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4032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24231.8

申请日:

2015.03.23

公开号:

CN104775186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1F 9/22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F 9/22申请日:20150323|||公开

IPC分类号:

D01F9/22

主分类号:

D01F9/22

申请人: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陈秋飞; 连峰; 郭鹏宗; 张家好; 林康

地址: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大浦工业区云桥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代理人:

胡佳; 胡伟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前驱体采用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在温度为180~280℃范围内,通过调节牵伸量,控制丝束张力,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预氧化反应。预氧化纤维在300~900℃范围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预碳化处理。随后,在1000~1400℃温度范围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制得含碳量94%以上的碳纤维;再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卷绕制得碳纤维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优化预氧化、碳化过程中组织结构转变,有效避免纤维在牵伸时被拉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驱体采用的是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氧化阶段:原料聚丙烯腈原丝在180~300℃的条件下在预氧化炉中进行预氧化反应,采用梯度预氧化温度设置,温区数量在2~30个之间,预氧化反应时间为30~80min,牵伸率为-20~10%,牵伸量为-20~10%,聚丙烯腈丝束张力为5~30N之间;
(2)预碳化阶段:步骤(1)中获得的预氧化聚丙烯腈丝束发生热解反应,分子链上的O以CO、CO2、H2O等小分子形式脱除,分子链末端为环化的-CN以低聚物形式脱除,纤维发生约45%的失重;在此阶段,纤维结构由梯形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发生收缩,纤维结构转变,此时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10%,丝束张力为5~20N之间;
(3)碳化阶段:将步骤(2)中预碳化聚丙烯腈丝束,即纤维,置于1000~1400℃的条件下,采用梯度升温方式,分子链上残留的N部分以NH3等脱除,纤维结构由网状结构转变为乱层石墨结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0%,张力为10~50N之间;
(4)碳化阶段获得的纤维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卷绕制得碳纤维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纤度为0.9~1.2dtex,一束为12000根单丝,原丝表面光滑、无明显沟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氧化反应温度优选为200~27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氧化反应时间优选为30~50min。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预氧化过程中,对丝束施加一定量的负牵伸,并控制丝束张力,牵伸量优选为-20~-10%,丝束张力优选为10~20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预碳化过程中,对丝束施加一定量的负牵伸,并控制丝束张力,牵伸量优选为-5~5%,丝束张力优选为5~15N。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碳化反应时间优选为60~90S。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制得的碳纤维截面为标准圆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含碳量94%以上,碳纤维直径6~8μm。

10.
  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拉伸强度4.9GPa以上,拉伸模量225~240GPa,断裂延伸率2.0%以上。

说明书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拉伸强度和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其可设计性,在结构和功能上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刚性、耐腐蚀、可设计、整体成型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交通运输、汽车、土木建筑、海洋工程、高档体育运动等领域广泛应用。
碳纤维是脆性材料,拉伸强度受缺陷控制,缺陷越少,缺陷尺寸越小,碳纤维的拉伸强度越高。碳纤维缺陷包括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同等尺寸的缺陷,表面缺陷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大于内部缺陷,内部缺陷主要是内部孔洞,由扩散不均产生的皮芯和预氧化不足或过度导致的碳化烧损引起的;表面缺陷主要是表面沟槽以及划痕等,在承受拉伸应力时,纤维表面的沟槽处产生应力集中,成为断裂源,因此表面光滑的碳纤维更容易获得高的拉伸性能。
在湿纺纺丝工艺中,由于出口膨胀效应,纺丝液细流经喷丝板喷出后,直径急剧增大,膨胀体进入凝固浴后,形成致密、坚硬的皮层。在随后的轴向牵伸作用下,纤维细旦化,皮层发生塌陷、褶皱,表现为表面的沟槽。原丝表面的沟槽在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遗传”给碳纤维。在干喷湿纺工艺中,聚合物细流在空气段实现细旦化,进入凝固浴后,纤维进行双向扩散,两相分离,丝束凝固成型,纤维表面光滑,无明显沟槽,因此光滑表面的原丝是制备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重要条件。
聚丙烯腈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发生环化反应,致密的皮层影响氧向纤维芯部的扩散,形成“皮芯”结构。干喷湿纺原丝与湿纺原丝相比表面光滑,比表面积小,更容易形成“皮芯”结构。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表面光滑,丝束间单丝容易积聚,不利于预氧化过程中的散热,造成丝束内局部过热。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驱体采用的是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包括:
(1)预氧化阶段:原料聚丙烯腈原丝在180~300℃的条件下在预氧化炉中进行预氧化反应,采用梯度预氧化温度设置,温区数量在2~30个之间,预氧化反应时间为30~80min,牵伸率为-20~10%,牵伸量为-20~10%,聚丙烯腈丝束张力为5~30N之间;
(2)预碳化阶段:预氧化的聚丙烯腈丝束发生热解反应,分子链上的O以CO、CO2、H2O等小分子形式脱除,分子链末端为环化的-CN以低聚物形式脱除,纤维发生约45%的失重;在此阶段,纤维结构由梯形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发生收缩,纤维结构转变,此时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10%,丝束张力为5~20N之间;
(3)碳化阶段:将步骤(2)中预碳化聚丙烯腈丝束,即纤维,置于在1000~1400℃的条件下,采用梯度升温方式,分子链上残留的N部分以NH3等脱除,纤维结构由网状结构转变为乱层石墨结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0%,张力为10~50N之间;
(4)碳化阶段获得的纤维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卷绕制得碳纤维成品。
所述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纤度为0.9~1.2dtex,一束为12000根单丝,原丝表面光滑、无明显沟槽。
优选地,所述预氧化反应温度为200~270℃。
优选地,所述预氧化反应时间为30~50min。
优选地,所述牵伸量为-20~-10%,丝束张力为10~20N。
优选地,所述牵伸量为-5~5%,丝束张力为5~15N。
优选地,所述碳化反应时间为60~90S。
所述步骤中所制得的碳纤维截面为标准圆形。
所述碳纤维含碳量94%以上,碳纤维直径6~8μm。
所述碳纤维拉伸强度4.9GPa以上,拉伸模量225~240GPa,断裂延伸率2.0%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优化预氧化、碳化过程中组织结构转变,有效避免纤维在牵伸时被拉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驱体采用的是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包括:
(1)预氧化阶段:原料聚丙烯腈原丝在180~300℃的条件下在预氧化炉中进行预氧化反应,采用梯度预氧化温度设置,温区数量在2~30个之间,预氧化反应时间为30~80min,牵伸率为-20~10%,牵伸量为-20~10%,聚丙烯腈丝束张力为5~30N之间;
(2)预碳化阶段:步骤(1)中获得的预氧化聚丙烯腈丝束发生热解反应,分子链上的O以CO、CO2、H2O等小分子形式脱除,分子链末端为环化的-CN以低聚物形式脱除,纤维发生约45%的失重;在此阶段,纤维结构由梯形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发生收缩,纤维结构转变,此时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10%,丝束张力为5~20N之间;
(3)碳化阶段:将步骤(2)中预碳化聚丙烯腈丝束,即纤维,置于1000~1400℃的条件下,采用梯度升温方式,分子链上残留的N部分以NH3等脱除,纤维结构由网状结构转变为乱层石墨结构,碳化时间为45~180S,牵伸量为-10~0%,张力为10~50N之间;
(4)碳化阶段获得的纤维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卷绕制得碳纤维成品。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实施例1: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80℃,预氧化时间为55min,预氧化牵伸为-10%,预氧化丝束张力为20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4 ~ -6%,碳化温度为140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4.93GPa,拉伸模量为232GPa,含碳量为94.7%,纤维直径为6.5μm。
实施例2: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60℃,预氧化时间为65min,预氧化牵伸为-10%,预氧化丝束张力为19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5%,碳化温度为140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28GPa,拉伸模量为231GPa。
实施例3: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70℃,预氧化时间为55min,预氧化牵伸为-20%,预氧化丝束张力为14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5%,碳化温度为140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34GPa,拉伸模量为228GPa。
实施例4: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60℃,预氧化时间为50min,预氧化牵伸为-18%,预氧化丝束张力为15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6%,碳化温度为140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41GPa,拉伸模量为232GPa。
实施例5: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70℃,预氧化时间为55min,预氧化牵伸为-10%,预氧化丝束张力为20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4%,碳化温度为145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06GPa,拉伸模量为238GPa。
实施例6: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12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70℃,预氧化时间为55min,预氧化牵伸为-14%,预氧化丝束张力为16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6%,碳化温度为140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14GPa,拉伸模量为231GPa,纤维直径为7.1μm。
实施例7:
采用干喷湿纺工艺制备原丝,原丝纤度为1.0dtex,一束丝总根数为12000根,预氧化温度为200-270℃,预氧化时间为55min,预氧化牵伸为-10%,预氧化丝束张力为15N,预碳化牵伸为1%,碳化牵伸为-5%,碳化温度为1350℃,采用阳极氧化法进行电解表面处理,所得碳纤维拉伸强度为5.02GPa,拉伸模量为227GPa,碳含量为9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低表面缺陷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前驱体采用干喷湿纺聚丙烯腈原丝,在温度为180280范围内,通过调节牵伸量,控制丝束张力,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预氧化反应。预氧化纤维在300900范围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预碳化处理。随后,在10001400温度范围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制得含碳量94%以上的碳纤维;再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卷绕制得碳纤维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