫩茎叶作为制碱性紫花苜蓿粉的原料。
(2)原料的处理:除去杂质、黄叶后用15℃的清水洗净,再对洗净的碱性紫花苜蓿进行热风吹干,微波干燥灭菌温度125℃,时间为25分钟。
(3)使用气流粉碎,使物料在-5℃的环境下得以超微粉碎,过200目筛即得苜蓿粉。
本发明以上(2)-(3)加工工艺在2小时内完成,经磁选处理后,采用真空臭氧充氮包装后成为成品。
本发明除去杂质、黄叶后用15℃的清水洗净,物料经流动清水机械翻转清洗、经95℃热水漂烫再经精洗、冷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