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35399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87508.8

申请日:

2015.10.22

公开号:

CN105168367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62申请日:2015102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62; A61P1/02

主分类号:

A61K36/62

申请人:

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丽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长江路202号电子大厦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苦参3—5份,豆根5—8份,合欢花12—15份 ,石莲子3—5份,茯苓8—10份,饴糖10—12份,麻仁3—5份,莱菔子3—5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苦参3—5份,豆根5—8份,合欢花12—15份,石莲子3—5份,茯苓8—10份,饴糖10—12份,麻仁3—5份,莱菔子3—5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鹅口疮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多见于初生儿、早产儿,以及久病体虚婴幼儿。系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引起。婴幼儿口腔粘膜嫩薄,不耐邪热熏灼,故容易发病。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心脾积热与虚火上炎两种证型,本发明研究的是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此为鹅口实证,积热内蕴,或受邪毒外侵,内外合邪,熏蒸口舌所致。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脾脉络于舌,故发病以口腔舌上多,轻者仅有口腔白屑堆积,重者兼面赤唇红,烦躁多啼,口舌干燥,大便秘结,或伴发热等症。鹅口蔓延迅速,白屑堆积,上及鼻道,下至气管,甚至影响呼吸,出现痰鸣及呼吸不利。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治标不治本,副作用极大,且容易形成依赖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清心泻脾”的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苦参3—5份,豆根5—8份,合欢花12—15份,石莲子3—5份,茯苓8—10份,饴糖10—12份,麻仁3—5份,莱菔子3—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腥、冷、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发明所采用的苦参具有清心热、散疮肿的功效;采用的豆根具有泻凉心、利咽痛的功效;采用的合欢花具有解烦郁的功效;采用的石莲子具有清心烦、降心热的功效;采用的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采用的饴糖具有缓中、补虚、生津、润燥的功效;采用的麻仁具有通肠胃、清燥热、通便闭的功效;采用的莱菔子具有泻脾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4%。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表一: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孙某,女,2010年出生,3岁时,口腔满布白屑,面赤,唇红,苔薄白,诊断为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在我处进行中医治疗,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症状缓解,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巩固后,症状全消,痊愈。
2、李某,男,2009年出生,2岁时,有烦躁、口干、舌红、脉滑、痰鸣、呼吸不利的症状,在我处检查出患有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后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3个疗程后症状全消,痊愈。
3、仲某,女,2012年出生,2岁时,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空腔满布白屑,啼哭不安,在我处诊断为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并进行中医治疗,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后又继续服用1个疗程进行巩固,症状全消,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苦参3克,豆根5克,合欢花12克,石莲子3克,茯苓8克,饴糖10克,麻仁3克,莱菔子3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2:苦参4克,豆根7克,合欢花13克,石莲子4克,茯苓9克,饴糖11克,麻仁4克,莱菔子4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3:苦参5克,豆根8克,合欢花15克,石莲子5克,茯苓10克,饴糖12克,麻仁5克,莱菔子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苦参35份,豆根58份,合欢花1215份,石莲子35份,茯苓810份,饴糖1012份,麻仁35份,莱菔子35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心脾积热证型鹅口疮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