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649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49177.9

申请日:

2015.10.09

公开号:

CN105248435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90申请日:2015100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90; A01P7/04; A01N43/36(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3/90

申请人:

金陵科技学院

发明人:

朱丽梅; 宰学明; 徐敏; 崔群香; 尤庆旭; 顾晗

地址:

211169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防治棉蚜具有增效活性的生物复配杀虫剂。所述的杀虫剂由藜芦碱和虫螨腈复配而成,其中虫螨腈与藜芦碱的质量比为20-1:1。所述的虫螨腈来源于虫螨腈原药,藜芦碱来自质量分数为2%的藜芦碱浸膏。还公开了所述的任何比例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可用于防治蔬菜作物上的瓜蚜防治。本发明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后对瓜蚜具有增效的杀虫活性,能显著提高杀虫效果,降低药本和工本。

权利要求书

1.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由藜芦碱和虫螨腈复配而
成,其中虫螨腈与藜芦碱的质量比为20-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中虫螨腈与藜芦
碱的质量比为1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虫螨腈来源
于虫螨腈原药,所述的藜芦碱来自质量分数为2%的藜芦碱浸膏。
4.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任何比例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可用于防治
蔬菜作物上的瓜蚜防治。

说明书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防治棉蚜具有增效活性的生物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蔬菜作物,其虫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如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即化学杀虫剂的应用,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虫害易产生抗药性,造成了防治效果下降,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破坏生态环境和威胁了人类健康,使害虫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化学杀虫剂相比,一种生物杀虫剂剂往往只对一种或少数几种害虫有效,存在杀虫谱较窄的缺点,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了延缓害虫的抗药性、扩大杀虫谱和提高药效,多采用不同生物杀虫剂品种以及生物杀虫剂品种与化学杀虫剂品种间的混配来防治虫害和扩大杀虫谱。两种药剂混配是否增效、拮抗或者加和,可通过以某种害虫为供试对象,室内测定两种药剂的毒力、筛选其最佳配比并求其共毒系数来判断,如果复配后共毒系数大于100,即为增效作用,复配增效的混剂可以再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进一步验证其药效。增效复配剂由于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扩大了杀虫谱,是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藜芦碱是通过从藜芦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的总称,藜芦甾体生物碱是藜芦碱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原料是中草药,经由乙醇的淬取,从而得到的一种新的杀虫剂,其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藜芦碱主要杀虫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经虫体吸食或表皮进入昆虫的消化系统后,使其产生局部刺激,发生反射性虫体兴奋,先通过抑制虫体感觉神经末梢,后经过抑制中枢神经最终致害虫死亡。藜芦碱不污染环境、残留低、对人、畜毒性低,其药物效果持续的时间为10天以上,对蔬菜害虫防治有高效,通过在多种作物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的防治可用于防治家蝇、蜚蠊、虱等卫生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菜青虫、蚜虫、叶蝉、蓟马和蝽象等农业害虫。

虫螨腈,又称溴虫腈。英文通用名称:chlorfenapyr其它名称:除尽AC303630化学名称:4-溴-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学结构式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淡黄色固体,有效成分含量94.5%,熔点100-101℃。该品可溶于丙酮、乙醚、四氯化碳、乙腈、醇类型,不溶于水。毒性:根据我国农药毒性的分级标准,虫螨腈属低毒性杀虫剂。作用特点:虫螨腈是新型吡咯类化合物,通过昆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于对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上,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向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而三磷酸腺苷贮存细胞维持其生命机能所必须的能量。该药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且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长、安全的特点。可以控制抗性害虫。用于甘蓝作物上防治小菜蛾。另已在美国、泰国、肯尼亚和日本获得登记,分别应用于棉花、十字花科蔬菜、观赏植物和果树等作物上。主要的防治对象有: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蓟马、甜菜夜蛾、菜螟、菜蚜、斑潜蝇、等多种蔬菜害虫。

瓜蚜[aphidsgossypii(Glover)]又称棉蚜,属半翅目蚜科,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毫米,黄色或浅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背面两侧有3~4对黑斑。腹管、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复眼暗红色,腹管的颜色为黑青色,长度较短,尾片为青色。有翅胎生蚜的体长一般都很小,不足2毫米,体色为黄色、浅绿或深绿色。触角一般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瓜蚜的卵初生时为橙黄色,经过6天的生长,其颜色转为漆黑色,有一定的光泽度。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害虫,主要为害西瓜、甜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其通过吸取作物的汁液和病毒的传播病给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当前,防治瓜蚜的主要方式仍是化学防治,伴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杀虫药剂的广泛使用,瓜蚜对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药剂逐渐产生抗性。正是因为瓜蚜发生量大,以及人们田间用药不合理,世代生命周期短,这就直接导致瓜蚜抗药性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主要害虫之一。日常生活中,有关藜芦碱和虫螨腈对蚜虫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和报道很多,但仍尚无关于它们之间复配的增效作用及复配比例的报道,因此为了解决藜芦碱单独使用时存在杀虫谱较窄、药效较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杀虫谱更广、具有增效活性的藜芦碱与虫螨腈的混配杀虫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虫螨腈与藜芦碱混配的生物杀虫剂,由于藜芦碱为生物源杀虫剂,杀虫谱较窄,药效发挥较慢,而虫螨腈具有杀虫谱广,速效性好的特点,两者复配后,可以扩大杀虫谱,提高速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由藜芦碱和虫螨腈复配而成,其中虫螨腈与藜芦碱的质量比为20-1:1。

优选的,其中虫螨腈与藜芦碱的质量比为10-1:1。

其中,所述的虫螨腈来源于虫螨腈原药,藜芦碱来自质量分数为2%的藜芦碱浸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任何比例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可用于防治蔬菜作物上的瓜蚜防治。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公司生产该药,来源广泛,只要符合本发明发述比例范围及应用条件即可。

本发明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后对瓜蚜具有增效的杀虫活性,能显著提高杀虫效果,降低药本和工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虫螨腈与藜芦碱的增效复配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内容只是用于说明,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其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均以有效成分计。

实施例1:虫螨腈与藜芦碱对瓜蚜的复配比例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

1.1供试害虫

将温室中饲养在黄瓜上的瓜蚜成虫,接种到无虫生长至2-3片展开叶的黄瓜幼苗上,在生产若蚜后,及时放将成虫进行清除,并把黄瓜的幼苗置于环境温度为25℃的光照恒温培养箱中。等到起发育到2龄若虫时作为待用。

1.2供试药剂

藜芦碱1%(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提供)

虫螨腈原药94.5%(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提供)

1.3虫螨腈和藜芦碱对瓜蚜的毒力测定

将虫螨腈和藜芦碱先用少量丙酮溶解再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虫螨腈的浓度配制成25mg/L、50mg/L、100mg/L、200mg/L、400mg/L,藜芦碱溶液浓度分别为0.625mg/L、1.25mg/L、2.5mg/L、5mg/L、10mg/L。采用浸叶法处理带虫叶片,选取每片叶片瓜蚜数量在20-30头的叶片放入配好的药液浸泡5s后取出,在阴凉处晾干,把虫叶放置于直径为9cm且垫有保湿的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到温度为25℃、湿度为70%-80%、t光:t暗=14:10的养虫室内,每一个需要处理重复做3次,每个重复需要3张叶片,分别在24h和48h时分别检查死亡的瓜蚜数量。另外将清水设为空白对照组。如果对照死亡率在10%以上,则需要重复试验。虫体死亡确认判断标准:用细针轻轻触试受试的虫体,若无明显自主反应者则应判断为死亡。将蚜虫校正死亡率转换为生物统计的机率值,并建立机率值和各药剂浓度梯度对数值之间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求出各药剂的LC50值,最终根据数据分析,计算相对死亡率。

1.4不同配比的虫螨腈和藜芦碱混配剂对棉蚜共毒系系数的测定

按1.3方法测定藜芦碱和虫螨腈混配剂对瓜蚜的毒力。

共毒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由生测的结果,运用Finney(1952)机率值分析的方法,分别求出每以个混和杀虫药剂组合中的藜芦碱,虫螨腈及藜芦碱+虫螨腈的毒力回归方程式、EC50值及相对毒力指数。最后依据孙云沛曾在1960年发表的方法,按照一下的公式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o-ToxicityCoefficient,简称C.T.C)。A,B分别代表两种单剂进行混配,并最终求出混剂的共毒系数。

理论(A+B)混合剂毒力指数=A剂毒力指数×A在混合剂中所占的百分率+B剂毒力指数×B剂在混合剂中所占百分率。

CTC≦80表示两种单剂混配后具有拮抗作用

80<CTC<120表示两种单剂混配后具有相加作用

CTC≧120表示两种单剂混配后具有增效作用

1.5结果与分析

1.5.1虫螨腈和藜芦碱对瓜蚜的毒力

藜芦碱和阿维菌素对瓜蚜的毒力见表1,2,由表1所示,上述2种杀虫剂对瓜蚜均有抑制效果,且随药剂浓度的增加,其瓜蚜死亡率增高,杀虫效果更为明显。通过将杀虫剂的瓜蚜死亡率机率值和各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见表2),得知藜芦碱和虫螨腈对于瓜蚜的毒力LC50值分别为15.13mg/L,137.61mg/L。

表1虫螨腈和藜芦碱对瓜蚜毒力的测定

表2虫螨腈和藜芦碱对瓜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lC50(mg/L) 相关系数 藜芦碱 y=0.8244x+4.0258 15.1356 0.9684 虫螨腈 y=2.0654x+0.5728 137.6100 0.9836

1.5.2虫螨腈和藜芦碱混配剂对瓜蚜的共毒系系数

分别测定藜芦碱和虫螨腈的混剂对瓜蚜的毒力回归,并由此计算出LC50,把藜芦碱作为标准杀虫剂,根据孙云沛的方程式(1.4中)来分别计算出各种复配杀虫剂的共毒系数,其中各复配剂的联合作用用共毒系数来表示,并由测定的共毒系数的大小,将两种单剂的联合作用分为4类,共毒系数在70-100之间表示复配剂是相加作用。共毒系数大于100的表示复配药剂有增效作用;若共毒系数大于200,表示复配剂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若测定的共毒系数小于70,则表示是混剂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从表3可知,配比为20:1,10:1,2:1,1:1的混配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02,295,137,128,其中共毒系数大于100,则其属于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5:1的的共毒系数为92,小于100,属于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配比为10:1的混配剂其共毒系数最高,达到295属于极显著增效。

表3不同配比的混配剂的杀虫毒力比较

实施例2:防治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2.1作物:黄瓜;防治对象:瓜

2.2试验药剂:

处理1:0.5%藜芦碱水剂,河北省邯郸市建华植物农药厂

处理2:10%虫螨腈悬浮剂巴斯夫

处理3:根据室内配方筛选实验筛选出

虫螨腈:藜芦碱=10:1的配比,即5.5%虫螨腈.藜芦碱(5%虫螨腈+0.5%藜芦碱)水剂制剂中,1mL约含含虫螨腈50mg,藜芦碱5mg

处理4:虫螨腈:藜芦碱=5:1的配比,即2.5%虫螨腈.藜芦碱(2.5%虫螨腈+0.5%藜芦碱)水剂制剂中,1mL约含含虫螨腈25mg,藜芦碱5mg

2.3试验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重复4次,共计20个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按每亩50公斤水量,于傍晩喷施,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处理,叶片正反要喷湿。于施药前在每小区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挂牌固定5点,每点选取有蚜虫的黄瓜3株,每重复共计15株,统计每株苗上的瓜蚜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于施药后第1、3和7天分别调查定点定株上存活的瓜蚜数,计算校正防效。

药效计算方法

2.4结果分析

上述配方药剂按表5处理稀释喷雾,10%虫螨腈悬浮剂1000倍液的1d和3d的防效分别为54.2%和70.5%,5.5%虫螨腈.藜芦碱1000倍液的1d和3d的防效分别为86.1%和90.5%,2.5%虫螨腈.藜芦碱1000倍液的1d和3d防效分别为81.3%和83.2%,0.5%藜芦碱水剂1000倍液的1d和3d防效分别为60.4%和71.2%,两种混剂的田间防治效果均高于其单剂。

表5虫螨腈和藜芦碱及混剂对瓜蚜的田间药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藜芦碱和虫螨腈的复配生物杀虫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防治棉蚜具有增效活性的生物复配杀虫剂。所述的杀虫剂由藜芦碱和虫螨腈复配而成,其中虫螨腈与藜芦碱的质量比为20-1:1。所述的虫螨腈来源于虫螨腈原药,藜芦碱来自质量分数为2的藜芦碱浸膏。还公开了所述的任何比例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可用于防治蔬菜作物上的瓜蚜防治。本发明的虫螨腈与藜芦碱复配后对瓜蚜具有增效的杀虫活性,能显著提高杀虫效果,降低药本和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