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及烫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流量控制阀和应用该控制阀的烫衣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和使用该控制阀的烫衣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蒸汽烫衣洁衣机中,蒸汽调节大多采用通过电子板控制水泵的频率或电压高低来调节水泵的流量,以达到调节蒸汽大小的目的。但,这种调节方式成本非常高而且工艺复杂,效果不够理想,质量也不够稳定;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改变蒸汽管的截面大小来控制流量,最终达到控制蒸汽大小的目的。这种方式一则实际控制效果不理想,二则由于管的截面变化,导致蒸汽压力的变化,由此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准确、方便控制出水量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成本低、可准确调节蒸汽大小的烫衣设备。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包括
柱状阀体;
柱状阀芯;
阀芯外壁与阀体内壁紧密配合并可相对转动;
其中,
阀体轴向面上设有入水口、周向面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阀芯对应设有与上述阀体入水口对接的入水通道,及与入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
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分别包括一段形成于阀芯周向表面的凹槽和一段形成于阀芯径向的主通道,随着阀芯相对阀体的转动,至少其中一段凹槽有选择地与其中一个出水口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由以上方案可见,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整体上为三通结构,它可以分别实现出水口全开、半开以及闭合。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控制水量准确、方便,只要转动阀芯,使阀体和阀芯相对转动,即可实现上述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可使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主通道对准时,两凹槽之间的一段阀芯外壁处于第二出水口处;
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的主通道对准时,两凹槽之间的该段阀芯外壁处于第一出水口处。
所述凹槽具有沿阀芯周向渐变的径向截面,其中,所述凹槽按水流动方向截面由大变小。
增加上述技术特征后,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不但可以实现出水口的全开、半开以及闭合,更可以随着阀芯的旋转使出水口的流量逐渐变化,也就是使出水口的流量控制更加细化。
为实现上述的第二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烫衣设备,包括:
供水的水箱;
水泵;
烫斗化汽室;
其中,
其还包括前述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
水泵入口连接水箱,水泵出口连接所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入水口,所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烫斗化汽室,所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水箱。
在阀体第二出水口与水箱之间的安装有减压阀。
本发明提供的烫衣设备通过调节通向烫斗化汽室的水量来控制蒸汽大小的,而调节通向烫斗化汽室水量是通过机械式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来实现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整体上为三通结构,它可以分别实现一出水口全开、半开以及闭合。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控制水量准确、方便,只要转动阀芯(使阀体和阀芯相对转动)即可实现上述功能。由于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是使用机械的控制原理,只有几只体积细小的塑胶零件,而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如继电器、IC、稳压管等一大堆电子零器件)来控制,成本低廉。由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采用的三通原理分流,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将水量分成两支,将需要的水流量送至烫斗化汽室中,将不需要的部分通过另一只回路和减压阀分流回水箱,使得调节流量时管内的压力不会产生变化,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大档状态纵向剖视图,即图2沿A-A向剖视图的展开图;
图2是图1沿B-B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中档状态纵向剖视图,即图4沿C-C向剖视图的展开图;
图4是图3沿D-D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小档状态纵向剖视图,即图6沿E-E向剖视图的展开图;
图6是图5沿F-F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阀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烫衣设备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烫衣设备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烫衣设备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分别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在大档状态下的纵向和横向剖视图。此处所说的“大档”以及后续提到的“中档”和“小档”主要是指第一出水口4出水量的多少,即第一出水口4出水量由多至少依次称为大、中、小档。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主要包括阀体1和阀芯2,两者均为柱状体,阀芯2装在阀体1内,两者紧密配合,但可以相对转动。阀体1轴向面上设有入水口3,阀体1周向面设有第一出水口4和第二出水口5。在阀芯2上对应设有与上述阀体1入水口对接的入水通道6,以及与入水通道6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7和第二出水通道8。第一出水通道7和第二出水通道8分别包括一段形成于阀芯周向表面的凹槽72、82和一段形成于阀芯径向的主通道71、81,随着阀芯2相对阀体1的转动,至少其中一段凹槽72或者82有选择地与其中一个出水口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参见图7,第一出水通道7和第二出水通道8的凹槽72、82都是沿阀芯2周向设置的,凹槽72、82在沿阀芯2周向上是从浅到深的,凹槽72、82的浅端721和821相互临近,深端722和822相互临近。两个凹槽72、82从浅端721、821到各自深端722、822沿阀芯周向上也是逐渐加宽的。也就是说,两个凹槽72、82沿阀芯径向的各个截面是大小变化的,从图7可见,靠近主通道71、82部分凹槽72、82的径向截面最大,而远离主通道71、82部分凹槽72、82的径向截面最小。在阀体1底部有两个弹性卡扣,该卡扣卡在阀芯2底部对应位置的卡槽内,卡扣与卡槽配合使阀体1与阀芯2在轴向上固定。另外,为了防止水泄漏,在阀体1和阀芯2之间还装有弹性垫圈9。上述阀芯2上的两个出水通道的主通道须成一定角度,应满足:所述第一出水口4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7的主通道71对准时,两凹槽窄端721、821之间的一段阀芯外壁处于第二出水口5处(如图2所示状态);所述第二出水口5与第二出水通道8的主通道81对准时,两凹槽窄端721、821之间的该段阀芯外壁处于第一出水口4处(如图6所示状态)。
下面将结合图1-图6具体介绍上述结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工作过程,以及各特殊结构的具体作用。
参见图2,此时第一出水通道7的主通道71正好对准第一出水口4,而第二出水口5对准凹槽72、82浅端721和821之间的阀芯外壁,水从入水口3进入入水通道6再经第一出水通道7流入第一出水口4,而第二出水口5被阀芯外壁塞住无水流出,这时第一出水口4的水流量最大。为了使此状态下阀芯外壁可以完全塞住第二出水口5,应使凹槽72、82浅端721和82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出水口5的直径,具体地说,就是应使凹槽72、82浅端721和821之间的阀芯外壁横截面扇形对应的弦长大于第二出水口5的直径。
参见图3和图4,阀芯2从图2位置顺时针旋转,随着阀芯2的旋转,第一出水通道7的主通道71远离第一出水口4,第二出水通道8向第二出水口5靠近,当在图3所示状态时,第一出水口4和第二出水口5分别通过其凹槽72、82与第一、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由于两个凹槽72、82沿阀芯2周向有深度变化也有宽度变化,所以,从图2所示状态到图4所示状态,第一处水口4的水流量是逐渐减小的,而第二出水口5的水流量是逐渐增大的,在图4所示状态下第一、第二出水口流量基本相同。
参见图5和图6,阀芯2从图4位置顺时针旋转,随着阀芯2的旋转,第二出水口5越来越靠近凹槽82的深端822,而第一出水口4越来越靠近斜形凹槽72、82的浅端721、821,由于两个凹槽72、82沿阀芯2周向有深度变化和宽度变化,所以,从图4所示状态到图6所示状态,第一处水口4的水流量进一步逐渐减小的,而第二出水口5的水流量仍然是逐渐增大的,到达图6所示状态时,第二出水通道8的主通道81与第二出水口5对准,而凹槽72、82两浅端721、821之间的阀芯外壁对准第一出水口4,为了使此时第一出水口4仍有少量水流出--根据需要可设计为0%-10%的出水量,应使凹槽72、82浅端721和821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出水口4的直径,具体地说,就是应使凹槽72、82浅端721和821之间的阀芯外壁横截面扇形对应的弦长小于第一出水口4的直径。此状态下第一出水口4的出水量最小。通常可采用第一出水口4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水口5直径的设计来满足第一出水口4总有一定量的输出,而第二出水口5可以完全断流的要求。当然,这种要求不是必需的,根据需要此状态下第一出水口4无水量输出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成本低,而且可以准确控制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量,通过设置宽度和深度都有变化的两个凹槽,使控制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量更加精确、细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结构只是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最佳实施方式,也可以作如下结构变动:
1、两个凹槽变成“直凹槽”,即两个凹槽在沿阀芯周向是等宽的,只在沿阀芯径向上有深度变化。这样的结构变化仍然可以使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量逐渐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由凹槽深度变化引起。
2、两个凹槽不但沿阀芯周向等宽,而且在沿阀芯经向上深度也没有变化。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量,但是不能实现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量逐渐变化,只能实现三种状态(大档、中档和小档)的变化。
3、两个凹槽在沿阀芯周向宽度是变化的,而沿阀芯径向上没有深度变化。只要凹槽的窄端小于第一出水口的直径,通过凹槽宽度的变化,也可以实现第一出水口出水量的逐渐变化。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介绍使用上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烫衣设备。
实施例一
参见图8,是本实施例烫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烫衣设备主要包括水箱100、水泵120、前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烫衣化汽室130。水泵120一端通过水管接入水箱100,另一端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入水口3;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一出水口接入烫衣化汽室130,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二出水口5通过水管140接回水箱100。
该结构的烫衣设备通过改变通入烫衣化汽室130内的水量来控制和调节蒸汽大小,而对于水量的调节主要借助前述的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由于该水量控制阀可准确、可靠调节第一出水口的水量,该烫衣设备对蒸汽大小的调节也就更可靠和准确,而且由于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是使用机械的控制原理,只有几只体积细小的塑胶零件,而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电子元器件来控制,成本低廉。
实施例二
参见图9,是本实施例烫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烫衣设备主要包括水箱200、水泵220、前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烫衣化汽室230。水泵220一端通过水管接入水箱200,另一端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入水口3;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一出水口接入烫衣化汽室230,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二出水口5通过水管240接回水箱200,另外,在水箱200与第二出水口5之间的水管240上装有一减压阀250,该减压阀250可防止由于出水口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管压力变化,保证水管安全。
实施例三
参见图10,是本实施例烫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烫衣设备主要包括水箱300、水泵320、前述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烫衣化汽室330。水泵320一端通过水管接入水箱300,另一端接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入水口3;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一出水口接入烫衣化汽室330,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110的第二出水口5通过水管340接到水泵320与水箱300之间的管路上,另外,在水管340上装有一减压阀350,该减压阀350可防止由于出水口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管压力变化,保证水管安全。
当然,本发明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和烫衣设备的结构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用于烫衣设备的水量控制阀的结构可根据说明书中所介绍的各种结构而做组合替换,这些均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做显而易见的变动。凡是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变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