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9920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0.03CN102699200A*CN102699200A*(21)申请号 201210175679.9(22)申请日 2012.05.31B21D 37/10(2006.01)B21D 43/00(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尚湖镇冶塘伟东模具厂地址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尚湖镇冶塘平湖村平巷(72)发明人姚卫东 顾建忠(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 发明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57) 摘要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
2、属于模具领域。包括上模机构以及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架、上模板和插片凸冲模,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架以及下模板,特点:上模机构还包括压料板,压料板与上模板的一侧连接,在压料板上开设导模孔;在下模板的一侧设置一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在压料板的一侧开设导料杆孔,在下模板上开设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导料杆和弹簧,导料杆探出下模板的一端构成导料凹槽;导料凹槽的宽度与薄钢带的厚度相适应;在压料板的两侧各开设一组第一导向螺钉孔,在上模板的两侧开设第二导向螺钉孔,各第二导向螺钉孔内配设导向螺钉。优点:实现连续冲制;节约材料和降低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机构(1)以及与上模机构(1)相配合的并且对应于上模机构(1)的下方的下模机构(2),上模机构(1)包括具有至少一对导套(111)的上模板架(11)、与上模板架(11)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固定的上模板(12)和固定在上模板(12)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的插片凸冲模(13),下模机构(2)包括具有与所述导套(111)相配合的并且数量相等以及位置对应的导柱(211)的下模板架(21)以及与下模板架(21)朝向上模机。
4、构(1)的一侧固定的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13)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13)相配合的刀口模腔(221)的下模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机构(1)还包括有一压料板(14),该压料板(14)与所述上模板(12)朝向所述下模板(22)的一侧浮动连接,在该压料板(1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13)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13)相配合的导模孔(141);在所述的下模板(22)朝向所述压料板(1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刀口模腔(2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浮动状态间隔设置有一组用于对薄钢带导向并限位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与压料板(14)相配合;。
5、在所述的压料板(14)朝向所述的下模板(22)的一侧开设有数量与所述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导料杆孔(142),而在下模板(22)上并且在对应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浮动地设置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内,并且还与所述的导料杆孔(142)相配合;所述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包括一导料杆(31)和一弹簧(32),导料杆(31)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内,并且与所述的导料杆孔(142)相对应,弹簧(32)套置在导。
6、料杆(31)上,该弹簧(32)的下端支承在导料杆(31)的下端,而弹簧(32)的上端支承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的顶壁上,其中:在导料杆(31)探出所述下模板(22)的一端构成有一导料凹槽(311);所述的导料凹槽(311)的宽度是与薄钢带的厚度相适应的;在所述的压料板(1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螺钉孔(143),并且导向螺钉孔(143)为盲孔或通孔,而在所述的上模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导向螺钉孔(143)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第一导向螺钉孔(143)相等的第二导向螺钉孔(121),各第二导向螺钉孔(121)内配设有一导向螺钉(1211),。
7、导向螺钉(1211)与第一导向螺钉孔(14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压料板(14)朝向所述上模板(1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导模孔(14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凹设有一组弹簧座腔(144),各弹簧座腔(144)内设置有一回位弹簧(1441),并且回位弹簧(1441)探出弹簧座腔(144)的一端与所述的上模板(12)朝向压料板(14)的一侧接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99200 A1/4页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
8、具。背景技术0002 如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生产厂商和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生产织物的厂商所知之理,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织针在翻针和接针时伸出针床的针槽的距离比正常编织时伸出针床的距离要长得多,因而在针床上需要配设针床插片,藉由针床插片起到保护织针的作用,避免织针在诸如翻针和接针过程中因探出针床而出现擅动和/或偏摆,最终避免断针、漏针而保障织物质量。对此可以通过对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42000Y(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和公开号CN101250792A(针床插片)的阅读得到充分理解。此外,关于针床插片的具体形状还可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300689754D和CN300816000D得到更为直。
9、观的了解。0003 加工针床插片的工艺步骤众多,并且在具体的细节上虽然有所差异,但是最初的步骤基本上是相同的,即需要获取针床插片坯体(业界也称毛坯),针床插片坯体的材料为薄钢带,并且由设置于冲床上的彼此配合的上、下模机构冲制获得。0004 已有技术在由冲床(冲压机)冲制针床插片坯体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效率低下,因为由于薄钢带既具有良好的弹性,又具有挠曲性,因此难以连续引入冲床实施连续冲制(业界称连喂连冲),于是通常预先将冗长的薄钢带截断至合适的长度,再付诸冲压成型,从而不仅增加了对薄钢带前期处理工作的工作量,而且影响效率;其二,瑕疵率和/或废品率高,因为在薄钢带引入下模机构时由。
10、于缺乏导向性管束而易跑偏,甚至在上模触及位于下模上的薄钢带时薄钢带出现游动情形,从而造成次品乃至报废;其三,薄钢带材料损耗大,导致成本高。0005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本申请人作了深入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检索,但是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薄钢带导向限位而藉以提高作业效率并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有利于保障质量而藉以避免瑕疵和废品以及有益于节约材料而藉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0007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
11、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坯体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以及与上模机构相配合的并且对应于上模机构的下方的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具有至少一对导套的上模板架、与上模板架朝向下模机构的一侧固定的上模板和固定在上模板朝向下模机构的一侧的插片凸冲模,下模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导套相配合的并且数量相等以及位置对应的导柱的下模板架以及与下模板架朝向上模机构的一侧固定的并说 明 书CN 102699200 A2/4页4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相配合的刀口模腔的下模板,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机构还包括有一压料板,该压料板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侧浮动连接,在该压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的位置。
12、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相配合的导模孔;在所述的下模板朝向所述压料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刀口模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浮动状态间隔设置有一组用于对薄钢带导向并限位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与压料板相配合;在所述的压料板朝向所述的下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数量与所述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导料杆孔,而在下模板上并且在对应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数量相等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浮动地设置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内,并且还与所述的导料杆孔相配合;所述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包括一导料杆和一弹簧,导料杆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
13、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内,并且与所述的导料杆孔相对应,弹簧套置在导料杆上,该弹簧的下端支承在导料杆的下端,而弹簧的上端支承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的顶壁上,其中:在导料杆探出所述下模板的一端构成有一导料凹槽;所述的导料凹槽的宽度是与薄钢带的厚度相适应的;在所述的压料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螺钉孔,并且导向螺钉孔为盲孔或通孔,而在所述的上模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导向螺钉孔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第一导向螺钉孔相等的第二导向螺钉孔,各第二导向螺钉孔内配设有一导向螺钉,导向螺钉与第一导向螺钉孔连接。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压料板朝向所述上模板。
1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导模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凹设有一组弹簧座腔,各弹簧座腔内设置有一回位弹簧,并且回位弹簧探出弹簧座腔的一端与所述的上模板朝向压料板的一侧接触。0009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下模板上设置了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因而可使薄钢带在导料杆的导料凹槽的导向限位下行进,避免跑偏,有利于实现连续冲制而得以提高效率,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由于在固定于上模板上的插片凸冲模冲压之前首先由压料板对薄钢带压住,因此薄钢带不会上翘起拱,从而可保障冲压质量,避免出疵而藉以节约材料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0011 图2为图1的剖视图。0012 图3为本发。
15、明对薄钢带进行步进式冲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14 敬请参见图1和图2,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1中示意了冲压机即冲床说 明 书CN 102699200 A3/4页5的机座平台4,该机座平台4也可称为工作平台,并且在图2中示出了冲压机即冲床的上模架固定座5。上模机构1固定在上模架固定座5上,而下模机构2固定在机座平台4上。001。
16、5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板架11、上模板12、插片凸冲模13和压料板14,上模板架11通过其上开设的T形螺钉槽113与图2所示的上模架固定座5固定,并且在该上模板架11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固定有一对导套111,该对导套111彼此形成对角关系。当然,导套111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在矩形体的上模板架11的四个角部各固定一个,因此不能由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又,在上模板架11朝向下模板12的一侧固定有上垫板112。0016 前述的上模板12用上模板固定螺钉122与上模板架11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固定。在上模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二导。
17、向螺钉孔121,各第二导向螺钉孔121内以浮动状态配有一导向螺钉1211。0017 在上模板12上并且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用凸冲模固定螺钉131固定一对插片凸冲模13,该对插片凸冲模13的位置彼此错开。0018 前述的压料板1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既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的第一导向螺钉孔143,前述的第二导向螺钉孔121与第一导向螺钉孔143相对应,并且通过导向螺钉1211旋入第一导向螺钉孔143而将压料板14以浮动状态与上模板12连接。在压料板1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插片凸冲模13的位置开设有一对导模孔141,导模孔141的形状与插片坯体是一致的。又,在压。
18、料板14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下模机构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下面还要详述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各开设有一组数量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导料杆孔142。及,在压料板14朝向上模板1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导模孔14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间隔状态凹设有一组弹簧座腔144,在各弹簧座腔144内设置有一用以使压料板14回位(朝向下模机构2的方向位移)的回位弹簧1441。0019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的上模板12的左端(图示位置状态)端面上用断料刀固定螺钉1231固定有一断料刀123,藉由该断料刀123对冲制完针床插片坯体后的废的并且形成有落料孔61的薄钢带6切断,薄钢带6通过。
19、另行配设的步进式送料机构自右向左送进。0020 请继续见图1和图2,给出的下模机构2包括下模板架21和下模板22,下模板架21通过支承座213与前述的机座平台4固定,在该下模板架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导套111的位置同样以对角状态固定有一对导柱211,导柱211与导套111的导柱孔1111相配合,导柱211的数量与导套111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并且在导柱211上套置有导柱弹簧2111。0021 在对应于下模架板21的下方固定有一落料槽214,藉由该落料槽214接应冲制成型的插片坯体。并且在下模板架21朝向下模板22的一侧固定有下垫板212。0022 下模板22用下模板固定螺钉222与下模。
20、板架21固定,在该下模板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导模孔141的位置开设有一对刀口模腔221。在下模板22上并且在对应于下面即将描述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0023 由图1所示,在对应于前述的刀口模腔221的两侧并且优选以成对配合的方式各说 明 书CN 102699200 A4/4页6设置一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3设置于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内,并且各包括一导料杆31和一弹簧32,导料杆31以浮动状态置入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内,弹簧32套置在导料杆31上,该弹簧32的下。
21、端支承在导料杆31底部的法兰边(弹簧座)上,而上端则支承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的顶壁上。由于前述的导料杆孔142是与导料杆31相对应的,因此导料杆31探出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223的一端即上端与导料杆孔142相配合。由图1和图2所示,在导料杆31上端构成有一导料凹槽311,导料凹槽311的宽度与薄钢带6的厚度相适应。0024 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的压料板14的两端各开设一对第一导杆孔145以及在下模板22的两端各开设一对第二导杆孔224,第一、第二导杆孔145、224彼此对应。并且在上模板12的两端各配设一对导杆124,导杆124与第一、第二导杆孔145、224相配合,该结构。
22、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的对准。0025 请参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2,薄钢带6自右向左由步进式送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向下模板22引入,并且对应于成对配置的导料杆31之间,避免跑偏,进而由导料杆31上的导料凹槽311限定,避免向上翘起。0026 在冲床即冲压机的工作下,由冲床的上模架固定座5带动上模机构1的上模板架11向下运动,同时由上模板架11带动上模板12下行,进而由下模板12带动插片凸冲模13下行,在插片凸冲模13下行的过程中,由于回位弹簧1441的作用而率先将压料板14压及于薄钢带6上,并且此时的导料杆31探入导料杆孔142,随着插片凸冲模13进入导模孔141并冲及薄钢带6时,回位弹簧1441压缩,在刀口模腔221的配合下冲制成型出针床插片坯体,在薄钢带6上形成落料孔61(图3示),接着上模板架11上行,同时薄钢带6又被步进式送料机构自右向左送进一个工位,依此类推而实施对针床插片坯体冲制成型,冲制成型后的针床插片坯体自刀口模腔221进入落料槽214内。002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申请人在技术效果栏中所称的技术效果。说 明 书CN 102699200 A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9200 A2/2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9920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